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的基层控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存在皇权和宗族两种秩序和力量,并把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概括为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然而基层权力机构远不如想象中“县下唯宗族”的单方面和谐自治那么简单。以清末民初闽南地区为例,中国闽南侨乡的基层控制由中央下派的官吏逐渐转移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这个特殊时期的闽南侨乡已可用“国权不下县”来概括,然而它并非“县下唯宗族”,也并非仅靠伦理形成地方自治,基层管理者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绅。同时期的不同基层地区同样存在有别于中央权力的基层力量,国内出现了大范围的地方基层自治,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无力管控时期下的复杂的综合反应。
  关键词:基层控制;乡绅;闽南侨乡;绅商
  《传统十轮》中提到,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存在两种秩序和力量,一种是国家力量,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但是只到达州、县,或都市地区、次都市地区;另一种是民间力量,以家族(宗族)、村落的小共同体自治与和谐为中心。这种观点认为传统社会是一个二元控制体系,皇权不下县,行政机构管理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国家不能有效地整合乡村社会资源。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士把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概括为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传统乡村社会中,乡绅、宗族元老在乡村民众中拥有较高的文化地位,在民众或族人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能够对乡村社会治安进行管理和裁决。乡绅权力的生成来源于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微弱控制力,并且由于乡绅对文化资源的垄断,使他们获得地方上的社会声望,能够受到民众的敬仰和服从,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影响当地民众。
  中国多数朝代将儒家思想作为传统社会的一种官方意识形态,它不仅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规则提供了范本,也强化了宗族伦理与宗族血缘纽带意识。居住于本籍的乡绅与乡村民众之间或者有着血缘关系,或者有着地缘关系,民众对乡绅自然而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和身份上的认同。此外,由隋至宋臻于完善的科举制,考试内容具有明显的儒家色彩,乡绅中的一部分人士是通过了科举考核的学者。赫秉健曾写道:“具有文化知识的士绅,熟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被人们看作是规范的解释者和象征。”单由以上这些辅助元素来看,“县下唯宗族”的说法似乎是可以推导出来的结论。
  但且不说乡绅中一部分科举出生者,他们对地方宗族的控制本身就是“儒表法里”的一种体现,实际上除了乡绅,县以下还存在许多基层权力机构。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对乡吏的设定,乡吏属于官府势力,是县里下派的驻村干部,也是国家权力下延于乡村的产物,代替国家行使对基层的管理。这些管理包括劝农、制度、征税役调、吏民户籍管理、维护官方文化统治等。乡吏是基层管理势力的一部分,代表皇权的基层权力机构,比我们所知的要复杂得多,远不如想象中“县下唯宗族”的单方面和谐自治那么简单。但也存在一些政治混乱、朝代更替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权力无法顺利下达民间基层,清末民初就属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晚清中国社会,尽管有大一统的中央国家政权存在,但这种政权力量薄弱,真正落实到基层事务的治理上,政府的控制力仅能在小范围内发挥作用或者甚至发挥不了作用。在那样一个乱世,中央对省、县各种军阀与地方势力的控制也是有限的。国家的权力基本只能延伸到县一级,控制广大地方基层社会的主导力量就掌握在乡绅这个特殊的群体手中,整体表现出“皇权—绅权”二元社会控制体系的特征。
  清末的官场政治生态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此时乡绅在基层社会起到协调官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作用。吴晗先生曾说:“在通常的情形下,地方官到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拜访绅士,联欢绅士,要求地方绅士的支持。”甲午战争结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兴绅权”的思潮,绅权日渐兴起,各地乡绅成为官府在地依赖的主要政治力量。
  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乡绅可以进行各种地方建设,举办各种公益事业,包括兴修水利、兴办慈善、赈济灾民等等。这个时期一部分没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的人士也可通过造福家乡福利,获取国家认同而进入乡绅阶层,早期闽南华侨的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乡绅拥有官僚政权无法替代的社会控制能力,这也是晚清国家试图利用地方势力治理基层社会的一种策略,国家的默许和促进为乡村自治奠定了基础。
  清朝末期,清政府对内无法安抚民众,对外无力抵抗强敌,面对国库亏空入不敷出的形势,便试图通过卖官鬻爵来增加财政收入,在海外經商发家的华侨归国后正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正式的乡绅身份。庄国土写道:“晚清时期华侨捐款主要用于赈灾和买爵,而这两方面有时又是互相联系的,即捐款济灾后清政府常授以爵位。”乡绅是一个受人们敬仰并在事实上掌控着地方经济命脉与社会权力的阶层,早期富裕起来的华侨憧憬着跻身其中,他们因此能拥有乡绅的头衔,也满足了荣宗耀祖的心愿,但在基层事务处理上是否出于效忠朝廷就另当别论了。
  早期明清两朝政府将出国的侨民视为化外之民,国民出洋或归国都会被严厉惩罚,直到1893年,关于华侨回国相关问题,清政府颁布法令:“除华侨海禁,自今商民在外洋,无问久暂,概许回国治生置业,经商出洋亦听之。”侨民可以自由来往于国内海外之间。此后具有跨国活动性质的华侨商人,在许多方面起着与传统时期乡绅同样的作用,在侨乡的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可以看出在晚清社会的侨乡地区,原本属于传统乡绅的社会角色逐渐转移到华侨群体手中。
  朝廷授予了官职爵位,华侨乡绅理应是国家权力在地方基层的权力代表,由于清政府长期歧视和压迫海外华侨,实际上在晚清时期由卖官鬻爵制度而来的乡绅或为虚职无实权,或并不代表朝廷来行使对底层的管理,他们不是须对国家下达的命令负责的执行者。在闽南地区,财资雄厚的华侨能够跻身基层乡村社会的主导阶层,介入宗族管理、乡村械斗、文化教育、商业纠纷等公共事务,协调各种关系,参与包括修建公路、铁路等各种公共建设。郑振满认为:“这些大型的公共工程,原来照例是由官府或士绅发起修建的,自晚清以降则主要由华侨或侨眷主持修建,由此不难看出当地社会权势的转移。”他们为地方所做的是出于造福乡里的桑梓情怀,出于对传统乡绅行为的继承,与其浓厚的乡族观念密不可分。华侨富商对反清革命抱有观望态度,大多数华侨捐纳官爵只是为了自保,未必是真心效忠清王朝,因此晚清社会表现出“皇权—绅权”二元社会控制体系。   清朝覆灭后,新政权成立前,闽南侨乡的基层控制发生了另一种转变,华侨热衷于乡绅身份的群体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取而代之的是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意识。但是民国时期这种转变过程并不彻底,大多数时候处于新旧意识并存状态。
  以厦门地区为例,当时厦门及周边的旧政权已经垮塌,厦门的地方政权转移到了以商人为主的绅商界代表人士手上,参与者已不再单单由地方乡绅为主导。厦门参事会是辛亥革命结束后新成立的地方决策机构,吸收了当地的绅界、商界、学界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同盟会会员。厦门地方的各种内政、外交,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实际上都由厦门参事会参与主持,再由参事会交厦门道尹实施执行。旧政权政府官员在辛亥革命期间仓皇逃逸,新政权暂未建立,地方政治无人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厦门基层和民众的安危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厦门参事会这个自发性组织。参事会成员在支持革命势力的同时,维持着地方稳定,担任起地方管理的职责,这也是以商人为主导的绅商阶层在清末民初的短暂真空期对执掌地方政权的一次尝试。
  厦门参事会作为绅商代表、社会名流和地方宗族的结合体,其中厦门商务总会会员5人,占其总成员的1/3,地方大姓和乡绅代表仅各占1人,华侨富商与乡绅的社会地位开始发生对流现象。章开沉认为:“商会是清政府最为重视和倡导最强的半官方性质,商会也是近代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市民特征最突出的新型商人组织。”在经济结构以商业为主的地方基层,商会在财力、声望、市场运行、地方管理经验方面均高于传统乡绅,实际上是地方实权的持有者。它的成立代表着绅商阶层的一次重新组合,在厦门或其他以商贸为主的基层社会中作用巨大。
  在清末民初世代嬗替的特殊时期,中国闽南侨乡的基层控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地方主导力量由中央下派的官吏逐渐转移到绅商阶层手中。绅商阶层成为地方经济命脉的掌控者和地方财政的提供者,也是政府仰赖的对象。这个特殊时期的闽南侨乡已可用“国权不下县”来概括,然而它并非“縣下唯宗族”,也并非仅靠伦理形成地方自治,基层管理者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绅,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同时期的不同基层地区同样存在有别于中央权力的基层力量,实行大范围的地方基层自治是中央政府无力管控时期下的复杂的综合反应。
  参考文献:
  [1] 秦晖.传统十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54.
  [2] 郭权.台湾内渡士绅施士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117-269.
  [3] 庄国土.晚清政府争取华侨经济的措施及其成效——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之三[J].南洋问题,1984(08):43.
  [4] 李岳川.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12-164.
其他文献
摘 要:许多优秀的标志设计经历了成千上万次设计浪潮,从20世纪80年代使用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本文结合中国银行标志,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涵两个方面出发,探讨沿用至今的标志设计成因。标志设计沿用至今必是简约性、艺术性、识别性和文化性四者兼顾,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文化内涵。  关键词:标志设计;成因;表现形式;表达内涵  20世纪80年代至今,平面设计可谓经历了成千上万次大大小小的更新换代。尤其是21世
期刊
摘 要:东北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东北地区艺术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是极富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它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丰富了东北文化的大环境的同时,也使中国的民族音乐更加绚烂多彩。本文以东北民歌《回娘家》为例,分析与阐述关于东北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演唱特点,从而对东北民歌进行直观的探究。  关键词:东北民歌;艺术风格;演唱特点; 《回娘家》  东北民歌,其不仅展现了地域性这一特点,同
期刊
摘 要:晋派民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古城区52号院的形制进行实地调查、测绘与研究,分析总结它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气候特点、风俗习惯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载体来研究晋派民居建筑形制,也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晋商的历史和文化。  关键词:晋派民居;晋商文化;52号院;建筑形制  0 引言  传统民居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匠
期刊
摘 要: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村落)来说,它的空间轮廓、村落肌理、街道格局、风貌特征、建筑物和构筑物本体都属于村落形态保护范畴。  关键词: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体系;利益主体  0 引言  任何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村落)都是由城市(村落)形态与历史文脉这两大要素组成的,这是由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和本质属性决定的,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和传承古城(村落)历史文脉、延续历史记忆、展现人文精神。以下将以尤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与其在人类社会的普及,信息传播形态在经历了单向传播的“第一媒介时代”和互动传播的“第二媒介时代”,如今迎来了全新的沉浸式“第三媒介时代”。在此之际,人们的媒介行为、媒介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迎合这样的改变,承载于大众传媒的广告设计需要紧跟其后,思考用怎样全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沉浸传播;交互广告;第三媒介时代;创新设计  “任何的艺术传播都由艺术本身
期刊
摘 要:梅里亚姆“模式分类”原则能较好地从局内人和局外人的两种视角对音乐进行分析,如将其在课堂教学中推广,关键在于在课堂理论的学以致用,教会学生以研究者的角度,在一种适当的对话过程中把自己和被研究者有效地综合起来。  关键词:梅里亚姆;仪式;田野调查  在梅里亚姆(Alan Merriam)对仪式音乐一般性分类原则的评述中,他强调了一个基本的观念:“民间评价(folk evaluation)是人们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地铁不但为我们出行提供了便利,而且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视觉障碍者在视力上的缺陷使他们无法正常享受科技的便利。如今,人性化的设计概念愈来愈受到重视,视觉障碍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需求同样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视觉障碍者的特征,分析无障碍导向设计原则以及对西安地铁实地调研,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地铁无障碍导向空间,帮助视
期刊
摘 要:在《慢食国度》一书中,慢食运动的领袖卡洛·彼得里尼(Carlo Petrini)概述了许多我们可以控制食物的不同路线。慢食计划的3个核心原则是:食物必须以对环境敏感的方式可持续生产,生产食物的人必须得到公平对待,食物必须健康美味。  关键词:慢食;系统性;生态设计;去工业化;本地化;美食学  《慢食国度》是卡罗·彼得里尼关于慢食系列的核心书籍之一。它的副标题是“为什么我们的食物应该是好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传统绘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绘画赋予设计语言的阐释(表域研究)、对传统意境的延续进行空间设计分析(物境研究)、对绘画空间观的图示呈现(呈现表达)三个方面进行传统人物画中的图像分析与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以两次设计教学成果呈现了空间意义激活传统艺术的实验性探索。  关键词:传统绘画;空间设计思想;绘画空间观;设计教学  在本科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对于传统空间的设计问题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近年来高校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进行研究,对于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作业模式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教学模式;作业模式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维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整理和编排,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1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意义  平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