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指导“四部曲”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时的计策与谋略。而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數学中所涉及的解决问题策略中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一是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二是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三是画图策略,四是列表整理策略。这些策略是在解决问题中得以实现和运用的,并不是割裂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统一存在的。学生要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就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教师应如何跟进指导呢?
  一、跟进审题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给出的题目,以求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进行正确的解答。
  (一)看懂图
  新教材里大多以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问题,信息增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地捕捉到相应的信息,给学生解读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临这些问题,找出隐蔽条件,在教材中许多问题都以图画的形式呈现的,而往往非常重要的信息就隐藏在图画当中,并没有用文字叙述出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把图中所有的信息都要找出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信息。
  (二)读懂字
  想要学会解题,“读题”是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学生急于完成习题,往往“眼扫一遍”便开始落笔。对这样大打折扣的读题,就应要求学生深入读题。我提出了读题“三部曲”:第一步,指读——轻声用手指读一遍,初步了解题目的意思,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二步,圈画——把自己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句子、词等用笔圈画出来;第三步,讲述——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讲出来,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跟进“解题的计划”
  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便有了下面的解题计划。
  (一)解析“结构”
  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有它的结构。学生熟悉、并学会分析它内在的结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所以,应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已经呈现出来的问题结构: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问题,已知量和未知量存在什么关系。
  1.从条件出发——综合法。顺着题目依次往下读,逐一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条件与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条件与问题又是什么关系,从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推出什么,等等。例如小红读一本220页的书,已经看了3天,每天看40页,剩下的每天看50页,几天可以看完?这一题讲了一件读书的事情,已知条件,看了3天和每天看40页,可以求出,已经看了40×3=120页,再根据一本220页的书和刚得出的已经看了120页,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得,还剩下220-120=100页;最后再根据剩下100页和剩下的每天看50页这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得100÷50,2天可以看完。
  2.从问题出发——分析法。问题是核心,解决问题是终极目标、任务指向。分析法的策略就是以问题为核心,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分析要用到的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而未知的又要用到哪些条件来解决,等等。以此类推,直到要用的条件都是已知的,而且是充分的为止,这样的问题就解决了。
  (二)夯实“数量关系”
  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数量关系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核心部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量关系厘清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从最“基础”出发,夯实基础。数学知识是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联系的,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前面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知识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对于学生的解决问题策略,可以从最基础的四则运算入手,夯实一二年级的基本数量关系。
  2.利用生活经验,理解数量关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了最基础数量关系的支撑,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便简单了许多。这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并尝试着充分地运用。
  三、跟进“列式解答”
  如果说解题计划,分析题目是隐性的,那么列式解答就是显性的、外在的,是学生把对问题的分析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要跟进指导的就是正确列式和灵活解答。
  (一)正确列式
  学生的式子能否正确地写出来,包括数量关系分析得是否正确、所体现的式子的关系是否正确、数字的抄写与计算能否正确、单位名称能否写全写对。
  (二)灵活解答
  对于问题所写的答案,包括根据具体的题目答案灵活书写的是否完整、数字抄写是否正确。例如,有78名同学去郊游,每9人一个帐篷,至少需要几个帐篷?解答为78÷9=8(个)……6(名),8 1=9(个),正确解答是至少需要9个帐篷。如果不会解答的学生,他或许就会答:需要8个帐篷,还剩6名同学。这就是缺乏对生活的关注,缺乏解答的灵活性。
  四、跟进“检验和反思”,渗透思想方法
  检验和反思是跟进指导的最后一步,既是对得出结果的检验,也是对问题解决的升华。首先,指导学生把求得的结果带入原题中,检验一下是否与原题相符。如果不相符,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检验完的下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包括解决的方法、解决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中得以升华,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意识和观念。
  总之,学生经历了这跟进指导的四步骤,就不再惧怕解决问题了,能试着去解读问题、解决问题了。遇到问题时,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一些策略来解决,速度和正确率得以大大提升。以后,相信学生会因策略而更加睿智,自己的教学也会因策略而更加深刻。■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教育实例展开,在认识到对抗情绪的负面影响后,教师通过改变对学生的认知,进而改善教师的情绪,并以积极的行为去对待学生,达到了改变学生不良行为的目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态度、评价等认知内容是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原因,而不是事件本身。因此,我们想要摆脱情绪困扰可以从转变认知着手,而不是执着于改变外界的既定事件。在教师
群文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按照一定的标准以单元形式串接,围绕着某个核心点进行串编,在单元组材和阅读整合上都做了精心设计,为群文阅读提供了舞台。教师要审视新课程视野下的群文阅读形式和实践操作开展研究,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群文阅读的重点是确定阅读主题和关键知识点,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  群文阅读是指围绕一个主题,选取多篇课文来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一些途径和策略。  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数学都是一门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在教学
期刊
“互联网 ”时代为小学数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小学数学预习环节,强化直观教学,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克服学习难点,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互动探索中发现知识规律,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教师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并指出劳动教育要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因地制宜。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地方农业资源,建立课程基地,将劳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通过参观考察、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进一步助力地方农业的发展。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从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来看,虽然教师在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突破,但其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这与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够科学有一定关系。为了改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现状,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做好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
新课标不同程度地提出,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科学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使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七巧板》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一节动手操作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七巧板,并通过用七巧板拼组图形使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组合美,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学生原有对七巧板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
期刊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具有数学思维的引导。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化运作,常常也是教师对学生思维建设引导的成功之作。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形式的僵化,却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的误区。因此,要对小学生的有效提问进行研究,使其符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很多提问方式,这些方式各具思维特点,比如,突破式的提问,连环式的提问,启发式的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优秀,还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掌握基础的逻辑思维,对之后的学习生涯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同时,数学知识作为抽象的概念化知识,很多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无法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概念加工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教科书的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为数学教学带来了便利,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应该有效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化教学,降低数学的难度,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程度和学习效率。  新时代的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