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己任,势必会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为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作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期待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能真正体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动上,孕育出更多更好的教育佳话,催生出更好更多的教育典范。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评价制度
数学课堂落实素质教育的思考林文伟素质教育就其思想本质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是一种在新价值观下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对教育发展期望目标的概括。从改变课堂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入手,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本文拟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解读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教育要避免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则把学校工作放在少数所谓优秀的即有升学前途的学生身上。在教育内容上,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开花”,把几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应试教育则只重智育,片面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则只是对少数学生提出“升学”的统一要求,并没有实现因材施教。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或者每个学生“及格+特长”模式;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笔者认为,素质是需要终身修悟却不能教的一个东西。知识和技巧较容易教,态度和情趣很难教,素质基本教不了。笔者的旗帜是:素质只能通过培育而得,而不能通过教、训而得。
上一段给了一个很不错的清单,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者必须有“目的——对象——内容——方法——评价”的思维框架,但还应懂得什么是培育?培育要求数学教师把学生作为一颗种子,而不是一只鸭子。只有土壤、气候、肥料、水分这些环境都适宜时,种子才能发芽、生根、开花并结果,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周期。简言之,教强调速度和效率,而育强调环境的营造和条件的获得。这似乎成了一种口号,不足以给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不足以给有时会偷懒者的心灵一丝震撼。我们对孩子的启蒙和基础教育是否复杂版的揠苗助长?我们一味地应高校招生考试的教育的结果竟然是——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素质很可能作为应试的代价被牺牲掉了,而在今后的学爿和工作中这两种素质的缺损又被表现出来了。孰轻孰重?
二、数学教育应与素质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变成一种日常的行为
数学本身需要教师竭其智慧去求真。教会学生解题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从高的角度对众多的数学信息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去掉重复的,舍弃非数学本质的。
数学的教学不能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这种训练虽然可以发展学生的形式演算的能力,但是,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更可怕的是,过多的形式上的演绎可能会歪曲数学的可爱形象。教师要想站到高处去,必须进行专业的自我终身学习和思考。素质本身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育,培育的要求是环境的营造。正因如此,才会有近些年的数学教学注重启发式、过程式、情境式。环境的营造需要立美(遮丑),需要讲究艺术性,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注重每一堂课的课堂情趣。学生是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有很多的问题,这其中也许蕴藏着一些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大问胚,然而却在教师的滔滔不绝中快速找到了一个变了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又或者是学生穷于追寻老师的既定思路,学生的问题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实改革评价制度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改革评价制度。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考什么、怎么考制约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应试教育,就是在统考指挥棒的下面,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争取高分而学,甚至“分数”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
1.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后者。
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漏洞,消除隐患,保证整个学科整体的教学成果。
2. 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推动教学的改进;学生可以增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得主动,学得成功。
3.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适当相结合。
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测量、作图、制作等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进一步改进教学。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对人的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只有结合学科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真正落到实处。(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复兴中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评价制度
数学课堂落实素质教育的思考林文伟素质教育就其思想本质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是一种在新价值观下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对教育发展期望目标的概括。从改变课堂教学中最明显的问题入手,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本文拟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解读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教育要避免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则把学校工作放在少数所谓优秀的即有升学前途的学生身上。在教育内容上,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开花”,把几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应试教育则只重智育,片面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则只是对少数学生提出“升学”的统一要求,并没有实现因材施教。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或者每个学生“及格+特长”模式;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笔者认为,素质是需要终身修悟却不能教的一个东西。知识和技巧较容易教,态度和情趣很难教,素质基本教不了。笔者的旗帜是:素质只能通过培育而得,而不能通过教、训而得。
上一段给了一个很不错的清单,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者必须有“目的——对象——内容——方法——评价”的思维框架,但还应懂得什么是培育?培育要求数学教师把学生作为一颗种子,而不是一只鸭子。只有土壤、气候、肥料、水分这些环境都适宜时,种子才能发芽、生根、开花并结果,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周期。简言之,教强调速度和效率,而育强调环境的营造和条件的获得。这似乎成了一种口号,不足以给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不足以给有时会偷懒者的心灵一丝震撼。我们对孩子的启蒙和基础教育是否复杂版的揠苗助长?我们一味地应高校招生考试的教育的结果竟然是——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高校从来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素质很可能作为应试的代价被牺牲掉了,而在今后的学爿和工作中这两种素质的缺损又被表现出来了。孰轻孰重?
二、数学教育应与素质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变成一种日常的行为
数学本身需要教师竭其智慧去求真。教会学生解题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从高的角度对众多的数学信息进行选择。选择的标准是去掉重复的,舍弃非数学本质的。
数学的教学不能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训练,这种训练虽然可以发展学生的形式演算的能力,但是,却无助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无助于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更可怕的是,过多的形式上的演绎可能会歪曲数学的可爱形象。教师要想站到高处去,必须进行专业的自我终身学习和思考。素质本身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育,培育的要求是环境的营造。正因如此,才会有近些年的数学教学注重启发式、过程式、情境式。环境的营造需要立美(遮丑),需要讲究艺术性,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注重每一堂课的课堂情趣。学生是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有很多的问题,这其中也许蕴藏着一些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大问胚,然而却在教师的滔滔不绝中快速找到了一个变了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又或者是学生穷于追寻老师的既定思路,学生的问题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实改革评价制度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改革评价制度。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考什么、怎么考制约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应试教育,就是在统考指挥棒的下面,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争取高分而学,甚至“分数”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
1.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其要重视后者。
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漏洞,消除隐患,保证整个学科整体的教学成果。
2. 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推动教学的改进;学生可以增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得主动,学得成功。
3.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适当相结合。
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测量、作图、制作等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进一步改进教学。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对人的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只有结合学科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真正落到实处。(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复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