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无与伦比的立体之城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一员,如今,邓强已经在纽约生活约一年,短短一年时间,他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上已经能够应付自如,这与纽约这座城开放自由的特质密不可分。
  在邓强的感受中,纽约人对待人是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之分的,就好比一个公交车里坐着三十个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来自其他国家,习惯了“黑白黄”皮肤的人来来往往,他们已经无法把外国人当做外国人来看待了。所以,在纽约生活是自由的,当然,需要随之提升的是包容的胸襟和能力。
  只是,不少的压力来自于消费问题。首提的便是学费问题,美国学校的收费制度是按学期算,费用多少取决于学分或者课程。比如邓强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便是按学分算,一个学分1400美元,一门课三个学分,即一门课大概是4200美元。而宾夕法尼亞大学按课程算,一门课4500美元左右,所以不管是按学分算还是按课程算,费用都是差不多的。而在USD和RMB汇率依然波动在1:6的基础上,每学期4200美元的学费已经是一笔“小巨款”了。学费之外,消费的大头便是住宿。除去住宿,生活必需品加上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现在邓强每月的开销维持在1300美元左右。
  在热度很高的兼职问题上,邓强的态度和大多数人截然不同。对于邓强而言,兼职的意义无非两点:一是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加深,二是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如果这两点中无一点占中的话,那么兼职就是无意义的。除非是家庭条件的确差得无法维持基本消费,那只能算个别现象,应具体对待。在哥伦比亚大学,学校规定留学生们在第一学年不能外出兼职,即使有的人能够在中国城混得一些打黑工的机会,但是一有空就站在收银台、做廉价的纯物理劳动力、对着一群中国人讲着中国话,创造的微薄的有形财富比起遗失的无形财富来说,也是一种讽刺。
  无论如何,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让邓强充分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这个有百老汇、大都会博物馆、伍迪·艾伦的城市,这个嘻哈文化诞生的城市,无论从哪一面看,都如此生机盎然,让人热血沸腾。
  纽约风情画:
  住在纽约:位置依然是关键
  求学纽约的学生们住校和外出租房比例各占一半,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学校宿舍均为公寓式,月房租分为700美元和1300美元,月租700美元的为双人间,1300美元的为单人套间,环境相对更为优越。外出租房的房租则取决于房子所在片区,比如接近黑人区的宿舍月房租大约在500至600美元,位于市繁华区的房子月租普遍高于1000美元。学生在外出租房时,首要考虑的是和学校的距离,其次再综合所在片区及月租价格进行选择。而外出租房的学生比例一直不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纽约市人生活一切以自由和舒适为主。
  食在纽约:“吃回中国”
  生活在纽约,只要找对地点,依然可以“吃回中国”。纽约市的中国餐厅并不少,虽然味道不如国内正宗,但对于背井离乡的海外学子们已是不小的慰藉。
  学校食堂以自助模式为主,菜式丰富,味道也不错,每顿费用12至13美元。外出就餐正常情况下消费在7至15美元,若能找到规模小的中餐厅,保守吃法,消费可低至5至6美元。偶尔会有同学聚餐,AA后价格在30美元左右。
  在购物天堂依然可以低调生活:
  纽约除了有中国美食城,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中国超市,里面的顾客及服务员大多数是中国人,虽然价格并不是太便宜,但购物环境不予人压力。如要想真正做到低价购物,就不得不提到纽约最著名的大商场梅西百货,梅西百货非常古老,占地几条街区,虽然内部设施陈旧,但商品价格便宜。
  美国的商场也分种类,比如购买电子产品就去best buy,买日用品就去沃尔玛、target之类。但一般沃尔玛和target距离市中心较远,没车就很不方便。另外,Woodbury是纽约著名的outlets,即各种折扣商品。整个woodbury就像是个小村镇,里面的东西都非常便宜,一般是out of fashion的或者断码的就真的很便宜。比如,打折季时一条G-star的牛仔裤二三十美元,阿迪耐克鞋子十多美元,Coach的包也就100美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纽约的税是百分之八点多,一般商店里面的商品标价都是没有含税的,也就是说看到的价格要加上税才是最终价格。
  在纽约的省钱秘籍:
  由于纽约的兼职政策并不开放(例如哥大规定学生在第一学年不能进行兼职),因此,想从兼职中赚钱及省钱机会不大。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压力下,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分钱是减轻压力的唯一办法。在饮食上,尽量多动手,正常情况下,一次购买六七美金的食材可食用一两天。购物上,时时关注商场动态,把握好当地的打折周期,尽可能地从优从惠理智购物。也可以选择网购,并且有学生证货运更快。住宿上几乎是不变支出,但在选择住房上可以多做比较,从环境上来争取同等价格的更多实惠。最后,可以从奖学金入手,在哥大奖学金主要是靠RA (research assistant,即帮教授做研究)、TA(teaching assistant,即帮教授上课、批改作业、给学生答疑之类的)和fellowship(单纯的奖学金)来获得。总体说来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学金比较少,主要是博士拿奖学金,而博士奖学金基本上都是全额奖学金。
  你看得见的纽约气质:
  纽约作为美国的老城之一,文化底蕴不仅仅蕴涵在建筑街道中,更多的是在纽约人的气质精神中。如果你行走在纽约市大街上,能看见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你哪天穿着睡衣出行,他们也会以同样的微笑对你说“Hi”。除此之外,在地铁里街道上也有很多行为艺术家,这也是纽约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关于哥伦比亚大学:
  它是世界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它培育的学子中共有8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包括奥巴马总统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也是其毕业生,它是美国最古老的五所大学之一,它的名字叫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这么一所享誉盛名、人才辈出的学校,学风及学生素质自然也毋庸置疑。在美国待久了的学生都有一个普遍特点,那就是思维开化,在专业及课程学习中,更最注重自主和创新。每逢期中期末考试,哥大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是几乎找不到空位的。
  围绕纽约走:
  纽约作为美国最大、最拥挤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都会区所在地,市内交通的流量十分庞大,交通堵塞也每日上演。纽约人主要是搭乘公车、地铁及轮渡上下班。其中,地铁和公交费用都为2.25美元一次,十分便利,通达度较高。也因此,大多数纽约市人并不热衷于买车,因为养车的费用已远远高出正常出行的交通费用。
  纽约市内游:
  纽约市内地铁和公交都是可以到达,费用不高并且十分便利。而市内最热门的景点有自由女神像 (地铁可以到达港口,然后有免费到自由女神像岛的接驳船,可以登岛参观,但若想登上自由女神顶部就得交十多美金的费用),华尔街(在纽约downtown 地铁公交免费可到达),纽约证券交易所(在华尔街,只在特定开放日期能进去参观),中央公园(在市中心,免费的,非常非常大且漂亮的一个公园,里面很多街头艺人,非常有意思)等等。
  纽约周边游:
  纽约周边也有众多值得一游的城市,比如:华盛顿、芝加哥、费城、波士顿、纽黑文等。飞机为旅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例如去芝加哥坐飞机一个小时,火车要十多个小时。有打折机票的话50美元左右,平时机票是100美元左右,而火车票大概是110美元(这条路线火车略贵于飞机),当然,也可以自驾游,自己开车大概十多个小时。而去华盛顿特区,坐火车或者大巴四个多小时,车费45美元,飞机一个小时,70到200美元不等。
  另外,纽约有三个机场,分别是:JFK(肯尼迪机场,是美国最大的国际机场,吞吐量极大,国内很多航班都是飞这个机场)、Newark(纽瓦克,也是国际机场,规模相比JFK小一些)、La Guadia(拉瓜迪亚机场,主要是美国国内的航班)。纽约火车站主要是Penn Station和Grand Central, 两个都是很大的火车站,而且是直接和地铁相连的,出行非常方便。汽车站就比较多了,中国城都有很多直接可以到波士顿、华盛顿的班车,价格很便宜。
  不可忽视的小费问题:
  纽约生活有一条不可忽略的“潜规则”,那便是“无论干吗都要给小费”。不管是咖啡厅还是酒吧,中餐厅还是西餐厅,小至吃一份比萨或牛排,都要象征性地给服务员小费。小费的高低在不同的时间点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中午的小费约是总消费的10%左右,而晚上则是20%左右。
  人际交往小词典:
  和美国人交朋友是轻松的,只要你够开放,他们就够豪爽。因此,在纽约生活,人际交往的第一关键词就是“胆大开放”。其次便是幽默,他们天生具有乐观心态,喜欢开玩笑,注重独立自主性。最重要的是,他们几乎都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能包容万象。因此,“开放的心态”是人际交往的第二关键词,对很多从中国走出來的学子来说,丢掉固定模式、敢于进入“奇异”新天地也是不小的挑战。
其他文献
奥运情绪一定要四年酝酿一次?对于行走者来说,奥运结束可能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虽然已经错过现场追看赛事的机会,却可以避开人潮、预订机票和酒店的困难、被赛程所打乱的宁静悠闲。  今年的东道主伦敦、2016年的东道主里约热内卢以及奥运的发源地雅典,是当下最值得探访的后奥运之城,也是《女友》(校园版)本月最想要跟你分享的行走之地——  伦敦:浪漫的英式风情  电影中英伦绅士手中的雨伞其实真的不是道具,作为
期刊
梦幻餐厅 Kitty和甜品一起俘获你  Kitty作为一只已诞生三十多年的老猫,不单单虏获了小孩的心,大人甚至是老年人都会爱上她,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对孩童来说,她是一个可爱的玩具;对成熟女性而言,Kitty 猫号召怀旧情结,令人回想到童年的纯真;对父亲而言,顺从小孩的购买愿望可以显示父亲的爱……但对于餐厅来说,她就是一个超级“萌”的吃饭地。  Hello Kitty 梦幻餐厅在北京创建,创办人希望
期刊
他是凤凰男,她是孔雀女。  入学第一天,他和父亲一起来的学校,老头儿手上提着大大的塑料袋,撞到了她的车,“哗啦”一声响,老头手中的塑料袋掉到地上,滚出了很多变形了的矿泉水瓶子。如果按一毛钱一个算,这袋瓶子大概也就卖两块钱,不够她买一杯奶茶的。  他涨红了脸,连连上前说对不起,老头儿则弯着腰,一路小跑去拾起那些滚远了的瓶子,仿佛那些滚落一地的瓶子都是稀世珍宝。  车子没有事,倒是老头儿胳膊肘儿蹭破了
期刊
大漠情詩
期刊
我几乎一无所知的主题派对  尴尬主角 倪娜,律师助理  我做助理的王律说,你不是想去看看国家大剧院吗?正好这个周末有场音乐会,我的几个朋友先有个小Party,然后一块去大剧院听音乐会,我带你去吧。  Party是在他一个拉大提琴的朋友家里,加上我一共到了七个人。喝着咖啡、吃着甜点、谈着音乐,气氛非常的典雅。不过,他们谈论的都是古典音乐,说到的名字除了贝多芬、莫扎特之外,其他的对我这个K歌麦霸来说都
期刊
我跟罗淼淼是同班同学,同住一个宿舍,还是上下铺。我第一次见她,她就是棕色小卷发的造型,当时学校管理特别严,像她这么胆大的还真没几个。当然,她特别的不止发型,还有恋爱史。因为优越的上下铺位置,我俩常常开深夜卧谈会,总以她的恋爱开始,中场各自畅谈理想型,最后在其他舍友的咒骂声中结束。她常常逃课回家竟然只是为了去梳洗打扮,也常常在一段晚自修后就此溜走,去会见她的男朋友们。  为什么是男朋友们?此女有一才
期刊
无公害的笑容,似乎永远都不会消失的婴儿肥和娃娃脸,林依晨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生。2011年热播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林依晨饰演大龄剩女,剧中讨论的不仅仅是白马王子,还有“初老”的问题。这时你才发现,小女生林依晨已经步入轻熟女的年龄。  可无论是皮肤、身形、体能都保持在最佳状态,似乎生活中的林依晨并没有“初老”的危机,她笑说这完全得益于她自律的生活习惯。跟《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的程又青一样
期刊
跳槽,跳对了,职位上升,薪资高涨。  跳错了呢?薪水难加,职位难保。时间和机会成本遭受双重损失。  跳错槽肿么办?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如何减少纠错成本?如何拯救自己于误入的歧途? 有没有途径可以绝处逢生呢?  将错就错 挑战自我  从大学毕业开始,Lucy三年里跳了四家公司,从一个文员跳成了主管。工资也是节节拔高,一起毕业的同学都对她羡慕不已。但是,最近Lucy不停地给要好的同学打电话说:悲剧了,
期刊
在一段因为劈腿而终结的关系中,很容易找到责任一方,因为不论何种原因,“背叛”是永远站不住脚的。但在除此之外的“分手事件”中,“被分手者”一直以来也因为某种弱势容易获取同情,事后,当事者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往往专注疗伤和安慰,在情感上不倾向于解答:为什么被分手?现实却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每一种“被分手”其实都昭示你在恋情中的失败,而唯有看清失败,才是“被分手者”的终极解药。  强势的爱情  赵
期刊
医学美容保养品=含药,对皮肤有益无害?!胶原蛋白补再多也不会对皮肤造成负担?!每天11点开始保养皮肤新陈代谢速度最快?!不!這些头头是道的护肤保养传闻是极大的谬误。也许你从前对这样的说法深信不疑,但从这里开始,我们为你揭开坊间流传最广的护肤保养真相,说不定你信以为真的护肤信条就在里面!  护肤是每天必须进行、一整年重复几百次的动作,如果你的护肤程序受到了错误言论的指导,那么完美皮肤的目标就会离你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