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医学生“仁心”培育的启示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xingt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界较为热点的讨论话题。《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以人为出发点的思想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和立身处世之道等各方面,对当今社会发展仍有指导作用。因此本文以现代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要求,来论述《论语》对医学生“仁心”培养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论语》 ;医学生;仁心;人文素养
  《论语》是辑录孔子言行的一部经典,全文共计有20篇,522节。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长期占据着中国思想的统治地位。因此《论语》作为儒家最经典的著作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及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本文将结合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要求,来阐述《论语》对医学生“仁心”培育的启示。
  一、《论语》“仁爱”思想与医学生“仁心”培育的需要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的统计《论语》全书中共计有“仁”字104个。所谓“医者仁心”就是作为一名医者,要有一颗仁爱的正义之心、有大爱,大爱方能成就大医。所以《论语》中“仁”的追求与对现代医护人员的要求是相通的。医护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仅仅是其职业素养要求中的一项,因为社会公众对医护人员的道德修养及人文关怀期望值越来越高,所以医护人员的医德、仁爱品质也显得越发重要。
  同时《论语》这种“仁”的思想也深深扎根进我民族精神与国民性格之中,正是在其熏陶下,中华大地诞生了以孙思邈,华佗,李时珍等为代表的内外双修、德术双馨、精诚双备的大医名家。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医疗事业“医者大爱,医者仁心”的思想观念得以流传。如现代社会出现的裘法祖、吴孟超、钟南山等医生,始终坚守着“医者仁心”的初衷。
  所以当代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在培养专业医学知识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与医疗卫生事业潜在的关系,可以说只有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当中,使两者相通融,才能使我国医学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因此对当代医学生的“仁心”的培育,可将中国传统儒家的经典《论语》作基石从医学生与医学院校这两方面入手来进行研究。
  二、《论语》对医学生“仁心”培养的启示
  1.医学生“仁心”的培育要以扎实的医学专业为基础
  《论语》中的第一篇就是《学而》篇,该篇目以论学为主,强调读书与做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学以致用。《学而》放在首篇的位置足以见《论语》认为教育与知识的重要性。
  在学习目的方面,《论语》中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名句充分证明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扬,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是为了自己本领的加强,为了自我的提升。同样作为医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赞誉,而应在于为了提升自己的医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来解决困扰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
  在学习态度方面《论语》中有“朝闻道,夕可死矣。”“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笃信好学,死守善道。”1等句子凸显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坚持不懈切忌半途而废的学习品质以及对知识的热切渴望与追求。作为医学生应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医学知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医学的探索与研究之中。众所周知,培育一名医学人才是十分不易的,倘若一名医学生缺乏主动的、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在医学之路上半途而废,不仅仅是对自身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医疗教育资源的浪费。
  同时《论语·学而》篇中又非常重视学以致用,且医学又是不可能与实践割离开的。因此对于医学知识,仅仅会死记硬背不能灵活的进行运用,那都是纸上谈兵,有再多的医学知识也无用。医学知识最终都是转化为实际的临床操作,所以医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好课堂上、书本上的知识,更要牢牢掌握好实践的本领。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统一的一门学科,是以人直接为研究与工作对象的一门学科。医护人员肩上承担着患者“健康所系,生命所托”不容马虎,稍有不慎代价便是一条生命的逝去。现代医学生应刻苦学习,练就过硬的医学本领,为患者负责。所以医学生“仁心”的培育要建立在牢固的专业知识之上,“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脱离医生的专业技能与本职工作而空谈“仁心”绝对是不可取的。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仁心”必须要以扎实的医学专业为基础。
  2.要培育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精神
  《论语》中有提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1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从事医疗卫生事业要以严谨审慎的态度为前提。不弄虚作假,不半途而废,培养审慎庄重与实事求是的职业品质是每个医学生都应具备的。笔者认为在医学生的培养上可以借鉴《论语》中有关君子的一些观点,用儒家对君子的要求与约束思想来影响学生,培养其严谨规范、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专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医学是一片无穷尽的海洋,对于医学生而言,对医学知识与医疗技术的学习永远都在路上,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磨砺、精进自己的本领。《论语》中有“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语句。启示医学生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医学生也要有责任意识和仁怀天下的担当精神与爱国情感。全体医学生在步入圣神医学殿堂之初便立下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誓言。
  3.要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精神建设。
  《论语》中涉及不少有关“义利”的内容。如“君子义以为上”“有美玉于斯”“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句子,1始终强调应秉持重义轻利的观念。坊间也流传着董奉、苏七块等佳话。在医生的职业过程中经常会面对义与利、公与私的取舍问题。而重义轻利的取舍有利于医生强调在义与利面前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以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铭记救死扶伤的天职。所以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始终坚持患者利益至上,秉持“医者仁心”的观念。
  《论语》将“温、良、恭、检、让”作为行为准则。提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的说法。1启示当代医学生要有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共情能力要与患者建立一种平等、信任、互助的关系语言和蔼、以礼待人、使患者产生亲切感、信赖感与安全感创造一个和谐的情谊融融的医患关系。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的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培养而轻视人文培养的现实现状,同时当前社会公众对医护人员的道德修养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为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加强医学生“仁心”及人文素养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兼具自然学科技术与高尚人文素养及品格的符合我国新时代要求的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
  综上所述,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与现代医学生“仁心”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出医学生“仁心”的培育要坚持扎实的医学专业基础,要培育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与職业道德精神,要加强医学生思想道德精神建设等启示。这对现代医护人员队伍素养的提升及现代医学事业发展有着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2]戴月舟.《论语》学习思想对医学生的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2):124-126
  [3]李亚茹.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德养成的教育价值窥探[J].才智,2020,(9):125.
  [4]郑喜园, 高书杰. 浅谈儒家思想对医学生教育培养的当代价值[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6(04):45-47.
  [5]刘超,邓智勇.当代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67-68.
  [6]王艳梅,杨加周,艾庆燕,赵豫凤,苗乃周.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培养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10(03):72-74]]等
其他文献
摘要: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纲》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是20世纪我国音乐史上的两部历史著作,对中国的音乐史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当时的创作环境不同导致了两部著作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作者从二者的创作背景入手加以比较。  关键词: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比较研究  一、《中国音乐史纲》的写作背景  《中国音乐史纲》是杨荫浏的第一部古代音乐史著作,写于1942年仅用了两年的
期刊
摘要:由张一白、韩琰执导,里则林编剧,彭昱畅、许恩怡等主演的青春歌舞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打造了中国本土首个青春歌舞片IP。少年活泼热情、朝气蓬勃,青春题材的加入适合歌舞题材的完满释放与发挥,“青春+歌舞”的首次尝试,为观众书写了一则平凡少年的成长寓言。  关键词:青春歌舞电影;视听语言;边缘性  一、从“风犬”到“燃野”,变的是故事,不变的是青春  1.角色设置:“少年的天空”下平凡少年的成长录
期刊
摘要:云肩是汉族服饰中具有独特魅力的一种肩部装饰品,花样繁多的形制、别出心裁的精美装饰图案等丰富的艺术形态,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云肩特有的魅力,更是充分表达了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生活背景下中国古代人民特有的生活习俗以及对于情感的寄托。云肩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赋予了其不同的审美特征,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云肩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造型独特
期刊
摘要:东野圭吾是日本的著名推理小说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同时也在全世界畅销,在他创作的数部推理小说中,《白夜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推理小说,也是一部对当时社会与人性的批判小说。本论文就从《白夜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批判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白夜行》 人物形象 社会批判  一、浅析《白夜行》的人物形象  1桐原亮司的人物形象  桐原亮司
期刊
摘要:人一开始回忆,就开始变老了。但是有个女人她的回忆是不服老的,她在用她的回忆铿锵有力的跟我说她愿意能照顾我,她还想穿过岁月的磨难继续照顾我。  关键词:母亲;陪读;传承;感恩  我很多年后再回想当年父母为了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刚来省城读初中的那些日子,有很大的一部分记忆是来自于我的母亲的。那时交通并不方便,考省城的重点初中就要去学校附近学习奥数。于是在每个周末的凌晨四点多,母亲就会率先起床给我做
期刊
一、我话里有话说了她的颜色话,她好像听不出来。哦,她是听不懂。气死我了,白费心思。  她含沙射影地说我,我假装没听懂,嘿嘿,她更加生气了,就像一锤子打在棉花上。  二、我满口应承,满脸欢喜,还表现出很赞同他的观点,其实......  他满口应承,满脸欢喜,还表现出很赞同我的观点,其实我明白,很多人,只有转身以后的表情和态度,才是真实的。  三、某人想: 我和她的秋波与那个交情,别人是看不出来的,毕
期刊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将立德树人无声无痕地贯彻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是新时代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案例的背景  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所立之“德”,有独特的气质。一方
期刊
摘要:沈周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出色的画家,山水、花鸟、人物皆擅,尤擅山水。沈周的绘画主要受家族、元代和宋朝绘画风格特点的启发。他的绘画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被称为“细沈”,晚期被称为“粗沈”。沈周的绘画在前人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意义,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是我们进行山水画创作和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他的“入古出新”的革新过程,以及积累的经验,对当代中国绘画的研究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
期刊
题记:「小品」本为佛经用语,万历三十九年王纳谏搜苏轼《苏长公小品》最早使「小品」赋予了文学概念。本文试图从小品文的产生、特点、袁宏道山水游记的特点、晚明个性思潮的产生等方面,深入探讨袁宏道山水游记与明代旅游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袁宏道 游记 小品文 明代 旅游文化  小品有广、狭两义,广义的小品指除高文典册及具有新、奇、韵、趣等审美特征的文学作品,狭义小品单指杂俎笔记。[ 张德建:《山人小品研究
期刊
摘要:中国的传统绘画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经过历代不断的革新变异,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名族独特文化素养的完整艺术体系。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方面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其中写意性的艺术特点是中国画最基本的特点,由于它的写意性,中國画又有传神、意境和笔墨方面的显著特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还体现了心理、画理、物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画以形写神的造型观使其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