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泛指适于向幼儿进行讲述的所有作品,如幼儿生活故事、行为习惯故事、成语故事、革命英雄故事及民间传说故事、童话等等,是受幼儿喜爱的文学形式,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发展语言的重要题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故事教学中,我认为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一、理解作品的内容
儿童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一样,都是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概括典型地反映各种事物。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才能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受到思想品德知识语言美感等方面的教育。所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培养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的核心。幼儿理解作品的标志表现在两个方面:
1.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即要求幼儿能确定作品的主要人物,能说出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喜欢什么人,为什么);记住作品发生的事情(情节)及其发展的顺序;能抓住作品的形象语言。同时还要教幼儿把作品中描写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使其具体地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受到某方面的启示。
2.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文学作品的特殊作用在于具有艺术感染力,即不仅能给人以思想影响,而且还能从感情上打动读者。这是因为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反映生活和塑造形象,这就会使读者对人物的行为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应。
要求幼儿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是指让较大的幼儿,能象作品主人公那样设身处地地展开思维活动,象主人公一样感受欢乐与悲伤。如能在紧张悲惨的时刻感到畏惧,在正义取得胜利的时候感到轻松和愉快。幼儿的这种感情体验,可以促进其社会情感的发展,增进其美的感受能力,陶冶其性情。
二、掌握艺术语言
1.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幼儿可以总中学到大量新得词汇。在给幼儿讲述故事时,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描述自然现象、人的外貌、动植物特征的形容词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习掌握一些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光荣、聪明、勇敢、狡猾···),一些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等待、盼望、焦急、兴奋、激动···)等。文学作品的生动情节和形象描述,能帮助幼儿理解这一类词的词义,并能较快地掌握。
2.通过手形手势或借助实物进行解释。例如:词语“亮闪闪”,可以出示一面镜子,通过轻微晃动反射出的光,让幼儿感受亮闪闪的感觉,从而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加深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词语的记忆。
3.要让幼儿加深对故事中词语的记忆,还应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复习,灵活运用。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提问幼儿,以复习的形式巩固幼儿对词语的认识与记忆。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加深幼儿对词语的记忆,同时也让幼儿学习如何运用该词语
三、学会复述故事
复述是幼儿首先学习的一种讲述形式,它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复述故事可以加深文学作品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记忆思维和连贯性语言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幼儿每年应该学会复述的故事,小班是“学习复述一两个简单的故事”,;中班是“复述三四个简短的故事”;大班是“复述三——五个故事”。要求幼儿复述的这些故事应该是经过精选的,要符合复述故事的特殊要求。如为了在复述中能反映幼儿本人对事件的态度,所选择作品的内容主题应是幼儿易于理解的,感到亲近的;情节简单,结构清楚,给较小幼儿选的作品最好有适当的重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应是幼儿熟悉的,人物行为动机应是幼儿能理解的;供复述作品的语言应当是标准的,词汇易懂,句子简短、明确,没有复杂的语法形式。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树立幼儿学习的信心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插图而让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不得不忍痛割爱,使幼儿失去了感受和欣赏优秀作品,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多媒体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选好活动内容后,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其声、像、色、形等优势,先把相关的画面勾画出来,在填上色彩,配上声音,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学时,教师移动鼠标让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让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认知和学习故事。而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情境,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多媒体技术用于故事活动中,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群体的语言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
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用生动、活泼、有趣、好听的故事教育幼儿,会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理解作品的内容
儿童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一样,都是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概括典型地反映各种事物。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才能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受到思想品德知识语言美感等方面的教育。所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培养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的核心。幼儿理解作品的标志表现在两个方面:
1.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即要求幼儿能确定作品的主要人物,能说出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喜欢什么人,为什么);记住作品发生的事情(情节)及其发展的顺序;能抓住作品的形象语言。同时还要教幼儿把作品中描写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使其具体地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受到某方面的启示。
2.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文学作品的特殊作用在于具有艺术感染力,即不仅能给人以思想影响,而且还能从感情上打动读者。这是因为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反映生活和塑造形象,这就会使读者对人物的行为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应。
要求幼儿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是指让较大的幼儿,能象作品主人公那样设身处地地展开思维活动,象主人公一样感受欢乐与悲伤。如能在紧张悲惨的时刻感到畏惧,在正义取得胜利的时候感到轻松和愉快。幼儿的这种感情体验,可以促进其社会情感的发展,增进其美的感受能力,陶冶其性情。
二、掌握艺术语言
1.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幼儿可以总中学到大量新得词汇。在给幼儿讲述故事时,在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描述自然现象、人的外貌、动植物特征的形容词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学习掌握一些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光荣、聪明、勇敢、狡猾···),一些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等待、盼望、焦急、兴奋、激动···)等。文学作品的生动情节和形象描述,能帮助幼儿理解这一类词的词义,并能较快地掌握。
2.通过手形手势或借助实物进行解释。例如:词语“亮闪闪”,可以出示一面镜子,通过轻微晃动反射出的光,让幼儿感受亮闪闪的感觉,从而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加深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词语的记忆。
3.要让幼儿加深对故事中词语的记忆,还应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复习,灵活运用。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提问幼儿,以复习的形式巩固幼儿对词语的认识与记忆。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加深幼儿对词语的记忆,同时也让幼儿学习如何运用该词语
三、学会复述故事
复述是幼儿首先学习的一种讲述形式,它是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复述故事可以加深文学作品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记忆思维和连贯性语言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幼儿每年应该学会复述的故事,小班是“学习复述一两个简单的故事”,;中班是“复述三四个简短的故事”;大班是“复述三——五个故事”。要求幼儿复述的这些故事应该是经过精选的,要符合复述故事的特殊要求。如为了在复述中能反映幼儿本人对事件的态度,所选择作品的内容主题应是幼儿易于理解的,感到亲近的;情节简单,结构清楚,给较小幼儿选的作品最好有适当的重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应是幼儿熟悉的,人物行为动机应是幼儿能理解的;供复述作品的语言应当是标准的,词汇易懂,句子简短、明确,没有复杂的语法形式。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幼儿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树立幼儿学习的信心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插图而让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不得不忍痛割爱,使幼儿失去了感受和欣赏优秀作品,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多媒体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选好活动内容后,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其声、像、色、形等优势,先把相关的画面勾画出来,在填上色彩,配上声音,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学时,教师移动鼠标让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让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认知和学习故事。而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情境,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多媒体技术用于故事活动中,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群体的语言向积极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
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用生动、活泼、有趣、好听的故事教育幼儿,会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