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樊川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fj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樊川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那是我住过的最美丽的地方。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考上西安美术学院,我便在樊川居住了十一个年头,和杜甫的“川龄”差不多。但樊川能够记住杜甫,却不会记得我。把自己和诗圣拉在一起,已经显得不自量力,更重要的是,我没有为樊川做任何的事情。
  作为一个画家,我总在寻找别处的风景,从塞北的大漠戈壁到江南的秀丽水乡,从黄河的峡谷绝壁到云之南的村寨古道,异乡的新奇使我目不暇接,行走的欲望使心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我在无意间便冷落了樊川,就好像冷落了一个守候着我的家人。
  因命运的安排,我曾多次迁徙,从北京到陕北,又到西安,再回北京,总是向着下一个目标匆忙奔走,对居住的每一个地方,我都把自己看作是客,不会像本地人那样,对家乡投入炽热的情感。当年我迫不及待地逃开,慌乱得有如败军之将,回京的调令让我昏了头脑,以至于临上车前也没有再看樊川一眼。
  当生活归于平静,自以为把过去都遗忘的时候,樊川却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不知是它想起了我,还是我在想念它。我终于明白,人经历过的一切,如同烙印一般,是不会被轻易抹去的。当喧嚣的世界使情感麻木,无止的竞争使身心疲惫,我就总想让心灵来到一片旷野,享受自由的呼吸,放纵诗意的梦想。樊川,不正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吗?尽管身在京城,心却时时寻了它去,似乎不以意志为转移。
  然而我也十分担心,甚至不敢轻易回去看它。因为在我心中的,毕竟是三十年前樊川的印象。我知道如今人们的创造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千百年形成的环境搞得面目全非,而诗意这种东西是最容易被损坏的。
  这似乎是个矛盾,有点儿“近乡情更怯”的味道,也许保持距离,用文字来慰藉思念,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樊川在西安市的南郊,属长安县管辖。有人说在汉代因是樊哙的封地,故得此名。还有人说樊川之名取自樊乡,远在西周。不管用的哪家的樊,反正很久远就是了。
  从西安南门出发,跨过韦曲原,便看见了樊川。它向着东南延展,直到太乙宫脚下,长约三十里。左边是少陵原,右边是神禾原,像两条臂膀,护佑着宝盆似的川地。一条潏河从中流过,把川地划分成两块,河岸上树木葱茏,水渠纵横,田地平整,庄稼茂盛。古人对此地早有评价,说它是“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
  若论山川的秀美,中华大地上比比皆是,但要说是兼具南北方特色的,却不多见。近观樊川纵横清流,乔林隐天,修竹蔽日,稻田菜畦交错,呈一派江南秀色;远观则见终南神秀,山势嵯峨,云遮雾绕,横亘天边。少陵、神禾两道古原,起伏壮阔,地势高隆,傲然百里,凸显北景之雄浑。原上沟壑,多是由水流冲刷成的绝壁,陡峭高耸,竟与陕北高原无异。原与川相邻,却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川里多水,可种稻,原上干旱,井深数十丈,百步之遥,竟成塞北江南。
  在川里漫步,时常绕渠过溪,脚底沾泥,禾叶牵着衣袖,树木撑着绿荫。尤其到潏水边,濯足戏波,一身爽气,心情也变得柔了。若到了少陵原上,人就有了一种想喊的欲望。极目百里,气压河川。行在高处,思绪也会变得腾飞起来,清逸舒泰。反观世间的苟苟且且,原本不是什么大事。
  然而,仅就自然景观而论,还远远不能说明樊川吸引人的地方。它的故事,要比风景图片丰富得多。自然的造化,只是它美丽的外衣,祖先创造的文化,更赋予它千姿百态的风韵。
  看看这里的地名,就知道与中华历史有着怎样的联系,杜陵,少陵,韦曲,杜曲,樊村,刘秀村,王莽乡,桃溪堡,朱坡,瓜洲,何家營,四皓村,终南山,太乙宫等等等等,周秦汉唐,历朝历代,都有人物和事件与这片土地联系起来。遍布川内的陵墓遗址,故道名地,寺庙庵观,名人遗迹,好似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使那枯燥的史书记载,有了活生生的见证。
  樊哙的邑地樊村,早在西周时就建乡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翠华山下的四皓村里,住过张良请来的四个商山老头。太乙宫承办过汉武帝的祭祀活动。许皇后小小的封土,留下了少陵原的千古美名。兴教寺的灰砖塔下,静静地长眠着一代高僧玄奘。长安韦杜,让人不忘盛唐的繁华。何家营,就是杜甫诗中提到的“何将军山林”,至今还保存着唐代原汁原味的古乐。那些无名无姓的遗存就更多了,我们学院旁边的山沟里,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就隐藏着几座舍利塔,不知建于何时。行至此处,总有一种敬肃之感油然而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历史车轮辗轧的痕迹,积淀着厚重的文化,流淌过先人的心血,是不可轻视的。
  我曾经就学和工作的西安美术学院,就坐落在少陵原边,这地方古称兴国寺,是唐代著名的南郊八大寺之一,院内古树参天,溪水潺潺,一条上山的台阶,可直登少陵原顶。画画的人多风趣,把院内的景点都冠了名,通向东山的桥就叫“卢沟桥”,少陵原上有个凸出的山坡,观景甚佳,就叫“好望角”。
  这“好望角”可是名不虚传,在此一站,樊川景色,尽收眼底。青翠的神禾原,默默地与少陵原对峙,隐隐约约,似能看到香积寺的塔尖。两原间的川地,平坦开阔,每到黄昏,川底总是弥漫着一层雾气,显得苍莽而神奇。据史书记载,唐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率唐军联合回纥军十五万,在香积寺北与安庆绪的叛军展开了一场激战,此役歼敌六万,并一举收复了长安城。听说郭子仪的指挥部就设在兴国寺。我时常坐在“好望角”上,望着山川发呆,想象着当年两军的铁骑搅着烟尘从原上冲下来,在川里厮杀的情景。这一片静寂的河山,在当时应该是旌旗蔽日,杀声震天,双方的军马往来穿梭,手起刀落,金甲迸裂,血流成河。往事越千年,不是我这个人多愁善感,而是这片土地实在是容易引发人的“思古之幽情”。
  每当我挤上破旧的公共汽车,蹒跚地行驶在樊川道上,车窗外,少陵原伴着汽车缓缓地伸展,一段段地映入眼帘。尤其是秋日的黄昏里,夕阳把原畔的荒草染成金黄色,望着原上废弃的土窑,华严寺遗址上孤零零的唐塔,卷曲的古柏,时常令我产生奇思妙想,甚至会觉得,车子正在驶向唐朝,说不定车窗外,会看见几个穿着窄袖长裙的仕女,或是头裹幞巾持弓挂剑骑马的武士。当如是,我不会有任何的诧异。   唐代的旅者,骑马经过这里时,看到的应该是一样的风景,“夕阳衰草杜陵秋”,韦庄的诗验证了我的感觉。只不过,唐人丰富的情感,能把一草一木都化成优美的诗,至今读起来,还会觉得,自己萦绕心头说不出的话,常常被唐人的一句诗就点透了。“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曾经照耀着大唐帝国的夕阳,依然暖暖地照在少陵原上,使这里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怀旧的色彩。
  樊川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唐代。这个长安城南郊著名的风景区,有点儿类似北京的西郊,所不同的是,北京的西郊多是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玉泉山,宫禁森严,可望而不可即。而樊川,却是由豪门贵族经营起来的。“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他们所建的庄园别墅,甚至可与皇家媲美。从韦曲向南,直至终南山脚下,数不清的亭台楼阁,山庄别业,林泉碧池,修竹芳草,鳞次栉比,遍布其中,真可谓锦绣成堆,步步珠玑。每到阳春,川内桃红柳绿,各个名园,粉墙映翠,万花争出。当时的社会名流、文人雅士、贵妇名媛,纷纷来此踏青赏春,逸居会友,吟诗作画,欢歌宴饮。
  大唐的皇帝们有着北方游牧民族放荡不羁的血统,他们不耐烦成天待在方方正正枯燥无味的宫殿里,春天的郊野,融融暖日,和风习习,大地返青,连马儿的蹄子都痒了,更何况人乎?于是山野设帐,和着大自然的气息,饮酒作乐,成为时尚。唐人有话:“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饮酒不可过时”,足见盛世人的性格。
  唐朝皇帝倒很注意与民同乐,甚至颁布法令,让百官旬休,选胜行乐。百官自然乐意,一时间,整个京城就像今日的“黄金周”,人们纷纷出游度假,乘车跨马,随仆携伎,只见长安道上,花车鱼贯,络绎不绝,休闲成了整个社会的主旋律。
  樊川此时是热闹的,人们摩肩接踵,以至树木无间地。长安城的士女们,头上插着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她们身穿用金银线绣着孔雀和麒麟的罗衣,在潏水中映出了斑斓的倒影,春风舞动着长长的披帛,林间回响着她们的笑声。唐朝的女人们大胆而豪放,她们在休息的地方用竹竿挂起红色的裙子,围成一圈来遮阳,称之为“裙幄”,大概没有哪个男人不对这飘动的红裙想入非非。更有甚者,和那些不拘小节的进士们在一起,“藉草裸形”,“叫笑喧呼,自谓之‘颠饮’”。我想这情景,颇有点儿似法国印象派大师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我们曾以荒淫为名对之进行过批判,孰不知,我们的老祖宗在一千多年前就干过这种勾当。
  长安侠少们更是不甘寂寞,他们“结朋联党,各置矮马,饰以锦鞯金鞍,并辔于花树下往来,使仆从执酒皿随之,遇好囿时驻马而饮。”他们随身还带着油幕,偶遇风雨能以幕覆之,尽欢才归。当然这帮贵少们通常恣意妄为,“骄骢踏烂麦青青”的事,时有发生。
  游宴是要作诗的,若写得好,并被皇上看中了,就会受到巾上插御花的嘉奖。学士苏颋就得了一朵,“时人荣之”。
  不光是贵族,平民百姓也有郊游的权利。当然他们没有彩车骏马,帷幄酒皿,只能徒步而往,口渴了,还得讨水来喝。但大自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春风春雨,普降人间,不分贫富。青年男女乘游春之机相互交往,樊川也成就了不少好姻缘。其中最为人所乐道的,就是崔护“人面桃花”的故事。
  崔护那年举进士下第,游春时可能心里别有滋味,兜里也不会有多少钱,不能招城里的妖伎陪着。所幸讨水喝的时候,碰到个小姑娘“妖姿媚态”,对他“意属殊厚”,相对于贵族们放荡形骸的举动,小姑娘倚着桃树的含情脉脉,更加能够打动人。正所谓考场失意情场得意,他在失落当中得到了一丝补偿。
  这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因为有诗为证。唐人也为此演绎出一部动人的爱情传奇。我是在毕业留校后才知道,这故事的发生地离西安美院并不远,那庄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桃溪堡。
  崔护的艳遇是令人心动的,且不说村里有小姑娘貌如桃花,就说那村子,用篱笆围起来的草房,院子有一亩地那么大,花木葱翠,该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学画之人,职业习惯就是遍寻美景和美人,如此佳处,怎能不去。
  看景不如听景,想得太好往往会落空。待寻到了桃溪堡。竟暗暗地埋怨起崔护来。
  这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和周围的村子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仅没有遇到想象中的人面,竟然连一棵桃树都没看见。问过村中老者,得知村里原来是有桃树的,但在数次运动后被砍伐光了。老者指着一片光秃秃的坡地道,那里原来就是桃园,好大一片呢。
  老者说,桃溪堡原来有城墙,有堡门,有石刻的匾额,后来堡门被拆毁了,石匾被拿去盖了牲口圈。我们不甘心见不到一點儿旧物,就跑到牛圈里去找,拿着铁铣东挖西铲,半天也没找见,只得作罢。
  桃溪堡仅存一段旧墙,夯土中加杂着石块,高大厚实,上面长满了藤蔓和枯草,想来年头已久,但仍可窥见当年的雄伟气势。听说这桃溪堡原有四座城门,建有十字街道,是典型的关中古村堡,是在那狂热的年代里被拆毁的。
  看来崔护并没有说谎,诗意环境的破坏,是缺失了诗意的后人干的事。
  游春的传统,已成为一段佳话,让后人艳羡不已。不管唐人当初有着怎样奢靡的事情发生,它总是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奔放的性格和向往自由的潮流。也使后人在评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增添了许多新奇的话题。
  樊川更应该属于诗人。千年过去,那些山庄别墅,早已不见了踪迹,显赫的王公贵族,连一抔土也没了。唯有那些壮丽的诗篇,还在流传。李白在这里游历,他可能没有挈妇将雏的拖累,也不必考虑种田糊口,所以他的诗是那样的豪迈和旷远:“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还有杜牧,他就是樊川瓜洲村的人,所以他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樊川集》。韩愈在此建了一座山庄,雅静幽深,他与诗友孟郊、张籍等饮酒酬唱,切磋诗文,创作了著名的《城南联句》。白居易体恤民情,写出了《杜陵叟》。还有岑参、刘禹锡、韦应物、李商隐、元稹、许浑、钱起、罗隐、韦庄等等,都为樊川留下了动人的佳作。
  柳宗元生于长安,虽被贬千里,仍思念故乡,弥留之际叮嘱家人,一定要归葬祖茔。他的墓就在樊川的朱坡一带,只可惜芳草萋萋,无处可寻了。   但提到樊川的诗人,最重要的,还是杜甫。他老先生在此居住了十一年,穷困潦倒,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使得樊川赢得了一份千年不衰的记忆。后人因此感谢他,在相传是他的居住地建起了杜公祠。
  我去拜访杜公祠的时候,还是诗圣被郭老喷了满头口水的年代,那时人们都懂得避祸,千年古人亦不能免,自然也被冷落。通往杜公祠的小路,几乎被野草掩了,荒凉寂静,来到门前,一柄铁将军冷冷地锁着,扒着门缝往里瞧,只窥见几孔破窑洞,别无他物。返身回来,心里只觉得凄凉。
  不过我又想,这也许更符合杜甫当时的生活状态,你若在天宝五年来见杜甫,看到的可能就是这般景象。比起后世塑在享殿里的泥胎,此情此景,会还原一个真实的杜甫。他在此居住的时候,除了吟咏诗词,还得从事生产劳动,否则拿什么填肚子?樊川这个地方,是容易养活人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遭遇天灾人祸,饭不够吃,各单位纷纷裁人。我们学院有一对教师夫妇被精减了下来,无处可去,就寻了两间破窑洞住下,在少陵原畔开荒种地,居然挺了过来。这情景,也许和杜甫相似。
  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当不是瞎说,那地方野是野,只不过他当时并不老,才三十来岁。每日清晨,杜甫从门上挂着的草帘子底下钻出来,冲着神禾原伸懒腰,口中念叨着:“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然后蹚着晨露,去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此,杜甫还是心生抱怨的,他叹息道:“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荒野的寂寞,使他盼望有个好邻居,想喝酒的时候也能有个地方去借。
  所幸他是个诗人,还有些诗友经常拉他去喝喝酒,到人家的庄园去蹭饭,否则,那日子真要憋闷死了。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会好一些,也能写出“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这样靓丽的诗句。不过,当他在春日看到潏水边游玩的王公贵妇闪亮的衣裙,无度的狂饮,对照自己“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的无奈,这强烈的反差,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体验。杜甫的伟大,是他没有囿于个人的遭遇,当一个怨夫,而是将这不平像刀似的刺入了社会的深层,剥开了繁华背后的腐朽。推己及人的人性关怀,使他的笔变得更加沉郁悲壮,视野更为广阔,从而写出了不少的好诗,《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等作品就是产生在这个时期。
  诗里的诗人和现实中的诗人是不同的,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从古到今,人们只在诗论中对诗人不吝赞颂,却在现实生活中让他们贫困交集,即便是诗歌盛行的唐朝也不例外。那些最伟大的诗人个个命运多舛,失业,贬斥,流放,能混得像白居易那样,被朝廷雇作闲人,就算不错的了。他们自认的好诗,却不为俸禄的发放者欣赏,这也难怪,人家要歌颂盛世,你却偏要说“路有冻死骨”,自讨没趣,不受人待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杜公祠的冷落,柳宗元墓的湮灭,杜牧墓在“文革”时的被毁,多少也能说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直到旅游热兴起,他们才被当作资源记起,但这时却是为了钱,而不是诗。
  西安美术学院落户在樊川,也算是与传统文化的一段机缘。唐代的兴国寺,早已寻不见踪影,只剩下一座清代建的小庙,顶替着此地的盛名。唯有堂前那两棵古柏,主干倾斜,树皮皴裂,但仍郁郁葱葱,向人们见证着千年的沧桑。
  在西安的大学里,美术学院是离城最远的,大约有三十几里路。越过凤栖原,踏上樊川的古道,见少陵原畔一处树木葱茏的地方便是。东西杨万坡两个村子,紧紧地夹着学校的大院。远远望去,村庄连成了一片,若不是学院的水泥大门矗立其中,你简直分不出二者的差别。和都市的繁忙不同,这里的生活,和着樊川的农业节奏,缓慢而悠闲。
  西安美院的大门,面向着樊川,只需跨过公路,便走进川道的田地里。学院里的人有个传统,每到晚饭后,总要到田里去散步。若有一两天没去,就觉得生活得不正常,少了滋味。夕阳下的樊川,色彩异于平时,显得格外迷人。远处的终南山,变了蓝紫的颜色,连接起神禾原的苍郁,原下村庄的上空,笼罩着淡淡青色的炊烟。我有好几次看到,在深蓝的天空中,升起了红色的月亮,让人觉得怪异和神奇。川里春时有麦,秋时有稻,弥漫着不同的气味。人们沿着田边的小路,曲曲弯弯地向前走,跨过水渠上的小桥,一直来到潏河的边上,席地而坐,把水看够了,待太阳落了山,天都擦黑了,才慢慢往回返。
  散步的人们,依兴趣的不同,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这时谈的,大都不是俗事,而是艺术,海阔天空,漫无边际。伴着秀丽的风光,人们的谈吐,也会变得才思敏捷,妙趣横生。我以为,这田间的漫步,是樊川给予我们的最大优惠,我在艺术上得到的许多教诲,不是来自书本,而是得自同伴在田间的闲侃。
  奔流的潏河,是樊川的骄傲,它从终南山中涌出,灌满了川里网一样的水渠,滋润着这片土地。它的河道,布满了从山中带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清湍的水流冲得圆圆的,刷成干净的白色。碧水在石间穿来穿去,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深,时而浅。搬动石头,常常会惊出一窝小鱼,四散逃窜。古人的诗文中,没少对它的赞誉,我们也因为有这条河,生活中增添了许多的乐趣。白石碧水,常常成为我们写生的首选,我相信,那时许多学生的水彩作业中,都留下了它的身影。到了夏天,潏河又变成了我们的天然浴场。它水深过腰,清澈见底,学生们在水中尽情嬉戏,玩累了,躺在岸边的大石头上,将身子晒得暖暖的,再昏昏地睡上一觉,好不舒服。我是从干旱的陕北高原上下来的,离水日久,所以对这条河的欣喜,超过了他人。
  但正是这条潏河,却让我留下了最失望的记忆。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河滩上聚集了大批的民工,他们用水泥砌成了笔直的河堤,将一条天然河流变成了人工河,自然的景色消失了,粗糙的水泥堤丑陋不堪。听说是为了防洪,这我倒是可以理解的,总不能为了我们画画,而使当地的生产受到威胁。但修了堤之后,潏河的水量却日益减少,到后来,竟然断流了。裸露的河床就像鱼的骸骨,被晒干了摊在大地上。
  事情到此还不算完,人们又在上游建了一座造纸厂。突然有一天,一种酱红色的水涌入了潏河,并灌满了田间的渠道,大团的泡沫浮在水面上,甚至漫住了渠上的石板桥。整个樊川上空,弥漫着刺鼻的臭味。人们过此要掩了鼻子,加快脚步,往日悠闲的散步不见了,只能望川兴叹。
  我们以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还在期盼潏河重新流下清水,把一切污浊冲刷干净。可沒想到,这情景竟变了常态,隔三差五的,造纸厂就要排一次污水,昔日清湍的潏水被糟蹋成了一条排污沟。我如果是在这之后来到的樊川,以为潏河原本如此,可能还会忍受,可这一切变化就在你的眼前,让你完整地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扼杀的过程,就显得格外残忍。其实,扼杀了潏河,就扼杀了樊川。
  被唐宋诗人无数次赞美过的樊川,让盛唐男女显示青春和活力的樊川,也是让我享受到灵气滋养的樊川,就这样步入了无奈与悲哀。潏河的碧波,已经流淌了几万年,为樊川的先人们带来丰收与欢乐,它从没有伤害过人类,因为我还不曾看到史书上有它泛滥成灾的记载。人们对它的依赖,伴随了樊川发展的历史。可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里,它却在几乎一夜之间消失了,这不能不说也是一项人间奇迹。
  写到这里,连我自己都能感觉到文风与前边不同,但既然怀念樊川,我就不能克制心中的愤懑,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潏河是无辜的,它的受辱不是樊川的责任,而是人的耻辱。听说当地政府已经开始了治理潏河的规划,但愿樊川的自然生态早日得以恢复。
  我最终离开了樊川,不久之后,西安美院也弃它而去,我们很轻易地割断了与它的联系,而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其实,樊川对我们的滋养,还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起码我们在读唐诗的时候,会比别人多一点儿形象的理解,在构思一幅作品的时候,心底会浮现出它的影子,而不管我们承认与否。
  尽管我只是樊川土地上的一个过客,在此生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也有过不敬,但我还是希望樊川接受我的祝愿,让唐人的诗情永在,让碧水青山长存。
  七律 樊川怀古
  漫原苍莽向终南,古道残陵潏水寒。
  射目秋风哀后泪,断肠词赋布衣篇。
  绯绯裙幄无觅处,隐隐晨钟可问禅。
  堪叹江山留胜迹,却失李杜在人间。
  陈幼民:1951年生于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绘画、摄影、文学等方面的创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专项美展。出版有个人散文、美术作品专集。
其他文献
在“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攀枝花;在巍巍宝鼎山下,滔滔金沙江畔;在开采光明的宝鼎矿区花山煤矿,有这样一朵洁静如莲、清淡如菊的善良之花。这朵花,虽不娇艳,但却像蒲公英的种子,四处飘散,落土生根,永不凋谢。这朵花,就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的“矿山妈妈”——陆学英。  那一天,笔者慕名来到川煤集团攀煤公司矿建社区,向路人打听“矿山妈妈”陆学英。一位老人随手一指,“再拐一道弯,过两个坡坎,喏——沟沟下面,就
期刊
像一件静止的事物  像一件静止的事物  在夕阳沉降的嘎吱声中  保持独自兀立  不知名的水鸟  将一只脚提起来,蓄势待发  而另一只脚沉陷在短暂的  寂寥中  五月的卧龙湖  被返青的三棱草和蒲苇  擦去浮尘  那只鸟  终于将另一只脚放下  像个哑默的书童,轻缓地  推开水中银亮的门环  铁皮房  无论怎么吹打或敲打  铁皮房都只发出金属声  仿佛无论谁都可以敲打它几下  它只能发出同一种金属声
期刊
知 了  你从门缝悄悄地进来  一个侧身而过的惊恐  眼神环顾四周  来和我一起守夜,还是  一起去和夜莺约会?  你从门缝悄悄地进来  羽翼,载着两枚月牙儿  细若游丝的屏息  朝着灯火飞去  我的疼痛,有了光亮  如 云  面朝大海的那一刻  浪花,神奇而又魅力  绚丽过精彩的瞬间  生命以独特方式再现  谁用匆忙卷裹着谁?  打翻一碗相思酒  千人万人追浪而去  面朝大海那一刻  不惧潮涨潮
期刊
一  最热莫过三伏。刚进入农历六月,伏天就发威了。  早上五点,太阳从东山冲出来,不一会儿,大地就被照得亮堂堂的。户外,被太阳追赶着的人和车们,满世界疯跑,城市一片生机。  正午到来之前,刘浪在“蘑菇小超”里忙碌着,不得停闲。下午一点不到,农贸市场就安静了下来,进入了休眠状态。饭,小儿子已经端到店里。刘浪没有胃口,跟老婆简单交待了几句,就回到楼上的家里,一头栽倒在床上。  “轰隆隆——咔嚓!嚓!”
期刊
煤之黑  正在美化煤之黑的往事:  黑箭头、黑风向  在挑煤的台阶上,草色更新  轮回成了四季的主笔  我看见锉墓碑的匠人  与梅山互视一眼,天空  就作为一种工具  竭尽诉说余下的黑暗  河流到此就止了。岩壁的疑惑  让乡村陷入落叶之中  让谎言将这种巨大的荒原淹没  让想象中的意识,认为阳光  是黑暗中煤火的祭祀品  一幅煤画  简绘梅山的逶迤及青黛  水墨勾勒的嶙峋  在枫叶中堆砌煤  峡谷
期刊
社会上的职业多种多样  我和父亲  却都被命运选择了  靠挖煤挣钱  父亲退休后开始生病  我离了岗 侍奉父亲  父亲躺在床上喝水吃饭  大便小便  我倚在床边  听着他粗重的咳嗽  读诗歌 写大字 泡方便面  父亲有时一天说不上一句话  而我 除了隔会儿  向炉内添几块煤  也沉默得 像一块  未被燃烧过的黑煤  挖煤的人 一般都不会有  太多的话语  相对静坐着 也只是  我看你一眼  你看我
期刊
风雨中遐想  雨轻敲沉寂的耳鼓  很难听见敲响地面的脚步  往事一点点起伏  我会撩起密如雨帘的情感  把心放在泥泞的路面  眺望那远处的驿站  是否有我夜夜企盼的身影  风雨来自遥远的天际  在比雨更远的地方  你是否听见我思念的细语  雨颇大,你也一定伫立窗前  望着雨帘被驶过的钢铁折断  耳机里听我俩彼此熟悉的心曲  等那不一样的铃声  结 果  天总算露出了笑脸  太阳忙把地上的雪收拾干净
期刊
南疆与北疆  我对新疆的向往,并非只是内地人对边疆的向往。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嫁给了一个新疆生新疆长的湖南人。他离开新疆已经三十五年了。那年他们举家南迁,回到了湖南老家。他告诉我,哺育了他十三年的地方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二师三十二团。他不记得具体小地名,只记得离库尔勒和罗布泊很近,因为当年彭加木失踪时,他父母还参与了寻找。今时网络这么发达,我查到了三十二团的准确地名,团部设在尉犁县乌鲁克镇,居塔克
期刊
董承杰先生是我在淮北交往过甚的一位书法家。他是一位为人、为艺率真、大气且儒雅的文人。他为人谦恭,努力好学,非常讲道义。尤其他对艺术的痴迷或追求,更是令我赞佩。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淮北是一块书画热土,自古至今出了不少书画名家,当代有刘开渠、萧龙士、赵凤池、周本信、丁梦周等。当下
期刊
他组建团队,给百里矿区送来了欢声笑语;他登上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并拿过当期栏目总冠军;他持之以恒,三十六年如一日用曲艺为矿工带来欢乐;他倾心尽力,把山东快书艺术发扬光大。他就是淄博齐天乐曲艺团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淄博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工会组宣部副部长王长安。  淄博齐天乐曲艺团现有团员29人,主要由淄矿集团及淄博市热爱曲艺艺术的文化工作者组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