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科学方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e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懈怠之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应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直观教学、创设情境、模拟演示三个方面,来探索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各个学校中,改进了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并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一、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很多概念、公式等内容,小学生使用具象思维比较多,抽象思维依然处于不断发展中,因此对于抽象内容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换为直观、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能够明确其中的意义,再配合上生动、有趣的图画、视频,能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二)》这节课的时候,我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几张日常生活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一找,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原来桌子的上面是一个长方形,下面由四个长方形的桌子腿进行支撑。这些桌子腿从下面来看,是一个正方形。还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平常经常翻看的台历,是由两个长方形组成的,从侧面看是一个三角形。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认识了更多的图形,对于图形的好奇心得到了激发。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能够使学生将数学当作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学习,学习兴趣得以提升。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领悟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使学生与数学产生情感上的连接,也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对于数学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使学生深刻领悟数学原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应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趣味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这节课的时候,我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Flash动画,让学生在趣味的动画片中寻找单位、认识单位、理解单位。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发展有了简要的了解,也跟随着动画片中的解读,观察身边的事物,试图使用“估算”的方法来对桌子长度、铅笔盒长度等进行计算。在动画片中讲到尺子的应用时,学生也积极拿起桌上的直尺,按照视频上的讲解来对尺子上的刻度进行认识,并且学会了使用直尺测量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深深受到有趣的Flash动画的吸引,原本枯燥的内容很快就能够吸收并实现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观看完动画片之后,我为学生出了几道简单的测量题,让学生使用直尺来对数学课本进行测量。学生都掌握了直尺的使用方法,并且对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非常透彻,能够实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模拟演示,鼓励学生探究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模拟演练,将教材中的内容以比较动态的方法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获得全方位的了解,并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教师可以将一些静态的数学知识,以动态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将一些平面的数学内容,以立体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最终实现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科学应用。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有的学生空间想象力比较差,面对一个平面的图形,难以将其与立体图形联系起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为学生准备了多媒体教学内容,让平面的长方体转动起来,让学生全面观察长方体的形态。对于长方体了解不明确的学生,也能够通过动态图像,形成立体化的认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我还用动画的方式,为学生演示了使用小棍搭建长方体的过程,让学生对长方体的形成产生直观的认识,能够为学生自己动手搭建长方体提供明确思路,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数学思维水平也稳步提升。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因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应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高安市独城镇中心小学江西】
其他文献
在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中,存在着能调节周期各过程按正确顺序进行的细胞周期关卡基因,确保DNA的复制和有丝分裂能够精确完成,因而与细胞癌变有着重要的联系。关卡基因的调控能使
采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测量计算了高压下氧中毒小鼠肺毛细血管线粒体、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结果表明,小鼠暴露于0.5MPa高压氧后
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趣味实验,就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改变一味传授知识的方式,融入科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实验过程中获得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激活课堂。  科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科学教学中,融入实验,实验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小学生对强行灌输知识、机械识记不感兴趣,他们喜欢动,喜欢思维和想象,不论是学习知识还是认识事物,都从直观感知开始,因此,实验是
信息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技能的课程。信息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生活化的方式来导入新授、教学新课、拓展知识,从而能够增强信息学科学习的效果。让小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素材的感知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增长信息知识,获取信息技能的提升,促进小学生信息学科素养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育发展的进程已经进入到教育信息化时代,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培养
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了3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M)的水平,结果示EH患者血浆AM含量(128.8&#177;10.5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6.63&#177;3.55pg/ml)(P<0.001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复制大鼠RIR模型,部分动物再灌注前4周灌胃给予VE 500 mg/kg/2
科学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勤动手、善动脑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新版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科学课程要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我谈一下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的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的
伙伴教学,是指以学生与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其重点在于合作互助,共同分析信息资源。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这一教学模式恰好迎合了其“心意”,以学生主体参与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获取、传递、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本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重点探究了伙伴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现阶段,中小学课堂教学大致上都是一种格局,即是学生全部面向教师,这一教学模式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也
目的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模型,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脑保护作用和新生大鼠HIE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为
学科素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它包括科学概念理解、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既是小学科学教学标准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飞快进步的时代,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们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才能用科学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挖掘出自己可以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潜力。  那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