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优越和根本指向在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学习的状态和体验。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学习的过程所产生的效益对学生而言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所以说,学习的幸福体验感是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永恒追求,是成就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与重要抓手。因此,打造幸福的语文课堂,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谱写学生的快乐人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 、尊重学生个性认识,让幸福荡漾心头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特征的生命存在体,他们对事物和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不同的见解,教师没有理由去改变他们,也没有权利去限制他们。教师应尊重、适应、服务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与表现或许与教师课前的教学预设有所偏离,亦或会影响教师后续正常的教学流程。在这一节骨眼上,教师究竟是选择“进”,即忽略或淡化学生的存在,以自己的“大智”巧妙过渡,回归正道呢;还是选择“退”,即重视学生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重新预设教案或重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扫除疑惑,统一认识呢?笔者认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一》一课,我问孩子们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的天气怎样时,大部分孩子都说春天是绿色的、天气是温暖的,但有些孩子却说春天是红色的,天气是寒冷的。是孩子们说错了吗?其实不然,因为春天的花儿大多是红色的,早春时节寒气尚未退尽,所以初春天气还是寒冷的。孩子们用眼睛和感觉说出了自己对春天的认识,教师有什么理由扼杀他们的学习幸福感呢?
二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幸福萦绕身边
语文新课程认为: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互动、促进的过程,其间教师发挥主导功能,学生发挥主体功能,教材发挥范例功能;只有教师正确处理好以上三者的关系,才能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巧创情境、巧搭平台、巧留机会,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触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自发地提高能力、自觉地运用语言,从而让学习的幸福体验随时萦绕在孩子们的身边,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在揭示课题后,笔者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扮演狼和羊,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示狼的凶狠无理和小羊的善良温和。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三、鼓励学生创意想象,让幸福超越时空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是发明的基石,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开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想象潜能的开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材,利用好自身现有的教育资源,通过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灵活、巧妙、适时地点拨来放飞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奇思妙想,以不断积累、巩固、运用和拓展语言,让学生随着语言的流淌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语文的天空收获学习的甜蜜,在想象的世界里树立美好的愿望,明确奋斗的目标,实现生命的价值。如,学完《梦圆飞天》一课后,我问学生:“杨利伟叔叔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你们长大以后想不想成为一个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人呢?你们准备如何为祖国作贡献呢?”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张开想象的翅膀,带着憧憬与希望纷纷表达自己的理想。他们有的想发明一种通向太空的桥,让地球与外星球的交通方便快捷;有的想在太空建设人类的第二个家园,缓解人口膨胀的危机;有的想制造一种超光速时空机,让太空与人类不再遥远……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播下理想的种子,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多的“杨利伟”。
四、引导学生随文练笔,让幸福流露笔尖
读写结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然走向,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必须通过练笔才能得到消化与巩固。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光说不练,更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光听不说,写才是听与说的根本归宿,才是有效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根本手段,才是丰富学生个性体验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根本途径。
随文练笔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模仿文本的精妙语言,可以描述文本的美妙语境,可以想象文本的留白内容,还可以陈述个人的见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等。学生利用手中的笔可以自由地书写心中的话。一个个跳跃的字符折射出孩子们的幸福暖流。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问孩子们:“秋姑娘真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热心人啊!想一想,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模仿课文来说说写写好吗?”孩子们都想成为秋姑娘,都想关心别人,他们写了很多封信。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纯洁善良。孩子们学会了关心别人,自然感到快乐无比,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
总之,要打造幸福的语文课堂,就一定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激情飞扬,使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生命的快乐场所。
一 、尊重学生个性认识,让幸福荡漾心头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特征的生命存在体,他们对事物和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不同的见解,教师没有理由去改变他们,也没有权利去限制他们。教师应尊重、适应、服务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与表现或许与教师课前的教学预设有所偏离,亦或会影响教师后续正常的教学流程。在这一节骨眼上,教师究竟是选择“进”,即忽略或淡化学生的存在,以自己的“大智”巧妙过渡,回归正道呢;还是选择“退”,即重视学生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重新预设教案或重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扫除疑惑,统一认识呢?笔者认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一》一课,我问孩子们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的天气怎样时,大部分孩子都说春天是绿色的、天气是温暖的,但有些孩子却说春天是红色的,天气是寒冷的。是孩子们说错了吗?其实不然,因为春天的花儿大多是红色的,早春时节寒气尚未退尽,所以初春天气还是寒冷的。孩子们用眼睛和感觉说出了自己对春天的认识,教师有什么理由扼杀他们的学习幸福感呢?
二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幸福萦绕身边
语文新课程认为: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互动、促进的过程,其间教师发挥主导功能,学生发挥主体功能,教材发挥范例功能;只有教师正确处理好以上三者的关系,才能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巧创情境、巧搭平台、巧留机会,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触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全身心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自发地提高能力、自觉地运用语言,从而让学习的幸福体验随时萦绕在孩子们的身边,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在揭示课题后,笔者先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扮演狼和羊,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示狼的凶狠无理和小羊的善良温和。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三、鼓励学生创意想象,让幸福超越时空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是发明的基石,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开始。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和想象潜能的开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材,利用好自身现有的教育资源,通过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灵活、巧妙、适时地点拨来放飞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奇思妙想,以不断积累、巩固、运用和拓展语言,让学生随着语言的流淌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语文的天空收获学习的甜蜜,在想象的世界里树立美好的愿望,明确奋斗的目标,实现生命的价值。如,学完《梦圆飞天》一课后,我问学生:“杨利伟叔叔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你们长大以后想不想成为一个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人呢?你们准备如何为祖国作贡献呢?”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张开想象的翅膀,带着憧憬与希望纷纷表达自己的理想。他们有的想发明一种通向太空的桥,让地球与外星球的交通方便快捷;有的想在太空建设人类的第二个家园,缓解人口膨胀的危机;有的想制造一种超光速时空机,让太空与人类不再遥远……多么富有创意的想象,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播下理想的种子,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多的“杨利伟”。
四、引导学生随文练笔,让幸福流露笔尖
读写结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然走向,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必须通过练笔才能得到消化与巩固。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光说不练,更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光听不说,写才是听与说的根本归宿,才是有效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根本手段,才是丰富学生个性体验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根本途径。
随文练笔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模仿文本的精妙语言,可以描述文本的美妙语境,可以想象文本的留白内容,还可以陈述个人的见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等。学生利用手中的笔可以自由地书写心中的话。一个个跳跃的字符折射出孩子们的幸福暖流。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问孩子们:“秋姑娘真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热心人啊!想一想,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模仿课文来说说写写好吗?”孩子们都想成为秋姑娘,都想关心别人,他们写了很多封信。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天真可爱、纯洁善良。孩子们学会了关心别人,自然感到快乐无比,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
总之,要打造幸福的语文课堂,就一定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激情飞扬,使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生命的快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