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主提问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阶段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核心素养是当前初中语文教育阶段非常重视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开发学生发展潜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提问 能力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6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刻板僵化,学生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他们缺少发表观点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而这种话语权的剥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课堂学生主动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体现出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和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水平的培养,对于提高班级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学习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初中语文自主提问现状、初中语文自主提问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自主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關论述。
  一、初中语文自主提问现状
  首先,当前初中生对于教师教学的依赖性较强,在课堂中缺乏自主提问的意识。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教师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也将自己置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只会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却并没有养成发现问题以及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就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照搬练习题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并未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反而利用答题的某种固定模式进行解答,难以体现出自己的思想意识。其次,学生在阅读学习的时候并未深度解读文本,因此其疑问与提问都存在偏差问题。初中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在阅读学习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常出现提问与文本内容不相符的情况。除此之外,当前初中生的提问缺乏深度。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与知识积累,因此在提问的时候应该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不能够浮于形式,不然就无法体现出思想的价值,与提问教学背道而驰。另外,学生在通读课文的时候并未掌握阅读学习的技巧,对于文章的重要词句认知不足,因此在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时候缺乏深度,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最后,很多学生在提问的时候缺乏条理性,难以落实到文本主旨中去。质疑与提问并不是让学生没来由地产生疑问,而是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其难点与重点进行深度思考之后提出的疑问。只有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同时保障疑问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自主提问能力培养的意义
  1.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从行为本质上来看,初中生在语文课堂里主动向教师提问代表着学生的思考过程,也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了再次强化,因此提问能力的培养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同时培养其质疑意识。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学生才能够主动展示自己存疑的地方,并主动向教师以及同学求助,并在这个质疑与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认知,更好地理解知识。
  问题是学生探究发展的前提,只有产生疑问才能够主动寻求答案,而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就能够强化知识的理解,锻炼自身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之所以能够提出问题,是由于其认真思考过,只有思考才能够发现自己疑难的地方,也才能够促成提问行为。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提问自身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提问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将保持活跃的思维,主动进行探究思考,寻求身边人的帮助,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同时还能够为其之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3.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
  提问与思考是离不开的一对概念,学生在提问的同时一定也产生了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根据自己洞察到的事物展开想象,并在想象中解决问题。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伤仲永》的文章,其中讲述了天赋异禀的主人公的故事,然而由于人们忽略了对其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在显露天赋之后并无较大建树。因此,创造力与想象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教师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想象,实现创新发展。
  三、初中语文自主提问能力培养对策
  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提问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教师就应该从学生兴趣方面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最佳状态,创建高效课堂。如果学生对课堂提问没有兴趣,就会在学习中出现负面情绪和抵触情绪,导致学生的思维状态受到影响,学生自然无法提出有效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与学习激情,鼓励学生探索知识,主动在课堂中进行提问并共同解决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全新的视听体验,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场景,展现人物形象,同时利用视听的方式烘托具体的意境与情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与艺术性,展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魅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进行思考与提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表演欲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对应的角色,并通过表演或者朗读的形式展示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特征,同时还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表演实践中感受文章的深层次情感与内涵,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发现知识的盲点,主动向教师提出疑问。
  2.传授提问方法,鼓励课堂质疑
  只有掌握提问的技巧以及学习的方法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量,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有关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提问的精髓,学会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提问,并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的行为能够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模仿自己的提问行为。教师将文章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并围绕文章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细节问题进行思考,找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学生理清提问思路,并采取模仿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反复模仿的过程中掌握提问的技巧性与思维性,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出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来。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跟着教师的理解思路进行总结与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优化问题模式,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和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进行思考,得到更多独特的想法与见解,并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与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启发学生提问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提问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开展针对性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梦倩《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提问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
  [2] 杨明刚《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预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4期。
  [3] 刘勐媛《网络同伴互评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有玲《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9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朝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初中生自主提问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19LY0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实施中的误区与矫正,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 实施误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课程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并按需指导,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选择两者的融合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有鉴于此,文中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统文化内容,探讨传统文化内容渗透现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推进两者融合的措施,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合适内容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64  一、道德与法治
摘 要:专业课教师利用专业课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联的资源进行教学,既扩展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外延,又切合实际落实教育活动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思政素养,并结合课程内容融合“课程思政”。  关键词:专业课 课程思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67  一、“课程思政”让立德树人更有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新时期
摘 要:启蒙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核心素养为起點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因此这也成为启蒙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本文分析了以核心素养为起点的小学语文实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通过加强小学语文的课堂
近年来,国家愈来愈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相应地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不能将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教学的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的教学整合中,还是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基于此类现象,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途径进行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促进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 整合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
摘 要:作文是判断和评估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尺度,基于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贯彻新《课标》的诉求,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渗入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彰显独特个性,彰显创造潜能。本文将基于小学作文教学,深度探究培育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现状和措施,以期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些许理论参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作文
摘 要:语文作为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性课程,在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正确“三观”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新一轮基础课改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将“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是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中学语文课程,就“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渗透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推动他们全面化发展。  关
摘 要: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和治国的智慧。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有计划地让学生接受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质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育 高中语文 爱国情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高中生重视对优秀传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德育教学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是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本文以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为切入点,介绍了“情”“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点,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教学 情 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9  随着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