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马斯·哈代巨著《还乡》中的女主角游苔莎充满了现代的反叛意识,她勇于反抗封建宗法制社会对传统女性的道德规范与约束,突显了女性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是哈代女性角色中最为坚定的反叛者,是爱敦荒原的异教女神。本文拟从分析游苔莎的向往、追求、困惑和希望的幻灭出发,探究游苔莎悲剧的深层根源。
关键词:游苔莎 爱敦荒原 叛逆 悲剧 异教女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叛逆而具影响力的女性角色,她们是19世纪妇女形象的典型代表。其中《还乡》的女主角游苔莎的个性尤为突出,由于一心向往繁华世界,游戏爱情利用婚姻,游苔莎通常被认为是轻浮虚荣的女子,有研究者将她与法国福楼拜《包法利夫人》(1857)中的女主人公进行类比。其实游苔莎的形象内涵远远胜于轻浮虚荣、追求淫乐的爱玛·包法利。她富有更多的哲理、诗意和纯净之美,也比哈代其他作品中的大多数女性形象要深刻内敛。她美丽聪慧、热情奔放、富有艺术气质;独树一帜,不顺从习俗,敢于冒险和追求;同时又因慨叹自己命运多舛、遇人不淑,时常哀伤、幽怨。荒原人视她为女巫,而哈代却对她少有道德批判,将她塑造得光彩夺目,像女神般超凡脱俗,是集现代人的烦恼、叛逆、追求与七情六欲于一身的异教女神。然而,她的行为与维多利亚社会的传统格格不入,尽管她反抗男权传统,试图与男人一争高下,获得女性的自主权,但她的向往、追求与希望犹如海市蜃楼,注定要幻灭。游苔莎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女性的社会地位若没有改变,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就无从避免。
二 性格与环境的冲突
《还乡》发表于1878年,是哈代创作中期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反映人在现实生活中与环境的冲突这一人生内容。游苔莎的悲剧结局主要也根源于她与生活环境和社会传统及周围人群的无法相融所致,在意欲挣脱荒原的种种努力失败后,这些冲突最终导致了她的灭亡。
1 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
游苔莎的悲剧有其产生的环境——爱敦荒原。小说故事发生在英格兰西南部的爱敦荒原,这也是哈代家乡威塞克斯地区的一个真实的地方,与哈代之前出版的《绿树荫下》、《远离尘嚣》等小说不同的是,这里不再美丽壮观、诗情画意,不再浪漫怡人、令人神往,而是满目苍凉、封闭孤寂。它远离喧闹的都市,荆棘、石楠遍地丛生,山丘、洼地随处可见,园阜、空谷阴森连绵,整个荒原似乎永远只有昏暗幽冥,萧瑟荒莽,是一个广袤无垠而又沉寂阴冷的世界。游苔莎第一次出场时,就已经与荒原连成一体,成为荒原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有了这个人形,然后那一片逦迤铺张的底座,才显得没有艺术上的缺陷。”
而荒原也因为她的存在才更加完整:
“那一大片景物,说起来很特别,处处都协调,那片山谷、那个山峦、那座古冢,还有古冢上那个人形,都是全部里面缺一不可的东西。”
游苔莎作为“夜的女王”,喜欢在“她的冥国”漫游。荒原已经融进她的血液之中,难以挣脱。所以她时常哀叹:“荒原是我的十字架,是我的苦难。”她与荒原的冲突,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一心想要逃脱囚牢般的爱敦荒原是游苔莎的梦想,可是,一切都在改变,唯独爱敦荒原一如既往,它似乎有一种古老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任何行为或意志,若妄想违背或改变它的本性,都逃脱不了它的惩罚,“人们无法征服荒原,只能与它合作。”(Gatrell 1993:45)。
游苔莎有自己的追求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故乡本是当时那个时髦的海滨浴场蓓口,她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海滨城市五彩斑斓的生活已为她追求享乐的性格刻下了印痕。在父母双双亡故后,她不得不随外公从繁华喧闹的蓓口来到苍郁荒凉的爱敦荒原,“她自己觉着跟充军发配一样,不过她没有法子,非住这儿不可。”这种抱怨使她从一开始就与荒原上单调枯燥的氛围格格不入。她恨透这里,梦想着大都市里绚丽多彩的富足生活,认为自己是荒原的囚犯,并试图采取各种方法逃跑,克林·姚伯从巴黎的归来,使她竭尽全力想通过婚姻来达成所愿,但克林决定致力于教化乡民的想法,却使她的梦想破灭。后来得知韦狄突然腰缠万贯,并提出要与之私奔到巴黎时,游苔莎又精神振奋,把韦狄当作是她逃离现实压抑的一个工具,但不幸的是,她无法摆脱命运的掌握,荒原永恒强大的力量犹如如来佛的神掌,她冲破不了,还招来毁灭性的惩罚:她在与韦狄私奔的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双双命丧于沙得洼水堰。
游苔莎悲惨凄凉的结局令人扼腕痛心的同时,不得不掩卷沉思。小说在描写人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时,突出了荒原这个背景的严酷无情与人类对自然的无法驾驭。一个人若与自己的居住环境不协调,而又别无其他选择时,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悲剧往往因此而生。
2 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
哈代的小说几乎无一例外地反映着人与社会大环境的冲突以及对人与命运抗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弱小与无能为力的同情。但他的每部小说都给我们不落俗套的感觉,这得归功于哈代对这种悲剧的独特理解。《还乡》中的游苔莎·斐伊,是一个竭力想在男权世界中争得一席之地的不同凡响的女性。在小说中,哈代将其比喻成“夜的女王”,罗马神话中的月神狄安娜:
“这个‘天神坯子’,头发掩映在她的前额上好像苍冥的暮色,笼罩西方的晚霞,而她多少作些准备,就能在奥林匹斯山上颇能称职地占一席之地。她那种天性她那种本能,都很适于作一个堪作模范的女神;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她那种天性和本能,不大能作一个堪作模范的女人。假使全世界和全人类能暂时归到她的掌握之中,假使她能把纺线竿、纺线锤和大剪刀一手自由管领,那时候,世界上很少有人能看出来,天道易主,世事变局。”
女神与现实的矛盾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
“据希腊神话里所说,希腊诸神,全都感情强烈,由性任意喜怒爱恶,并无标准,忌妒仇恨,也和人一样。那完全是异教精神的产物。至于现在世上,则为基督教文明,作一个女人,总得敬上帝,守贞操,为贤妻良母。现在游苔莎的性情,和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那些天神的性情相近,和现在世上这种模范女人不相近。”
游苔莎处于传统与现实的枷锁中,荒原有着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控制着当地居民的行为,旧式的乡村生活使得荒原上的人们保守又愚昧,游苔莎无法悟解,认为荒原压制了她的个性发展与精神追求。她所最崇拜的英雄是征服者威廉、司瑞夫以及拿破仑,她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大卫和雅各。“她独立不羁,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道德和基督文明,想过文明的浪漫生活,与尚处宗教法制的荒原格格不入。”这与大多数固守传统习惯风俗的乡民信仰截然不同,更与男权社会对传统女性的期待与道德规范相悖离。姚伯太太认为她是“贪图享乐的懒惰女人”,村妇苏珊·南色当众羞辱她为“女巫”,她的美丽、热情和智慧在荒原上得不到他人的赏识与认同,她在这个群体中是另类、是四面楚歌的异教女神,荒原束缚了她的个性、追求,和理想的拓展。因而在竭力摆脱荒原却弄得筋疲力尽而无果的时候,她的叛逆性格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人物悲剧性地结束生命似乎也就成了逃脱不掉的必然结局。
三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被压制的社会地位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正处于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正大踏步向前发展,社会思想、政治、文化领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现代化进程促使传统社会面临冲击瓦解,人们传统的价值观也在经历着挑战。小说中的爱敦荒原就是当时人类生存环境的缩影,象征了人生的惨淡结局及人类荒芜的精神世界。这种社会境况尤其以一批“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生命的空虚为主流,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弃,人类从此失去了精神家园,陷入了自身与环境、与命运的不断冲突斗争之中。
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一些女性的意识觉醒,她们敢于冲破习俗,确立自我,不甘做听命于男人的附属品,但却并未改变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这个长期以来男性主宰的封建宗法制社会里,男性在各个方面压制着女性的发展,他们竭力把女性控制在家庭里,以确保她们的单纯善良与逆来顺受不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现实社会的 “腐蚀”。
长期以来,男权意识将女性视为他者、附属品,摧毁了她们的自我意识与自主权的确立,强迫她们顺从可恶的社会传统所付诸于身的责任和义务,她们的社会定位得由男人说了算,她们从未有过自己的法律,她们必须安分守己,作男人的辅助者、装饰品或奴隶。“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超越的道路是封闭的,因为她们没有扮演任何角色,无法让自己成为任何一种人。男权社会的制度和价值观创造了女性绝对他者的神话。”
女性的不平等地位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问题。托马斯·哈代就在其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女性生存困境的理解,他所刻画的女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温驯的绵羊、唯唯诺诺的“奴隶”,而是真真切切、有血有肉、富有现代叛逆意识的女性。这些女性勇于抗争男权统治,坚强、勇敢、乐观地重塑自己的命运。她们往往也是哈代作品中被惩罚的对象,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还乡》中的女主人公游苔莎悲惨地死了;《无名的裘德》中的淑在经历了无尽的折磨后成为了行尸走肉,徒有躯壳而没有了灵魂……哈代对叛逆女性这种一贯的悲剧落幕手法似乎告诉我们——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是男权社会严酷的规则和习俗囚禁中的待宰羔羊,她们只有通过忍耐和顺从才能达到与社会的和谐,否则只有被社会吞没。
游苔莎是一个被放逐到爱敦荒原的异教女神,是生于繁华世界——流落荒原——意欲逃离荒原的精灵,在荒原乡民的眼中,她是另类,是可怕的女巫;她崇尚自由、追求激情,并具有强烈的性意识。然而也正是这些追求与意识使她与封建闭塞的爱敦荒原格格不入,使她与维多利亚社会的传统背道而驰。她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生存权利遭到了威胁。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她除了尝试通过婚姻实现梦想外别无他途,而婚姻只不过是另一座牢笼。在所有的努力都失败后,绝望的游苔莎最终走向了灭亡,结束了她年轻的一生。
四 结语
游苔莎的悲剧反映了哈代对当时现实生活悲观主义的理解,他借古希腊神话悲剧的表现手法,将人与环境的冲突编导成为人物失败的必然结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代”青年与环境的剧烈冲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沉关注和思索;同时也批判性地揭露了19世纪宗法制社会的男权统治和女性被压制的不平等地位,真正奉行了他“反映人生,暴露人生,批判人生”的主张。并进一步证明了,游苔莎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女性的社会地位若没有得到改变,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则无可避免。
参考文献:
[1] Gatrell,Simon.Thomas Hardy and the Proper Study of Mankind.London:Macmillan, 1993.
[2] Hardy,Thomas.“The Return of the Native.”1912.An Authoritative Text Backround Criticism.Ed.James Gindin.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Company,1969:1-315.
[3] 何桂娟:《“荒原”与困境中的求索》,《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 李红蓉:《论托马斯·哈代〈还乡〉中的女主角》,《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 刘爱琳:《哈代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6] 孙亚明:《偏激性格与古老荒原的悖离》,《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 托马斯·哈代,张谷若译:《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8] 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9] 张玲:《哈代》,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唐美华,女,1974—,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游苔莎 爱敦荒原 叛逆 悲剧 异教女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1840-1928)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叛逆而具影响力的女性角色,她们是19世纪妇女形象的典型代表。其中《还乡》的女主角游苔莎的个性尤为突出,由于一心向往繁华世界,游戏爱情利用婚姻,游苔莎通常被认为是轻浮虚荣的女子,有研究者将她与法国福楼拜《包法利夫人》(1857)中的女主人公进行类比。其实游苔莎的形象内涵远远胜于轻浮虚荣、追求淫乐的爱玛·包法利。她富有更多的哲理、诗意和纯净之美,也比哈代其他作品中的大多数女性形象要深刻内敛。她美丽聪慧、热情奔放、富有艺术气质;独树一帜,不顺从习俗,敢于冒险和追求;同时又因慨叹自己命运多舛、遇人不淑,时常哀伤、幽怨。荒原人视她为女巫,而哈代却对她少有道德批判,将她塑造得光彩夺目,像女神般超凡脱俗,是集现代人的烦恼、叛逆、追求与七情六欲于一身的异教女神。然而,她的行为与维多利亚社会的传统格格不入,尽管她反抗男权传统,试图与男人一争高下,获得女性的自主权,但她的向往、追求与希望犹如海市蜃楼,注定要幻灭。游苔莎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女性的社会地位若没有改变,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就无从避免。
二 性格与环境的冲突
《还乡》发表于1878年,是哈代创作中期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反映人在现实生活中与环境的冲突这一人生内容。游苔莎的悲剧结局主要也根源于她与生活环境和社会传统及周围人群的无法相融所致,在意欲挣脱荒原的种种努力失败后,这些冲突最终导致了她的灭亡。
1 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
游苔莎的悲剧有其产生的环境——爱敦荒原。小说故事发生在英格兰西南部的爱敦荒原,这也是哈代家乡威塞克斯地区的一个真实的地方,与哈代之前出版的《绿树荫下》、《远离尘嚣》等小说不同的是,这里不再美丽壮观、诗情画意,不再浪漫怡人、令人神往,而是满目苍凉、封闭孤寂。它远离喧闹的都市,荆棘、石楠遍地丛生,山丘、洼地随处可见,园阜、空谷阴森连绵,整个荒原似乎永远只有昏暗幽冥,萧瑟荒莽,是一个广袤无垠而又沉寂阴冷的世界。游苔莎第一次出场时,就已经与荒原连成一体,成为荒原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有了这个人形,然后那一片逦迤铺张的底座,才显得没有艺术上的缺陷。”
而荒原也因为她的存在才更加完整:
“那一大片景物,说起来很特别,处处都协调,那片山谷、那个山峦、那座古冢,还有古冢上那个人形,都是全部里面缺一不可的东西。”
游苔莎作为“夜的女王”,喜欢在“她的冥国”漫游。荒原已经融进她的血液之中,难以挣脱。所以她时常哀叹:“荒原是我的十字架,是我的苦难。”她与荒原的冲突,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一心想要逃脱囚牢般的爱敦荒原是游苔莎的梦想,可是,一切都在改变,唯独爱敦荒原一如既往,它似乎有一种古老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任何行为或意志,若妄想违背或改变它的本性,都逃脱不了它的惩罚,“人们无法征服荒原,只能与它合作。”(Gatrell 1993:45)。
游苔莎有自己的追求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故乡本是当时那个时髦的海滨浴场蓓口,她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海滨城市五彩斑斓的生活已为她追求享乐的性格刻下了印痕。在父母双双亡故后,她不得不随外公从繁华喧闹的蓓口来到苍郁荒凉的爱敦荒原,“她自己觉着跟充军发配一样,不过她没有法子,非住这儿不可。”这种抱怨使她从一开始就与荒原上单调枯燥的氛围格格不入。她恨透这里,梦想着大都市里绚丽多彩的富足生活,认为自己是荒原的囚犯,并试图采取各种方法逃跑,克林·姚伯从巴黎的归来,使她竭尽全力想通过婚姻来达成所愿,但克林决定致力于教化乡民的想法,却使她的梦想破灭。后来得知韦狄突然腰缠万贯,并提出要与之私奔到巴黎时,游苔莎又精神振奋,把韦狄当作是她逃离现实压抑的一个工具,但不幸的是,她无法摆脱命运的掌握,荒原永恒强大的力量犹如如来佛的神掌,她冲破不了,还招来毁灭性的惩罚:她在与韦狄私奔的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双双命丧于沙得洼水堰。
游苔莎悲惨凄凉的结局令人扼腕痛心的同时,不得不掩卷沉思。小说在描写人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时,突出了荒原这个背景的严酷无情与人类对自然的无法驾驭。一个人若与自己的居住环境不协调,而又别无其他选择时,其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悲剧往往因此而生。
2 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
哈代的小说几乎无一例外地反映着人与社会大环境的冲突以及对人与命运抗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弱小与无能为力的同情。但他的每部小说都给我们不落俗套的感觉,这得归功于哈代对这种悲剧的独特理解。《还乡》中的游苔莎·斐伊,是一个竭力想在男权世界中争得一席之地的不同凡响的女性。在小说中,哈代将其比喻成“夜的女王”,罗马神话中的月神狄安娜:
“这个‘天神坯子’,头发掩映在她的前额上好像苍冥的暮色,笼罩西方的晚霞,而她多少作些准备,就能在奥林匹斯山上颇能称职地占一席之地。她那种天性她那种本能,都很适于作一个堪作模范的女神;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她那种天性和本能,不大能作一个堪作模范的女人。假使全世界和全人类能暂时归到她的掌握之中,假使她能把纺线竿、纺线锤和大剪刀一手自由管领,那时候,世界上很少有人能看出来,天道易主,世事变局。”
女神与现实的矛盾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
“据希腊神话里所说,希腊诸神,全都感情强烈,由性任意喜怒爱恶,并无标准,忌妒仇恨,也和人一样。那完全是异教精神的产物。至于现在世上,则为基督教文明,作一个女人,总得敬上帝,守贞操,为贤妻良母。现在游苔莎的性情,和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那些天神的性情相近,和现在世上这种模范女人不相近。”
游苔莎处于传统与现实的枷锁中,荒原有着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控制着当地居民的行为,旧式的乡村生活使得荒原上的人们保守又愚昧,游苔莎无法悟解,认为荒原压制了她的个性发展与精神追求。她所最崇拜的英雄是征服者威廉、司瑞夫以及拿破仑,她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大卫和雅各。“她独立不羁,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道德和基督文明,想过文明的浪漫生活,与尚处宗教法制的荒原格格不入。”这与大多数固守传统习惯风俗的乡民信仰截然不同,更与男权社会对传统女性的期待与道德规范相悖离。姚伯太太认为她是“贪图享乐的懒惰女人”,村妇苏珊·南色当众羞辱她为“女巫”,她的美丽、热情和智慧在荒原上得不到他人的赏识与认同,她在这个群体中是另类、是四面楚歌的异教女神,荒原束缚了她的个性、追求,和理想的拓展。因而在竭力摆脱荒原却弄得筋疲力尽而无果的时候,她的叛逆性格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人物悲剧性地结束生命似乎也就成了逃脱不掉的必然结局。
三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被压制的社会地位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正处于社会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正大踏步向前发展,社会思想、政治、文化领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现代化进程促使传统社会面临冲击瓦解,人们传统的价值观也在经历着挑战。小说中的爱敦荒原就是当时人类生存环境的缩影,象征了人生的惨淡结局及人类荒芜的精神世界。这种社会境况尤其以一批“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和生命的空虚为主流,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弃,人类从此失去了精神家园,陷入了自身与环境、与命运的不断冲突斗争之中。
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一些女性的意识觉醒,她们敢于冲破习俗,确立自我,不甘做听命于男人的附属品,但却并未改变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这个长期以来男性主宰的封建宗法制社会里,男性在各个方面压制着女性的发展,他们竭力把女性控制在家庭里,以确保她们的单纯善良与逆来顺受不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现实社会的 “腐蚀”。
长期以来,男权意识将女性视为他者、附属品,摧毁了她们的自我意识与自主权的确立,强迫她们顺从可恶的社会传统所付诸于身的责任和义务,她们的社会定位得由男人说了算,她们从未有过自己的法律,她们必须安分守己,作男人的辅助者、装饰品或奴隶。“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超越的道路是封闭的,因为她们没有扮演任何角色,无法让自己成为任何一种人。男权社会的制度和价值观创造了女性绝对他者的神话。”
女性的不平等地位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问题。托马斯·哈代就在其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女性生存困境的理解,他所刻画的女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温驯的绵羊、唯唯诺诺的“奴隶”,而是真真切切、有血有肉、富有现代叛逆意识的女性。这些女性勇于抗争男权统治,坚强、勇敢、乐观地重塑自己的命运。她们往往也是哈代作品中被惩罚的对象,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还乡》中的女主人公游苔莎悲惨地死了;《无名的裘德》中的淑在经历了无尽的折磨后成为了行尸走肉,徒有躯壳而没有了灵魂……哈代对叛逆女性这种一贯的悲剧落幕手法似乎告诉我们——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是男权社会严酷的规则和习俗囚禁中的待宰羔羊,她们只有通过忍耐和顺从才能达到与社会的和谐,否则只有被社会吞没。
游苔莎是一个被放逐到爱敦荒原的异教女神,是生于繁华世界——流落荒原——意欲逃离荒原的精灵,在荒原乡民的眼中,她是另类,是可怕的女巫;她崇尚自由、追求激情,并具有强烈的性意识。然而也正是这些追求与意识使她与封建闭塞的爱敦荒原格格不入,使她与维多利亚社会的传统背道而驰。她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惩罚,生存权利遭到了威胁。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她除了尝试通过婚姻实现梦想外别无他途,而婚姻只不过是另一座牢笼。在所有的努力都失败后,绝望的游苔莎最终走向了灭亡,结束了她年轻的一生。
四 结语
游苔莎的悲剧反映了哈代对当时现实生活悲观主义的理解,他借古希腊神话悲剧的表现手法,将人与环境的冲突编导成为人物失败的必然结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代”青年与环境的剧烈冲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沉关注和思索;同时也批判性地揭露了19世纪宗法制社会的男权统治和女性被压制的不平等地位,真正奉行了他“反映人生,暴露人生,批判人生”的主张。并进一步证明了,游苔莎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女性的社会地位若没有得到改变,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则无可避免。
参考文献:
[1] Gatrell,Simon.Thomas Hardy and the Proper Study of Mankind.London:Macmillan, 1993.
[2] Hardy,Thomas.“The Return of the Native.”1912.An Authoritative Text Backround Criticism.Ed.James Gindin.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Company,1969:1-315.
[3] 何桂娟:《“荒原”与困境中的求索》,《西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 李红蓉:《论托马斯·哈代〈还乡〉中的女主角》,《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 刘爱琳:《哈代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6] 孙亚明:《偏激性格与古老荒原的悖离》,《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 托马斯·哈代,张谷若译:《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8] 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9] 张玲:《哈代》,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唐美华,女,1974—,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