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充分理解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在基于儿童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的需要,配合我园“体验、生活”园本课堂课程的探究,在积极进行发展创造性、创新性的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选择活动内容”方面做出积极、有效、有益的创新。
关键词:美术活动;生活化;个性化;自主化
积极推进幼儿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在《指南》这一个国家级的指导性文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有着特殊的教学教育功能,其表现在幼儿丰富的个性、敏锐的洞察力、知识的广阔性以及培养高尚的审美觉察力。但是与传统的美术教学相比,传统的美术教学是根据操作技术手法的难易级别来进行循序渐进设定课程的内容,它主要侧重于专业素养的培育,它很少考虑到儿童的个性表现以及儿童的实际状况,我们充分理解了《指南》,在基于儿童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的需要,配合我园“体验、生活”园本课堂课程的探究,对于“选择美术活动内容”有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一、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能初步感受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指南》文化艺术上的目标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与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从这些点可以看出当我们在选择幼儿美术活动内容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其到底是不是贴近幼儿的生活习惯、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是不是对其感兴趣,或者是不是可以能够直接获得经验。比如:当突然下雨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幼儿的注意力一直在窗外,此时,我们就可以把握这一点,积极地引导孩子去观测窗外的风景。饱含着愉悦的心情和丰富的积累而得到的经验,他们就会全身心地融入美术内容“下雨的时候”的情境中去。另外,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了“我帮父母洗脚”“光荣的五一劳动节”“快乐童年”等一系列与孩子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绘画创作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认知度。
二、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导向个性化
绘画活动是一种集创新性于感情的活动,它不仅让儿童观察留意世界的特点,而且还要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共性。《指南》中提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所以,在选择美术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把孩子从旧式的概念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的活动内容。比如:我们可以在开设“加入我是唐僧”“快乐的线条画”“太空漫步”等绘画主题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结合当时的情景,为孩子们创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为孩子的创作提供充分的空间。兒童在环境的刺激下和老师的教导下,扩大想象的边缘,就可以画出具有创新性、个性化的作品了。
三、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尝试自主化
自发生成主题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知道:以儿童为基础的教学授课形式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应该忽略孩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主题,孩子的兴趣和要求是最重要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把身边事物作为主题。比如:幼儿园院子里的花草、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池塘中自由自在游着的鱼。可以根据这些东西让孩子们自由地发挥与创作,我们不能对其进行干扰。在这样的形式下,孩子们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学习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在此之上,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热爱会更进一步。
自主创造符号
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他们想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可以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缤纷多彩的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在考虑选择绘画内容时,注意其选择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我们可以尽量提出一些孩子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的东西,这样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地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
结语
《指南》这一指导意见对儿童的文化艺术教育建设提供了很多新的要求与标准,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艺术教学不能单独地开展,我们要将其与其他方面进行联系、相互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可以积极地使儿童和谐、快乐成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彻底理解《指南》,不断深化与实践,在不断的发展中,使其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起到其应该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溧阳市罗湾路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美术活动;生活化;个性化;自主化
积极推进幼儿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在《指南》这一个国家级的指导性文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知道,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有着特殊的教学教育功能,其表现在幼儿丰富的个性、敏锐的洞察力、知识的广阔性以及培养高尚的审美觉察力。但是与传统的美术教学相比,传统的美术教学是根据操作技术手法的难易级别来进行循序渐进设定课程的内容,它主要侧重于专业素养的培育,它很少考虑到儿童的个性表现以及儿童的实际状况,我们充分理解了《指南》,在基于儿童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的需要,配合我园“体验、生活”园本课堂课程的探究,对于“选择美术活动内容”有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一、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能初步感受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指南》文化艺术上的目标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与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从这些点可以看出当我们在选择幼儿美术活动内容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其到底是不是贴近幼儿的生活习惯、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是不是对其感兴趣,或者是不是可以能够直接获得经验。比如:当突然下雨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幼儿的注意力一直在窗外,此时,我们就可以把握这一点,积极地引导孩子去观测窗外的风景。饱含着愉悦的心情和丰富的积累而得到的经验,他们就会全身心地融入美术内容“下雨的时候”的情境中去。另外,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了“我帮父母洗脚”“光荣的五一劳动节”“快乐童年”等一系列与孩子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绘画创作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认知度。
二、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导向个性化
绘画活动是一种集创新性于感情的活动,它不仅让儿童观察留意世界的特点,而且还要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而不是共性。《指南》中提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所以,在选择美术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把孩子从旧式的概念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的活动内容。比如:我们可以在开设“加入我是唐僧”“快乐的线条画”“太空漫步”等绘画主题活动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结合当时的情景,为孩子们创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为孩子的创作提供充分的空间。兒童在环境的刺激下和老师的教导下,扩大想象的边缘,就可以画出具有创新性、个性化的作品了。
三、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尝试自主化
自发生成主题
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知道:以儿童为基础的教学授课形式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绘画活动中,我们不应该忽略孩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主题,孩子的兴趣和要求是最重要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把身边事物作为主题。比如:幼儿园院子里的花草、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池塘中自由自在游着的鱼。可以根据这些东西让孩子们自由地发挥与创作,我们不能对其进行干扰。在这样的形式下,孩子们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学习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在此之上,孩子们对于动物的热爱会更进一步。
自主创造符号
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他们想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可以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缤纷多彩的事物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在考虑选择绘画内容时,注意其选择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我们可以尽量提出一些孩子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的东西,这样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地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
结语
《指南》这一指导意见对儿童的文化艺术教育建设提供了很多新的要求与标准,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绘画艺术教学不能单独地开展,我们要将其与其他方面进行联系、相互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可以积极地使儿童和谐、快乐成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彻底理解《指南》,不断深化与实践,在不断的发展中,使其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起到其应该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溧阳市罗湾路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