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应慎用善用多媒体课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改革步伐加快,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受到全方位的挑战,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得到大部分教师们的青睐。但是, 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 多媒体教学在日渐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值得我们去重视、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误用现象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CAI(Computer 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 ,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 不使用多媒体简直是没有“档次”; 再加上使用多媒体的确可以掩盖教师身上的诸多缺点, 如字体丑陋、板书凌乱、语言单一等, 采用多媒体的图画、声音、内容丰富等特点来充实课堂确实比较好。但是, 中职和高职学校的许多老师, 由于没有考试的鞭策, 讲课的压力比较小, 多数老师就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多媒体课件或加以简单的修改就“轻装上阵”, 造成多媒体误用、滥用的现象非常严重。
  误用现象一: 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板书
  这是教师使用多媒体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说, 在整堂课中, 很多教师没有一次板书(有的偶有板书, 但据笔者去听课、评课所归纳的数据测算, 使用多媒体授课且一节课板书超过五次的教师只占笔者所听课教师中的27.3%), 教室中看不到黑板, 教师的板书几乎全部用多媒体演示。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师的板书, 虽说是教学手段的一大进步, 但却是对多媒体资源的一大浪费, 同时, 也是对教师时间精力的一大浪费, 而且也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误用现象二: 变相让学生丢掉课本中的内容, 学生普遍感觉昏昏欲睡
  教师上课时, 用多媒体代替课本, 教师操作着多媒体,演示着教学内容; 学生眼睛盯着屏幕, 思维跟着老师的操作而变化, 学生的课本放在桌子上成为一种摆设(教室光线昏暗, 学生看不清书本内容, 也无法记录课堂笔记)。课文的内容用多媒体手段来呈现, 虽说图文并茂, 声色俱下,但剥夺了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深刻领会、理解内容的权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体现。可以说, 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其实, 课堂教学的要求是: 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文字, 都必须而且也只能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媒介来完成, 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是不可能胜任这个重要任务的。
  再有, 许多课件的制作技巧和表面形式的浮华, 掩盖了其内容, 而不是表现了内容。这种形式让学生分散了注意力, 忽略他们真正应该掌握的内容。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习者持续注视屏幕画面时, 头脑活动会减慢(紧盯屏幕20 分钟后, 学习者的脑电波呈现大脑活动逐渐趋于睡眠状态), 学生的思维受到屏幕内容的抑制。而且, 多媒体所呈现的画面文字等内容一闪而过, 学生的印象不深, 理解也不透彻, 无法反复学习和回味, 且教室光线昏暗, 学生普遍昏昏欲睡, 结果, 课上完了, 学的内容也淡了, 烟消云散, 很快就忘了。
  误用现象三: 用固定的程序控制课堂教学过程, 既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又掩盖了授课教师本身的优势。
  多媒体的制作, 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 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 设计出多媒体课件, 课件一旦制作成功, 它的内容、程序就固定不变了, 教师只能一步步按照课件的固定程序进行演示, 虽说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课件的程序, 比如用各种各样的按钮, 用各种各样的功能键,但很少教师能随着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而灵活调整多媒体的内容和演示程序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对于一些问题的解答都是事先设计好的, 虽说教师在制作时可以把它设计成隐蔽的,但这种答案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一步步把事先设计好的对问题的解答演示出来, 其间是不可能修改的, 教师完全被那唯一的答案所束缚。尤其是一些上计算机课的老师: 他本人对专业知识很熟悉, 但是在演示的时候, 讲解的速度超快, 不要说学生, 就连有一点计算机功底的教师也不一定跟得上。此外, 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会不自觉地快速按鼠标, 而且语速也会不自觉地加快。课后询问, 授课的教师们都说: 怕讲不完,准备了好多内容呢! 于是, 一些语言驾驭能力较强的教师也被多媒体给控制了。而对于一些问题, 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 甚至有的学生的回答是很有创意的, 但与老师原先设计好的答案不一致, 教师只好引导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答案里走,不能把学生创新的答案放进多媒体课件, 向全班同学展示。久而久之, 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只是等着老师展示答案, 而教师不去思考, 不去创新了。
  误用现象四: 人机对话妨碍师生情感的交流。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有语言、手势、肢体动作以及神态等等, 有时教师的一个微笑, 一个鼓励性的手势, 给予学生的激励,远比老师口头的表扬要强得多, 给学生留下的回味也比老师教给他的任何知识要深远得多, 这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使得在师生的交流中, 加入了“第三者”, 构成了教师——多媒体——学生三者的交流,知识的传递要通过多媒体才能实现, 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被忽视了。而学生关注的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眼睛盯着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 脑子里思考着的是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多了一个障碍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是无从谈起。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不能仅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 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 流连于墨韵书香, 这样, 学生才能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 的效果, 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因此, 多媒体只是教学媒体中的一种, 它既不是万能媒体, 也不是唯一媒体, 只能是教学辅助媒体。所以, 教师一定要慎用、善用多媒体, 仅仅把多媒体当做一种“教具” 使用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跨越“辅助” 这个台阶,让这个神通广大的“教具” 变成学生手中的“学具”, 这样, 才能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一种“极致”。虽然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骄子, 但它在课堂教学之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 应用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 一切技术手段都必须为教学服务。每个学科有自身的特点, 但在教学中, 无论那种学科, 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取得最佳效果, 教师在上课时应把多媒体课件的功能、作用定位在“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教学资料” 上, 即定位在辅助教学、服务教学, 而不能脱离教学, 甚至取代教学。对待多媒体的使用要慎重, 可用可不用的地方坚决不用, 多用少用一样的地方, 尽可能少用。不能用多媒体代替语言文字教学本身, 当遇到一些课文的理解属于“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时, 连教师的讲解都是多余的, 这时用多媒体画面来展示内容, 既违背教育的规律, 又适得其反, 与自己的初衷大相径庭。因此, 使用多媒体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让多媒体成为横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障碍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既是导演, 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甚至笔迹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需要的是师生情感的交流, 这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 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 既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 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又不能进行恰当的板书, 学生只见机器不见人, 教师变成放映员。这样的课堂怎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怎能使学生领会教师作为独特个体的个人魅力之所在?
  二、不让创造性的劳动变成照搬照抄的行为动向, 甚至是粗制滥造的制作过程。
  由于多媒体的“热”, 不少教师一哄而上, 用多媒体上课, 全然不顾教学目的, 而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当前许多学科现成的课件很少, 资料库也并不健全和普及, 准备一个课件往往要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有的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 只怕不用” 的心理, 强拉硬扯, 将多媒体这一新式武器拖进课堂。特别是中职和高职学校的许多老师, 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 讲课之前就直接从网上下载一些多媒体课件加以简单的修改就“轻装上阵”。于是, 粗制滥造的课件, 单一潦草的技巧, 照搬照抄的行为, 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所用图片能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科内容。这种拉郎配式的硬用, 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 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 不仅不能辅助教学, 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不让滥用“效果”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 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但一味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 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只图课件花哨好看, 不讲实用性, 仅供教师演示和比赛用; 设计华丽并插上背景音乐, 既好看又好听, 突现不出难点重点, 学生的兴趣着眼于欣赏课件的美景而忘记了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从而影响了教学收效。记得有一位副教授, 上课时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他精心所制, 不仅有独树一帜的内容, 剪辑过的符合教学的图画、音乐甚至电影, 还有他本人的录音, 上课时, 他就坐在一边点击鼠标即可。结果, 课讲完后, 学生只记得那剪辑过的一小段《亮剑》。因此, 在设计课件时,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综上所述,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执教者勿以有弊而无为, 勿以利大滥为之。其正确态度应是: 慎用之, 善用之。
  
  【参考文献】
  [1]毛佩清. 中学语文教师要慎用善用多媒体课件.浙江教育科学, 2001(6) .
  
  
其他文献
【摘要】修辞,可使语言表达更优美、传神、有感染力,在英语中自然也不例外。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修辞显然不是重点。部分教师便把它束之高阁,甚至在遇到一些常用修辞现象时,不向学生介绍。我认为,对于常用的修辞现象,教师应适当讲授。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 修辞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现代国际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学习英语,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文阅读。初中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或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或内容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这些文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充分挖掘课文,引导学生品读,从中感悟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
教学好比老师引导学生走路, 如果学生不愿跟着走,老师的引导一定费力而效微, 如果学生心悦诚服, 他们就会主动地跟着老师走, 甚至能够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积极地朝前走, 这时, 老师的引导就会事半功倍, 这也正是老师们追求的教学佳境。要达到这一佳境, 老师当然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及个人魅力等, 但有时面对某些学生, “公关” 才是通向这一教学佳境的首选。  公关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解释,
【摘要】通过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就是要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把学生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中解脱出来, 把接受式学习和活动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最终实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方法笔者已经在教学中实践, 下面谈谈自己实践中的一
目前读书报告并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读书报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学生对它的看法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一年的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看到写读书报告在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中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写读书报告,从而达到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  一、 教学实践  在第一学期,笔者要求学生从课外英语材料中选取一些他们认为值得写的来写读书报告,每周写一篇。
【摘要】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参与双语教学的123 名本科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探求影响目前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十二个主要因素的重要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的政策支持等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最为突出,据此提出促进高校双语教学的相关建议。     引言   教育部从2001 年起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全国高校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
【摘 要】青春期是人一生当中第一个黄金期,也是多种“问题”的发病期,残疾青少年也不例外。这期间,残疾学生自身存在生理和心理的多重障碍,急切需要教师或其他人的帮助和引导,才能正确处理问题,愉快的度过每一天。  【关键词】青春期 教育理念及策略 残疾青少年    前些时候,在我校住宿生中发生了极端行为事件:聋生李××是个18岁的高年级学生,他在晚上就寝后,对同宿舍的小学生王××实施了手淫,致使王××的
【摘要】中学生的阅读学习也离不开规律的指导, 只有依照规律, 反复阅读, 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的方法, 总结出一些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阅读要学会“顺藤摸瓜”。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这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世上事物纷繁复杂, 只要反复实践, 掌握了
【摘要】现在的课程改革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语言被盲目使用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整堂课中只见表扬不见批评。是不是课堂中不需要进行批评?这值得大家探讨。本文指出并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只用表扬评价的误区,提出了如何使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加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由此
【摘要】教育改革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热点之一。一种成功的教育必然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如何配合才能最终发挥出最大合力? 本文就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一名中学普通班主任对此问题的一点思考。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工作琐碎又重要,如何更好地承担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问题、如何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