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新解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总是和你对着干。你叫他向东,他偏偏就向西。比如:上课时,总有一些小朋友在下面窃窃私语,当你停下了来寻找,却又发现不了是谁在讲话。当你继续开讲,下面马上又有声音传出。当你叫肃静,安静不到两分钟,又重新出现了叽叽喳喳的声音。作为一名教师,你是为此而大发雷霆呢?还是用高明的方法、策略来扭转课堂秩序呢?今天,笔者就结合三十六计中的三点计谋,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妙招。
  反间计
  反间计指的是识破对方的阴谋、算计,巧妙地利用对方的阴谋诡计进行打击。属于“三十六计”之一,杀人于无形,可以借敌人之手除去强劲对手。当然,“反間计”有一个逻辑前提,那就是敌人内部存在“不信任”从而可以被自己利用。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不信任”,用于班级管理中,以解决问题。
  在小学高年级,孩子到了叛逆期,特别是男生会做出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李某、廖某是要好的同学,平日里出双入对、称兄道弟、形影不离。这天小卖部的老板到学校投诉:商店里的零钱在假日被廖某偷走。教师已经反映给家长,但是无论家长怎么问,怎么打,都撬不开他的嘴,死活不肯承认是他拿走了钱,希望教师能帮忙解决。刚开始,我对廖某进行正面引导时,他趾高气扬的,死活不肯承认。被问急了,他甚至用头来撞墙,以死明志。难道真的不是他所为?是商店老板冤枉他了?带着疑问,我私下询问了他的“兄弟”——李某。然而询问的结果与他们所说的话竟然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中间定存在着猫腻,他们攻守同盟了。如何寻找突破口,撬开他们的嘴呢?这是一个难题。当商店老板再次来学校找他们,并撂下狠话时,我觉得机会来了。我决定先隔离他们,然后各个击破。我先找性格软弱的李某谈,刚开始李某还是依旧不承认。我结合老板的话来吓唬他,老板已经报警了,你和廖某是兄弟,你再不说,就会被认为是同谋,一起被抓走。如果当廖某先举报,将事情全推到你身上,那么你的罪过就更大了。李某一听慌了,马上一五一十地将整件事全盘托出,但是不肯指认廖某,说是不能出卖兄弟。没有了证人,怎样让廖某自己承认呢?还是得借用李某。我建议李某跟老板说,自己与此事无关,为自己开脱。李某心急,马上去找了商店老板。而我又对廖某说:李某已经承认,向老板指认是他所为。他望着李某的背影,终于低下了头,并找出偷来的钱……
  虽说反间计经常用于军事和商业上,但作为教育策略要丰富化的今天,也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利用,使得我们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抛砖引玉计
  “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属于三十六计之一,意为以某种东西去诱惑使之出现并对之进行打击。我们教师可以借用此计,去引诱学困生,让其尽快走入学习的正轨。
  罗某很懒惰,作业书写很潦草,完成得很马虎,上课又爱说话,总是被我点名批评,面对教师的批评他却不接受,而是阳奉阴违。怎么将“这匹脱缰的野马”拉上正道呢?记得在周一的例会上,我突然发现,每次他看到操行分优秀、受到表彰的同学领奖时,表现出一脸的羡慕。这令我看到了希望,我连忙在课下找他聊天,承诺他每认真做一次作业,操行分可以加两分,每认真听一节课,不乱讲话,操行分也可以加两分。刚开始他抱着怀疑的态度一试,在下一节课尽量克制自己乱讲话的毛病。虽然并不是从头到尾认真去听一节课,但是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我马上当着全班同学称赞了他,并按之前与他的约定给他加操行分,同时将与他的承诺告知全班同学,让大家去监督他。他每次小小的进步,我都去肯定他,让他赢得同学和教师赞扬和羡慕的眼光,随后,为了得到教师的赞美,他很努力地学习,并渐渐地将身上的毛病改掉,学习也就渐渐走上了上游。抛砖引玉计值得我们教师好好利用,学生不是敌人,是我们培育的娇嫩的花朵,只要我们的教育方法使用得当,璞玉也会发光。
  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计的基本意思是虚虚实实。其本意是指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的事物或者现象,并不带有褒贬色彩。用假象欺骗敌人,但并不是完全弄虚作假,而是要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以各种假象掩盖真象,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自制力低、心理品质还不成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强,行为习惯容易得到正强化。有时在教育中使用善意的谎言,会比正面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我们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只有不停地变换思维模式,即便是“无中生有”,也能寻求到合理方式、方法,与时俱进。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而细致的,又是极具挑战性的,看起来非常简单,要真正做好却要花点心思来研究。在这项长期的、艰苦的育人工作中,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探索、去借鉴,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就如开头所出现的场景,这乱哄哄的场面只需我们教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一句顺口溜,就能将有形化为无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摘要]对教材中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设计的转化为已学过图形的探究活动做了归纳与分析,指出了设计的优点与不足,实验验证了转化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该探究活动设计应注意引导启发,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以及将学生欠缺知识基础或难度比较大的方法放在阅读内容中或作为课后思考题的建议。  [关键词]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方法;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
[摘 要]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复习课的教学为例,对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四缺”现象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难点“找落点”,串珠成链“构网络”的优化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优化教学;大数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70-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重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孩子。在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学困生,与普通的学生相比,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耐心、细心、理解、尊重,“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可能在表达中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这句话让我们懂得了不能放弃,我们应该帮助学困生更迅速地成长,与其他同学一起健康长大,勇敢地展现自我。 
[摘要]“找规律”一课突出“探索过程”,更加强调“体会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客观世界中各式各样的规律,体会探索的过程,学会通过数学思考去把握千变万化的现象中的本质问题。  [关键词]规律探索过程一一对应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76-02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设计理念]
[摘 要]在学生已经预学了新知的前提下,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以“长方体的认识”为例,借助操作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使学生触及数学本质。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本质;几何直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61-03  如果学生已经预学了新知,那教师在课堂上还教吗?怎么教?教什么?把新授课上成复习课?把新授课
高三阶段的化学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按章节整理教材知识,串联每一个知识点,为学生搭建框架;第二轮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查漏补缺,注重突破难点、重点、关键点。尤其是处在高三阶段的理科学生,要抓住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巩固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战胜每一个难点,借此提高整个时期的复习效果。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使用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帮助展开第二轮复习。  
[摘 要]方程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文章深入挖掘教材,将方程的形式化表征与其蕴含的思想内涵有机融合,突出等量关系在列方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凸显方程本质,建构方程概念。  [关键词]方程本质;等量关系;建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3-0067-02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
[摘要]推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内隐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包括直觉性的合情推理和逻辑性的演绎推理,其中合情推理又是学生推理的主要方式。教学“面积单位进率”时,通过鼓励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计算等活动,在情境中诱发合情推理,在多元表征中发展演绎思维,在拓展中合演互动,不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  [关键词]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演绎推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摘 要]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既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又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今后要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使这一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突破。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电子白板 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
以“数字编码”为例,其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师生通过对话讲解,知道身份证号各个数字及位置所表达的意义;另一种是通过创编探究,让学生“编”出身份证号。现分别简介如下:  案例1:教师提供一个身份证号码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身份证号码各部分所隐含的信息。过程中,学生除了对“出生日期”这部分号码比较熟悉外,对其他部分号码所表示的信息都很难说明。然后,通过师生对话,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补全身份证号码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