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需要—实效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作为课改新理念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也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得以体现。于是出现了以生为主、热闹纷呈的课堂教学局面,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后果,这是课改推动的效应。但笔者根据大量的课堂教学观摩和实践研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合作学习的内容能引起做学生积极性,引发学习冲动。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当有的学生认为彭总不爱大黑骡子,而有的学生认为彭总爱大黑骡子时,教师把学生按不同观点分组学习,让他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再进行分组辩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兴致盎然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本节课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关键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机智地采用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交流探讨,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合作学习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体现新理念、新方法,追求形式上的热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热闹一阵,再让学生说出讨论的结果。可这并没有起到效果,多数学生只是凑热闹而已。笔者发现,近一半课堂存在这种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学生就没有动力、没有兴趣,没有参与的积极性,造成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低下。如一位教师对学生说:“当你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样做?请小组讨论一下。”其实没有必要,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做法并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无需结论统一,不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此合作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教师提出的讨论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一眼就能明白,可教师为了体现新理念,硬让学生去小组讨论、交流。不但时间白白浪费了,而且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学得索然无味,这样的合作学习实在是多此一举。
  二、合作学习必须要照顾到小组内每一位成员
  新课标提出:合作学习就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协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所以合作学习要照顾到小组内每一位成员,这是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笔者想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的课,他注意到了每个小组成员学习发展情况,了解了学生学习时的表现,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让组内同学给予帮助,让每一位学生得以发展,而且多给这些学生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我们看到的多数是组内小权威在唱独角戏,其他的只是随声附和或做旁听者,没有认真思考,没有机会发言,更谈不上去探讨了,而且发言的也往往是小权威,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没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提倡让每一位学生都应有思考、讨论、探索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三、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应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这句话就说明了鼓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学习的外在动力变成内在动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应给予学生合作学习时表现出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分肯定,如:你们小组学习得真认真;你们小组讨论得很热烈;某某同学敢说话了,敢讨论了等等;对于合作学习的结果应给予恰当的表扬。如:你们小组学习得很成功,这是你们团结协作的结果;通过合作学习,每个人都进步不小,尤其某某同学进步很大等等。长期以往,就可以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且会学得更好,更加团结,更加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也更加具有实效性。而有的教师没能采用鼓励性语言,没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更没有激情,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纵观以上几个注意点,是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我们不但要深入研究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要坚持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关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
[摘要]“快乐乒乓”课程实施方案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详细的实施内容,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及完整的评价体系,是一份操作性极强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关键词]背景;目标;内容;策略;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8002  一、课程背景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中国体育健儿在乒乓球赛事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付出、顽强拼搏,取得卓越的成绩,使得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教学前应重新整合教材,深入钻研,引导学生明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整合;教材;个性;圆柱;圆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40-01  单独一个物体,没有对比,说不出它的特征,而两个物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明显发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都是在人们认识发展的过程中较早出现的独立概念。现在教育家们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不同于三个原词的全新概念——STS。所谓STS,实质上就是指人类智慧及其创造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演化而成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一体化体系;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在地球系统中表现出的一系列全新景象的总和。  STS教育的本质是:把科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
[摘 要] 父母的教育参与对子女学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使用2015年TIMSS香港数据,探究父母在子女入学前的早期教育参与对子女后期数学、科学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移民、家庭学习资源等背景因素及子女自我概念后,父母早期教育参与对子女未来数学、科学学业成绩具有积极影响。父母应消除关于数学与科学学习的性别刻板印象,为学前子女提供丰富的数学和科学学习活动,并切实提高自身对STEM教
在思想品德课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从而优化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多是教师的讲,学生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忆。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一边是教师的口若悬河,一边是学生的沉默寡言,毫无生机和活力,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图文并
摘 要: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已成为各类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激发青年教师的热情,增强信心;其次,要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再次,要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教师专业化 师德修养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后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补充到教学一线,青年教师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好青年教师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面
“老师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入睡。”这是我们作文课堂上呈现的一种非常怪的现象,而且并不鲜见,学生喊“写作文难”,老师说“教作文难”,长期以来,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觉得无话可说。如果问农村的孩子什么最怕?八九不离十的回答是“写作文”。  殊不知,农村的孩子可写的内容很多,乡间美景皆文,农村小事事事乃章,信手拈来即可,农村孩子理应写出比城里孩子更生动更富情趣的文章,他们的
摘 要:走进教室,学生敛声屏气,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讲课开始,教室里回荡的只有教师单调的声音……这种现象似已司空见惯。  如何拨动思想琴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其成为思维活跃、见解独到的个体?笔者认为可从如下三方面着手:一、思想启智,激情点燃,唤醒沉睡的灵魂;二、创新设计,诗意栖居,构筑互动平台;三、改进方式,激发兴趣,活跃互动氛围。面对欲静的“林子”,教师只要“风不止”,学生必能“为君起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