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与欧洲、美国的关系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的热门话题。1999年9月底至10月初,我们应邀参加了英国工党和保守党年会。通过与布莱尔首相、保守党领袖黑格、前首相希思等知名人士以及一批议员和两党智囊团的成员的会见,觉得这三方的关系颇有意味。
英国:“疑欧”还是“拥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坛和各阶层人民一直激烈争论的问题是,英国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好同西欧大陆国家和同美国的关系?布莱尔作为工党领袖在该党此次年会上作主旨讲演时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中,英国一直被“欧洲和美国往两边拉”。从工党和保守党两党年会期间举行的大小会议的发言来看,两党内部都存在着“疑欧派”和“拥欧派”。前者的共同特点是强调英美的特殊关系,反对用欧元取代英镑,更反对英国参加欧洲的政治一体化;后者的共同特点是认为英国属于欧洲,只有参加欧盟和欧洲货币联盟,才能在当代世界有立足之地。两党的疑欧派和拥欧派又各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内部都存在不少分歧。撒切尔夫人是保守党内疑欧派最著名和最极端的代表。她任首相期间,原保守党副领袖赫赛尔庭、财政大臣克拉克等人正是因为她在欧洲问题上过于走极端和固持己见,才联合起来造反,迫使她辞职。“铁娘子”下台以后一度保持沉默,但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次年会期间,她再次站出来大声疾呼,公然宣称,“所有的麻烦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办法都来自大洋彼岸。”保守党现任领袖黑格基本上接受了撒切尔夫人的观点,只是用词较为慎重,避免过分刺激欧洲大陆国家。他在年会上发表主旨讲演时宣称,只有蠢人才会认为“在当代世界中,民族国家无法生存”,或者认为“单一的欧洲政治国家必然会实现”。他还说,英国同欧洲、美国和英联邦成员国都有着“独特的关系”,英国将利用欧洲单一市场的有利条件,“不会背对欧洲”。但是,英国将不受欧洲支配。保守党一旦再度执政,将要求重新谈判欧盟条约,增加保证各成员国“灵活性”的条款。他还指责推行欧元在经济上“完全缺乏说服力”,而政治上却有可能对英国的独立自主构成重大威胁,因此,保守党主张,至少在7年内不参加欧洲货币联盟。
英国报刊评论说,保守党这届年会实际上在宣布撒切尔夫人和黑格的主张。前首相希思说,黑格采取这样的主张使他“很伤心”。梅杰说,黑格的政策“愚蠢和疯狂”。赫赛尔庭和克拉克都认为,离开欧洲的英国将没有前途。他们不仅利用年会提供的讲坛公开宣传自己的观点,还表示愿意同党派对手布莱尔合作,在公众中开展“英国进入欧洲运动”。前保守党政府外相赫德也指责黑格的主张“肤浅”。工党内部的疑欧派虽然没有像撒切尔夫人这样出名的大人物,但得到多数工党传统选民的支持。因此,工党现领导虽然实际上比较倾向拥欧派,但他们在公开场合却力图以中间派的面目出现。在工党年会的主旨讲演中,布莱尔一方面宣称,英国与欧洲贸易占英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对欧洲的出口为几百万英国人提供职业,如果脱离欧洲“英国将不再是一个强国,经济前途将变得不稳定”。但是,他另一方面却强调说,英国将不在欧洲和美国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将努力成为“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桥梁”;只有在欧盟接受英国提出的条件和经过全民公决以后才参加欧洲货币联盟。
争论的来龙去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主宰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头号强国沦为美国的“小伙计”。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同变成了“垃圾堆、停尸所、瘟疫和仇恨繁殖场”的欧洲大陆(丘吉尔语)比较起来,英国当时在政治上仍然能够勉强跻身三大战胜国的行列,在经济上受战争的摧残也轻得多。战后初期,工党政府大力实行凯恩斯主义,建立“从摇篮到坟墓”全面负责的福利国家,一方面依靠美国的“援助”和大量引进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装备恢复生产,另一方面利用除美国外其他竞争对手普遍受到削弱的有利时机扩大出口。换句话说,工党政府当时无需在欧洲和美国之间作出选择,而是背靠美国,面向欧洲和英联邦。这是战后初期英国经济比较迅速地得到恢复和出现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1年取代工党执政的保守党基本上继承了这种政策。1953年,保守党政府的外交大臣艾登在保守党年会上还提出了所谓的“三个圆圈论”,认为英国同时属于分别由英美两国、欧洲各国和英联邦组成的三个圆圈。然而,在无情的现实面前,艾登的“三个圆圈论”很快就碰了钉子。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时,美国拒绝支持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使第一个“圆圈”出现了缺口,刚继任首相的艾登被迫黯然辞职;在5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共同体取得成功时,英国联合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组成欧洲自由贸易区进行对抗。但是,较量的结果是自由贸易区遭到惨败,打破了英国的另一个“圆圈”;60年代初,大批原殖民地走向独立,英国的最后一个圆圈也被打破。接替艾登的麦克米伦提出参加共同体的申请,使一向“疑欧”的保守党成为“亲欧党”。当时的工党却坚决反对参加。工党领袖艾德礼甚至宣称:“我们打败了德国,打败了意大利,拯救了法国、比利时和荷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爬着走向它们。”这可以说是今日拥欧派与疑欧派爭论的预演。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了英国参加共同体的申请。1964年,英国外贸逆差创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连续执政13年的保守党在大选中遭到失败。工党领袖威尔逊担任新的工党政府首相以后,改变了工党的传统政策,于1967年再次提出参加共同体的申请,但是再次被戴高乐否决。威尔逊只当了一任首相就被迫下台。大选中获胜的保守党领袖希思是积极的拥欧派,担任首相以后多方开展工作,终于在德国、意大利等共同体成员国领导人的协助下说服法国总统蓬皮杜,接纳英国参加共同体。但是在这以后,英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起色,日趋没落的制造工业更是被质优价廉的欧洲大陆国家产品压得透不过气。
此后,反对参加共同体的工党乘机大举进攻,希思也只当了一任首相就被迫辞职。威尔逊再次担任首相以后,工党基层群众中要求退出共同体的呼声日趋强烈,部分内阁成员也表示赞成。为了避免内阁分裂,威尔逊不得不提出举行公民投票来作出决定。英国政治上的一个奇观出现了:两党的主要领导人联合起来,都号召选民投赞成退出欧盟的票。而工党内的左派和保守党的右派却联合起来号召选民投反对票。1974年的公民投票结果是,主张继续留在共同体内的公民以67%对33%的比例击败了对立面,使争论暂时告一段落,英国继续留在共同体内。此时,撒切尔夫人早已开始攻击希思对共同体让步过多,更在1975年取代了希思担任保守党领袖。在她于1979年大选获胜担任首相以后,她开始逐步改变保守党的拥欧派立场。由于她接连三次领导保守党竞选获胜,她在党内和选民中都有较高的威望,党内的拥欧派虽然感到不满却迟迟未敢采取行动,直到1990年11月发动“宫廷政变”逼她下台。她的继任人梅杰基本上采取拥欧派的立场,但是政绩平平,特别是经济上一再遭受挫折,终于在1997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为疑欧派黑格所取代。与此同时,布莱尔担任工党领袖以后却逐步改变工党的传统立场,向拥欧派靠拢。这就使两党掉换了角色,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英国:“疑欧”还是“拥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坛和各阶层人民一直激烈争论的问题是,英国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好同西欧大陆国家和同美国的关系?布莱尔作为工党领袖在该党此次年会上作主旨讲演时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世纪中,英国一直被“欧洲和美国往两边拉”。从工党和保守党两党年会期间举行的大小会议的发言来看,两党内部都存在着“疑欧派”和“拥欧派”。前者的共同特点是强调英美的特殊关系,反对用欧元取代英镑,更反对英国参加欧洲的政治一体化;后者的共同特点是认为英国属于欧洲,只有参加欧盟和欧洲货币联盟,才能在当代世界有立足之地。两党的疑欧派和拥欧派又各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内部都存在不少分歧。撒切尔夫人是保守党内疑欧派最著名和最极端的代表。她任首相期间,原保守党副领袖赫赛尔庭、财政大臣克拉克等人正是因为她在欧洲问题上过于走极端和固持己见,才联合起来造反,迫使她辞职。“铁娘子”下台以后一度保持沉默,但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次年会期间,她再次站出来大声疾呼,公然宣称,“所有的麻烦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办法都来自大洋彼岸。”保守党现任领袖黑格基本上接受了撒切尔夫人的观点,只是用词较为慎重,避免过分刺激欧洲大陆国家。他在年会上发表主旨讲演时宣称,只有蠢人才会认为“在当代世界中,民族国家无法生存”,或者认为“单一的欧洲政治国家必然会实现”。他还说,英国同欧洲、美国和英联邦成员国都有着“独特的关系”,英国将利用欧洲单一市场的有利条件,“不会背对欧洲”。但是,英国将不受欧洲支配。保守党一旦再度执政,将要求重新谈判欧盟条约,增加保证各成员国“灵活性”的条款。他还指责推行欧元在经济上“完全缺乏说服力”,而政治上却有可能对英国的独立自主构成重大威胁,因此,保守党主张,至少在7年内不参加欧洲货币联盟。
英国报刊评论说,保守党这届年会实际上在宣布撒切尔夫人和黑格的主张。前首相希思说,黑格采取这样的主张使他“很伤心”。梅杰说,黑格的政策“愚蠢和疯狂”。赫赛尔庭和克拉克都认为,离开欧洲的英国将没有前途。他们不仅利用年会提供的讲坛公开宣传自己的观点,还表示愿意同党派对手布莱尔合作,在公众中开展“英国进入欧洲运动”。前保守党政府外相赫德也指责黑格的主张“肤浅”。工党内部的疑欧派虽然没有像撒切尔夫人这样出名的大人物,但得到多数工党传统选民的支持。因此,工党现领导虽然实际上比较倾向拥欧派,但他们在公开场合却力图以中间派的面目出现。在工党年会的主旨讲演中,布莱尔一方面宣称,英国与欧洲贸易占英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对欧洲的出口为几百万英国人提供职业,如果脱离欧洲“英国将不再是一个强国,经济前途将变得不稳定”。但是,他另一方面却强调说,英国将不在欧洲和美国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将努力成为“欧洲和美国之间的桥梁”;只有在欧盟接受英国提出的条件和经过全民公决以后才参加欧洲货币联盟。
争论的来龙去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主宰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头号强国沦为美国的“小伙计”。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同变成了“垃圾堆、停尸所、瘟疫和仇恨繁殖场”的欧洲大陆(丘吉尔语)比较起来,英国当时在政治上仍然能够勉强跻身三大战胜国的行列,在经济上受战争的摧残也轻得多。战后初期,工党政府大力实行凯恩斯主义,建立“从摇篮到坟墓”全面负责的福利国家,一方面依靠美国的“援助”和大量引进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装备恢复生产,另一方面利用除美国外其他竞争对手普遍受到削弱的有利时机扩大出口。换句话说,工党政府当时无需在欧洲和美国之间作出选择,而是背靠美国,面向欧洲和英联邦。这是战后初期英国经济比较迅速地得到恢复和出现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1年取代工党执政的保守党基本上继承了这种政策。1953年,保守党政府的外交大臣艾登在保守党年会上还提出了所谓的“三个圆圈论”,认为英国同时属于分别由英美两国、欧洲各国和英联邦组成的三个圆圈。然而,在无情的现实面前,艾登的“三个圆圈论”很快就碰了钉子。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时,美国拒绝支持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使第一个“圆圈”出现了缺口,刚继任首相的艾登被迫黯然辞职;在5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共同体取得成功时,英国联合丹麦、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组成欧洲自由贸易区进行对抗。但是,较量的结果是自由贸易区遭到惨败,打破了英国的另一个“圆圈”;60年代初,大批原殖民地走向独立,英国的最后一个圆圈也被打破。接替艾登的麦克米伦提出参加共同体的申请,使一向“疑欧”的保守党成为“亲欧党”。当时的工党却坚决反对参加。工党领袖艾德礼甚至宣称:“我们打败了德国,打败了意大利,拯救了法国、比利时和荷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爬着走向它们。”这可以说是今日拥欧派与疑欧派爭论的预演。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了英国参加共同体的申请。1964年,英国外贸逆差创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连续执政13年的保守党在大选中遭到失败。工党领袖威尔逊担任新的工党政府首相以后,改变了工党的传统政策,于1967年再次提出参加共同体的申请,但是再次被戴高乐否决。威尔逊只当了一任首相就被迫下台。大选中获胜的保守党领袖希思是积极的拥欧派,担任首相以后多方开展工作,终于在德国、意大利等共同体成员国领导人的协助下说服法国总统蓬皮杜,接纳英国参加共同体。但是在这以后,英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起色,日趋没落的制造工业更是被质优价廉的欧洲大陆国家产品压得透不过气。
此后,反对参加共同体的工党乘机大举进攻,希思也只当了一任首相就被迫辞职。威尔逊再次担任首相以后,工党基层群众中要求退出共同体的呼声日趋强烈,部分内阁成员也表示赞成。为了避免内阁分裂,威尔逊不得不提出举行公民投票来作出决定。英国政治上的一个奇观出现了:两党的主要领导人联合起来,都号召选民投赞成退出欧盟的票。而工党内的左派和保守党的右派却联合起来号召选民投反对票。1974年的公民投票结果是,主张继续留在共同体内的公民以67%对33%的比例击败了对立面,使争论暂时告一段落,英国继续留在共同体内。此时,撒切尔夫人早已开始攻击希思对共同体让步过多,更在1975年取代了希思担任保守党领袖。在她于1979年大选获胜担任首相以后,她开始逐步改变保守党的拥欧派立场。由于她接连三次领导保守党竞选获胜,她在党内和选民中都有较高的威望,党内的拥欧派虽然感到不满却迟迟未敢采取行动,直到1990年11月发动“宫廷政变”逼她下台。她的继任人梅杰基本上采取拥欧派的立场,但是政绩平平,特别是经济上一再遭受挫折,终于在1997年的大选中一败涂地,为疑欧派黑格所取代。与此同时,布莱尔担任工党领袖以后却逐步改变工党的传统立场,向拥欧派靠拢。这就使两党掉换了角色,形成了现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