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培养起来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如下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颇有成效。
  一、语言激趣
  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富于情趣,让教学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把教材中的许多结语、法则、要点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或编成儿歌、顺口溜,学生念上会琅琅上口。如(1)“大于号、小于号,开口对着大数笑”;(2)“加括号、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都变号”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记住顺口溜,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高涨,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形象激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制作一些色彩鲜艳的教具,让学生在乐中学。如设计了“摘苹果”的活动,把数学题写在红色吹塑纸做成的大“苹果”上,然后在黑板上用绿色粉笔画一棵枝叶茂盛的苹果树,要求学生必须按苹果树上的题目做出正确的答案后,才能将“苹果”摘下,放在用色彩纸做成的漂亮的篮子里。在同一时间内,谁摘的“苹果”多,谁就是第一名。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触景生智,开拓思维,获取知识。因此,教学数学知识尤其要重视学具的运用。
  三、游戏激趣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逐步把课堂教学引到高潮。我在教学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我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
  四、竞赛激趣
  兴趣和成功往往紧密结合。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可使人的需要不断的满足,心情舒畅愉快而求索不止。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轻松、和谐、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趣味活动为主线,以学生心智发展为重点,让学生经常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作业激趣
  形式多样,具有童真童趣的练习不仅能激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许多练习题的编排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游戏素材,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利用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快乐的动手操作等,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如,授完1~9的乘法口诀后,巩固练习时,可设计“对口令”、“送小鸟回家”、“摘苹果”、“钓鱼”等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显然学习兴趣不言而喻。
  六、评价激趣
  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才能保护其学习兴趣,课堂中我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想学、愿学、乐学的心态。比如“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知道你能行!”、“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等等。哪怕教师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赞美的眼神,都是一个微妙的评价和情感的动员,使学生激发热情,振奋精神。
  七、爱心激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必须给学生以爱,让学生亲近你。正如赞可夫所讲:“老师之爱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种最佳期的营养剂”。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能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
  当然,任何方法的采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还会遇到各种不利因素的阻碍,会在一段时间内感觉不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但贵在坚持,循序渐进,定会有可喜成效。让孩子们在娱乐、享受中快乐地学习,而这种快乐的体验及建立起来的学习兴趣会影响他们一生。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细心体会,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发现、新收获!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金川中心校)
其他文献
非正式群体是没有经过学校有关部门批准,学生由于某种原因自动组合起来共同进行活动的小群体.这种群体同班集体共同决定着班级的风气,影响着班级目标的实现.因此,班主任在致
随着语文教改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各种摆脱传统注入式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摒弃满堂灌模式而创造的新的教学模式,无疑都是围绕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
在我的幼教生涯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让我记忆犹新,而围绕这个孩子发生的事更是让我刻骨铭心。也使我懂得如何要让孩子拥有一颗爱心。  那是一个有轻度智障的孩子,叫“奇奇”。来到我们班时已经九岁了。正常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已经坐在小学的课堂上,可是因为他只有三四岁的智商,因此只能与比他小的孩子一起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那时,我班的孩子大都已经六岁,具有了一定判断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而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情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以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1)教师应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是的,如不改变这种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纵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需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
有人把教师比喻成米兰,悄悄地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教育第一线,还有着一批特殊的教师,他们不仅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还承担着培养教育战线的接班人的工作。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开得最美,散发的香气最浓的米兰。  我和师傅严华可以称得上有缘。从成为一实验的一名教师起,我的第一个师傅就是严华。因为不在同一学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每天忙于跟同学年组的老师熟悉业务,跟师傅接触的不是很多。也曾听过师傅的课,也曾找师傅
新课改的实践经验证明,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水平,既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  合作学习是当代先进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教师必须构建崭新的课改新理念。只有理念新了,落实了,才能真正开展合作学习。比如,什么是“好教师”?传统的看法,是课“讲得好”,而新课改的观念不只要教师“讲得好”,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
《语文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与运用汉语言,并在不断的语言积累过程中拓展语文思维,形成良好的语感,以提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学习,1914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同年秋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拜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孟禄为师,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都市学位总监”学位,同年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陶行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向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大变革时期产生的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