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度学习”引领地理新课堂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ngy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教育家成尚荣说:“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绝不能以有效教學替代整个教学改革。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而其主要方向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营造“半肯”的教学文化,为独特的精彩观念的诞生提供机会。少教多学、先学后教是教学模式,但更应视其为可以适时调整的教学策略。”
  自从英国人Hinton教授等人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开始,“深度学习”在很多方面开始了由浅入深的研究,“深度学习”的理论和理念为地理学科的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它时一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和感悟有机的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方式。
  地理新课标提出的系列问题: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如何落实,教材板块如何处理,教学方式如何改进,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深度学习为我们打造新课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度学习是和浅度学习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在记忆方式、学习理解、学习态度、学习活动、思维方式、知识迁移等方面的特点截然不同,深度学习需要从教师自身深度学习开始,有效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有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一种多角度开放课堂、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学习、推动学生多层次发展。
  一、构建地理多角度课堂
  制定清晰明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课堂高效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更是驾驭深度学习的出发点。当然,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不同高度构建地理课堂,可以让老师不同呈现,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使学习更丰富更完善更具有深度,多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注意教与学的“三变”:
  第一、由繁变简。地理教学,有些繁冗的文本不利于教学,可以根据一幅地图,找到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切入点,有目的有逻辑有因果地进行高效分析,让每一个学生进行感悟、领会和理解;第二、由薄变厚。适当拓展与延伸,重视教材又要补充教材、拓展教材、结合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信息,不断深入和跨越。第三、由静变动。课堂讨论、学生展示、教师演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课堂和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让活动更鲜活、有趣、生动。提升层次、强化能力,在探究中生成新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全方位学习
  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并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达到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地理教学过程中,读图是学生形成地理能力的关键,要做到图文结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通过深度学习,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确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继续加强深度教学,创设特色的课堂结构,让学生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没有经历亲身探究的学习活动最终也只是机械的、被动的、肤浅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精神,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深度学习课改项目的实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的优势,注重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学生深度学习的机会。
  地理中考、高考的命题,是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以四个“注重”为导向:注重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和规律;注重发现的探究地理问题。这与地理深度学习一脉相承,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全方位研究、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及教学具体内容,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情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主动轻松获取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会创设一些诱人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地理深度学习意味着构建知识网络与因果、逻辑联系,在理解和批判中获取,在迁移和应用中提升。构建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去获取知识,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经历地理、发现地理、理解地理、体验地理,从而形成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
  三、推动师生多层次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深度学习,有利于唤醒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反思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推动学生多层次发展。
  首先,要深度参与,只有深度参与,学生激情和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自觉地探究并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参与面、批判性、纵深点、生成度。平时教学活动中,上课、听课、评课、磨课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并形成个性化和风格。
  其次,要深度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并有较大收获。地理学是研究地理事物和相互关系地一门科学,具有“整体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强调“地”和“理”之间地关系。教师要设问合理,才能层层深入、递进式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明确“地”和“理”之间地因果关系和逻辑联系,从而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建立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再次,只有深度引领,才能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开启智慧。引领是指带动人或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既要牵引又要控制方向以及发出制动的信号,起着导向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体验、知识结构等诸多原因,教师的深度引领起着关键作用。生成新知时给予热情和方法,拓展时给予补充和点拨,疑惑时给予于指导和疏通,进步时给予鼓励和鞭策,更利于师生的心灵交流和课堂地和谐互动,更利于学生愈快学习和主动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加工。
  第四,只有深度开发,才能在学习量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越,实现新目标。地理新课标是指导,地理教材是基础,备课上课是基于新课标和教材整合的二次开发和创造,拓展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训练思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创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更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内在潜能。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学习方式,我们要明确深度学习的三个目标:认知结构的重建,学习策略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发展。深度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学习内容,更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让深度学习扎根地理课堂,让深度学习引领地理新课堂,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书目
  1、成尚荣 《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J】人民教育 2010(23)
  2、王  晶 《优化地理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1、12、31
  3、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014(11):57—62
  4、陶新华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5
其他文献
摘 要:水彩人物画的水和彩在表现绘画语言中具有独特的灵动感,能够给人带来透彻心扉的感染力,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深处真实情感。水彩人物画中充分发挥水彩的水韵味道,以灵动的水色表现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人物当中,以控制水的多少去塑造人物的特征、性格、情绪等,人的内在情感会决定外在的姿态,反过来可以用外在姿态去表现人物内在情感,这是表达人物情感的最主要形式。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人物;创作 
期刊
地理考试答题不规范,语言组织能力差,这两方面都与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加强对阅读能力与规范答题的训练。  一、从相关联系入手,确定答题方位   问答题设问众多,但从内容分,一般有叙述因素、原因、作用、特点、规律、问题、对策等等,每一项内容,都有其相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答题的方位。例:分析我国东北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析: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工业
期刊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呢?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
期刊
化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自然科学,与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和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如今化学沦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当前的化学教育不仅要以化学事实与原理为载体,传授科学的观点,培养能力、态度和方法;因为绿色化学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我们中学化学教师要敢于做改革实践者,使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  情景一:曾经风景如画的我校特色砚池,由于浑浊不清、臭气袭人,虽然学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但由于目前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口语交际教学没有起到很好的成效。尤其是农村地区,受限于经济条件、教育资源以及观念的原因,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更为显著。本文针对农村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语文;口语;农村;中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21世纪不同类型的影视娱乐节目中东北方言亲属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以及东北亲属称谓语对社会交际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影视节目;东北方言;称谓语  随着21世纪“东北热”的影响,东北方言开始走入大众视野。中国影视节目中频频出现东北方言。而作为与人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称谓语,东北称谓语也不乏特色,于影视节目中广泛传播且越来越多地被大众认可和使用。  汉语称谓语的研究历史悠久,从上世
期刊
摘 要:《庄子》一书中所描述的逍遥游境界令人神往。然而,究竟什么是逍遥游?到底该如何理解逍遥游的境界?本文力图通过对《逍遥游》文本的梳理,从“小大之辩”这一角度入手,来把握逍遥游之奥义,并最终得出结论,“逍遥游”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境界。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小大之辩”;精神境界  一、鹏鸟与学鸠的小大之辩  在“逍遥游”的第一、二段,庄子极力渲染鲲鹏之大,蜩与学鸠之小。首先,庄子用诗性的语
期刊
一.关于综合性强的教学难点—— 化繁为简  高中地理中对不少的地理原理、地理事物都用较大的篇幅来阐述。采用二者结合,可以简明扼要地讲清这些知识的实质和因果关系,以突出重点,如讲大气运动一节时利用电脑小游戏──启发回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列出知识结构;分析推理,联系实际,发现矛盾(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我国东部实际风向不一致)──设疑探究,转入新课;运用Flash影片──模拟演示海陆风形成过
期刊
《秋水共長天一色》
期刊
摘要: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使学生爱提问,老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意识;能力;培养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