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普惠性特征日益体现。从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构建到全民医疗保险、全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形成与快速覆盖,再到保障性住房及其他福利供给的大幅增长,我国社会保障不同程度地惠及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这不仅是社保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权保障事业推进的重要标志。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坚持并巩固普惠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公平性,最终实现社会保障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而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无疑是缩小国民福利权益差距,促使社会保障体系沿着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取向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刻原因。首先,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发生深刻变化。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全面推进。与此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无不要求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状态。社会保障作为面向全民的公共品,无疑应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并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条件。其次,社保体系建设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来解决。比如,社保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城乡分割及其带来的公共资源浪费、行政效率低下、制度风险增加等,都迫切要求通过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来化解。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需要正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障碍。一是传统的城乡分割惯性依然巨大。二是城乡二元体制及其导致的条条分割、政策分割与传统管理方式亟须改变,比较僵化的经办机制还在排斥社会机制与市场机制。三是资源配置失衡的格局还在延续,城乡发展差距非短期内能够缩小。改变长期存在的资源配置厚城薄乡的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四是对现行社保制度的有效整合难度较大。例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同一性质的制度安排,但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在实践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要整合制度就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并涉及对现有资源配置格局的调整。可见,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障碍,应充分估计其难度并积极、稳妥、渐进地推进。
  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同时提高社保体系运行效率,增进制度的财务稳定性。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抓住三个关键问题。
  突破体制障碍。从城乡二元格局走向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要以改革现行体制为条件,通过调整行政机构设置、强化城乡统筹职责以及消除部门利益追求等改革措施突破体制障碍。只有根据社保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进一步改革创新社保管理体制,将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其基本职责,同时消除部门管理与制度实施之间的利益链条,才能为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条件。
  创新社保事务的经办与服务机制。应创新社保事务的经办与服务机制,消除传统经办或服务机制对城乡统筹的阻碍。比如,通过将基层社保服务适度集中到统一的社保服务平台,可以化解条条分割下的资源分割、运行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弊端;通过统一、共享的社保信息化建设,可以在提供更为便捷服务的同时促使服务质量提升;通过建立政府购买社保经办服务等机制,可以更好地利用社会与市场资源,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通过培育和扶持各种基层社会组织,可以增加社保服务的供给并放大社保制度的保障功能。
  分类有序推进城乡社保制度一体化。只有实现制度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同制同权的目标。因此,制度整合是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同的社保制度有不同的路径依赖,因而应在适当分类的基础上积极、有序地推进制度一体化。比如,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救助、老年福利等在内的由政府負责的社保项目,宜尽快实现城乡统筹下的制度一体化,越是中央、省级财政负责的保障项目,越应尽快整合制度、整合资源。凡是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社保项目,均应不失时机地推进制度一体化。如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险是我国医保制度的发展目标,其中处于分割状态下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先行整合,尽快实现制度一体化、经办统一化。
  当前,有必要形成新的共识,这就是将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新时期深化社保改革、健全社保体系的基本目标,在优化社保制度安排的条件下,促使整个社保体系从形式普惠稳步地走向实质公平,最终让全体人民通过这一制度安排合理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特别的规定,这是一次特别的公布,这是一份送给中国女性劳动者的特别礼物!  24年前,国务院公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最近,又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特别”两个字,特别有分量地定格在“规定”的前面!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始终不可动摇的社会主义中国,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一直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多
期刊
近年来,涟钢工会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全力支持公司改革发展和扭亏脱困,积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省总和娄底市总的高度评价,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    技术创新稳步推进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四年来,他们每确定一个活动,就稳定推进这一工作。2011年,他们紧紧围绕公司扭亏脱困大局,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
期刊
“听了劳模们朴素而真实的故事,我看到了涟钢的希望。”5月25日,涟钢能源中心综合科干事黄晓燕在听完劳模的巡回报告后,深有感触地发出如是感慨。她说,这次是劳模讲自己的故事,听起来更真实、更亲切、更有感染力。  连日来,在湖南华菱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涟钢”),一场场劳模报告会,深深地激励着职工;文化广场“劳模墙”上历届劳模的感人事迹也极大地鼓舞着职工,“十里钢城”到处传颂着劳模们的先进事迹、奋
期刊
我今年73岁,从1958年进厂到1994年退休,在涟钢工作了36个春秋,看到涟钢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身为一个老涟钢人,我想跟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58年的涟钢,还是一片荒山黄土,我们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瓜菜粮,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炼铁工人靠的是手扒肩挑铁块,炼钢工人靠的是捣固机筑炉,轧钢工人靠的是钳子拖钢筋;辅材工人靠的是手工破白云石,那时的创业,说有多艰苦就有多艰苦,我们硬是凭着自己坚定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涟钢由长期盈利到突然亏损,娄底人疑惑重重,“涟钢怎么了?!”  经过深刻反思改进,全员艰苦拼搏,2011年,涟钢钢铁主业比2010年减亏24亿余元。今年4月,钢铁主业和集团实业实现双双盈利。  涟钢开始站起来。娄底人互相打听,“这几年涟钢是怎么做的?!”  挖潜增效,成本领先锤炼“钢筋铁骨”  8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世界一流水平的工艺装备。在湖南最大工业企业、中国十大钢铁企业
期刊
我于1994年进厂,一直从事维修工作。在十几年的维修工作中,我最大的体会是,没有吃苦耐劳、精细做事的精神,是搞不好设备维修的。  大家都知道,当维修工人干的是又脏又累又要技术的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收入还不高,苦、脏、累不说,很多人还不理解。所以,干我们这一行,没有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难以坚持下来的。正因为如此,不少同行搞不了多久就转行干别的去了。也许我这个人有点固执,或者讲霸得蛮,我一
期刊
我的人生格言是“再优越的工作,不用心也足以荒废;再平凡的岗位,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  我来自信息自动化中心,现任炼铁控制二区主管。有人说我是一个有奇特福分的人,这一点不假。今年三十多一点的我就拥有了中南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成为了公司测控一体化技能带头人;先后获得了公司劳动模范、娄底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诸多荣誉,今年还光荣当选
期刊
从我懂事起,我对涟钢、对焦化厂就怀有一颗由衷的感恩之心。我的父母生养我和妹妹,一家四口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父亲70年代进厂,在涟钢搞了好几个单位。那时父亲的工资很低,母亲没有工作,又常年生病,家里非常困难,到82年我母亲因病去世时,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在我们家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是涟钢,尤其是父亲所在的单位,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帮助。不只是物资上帮助,精神上安慰,組织上、单位上、各级领导还想方设
期刊
我于1993年9月参加工作,开始在品质部从事轧钢质量检测工作。2000年4月至今,先后在棒材二厂、棒材厂、棒带材厂从事轧钢工、精轧调整工、班长、区长工作,被聘为公司特级技师A,现任棒带材厂棒二车间技术员。  2000年4月,我从品质部调入棒材二厂从事轧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而陌生的工作领域。为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开始了探索轧钢专业技能之路:每天在下班后首先到圖书馆翻阅资料, 刻苦学习
期刊
我来自210转炉厂,在炼钢作业区甲1班担任班长、主炼钢工。2010年度被评为公司劳模。    炉台就是我的家    2007年7月14日,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涟钢工作,这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难忘的日子。通过一周的安全培训,我身穿崭新的铁红色工装,分配在一炼轧厂转炉车间担任转炉炉前工时,心情难以平静。一个想法充满我的脑海:炼钢平台是我人生的起跑线,炉台就是我的家!  古人说,“安命,先要安家。”而我却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