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构建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图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ientist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Science2.0理念及其作用,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构建原则与目标。在探究虚拟科研社区成员主体之间角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Science2.0环境下构建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策略。
  关键词:Science2.0;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在线信息检索与学术交流得到人们的青睐。虚拟科研社区是科研人员利用网络空间分享经验、交流讨论,跨越时空界限形成的社交聚合体。高校图书馆是为科研教学提供服务的场所,是科研人员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基于开放交流的虚拟科研社区,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知识服务的必要措施。而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与Science2.0理念的融合,以用户需求和高度参与为根本,强调服务的交互性和及时性,不仅符合现代科研的交流互动需求,也是能够形成符合高校科研教学新模式的服务平台。
  1Science2.0理念与虚拟科研社区建设
  1.1Science2.0理念的产生
  Science2.0是融合EScience和Web2.0技术理念,基于机构知识库形成的综合性科研服务平台。Science2.0也称作开放科研,倡导科研人员利用社交网媒开展互动交流,记录、讨论和传播不同阶段的科研信息。Science2.0理念与信息环境下机构知识库的创新有关[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研人员更加期望通过实时交流促进信息共享。Science2.0服务的推出,不同于传统的机构知识库建设,而是在信息存储的基础上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借助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增进科研人员之前的联系,利用多元化学术交流工具提升科研效率。科研人员利用Science2.0平台分享科研成果和实验数据等,方便其他用户浏览使用,满足了现代科研工作者的交互需求。
  1.2Science2.0对科研交流的影响
  Science2.0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科研交流与信息传播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基于社交网媒的沟通渠道。科研人员可以在线分享自己的实验记录、科研思路等,其他用户也可以获取公开信息,在浏览、参考和学习中获益[2]。在利用社交网媒开展学术交流过程中,科研人员多倾向于使用非学术语言,或者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讨论学术问题,这样有助于社会大众更好地理解学术信息,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广泛传播。此外,Science2.0为科研人员和大众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途径,方便大众获取科研知识。
  1.3Science2.0在虚拟科研社区中的作用
  所谓虚拟社区,就是具有相同需求或爱好的个体聚集在特定网络空间中,形成的知识交流和互动场所。虚拟科研社区,则是以科研交流为目的的虚拟社区,隶属于虚拟学习社区。信息时代学术科研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学科融合与交叉渗透逐步深化,科研项目之间的互动日益增多。虚拟科研社区建设中Science2.0理念的应用,注重对用户资源的挖掘,坚持人本价值和用户参与理念,旨在改变机构知识库传统的构建模式,建设开放集成的科研交流平台。不仅鼓励用户参与到资源建设中,也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社会服务意识,让他们在研讨交流中实现知识迁移,真正提升科研能力,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2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构建原则与目标
  高校图书馆具有资源、用户群体与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其构建的虚拟科研社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力求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适应用户的科研需求新变化。
  2.1基本条件
  高校图书馆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虚拟科研社区的成员,加之Science2.0环境下科研人员提升了对科研信息的需求,为构建虚拟科研社区提供了人文条件。同时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科技查新、参考咨询、馆际互借等服务,具备构建虚拟科研社区的资源条件。此外,大数据、Wiki等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构建虚拟科研社区提供了技术支持。面对Science2.0背景下条块分割的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先进技术,将已有服务项目集成于社交平台上,让科研人员获得一站式服务,实现构建虚拟科研社区的目标。
  2.2建设原则
  高校图书馆应该遵循即时性、集成性等原则,通过为科研人员提供交流互动空间,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要求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与用户的即时交流,方便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构建虚拟科研社区用户与馆藏资源之间的全新关系,以主动推送和传递的方式,优化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3]。将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聚合起来,借助SNS的可链接功能形成人际网络,让用户参与到图书馆资源建设中,通过用户推荐和话题讨论生成新内容。基于社交平台全面集成图书馆服务和应用子系统,将虚拟科研社区服务纳入图书馆整体服务体系中,以统一的界面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知识服务,采用身份认证系统对社区用户进行统一管理,方便用户获取个性化信息。
  2.3建设目标
  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科研交流平台,基于学术数据库和社交网媒技术,方便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评价和共享,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他们更加关注与学科相关的最新动态,要求获取更加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资源。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构建,就是依据科研人员需求和学科分类,对异构分布的学术信息进行搜集、过滤与标引,将经过整合的高质量信息提供给用户。虚拟科研社区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补充完善,有利于科研人员智慧的沉淀[4]。通过科研社区进行思想交流,不仅可以展现社区成员不同的才干、见解,也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摒弃错误观点,辨别学术资源优劣,增强用户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协同过滤系统,对用户信息需求进行深入挖掘,借助集体智慧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   [WTFZ]3Science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成员主体分析[WT]
  虚拟科研社区作为科研人员发表见解、分享经验的场所,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发现新知识,拓展交际圈。Science2.0环境下由于每个成员参与社区的频率不同,他们的学术科研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社区中的角色也是动态变化的。
  3.1成员构成
  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主要成员,就是参与信息共享的科研人士,如硕博士、企业研发人员等。根据社区成员扮演角色的不同,可以将他们分为信息提供者、信息评价者、信息获取者以及呼应者四类。其中信息提供者是社区中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能够提供高质量学术信息的成员,在知识共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信息评价者一般为某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具备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能够对虚拟科研社区的信息内容进行公正评价,保障信息共享的准确性。信息获取者多为社区新成员,主要目的在于借鉴其他成员的学术科研经验,通过关注、浏览社区信息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呼应者是虚拟科研平台的互动参与者,能够根据科研主题参与讨论,或者向其他成员请教学习,一般为具有学术潜力的科研人员。
  3.2信息共享需求
  虚拟科研社区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信息聚集作用,变为高校图书馆知识的生产地,为科研人员发掘隐性知识、获取显性知识提供便利,实现学术信息的迁移共享。由于用户的交互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中,也受到其自身习惯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用户对交流环境的要求不同。同时要求虚拟科研社区成员遵守相关规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沟通协作,促使全体成员在践行社区理念中获取新的知识。因此,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建设,不仅需要引进社交软件,也需要将社区成员看做情感交流媒介,以群体化的活动增进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考虑不同成员对环境、技术的需求,在提高社区成员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
  3.3角色关系
  在虚拟科研社区中信息提供者可以作为科研引导者,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外化者,能够为其他成员提供指导,并且乐于分享学术经验。而信息评价者是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人员,能够对社区知识资源进行质量把关,并且做出准确、客观的评判。信息获取者则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能够主动参与到科研主体讨论中,也可以作为社区的呼应者[5]。除了信息评价者、信息获取者等知识共享的主体角色外,虚拟科研社区中还包括技术人员、社区维护者等间接主体,他们承担着技术支持、知识库管理、平台监控等任务,避免系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是保障虚拟科研社区正常运作的有力保障,几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4Science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构建策略[WT]
  高校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搭建基于Science2.0的虚拟科研社区,将特色服务融入虚拟网站中,设计功能完备的服务模式,能够为用提供良好的科研交互空间。
  4.1逻辑结构
  通过上述对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综合分析,构建基于Science2.0的虚拟科研社区逻辑结构,将其分为应用层、管理层、资源层和用户界面四部分,如图2。其中资源层包括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基础,也决定着管理层和应用层的运作情况。管理层包括系统设置、用户身份管理等模块,通过统一资源格式、管理用户权限、资源备份等方式,维持虚拟科研社区的规范有序性。应用层包括智能检索、开放讨论等模块,通过开放编辑软件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控制社区学术资源质量[6]。构建过程中引入Science2.0理念,以开放科研、协作共享为宗旨,面向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科研支持服务。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在线发布科研进展,或者在开展科研过程中组建讨论组,共同解决科研过程中的信息迟滞等问题。
  [JZ][XC4-7.tif]
  [JZ][STHZ]图2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逻辑结构
  4.2功能设计
  根据科研人员对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需求,结合虚拟科研社区的建设原则,笔者认为基于Science2.0的虚拟科研社区的具体功能包括:(1)科研交流:利用博客等社交媒体,为科研人员提供多样化的的协作交流方式。(2)个性化空间:为社区成员设置独立的个人空间,方便他们浏览、收藏、订阅信息,或者记录科研进程和分享信息资源。(3)智能检索:支持用户根据需求检索学术信息,或者查找具有相同需求和兴趣的其他成员。(4)知识整合推送:通过多样化支持工具促进科研人员的知识交互,搜集存储社区成员的上传和推荐信息,凝聚社区成员交流研讨过程中的集体智慧。以RSS订阅等方式推送相关信息,方便用户利用所需资源丰富科研理念。
  4.3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用户利用手机等智能化终端,通过用户界面登陆虚拟科研社区后,系统会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结合用户登陆次数和活跃度,授予一般用户、外部用户和高级用户等不同的身份等级。遵循系统协议对用户的资源发布、信息推荐等内容进行质量控制,赋予不同等级用户相应的社区权利。每个社区成员均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发布方式,自定义信息内容和资源数量,并且通过参与学术互动问答的方式,解决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而基于“头脑风暴”的科研话题参与方式,也可以让用户自由发表观点,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升社区的服务质量。
  5结语
  Science2.0环境下科研人员更加期望实现即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利用虚拟社交网络开展协同合作成为新趋势。高校图书馆虚拟科研社区的构建,充分融入了Science2.0开放互动的理念,将图书馆服务集成于虚拟平台上,营造平等、互助、共享的学术研究环境。它以用户需求和知识聚合为导向,实现了在线学术交流共享,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科研需求,也能够推动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发展。
  参考文献
  [1][ZK(#]李白杨,杨瑞仙.基于Web2.0环境的知识交流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7):7-10.
  [2]江秋菊.基于Web2.0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初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 7):98-99.
  [3]邱筇.虚拟学习社区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3,(6):95-97.
  [4]林萍.WEB2.0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研究——基于知识管理视角[J].价值工程,2015, 34,(31):74-76.
  [5]余鹏彦.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J]. 情报探索,2015,(6):115-118.
  [6]唐晓艳.基于SNS融合的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0):99-102.
其他文献
对于后天之本的中医脾胃学说的研究,近10余年来已取得飞速发展,无论从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方药,还是从临床多学科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整体研究角度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摘要:美国公共图书馆暑期阅读项目是全国性的阅读推广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全民阅读活动之一。调查以美国24所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暑期阅读项目的活动形式、分级思维、活动主题、合作网络、激励机制五个方面出发,通过对项目实践情况的梳理分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暑期阅读项目的实施特点,以期对我国图书馆暑期阅读推广活动有所启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暑期阅读项目;美国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湖南宝峰仙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散富集特征、地区化学异常特征、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
摘要:近几年来,欧美主要国家电子书销售、阅读增长态势显著,电子书进入图书馆既是大势所趋却又面临种种阻碍。分析优势、障碍,汲取欧美发达国家电子书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电子书进入图书馆的前瞻性策略提供宝贵借鉴。  关键词:欧美;公共图书馆;电子书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7.0008  1引言  当前,图书出版、销售以及借阅的
引子学生时代,在中国美术学院那个传统和现代的种种流派与思想混杂的地方,我一度贪恋一些新奇的观念和想法,甚至于将其当成创作最重要的核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于架上绘面的深
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美丽笑容所迷惑。远看时有,近看似无,有时看来温柔舒畅,有时略显哀伤,有时甚至微露揶揄之意。
摘要: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大类的学生美术专业基础普遍低于本科院校学生,这些学生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实施上,更要强调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行业、企业所需要的设计师,而非艺术家、画家。  关键词:艺术设计 工作室 培养模式  [项目基金:本论文为湖南省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真实项目教学的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运作机制
摘要:归纳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图书馆泛在服务的内在统一性,同时对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做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我国图书馆资源与空间分布泛在化、图书馆服务对象与范围泛在化、服务内容与形式泛在化等。  关键词:泛在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  1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趋势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正> 辽南的新金、庄河二县,以碧流河为界,隔水相望,居住于碧流河沿岸的两县居民,共用一种方言,本文权名其为“新庄方言”。新庄方言属北方方言,虽不象闽、粤等南方方言那样
<正>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祖国医学称之为“阴挺”。多因分娩时用力过度或素体虚弱,胞络损伤,不能系胞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