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的中国城市群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q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国庆节前夕,纵贯中国南北的快速客运大通道京广高铁郑(州)武(汉)段正式通车被赋予了中部崛起提速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武广高铁成功越过长江进入中原腹地,一举打通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
  目前,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中国迈入世界强国的有力武器。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陆军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核心城市是构建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性节点,城市群则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工具手段。”
  但陆军对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又有着谨慎的思考。他强调,为完善城市群竞争优势,不能忽视城市群发展的障碍。城市群的发展是双刃剑,城市群发展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基础盲目发展,否则会伤及自身。
  塑造国家城市群格局
  《经济》:要想弄清楚城市群的内在逻辑,必须回到出发点:什么是城市群?
  陆军:关于城市群,目前有一些不同的叫法,都市群、集合城市、组合城市,这些概念存在一些交叉关系,但是也有差别,是从不同角度或者不同侧面对城市群的认识。
  我自己相对认可的城市群概念有六个特征。
  第一,它必须在特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第二,它是一个系统,由不同规模的城市或者城镇组成,彼此在功能、性质、分工上协调互补;第三,它必须至少有一个大城市为统领的核心;第四,城市群要有一个网络体系;第五,现代信息网络是城市群必不可少的基础;第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共生组织。我认为以上六点应该可以基本概括城市群的内涵。
  《经济》:我国是如何实施城市群总体战略和城市群发展格局的?
  陆军:我国在区域空间的划分有几个层面,改革开放之初是“点”,强调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增长极示范作用;东部沿海发展起来之后,国家强调生产力布局要更宏观一点,因此有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后来又因为东中西三个地带特别大,需要找到有“抓手”的核心板块,城市群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主要体现三个原则: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以核心促外围。具体是: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方面,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在大力促进中部崛起方面,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在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方面,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经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10年来,我国城市群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陆军:10年来,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崭露头角。
  跨越城市群发展障碍
  《经济》:您认为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群发展形成了哪些特点?
  陆军:总结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有六个特点。在谈特点之前,我要先说一下三个出发点:一是要认清地区经济相对失衡的现实——我国在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东中西区域差异很大;二要理解城市群发展的空间规则,城镇群空间、功能、规模,这方面结构是有机关联、相互匹配的;三是要知道,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受到阶段性政策导向的影响,会存在路径依赖或者棘轮效应。
  目前中国城市群普遍特征:一是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发展结构特征,在经济、社会、政治、规模、智力结构等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目前有的城市群处于成熟的或水平比较高的阶段,有的仅仅在发育阶段。
  二是出现了全方面的交互网络,以前仅是单纯的产业联系,现在则形成了物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全方面的交互网络。
  三是目前出现了紧密的多元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在我国城市群里面,有行政区经济模式,以行政为带动,政府进行组织,配套以倾斜化政策;有经济区的经济模式,它们超出行政边界涉及外部经济关系;“飞地”发展模式也出现了;还有靠制度协调的香港内地互利的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四是城市群的发展目标由特定目标变成复合目标、综合目标。这里面有的以城乡统筹为目标,有主张生态环保的,有以振兴老工业为核心的,有侧重于缓解地区差异的。
  五是城市群呈现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带动力的推动方式。
  六是随着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其经济的脆弱性也随之增强。局部危机可能扩散到整体,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目前出现了工厂倒闭或开工不足的现象,这些需要预警,并防范这种风险。
  《经济》:城市群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城市群的不足或症结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陆军:受所在地域和国家政策的综合影响。很多因素会制约中国城市群的发育发展。
  第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失调。现在学术界大多认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实际上从局部分析,有些地方城市化超前了,导致沿海地区普遍用工荒。这也反映出靠外来劳动力推动的产业化、城市化是根基不牢的。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内容、高度、深度等方面还相对滞后。
  第二,受市场规律调节的经济区与行政区脱节。多元开放的市场经济,打破了行政区划边界,城市群涉及很多地方政府,但城市群之间没有很好的自上而下的统筹,要适度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   第三,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脱节。城市群要靠市场经济规律来引导和调节。但是目前,行政在经济社会里调控作用非常强大,制约了市场机制和杠杆作用的发挥。
  第四,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的不顺畅。目前我们过多地集中在加工经济、低端制造业领域,而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跟国际化高水平的循环不在一个层面,这导致我们竞争力不足。
  第五,秩序化和法制化不足。谈到秩序化,我觉得需要不同地方应做不同设计。在城市群细微的环境里面,法制化没有完全到位,尤其在执行环节,覆盖面浅、深度不够、力度不足。上述五方面将是制约我国城市化未来发展的不足或有待加强的地方。
  增强城市群竞争优势
  《经济》:在您看来,城市群发展演变的源动力是什么?
  陆军:在我看来,城市群发展有两个逻辑主线:一个是动力;二是机制。城市群发展源动力是一系列复杂的体系和组合,包括硬件、软件及政策等辅助体系。
  毋庸置疑,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城市群发展未来才能走得长远,否则是短命的。我们看到完全由政府规划出来的城市群已经有不少不协调的地方。
  《经济》:为维护城市群健康发展,我们要注重哪些方面,或者说您的理论建树是什么?
  陆军:城市群的健康发展,要注意两个“三位一体”:一是应该从强调城市经济,拓展到强调城市经济、城市治理、城市社会并重,二是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可自主创新升级、可灵活有序调控。这些构成了我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经济》:城市群的壮大与周边区域的发展一方面存在同城效应、扩散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存在虹吸效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陆军:我认为要做到四个方面:第一,是专业化分工格局和产业集群。区域产业要进行总体统筹,怎么去遴选城市群的主导产业,同时产业链怎么打造,产业集群怎么形成。
  第二,人口流动和就业市场的改造。人口流动是城市化的明显特征,而这种流动在城市之间或者区域内部是非对称的,怎么给流动人口创造就业岗位,让其留下来,如何进行横向转移支付,可喜的是高层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
  第三,对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保障。城市群是新兴的突破单体城市化的新模式,要求创新区域管理体制,城市群的公共服务应该变成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如何防止搭便车行为,怎么给予留守老人等非就业人口适合他们老有所养的安置,都需值得注意。
  第四,未来要形成针对城市群的财税一体化政策。因为城市群城市之间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源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争夺。怎么设置区域内部的共享体制,如何给地方政府灵活设置区域性税收的权利,在现行体制下有难度,但是不失为一种策略。除以上四点外,还有一些方面如生态环境治理、文化差异等要注意的地方。
  《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城市群的发展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走过的路给我们带来哪些经验?
  陆军:世界城市群总体来讲有其基本发展规律,我觉得有一些城市群在不同的层面和侧面的发展经验能够给我们借鉴。
  囊括美国“钢铁城”、“汽车城”的美国五大湖地区城市群从制造转向研发,通过开发信息、咨询等高端服务,拉长产业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德国鲁尔和法国洛林等矿业城市,在老工业区振兴和改造方面所实施的综合整治规划,使矿区经济朝多元化、综合化发展;荷兰兰斯塔德地区通过规划保护了一块400平方公里的绿心,有效防止了各个城市的合并,形成有明确职能分工的“多中心”城市群。上述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相对成功,能给我们带来比较好的启迪的案例。
其他文献
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需求,但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农膜造成的污染等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发展农业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而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我国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困境?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和发展思路怎样?近日,
期刊
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要求,以彰显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美丽西安。作为一个基层单位,莲湖区市容园林局从细化方案入手,逐条逐项地研究,具体到人、到单位、到时段;更从实际工作抓起,对城市市容管理中经常反复回潮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标准化管理手段力求解决好,求精、求细,这成为莲湖区市容园林局精细化管理的一把金钥匙。  给精细化定标准 提升环境质量  在丰庆路安康办附近做生意
期刊
瑞典皇家科学院14日宣布,耶鲁大学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同另外两名美国经济学家法马(Eugene Fama)及汉森(Lars Peter Hansen)共同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席勒对全球房价飙升警告称,美联储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及猖獗的市场投机行为,正在制造“带有泡沫的”楼市。法新社称,美国当初楼市崩盘就是如此,这也是引发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生态保护及绿色经济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我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之际,《经济》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请他就我国绿色增长与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一处景观带来一片繁荣  《经济》:今年是我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30年来,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过程、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成就?  赵树丛: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旅游
期刊
当今的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信息产业牢牢把握机遇,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迎难而起,后来居上,实现了跨越与追赶。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3万亿元,比上年增幅超过20%。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要达到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达到工
期刊
国庆节前夕一个晴朗的下午,经济日报社宽敞豁亮的会议大厅,迎来了一批外国友人——他们是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书法艺术鉴赏》讲座的各国外交官。当这些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文化根脉的友人步入挂满中国书法作品的大厅时,他们激动不已,不断竖起大拇指称赞,感受着讲座开始之前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兴奋。  这个讲座的主讲人邀请的是以楷书和行草著称的书法家胡立民先生,他要靠书法本身的文化含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今年粮食总产量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超万亿斤,为保证市场供应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粮食消费继续增长,小麦、稻谷平衡略余,玉米供求偏紧,大豆和油脂油料对外依存度较大,稳定国内粮油市场压力增大。从我国国情粮情、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形势看,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和粮食安全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  粮食流通成本偏高  今
期刊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夏英这样开宗名义。这是句老话,但一语道破科技在解决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她已经在农业科研领域耕耘了25个年头。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已经达到53.5%,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夏英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强调。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粮食单产增加对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农作物
期刊
党的十八大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历史性大会,胡锦涛同志所做的报告也是一份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文献。这个报告首先回顾和总结了过去的工作,从回顾和总结当中得出了许多历史性的结论,也总结了很多非常宝贵的规律和经验。这些规律和经验对于我们未来进一步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此基础上,报告更重要的是分析了未来我们面临的形势,确定了中国共产党、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战略。所以,实际上也是指引我
期刊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任务仍然艰巨,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中央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122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