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能力。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科学课中的游戏,更是有趣。因此,科学课堂应以游戏导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开始,让学生先融入到科学问题的思考中,通过小游戏,发现一些科学现象,总结出一些小规律。然后让学生汇报游戏中得出的现象、数据、规律等,进而提出教材中需要探究的科学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很少干预学生的探究,可以稍微做一点引导。就算是课堂有点“乱”,只要不影响学生讨论、探究新知,教师就不要多说话,免得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想法创设意境--那就是“游戏科学课堂”。我们知道: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玩游戏,玩游戏能在无意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兴趣,能使学生自觉了解身边某些自然现象,主动地关注周围的日常生活。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课前、课中、课后穿插一些小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以游戏导入 学生自然进入状态
1.以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上课前,学生心里还想着课间耍闹的情景,教师若这时就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设计新颖的小魔术,就会让很多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提高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以游戏轻松导入
利用游戲导入新课,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课堂。例如在教学《太阳与影子》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速进入探究光和影之间关系的学习,可以在课前带学生到室外玩互相踩影子的游戏。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知道了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不透明遮挡物、屏(如墙面、地面等)。
二、课堂中游戏铺路 快乐探究中求知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但课堂中的游戏设计一定要与课堂目标要求一致,根据教学任务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妙趣的科学探究游戏,课堂效果就一定会很好。
1.抽象的自然科学现象需要游戏辅助教学
例如在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可以创设吹气球游戏。让学生准备气球和比气球大一些的塑料瓶各一个。先直接吹气球,接着,把气球放进塑料瓶中,吹气口套在瓶口上,让每个学生都吹吹看,用多大的力气吹,气球也不会鼓起来,这时,学生定会产生疑问。接下来,教师提问:“怎样把气球吹大呢,谁有办法?”学生会议论纷纷,会有学生说出减少瓶中气球的压力这一方法。教师继续问:“如何减少?自己试试看。”学生可能找到不同的方法,比如把塑料瓶底部或侧壁钻出小洞之后再吹气球。当气球鼓起来后,用手指将小洞堵住,同时放开嘴巴,气球口敞开了,气球也不会瘪下去,把手指放开,气球就会瘪下去。学生在游戏中容易感受到大气压力的存在。
2.游戏可以使课堂更活跃,学习兴趣盎然
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时,在学生已经认识影子形成的原因后让他们来一场手影比赛,用手变幻出兔子、老鹰、公鸡、狗等动物的轮廓。再如,教学《常见的力》时,让学生玩推手掌的游戏,将手掌放在桌面上向前推,学生感觉到有一种力阻止手掌前进,越用力压桌面向前运动,阻止手掌前进的力越大。这种阻碍手掌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提问:手掌贴在桌面上静止不动,你们能感觉到摩擦力吗? 告诉学生手掌要接触桌面,还要向前推,才能产生摩擦力。通过引导学生玩推手掌游戏,亲身体验到摩擦力的存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迅速调动起来。
3.课堂游戏有助于科学探究
游戏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在愉快地环境中主动的学。在教学《浮与沉》一课时,先在桌子上放两盆液体,每一盆中各放一个马铃薯。一盆中马铃薯下沉,另一盆中的马铃薯上浮。对换马铃薯,原来沉的盆子里的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同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或都沉下去。提问:“你能确定哪一盆里是盐水吗?”会有学生说:“我们分别从两盆中取些液体烧干,看看有无盐出来。”接着学生进行操作,肯定有一盆中的液體烧出白色粉末来,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
三、游戏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1.游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课的很多内容是能直接感知和动手实践的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科学课。例如磁控小车游戏,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学生运用磁铁和玩具小车,自己设计磁控小车,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作为动力,使小车前进或后退。这样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学会与同学交流,以增强互相合作的能力。组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如“谁的灯泡亮”游戏中,有的学生用手按住导线接头,有的把小灯泡放在电池上……各自在小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小组团结合作,配合默契,使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四、设计科学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游戏要体现年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级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和要求逐渐在变。
1.对游戏内容的要求在变
例如,采集植物叶子做拼叶画,低年级只要能拼出简单的图形即可,而高年级,则要求拼成内容丰富的画面,注意色彩的搭配等。
2.对游戏组织的要求在变
一般说低年级操作能力较弱。游戏前,教师既要把游戏的要求讲述清楚,又要进行示范操作。而高年级只需向学生说明游戏内容、要求和操作方法,即可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游戏。
(二)注重游戏的组织与安全管理
小学生爱耍闹,自控能力较弱。游戏前,教师要把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因素全部讲清楚,不能因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不良后果。
总之,创设游戏与科学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到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都体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作为科学教师,要不辞辛苦、不惜花费花时间和精力去设计符合科学教学的游戏,巧妙地将游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想法创设意境--那就是“游戏科学课堂”。我们知道: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玩游戏,玩游戏能在无意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兴趣,能使学生自觉了解身边某些自然现象,主动地关注周围的日常生活。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课前、课中、课后穿插一些小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以游戏导入 学生自然进入状态
1.以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上课前,学生心里还想着课间耍闹的情景,教师若这时就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设计新颖的小魔术,就会让很多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提高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以游戏轻松导入
利用游戲导入新课,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课堂。例如在教学《太阳与影子》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速进入探究光和影之间关系的学习,可以在课前带学生到室外玩互相踩影子的游戏。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知道了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不透明遮挡物、屏(如墙面、地面等)。
二、课堂中游戏铺路 快乐探究中求知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但课堂中的游戏设计一定要与课堂目标要求一致,根据教学任务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妙趣的科学探究游戏,课堂效果就一定会很好。
1.抽象的自然科学现象需要游戏辅助教学
例如在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可以创设吹气球游戏。让学生准备气球和比气球大一些的塑料瓶各一个。先直接吹气球,接着,把气球放进塑料瓶中,吹气口套在瓶口上,让每个学生都吹吹看,用多大的力气吹,气球也不会鼓起来,这时,学生定会产生疑问。接下来,教师提问:“怎样把气球吹大呢,谁有办法?”学生会议论纷纷,会有学生说出减少瓶中气球的压力这一方法。教师继续问:“如何减少?自己试试看。”学生可能找到不同的方法,比如把塑料瓶底部或侧壁钻出小洞之后再吹气球。当气球鼓起来后,用手指将小洞堵住,同时放开嘴巴,气球口敞开了,气球也不会瘪下去,把手指放开,气球就会瘪下去。学生在游戏中容易感受到大气压力的存在。
2.游戏可以使课堂更活跃,学习兴趣盎然
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时,在学生已经认识影子形成的原因后让他们来一场手影比赛,用手变幻出兔子、老鹰、公鸡、狗等动物的轮廓。再如,教学《常见的力》时,让学生玩推手掌的游戏,将手掌放在桌面上向前推,学生感觉到有一种力阻止手掌前进,越用力压桌面向前运动,阻止手掌前进的力越大。这种阻碍手掌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提问:手掌贴在桌面上静止不动,你们能感觉到摩擦力吗? 告诉学生手掌要接触桌面,还要向前推,才能产生摩擦力。通过引导学生玩推手掌游戏,亲身体验到摩擦力的存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迅速调动起来。
3.课堂游戏有助于科学探究
游戏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能力,在愉快地环境中主动的学。在教学《浮与沉》一课时,先在桌子上放两盆液体,每一盆中各放一个马铃薯。一盆中马铃薯下沉,另一盆中的马铃薯上浮。对换马铃薯,原来沉的盆子里的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同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或都沉下去。提问:“你能确定哪一盆里是盐水吗?”会有学生说:“我们分别从两盆中取些液体烧干,看看有无盐出来。”接着学生进行操作,肯定有一盆中的液體烧出白色粉末来,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
三、游戏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1.游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课的很多内容是能直接感知和动手实践的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科学课。例如磁控小车游戏,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学生运用磁铁和玩具小车,自己设计磁控小车,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作为动力,使小车前进或后退。这样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学会与同学交流,以增强互相合作的能力。组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如“谁的灯泡亮”游戏中,有的学生用手按住导线接头,有的把小灯泡放在电池上……各自在小组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小组团结合作,配合默契,使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四、设计科学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游戏要体现年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级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和要求逐渐在变。
1.对游戏内容的要求在变
例如,采集植物叶子做拼叶画,低年级只要能拼出简单的图形即可,而高年级,则要求拼成内容丰富的画面,注意色彩的搭配等。
2.对游戏组织的要求在变
一般说低年级操作能力较弱。游戏前,教师既要把游戏的要求讲述清楚,又要进行示范操作。而高年级只需向学生说明游戏内容、要求和操作方法,即可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游戏。
(二)注重游戏的组织与安全管理
小学生爱耍闹,自控能力较弱。游戏前,教师要把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因素全部讲清楚,不能因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不良后果。
总之,创设游戏与科学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到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都体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作为科学教师,要不辞辛苦、不惜花费花时间和精力去设计符合科学教学的游戏,巧妙地将游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