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诗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自信,国学回归,这是我们当今的时代命题,《礼记》有言:“春夏教以礼乐,秋冬教以诗书。”早在两千多年前,当时享有教育特权的王公贵族子弟,就是按照诗书礼乐的学习途径,走上国家栋梁之路的。这种育人方法,又经过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实际教学验证,《史记》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诗,是谈吐的训练;书,是文笔的锤炼;礼,是举止的修炼;乐,是性情的冶炼。诗书礼乐,修养内外,修己达人,内圣外王。


  “诗”在孔子时代专指《诗经》,“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一个人如果没有学诗,先秦时期,达官显贵社交,必先引用诗句、以诗来彼此应酬,所以孔子才语重心长地说,不学诗,就进入不了上层社会往来酬和、宾主相欢的社交场合。
  我们国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引用古诗词:对外,这是一种中国话语表意体系的树立;对内,这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唤醒;也是一种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
  人生之初:立志
  人们需要诗,既需要借鉴诗的语言艺术,更需要接受诗的情志引导。《尚书》对诗的本质属性有一个认定,叫做“诗言志”,诗,是为抒发情志而存在的。所以,无论诗有多少种划分方法,送别诗、边塞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山水田园诗等等,读诗,都应当首先读励志诗。要读出一份浩然之志、一份宏远之情,这是读诗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起点。
  宋代汪洙留下的《神童诗》,开篇即可读到这样的句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及“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什么是立志?《尚书》曰:“若射之有志。”就像射箭的时候有一个靶子作为目标。志,本义是箭靶,后来就引申为目标、志向、方向。《神童诗》还教给了青少年什么宏伟的志向呢?它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成龙曾以一首热血沸腾的歌曲《男儿当自强》,唱得青年雄心壮志。原来,当代这首催人奋进的流行歌曲,早在千年前就被乡间书馆里的朗朗读书声热切传诵过了。
  人生之初要立志,立自强不息之志。
  人到中年:守志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生既然负重前行,在朝向目标的前进路上,就必然有高峰、有低谷,有重重阻碍的路险,有重新抉择的路口。
  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就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便有一种气息沉定、目光坚毅的凛然之感。
  宋代陆游,在他颠簸坎坷的人生遭遇里,独与梅花相对: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立志是一个轻松的瞬间,守志却是一场顶风的长途。世事艰辛,险逆傍身,此时你尘满铅华的那份心志可还如傲雪寒梅般盛放花香?我们看到陆游淡笑:岁月的车轮可以将生活无情碾过,但是心颜不败,心志不改,心花依然朝向理想怒放。尘霜打过,浩然无畏。
  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一种行至半路的沧桑。独上高楼,望断来路,望尽前方,终不改守望之姿,那是在守望自己的心志,守望理想的坚持。流年打过,浩然无悔。
  正是道路险阻才需要守志,一帆风顺谁也不必挣扎。困知勉行,志气不改。
  人到中年要守志,守浩然正气之志。
  人生暮年:怀志
  当跌踏流年过尽,站在有所得亦有所失的晚景里,那时候的我们,该一声叹息,还是该老当益壮?
  曹操《龟虽寿》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老马纵然伏卧不出,其心依然志在千里;志士即使花甲白头,其心依然雄伟辽阔。人生是青春还是苍老,难道只取决于天年吗?曹操霸气地说:不!真正的益寿延年、岁月不老,在于自我的心志。
  心志疲软,少年也是老朽;心志伟岸,暮年也是佳期。
  人不服老,不是在外表上歇斯底里地强留红颜,而是在心理上一以贯之地继续志气。人生不是一幕一幕分镜头,硬生生把每一个阶段截然分开;人生是一气呵成的岁月长河,老与不老没有戛然的界限。心志不弱,志气不减,气魄不断,就是永远大好华年的黄金时代。
  志气,就是人生向前的永动力。
  宋代苏轼对此更是豁达,他以一首《江城子》词豪迈而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气吞万里,荡气回肠,怀凌云之志,怀豪情之志。
  人生暮年要有老当益壮之志。
  励志诗,可以作为人生一辈子的推动力和加油站。励志诗,就是正能量的挥毫泼墨,就是正面价值观的歌咏传唱。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琴棋书画之艺,在中国的历史上素来为文人必备。尤其是琴,古人云:“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琴(《礼记·曲礼下》)”等。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说过一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可见,作为乐的代表的琴,在中国文化与史学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传说最初,伏羲、神农造琴,是为了与天地神灵沟通,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故创设了这么一个媒介。故琴之身长与
期刊
武王伐纣,一边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一边是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模范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恶”的战争。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武王趁着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空虚的大好时机,在牧野代替老天爷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状,决定替天行道,率领4.5万大军准备攻打朝歌。  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当下便召集70万大军(以奴隶为主),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
期刊
一进康百万,先看“留余”匾。我们与康健博先生边走边聊,很快到了寨上主宅区的“花楼重辉”院。进院子的时候,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正站在大厅的“留余”匾下举着相机拍照。  在康百万庄园,每天都有许多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游客慕名而来,在康家这块祖训匾下驻足凝望,感受旺族遗风。  从匾型上看,中国古代的匾额大多方方正正,独有这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留余匾形无制式,留给后人颇多的想象空间。初看,它给人感觉像是一面迎
期刊
伯牙鼓琴子期会心  《流水》之曲,聆之尤以滚拂手法奏流水之音最为特出,由沥沥清泉空谷幽音渐至大江大海激荡汹涌,闻者自然惊心。考之曲意,《天闻阁琴谱》有描述曰:  “起手两三段叠弹起手二三两段叠弹,俨然潺缓滴沥,响彻空山。四五两段幽泉出山,风起水涌,时闻波涛,已有汪洋浩瀚,不可测度之势。至滚拂起段,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势,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
期刊
中国古代,国家的强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英政治”,关键看掌权阶层能否持续培养出明君圣主和治国的栋梁。国之强弱如此,一个家族的盛衰亦然。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告诫族人,“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名望的世家望族,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十分重视家规、家训。  康百万家族兴盛4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一张神秘的财神年画在山东日照一户农民家中被发现,与传统年画不同,这幅年画上画的不是招财进宝的财神爷,而是三个被称为活财神的人,年画上的沈万三、阮子兰都是明清时期的巨富,沈万三更是富可敌国,被称为明朝第一富豪,只有康百万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显得十分陌生,那这位康百万究竟是谁?他又为什么会被当做活财神来供奉呢?康百万家族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连富12代,是什么让时间如此眷顾这个
期刊
我们在康百万庄园的最后一站是去康氏祠堂。祠堂位于主宅区以北约七八百米处,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式院落。康氏祠堂建于明代,现存殿堂房舍9座35间,砖、石筑雕三门牌楼一座,祠堂区的镂空石雕、砖雕及油漆彩绘木雕是康百万庄园三雕艺术精品,也是中原地区雕刻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世事的变迁曾使祠堂一度荒芜,近几年才得以修缮。  现在守在祠堂的是康家第十九代康崇欣。康健博先生对这个爷爷十分尊敬,我们从他那里了解到,
期刊
初见康健博,大气稳健,学识渊博是他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在《醒狮国学》杂志参访康百万庄园的几天时间里,康健博全程陪同,几日的相处,才发现他是如此注重情义,他说:“人生活的就是情义”,他对孝道的践行,对父母细致的关爱,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他在庄园内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财富观,以及他对家族的解读,也似乎让我们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  他是河洛康家三门第二十一代直系传人,有着诸多让人尊敬的头衔,开办书院从事
期刊
李侠,名字听来就铿锵有力,相见,果然几分女中豪杰的风范,两日拜访相处中,更感其侠骨柔肠的一面,笑容明媚,不倾城,不倾国,只倾其所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2006年,李侠还在地市工作时,到郑州培训学习,第一次到河洛康家游览,虽没有太多深刻的印象,却总能时常想起这里,真正接触康家文化是来到心泉书院工作以后,凭借此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研究,深深的被这个传承了四百五十余年的大家族所折服,在李侠看来,“河洛
期刊
与康振山老先生的倾谈中,更加让我明白了这个家族之所以长久、精进的原因,作为康百万家族第二十世传人,已年过六旬的康老依旧不敢忘祖辈的恩德与训诫,已然把勤俭、孝恭、谦逊、仁厚活成了一种习惯,对先人最好的怀念就是让自己成长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并延续开来,时间为证。  孝悌:对家庭要尽全部力量  深秋的郑州,一场雨过,依然有一丝湿润的暖意,四十公里外的巩义曾是康家世代生活的地方,康百万庄园就坐落在那里,而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