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有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ing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正确认识识字教学在小学低段的重要性,遵循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多识字。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方法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更是学习其它课程的物质载体。《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低段(一、二年级)要认识1600~1800个生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其识字量之大几乎占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三分之一。作为教者,必须正确认识识字教学在小学低段的重要性。遵循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多识字,这是小学低段教学的主要任务。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认为要很好地完成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任务,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明确新课标要求。更新课程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识字要求小学生做到四会(即:会认、会写、会用、会理解字义)。这种老汉方法单一、枯燥,识记的方式无外乎反复的抄写和听写,总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种识字教学的模式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识字兴趣,过分的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久而久之,就会使识字教学模式化、机械化,成为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这一识字教学模式严重违背了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最终导致学生越学越烦,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的要求是:以多认为主,写为辅(要求会写的字只占会认字的一半左右),且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汉字的意思。反而更注重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借助汉语拼音和字典進行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的培养,注重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对比之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教材的识字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新的识字教学理念:要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使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努力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学生独立识字,提倡多认少写早阅读。它的意义不在于识字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识字的要求,为大量阅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洞悉识字内涵,掌握基本识字途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对小学低段的识字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掌握汉字的基本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这就是说在认识汉字时,我们首先必须借助汉语拼音这一基本途径读准汉字的读音,然后再理清它的笔画顺序、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至于是否弄清汉字的意思,在识字目标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却在阅读目标中指出要结合下下文和生活实际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当然了,同时也要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学习独立识字。明白了这些,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有了坐标,它就像海岸的灯塔,为黑暗中的轮船指明了方向。
  
  三、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教育工作者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发强大的学习动力,刺激学生自主学习。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兴趣是学生自主、自觉、独立识字的力量源泉。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导火索”和“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以不随意注意为主,对新奇的事物和方法容易产生兴趣,但兴趣保持的时间很短暂。这一生理特点就决定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应以直观教学为主,教者应积极利用和创设各种直观形象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听读对象、作者心境等项因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通过猜字谜、找朋友、做游戏、认广告牌、读物品标签、看电视电影等直观形象、形式多样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对于学习中的“一类”和“二类”汉字应区别对待,切勿一刀切,但也不能把“一类”当“另类”
  在实际教学当中,“一类”汉字要求只认不写,“二类”汉字要求会认会写。所以教师不能对“一、二类”生字做统一要求,即:强行让学生把“一类”汉字也会写;但也不能把“一类”字割裂出去,置之不管当“另类”。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前者势必会增加低年级学生识字的负担,更严重提会挫伤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和兴趣,而后者则相反,使学生的识字量减少,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量,缩小了学生的识字范围,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要注重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识字意识、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与其教学生死识字,不如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除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让学生认识到识字教学是开放的,全方位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主去识字,去识更多的字。
  
  (三)避免单独识记字义
  汉字是表义文字,而且一字多义,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应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语境中,去体会汉字所表达的不同意思,这样会记得更牢固,也容易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勿死记硬背生字的多个义项,增加学生负担,挫伤学生识字的兴趣。
  
  (四)切勿急于求成
  识字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积累,逐渐强化,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切勿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而强迫学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所学的生字识字住。这种方法严重违背了小学生识字的生理、心理和学习和特点,是绝对不可取的。
其他文献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应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把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开展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环节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做。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来组织教学。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问题情境创设应注意的
【摘要】高中生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的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思维方法的培养,归纳与演绎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联想与发散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方法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实施。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学习;思维方法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的思维方法,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的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不断改革,不断成熟的发展历程,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晴雨表,反映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最新成果。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例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母语教育的人文精神和民族个性;汉语文教育远离了生活;以教条式的“标准答案“扼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从根本上讲就是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思维、实践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真学习、真思维、真实践。在生物课教学中,创设典型教学情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做任何事情,事先都要有一个恰当的目标。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下面,我就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谈几点看法:    一、语文教学中常存在的问题    一般地说,理科的教学目标比较好把握,很少有偏离目标教学的。而在语文教学中,却发现有的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太恰当,有悖于语文课程标准。下面是我们在一些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几个突出例子:  例一:某初中老师教学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他整堂课都围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目标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没有
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着把青少年培养成创新人才的任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均有各自的特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教育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统一性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父母和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目标一致
【摘要】综合活动课是对每章内容的综合运用。在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同时,应从课程目标、内容、活动过程等方面综合权衡,有所侧重,发掘亮点,灵活处理。要联系实际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综合活动;探索;规划     信息技术综合活动课是根据每章的实际内容情况而产生的课型,是对每章内容的综合运用,会从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领域对其做出相对的规定。具体实施
【摘要】进入新课程以来,我对课堂练习在课堂上的有效性进行了关注,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课堂练习的灵魂应是新颖(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灵活(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保持兴趣)、生活化(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兴趣)。  【关键词】课堂练习 兴趣 新颖 灵活 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乃至全世界都关注的热点,而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层面。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高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增加英语教学中所需的情感心理,全面实施英语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趋势。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