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万山:浩然正气关东魂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f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师与俄国力士
  1933年,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哈尔滨在日寇的铁蹄下倍受蹂躏。
  一天清晨,松花江畔的一块草地上,只见一位年约三十开外的汉子,身穿白色小褂黑色布裤,扯拳飞腿,上蹿下跌,闪展腾挪,一套“少林昭阳拳”打得出神入化。突然,汉子一记“旋风腿”凌空而起,“咔”,踢断了一棵大树上的树枝。然后,轻轻落地以一记“五花卧松”收式。围观的群众响起了一片喝彩声。
  此人名叫吉万山,1903年出生于河北沧州。祖父吉占魁,以少林红拳闻名当地。他六岁开始就从其祖父习武。之后,祖父又把他送到当地著名拳师“黑塔王”王汝生门下学习武艺。1918年,因家乡遭灾,为谋求生路来到哈尔滨,在中东铁路局铁道总厂工作。因中东铁路为俄国人控制,厂内多为俄国人,他们闲暇时常常练习拳击和各种技击术,并在厂内风行一时。
  爱武如痴的吉万山颇受熏陶,他白天作工,晚间则不懈地练武。同时他又学习了举重、西洋剑、拳击等西洋武技。十几年如一日,练得膀宽腰圆,膂力过人。在“东省特别区哈尔滨特别市运动会”上,曾以双腿劈叉姿式,力举120公斤的成绩,获得该竞赛项目冠军,并获得大会一等奖金。另外,吉万山注重搏击之术,常常与俄国、朝鲜、蒙古等国侨民中的武术高手较量,由此名气大振。


  哈尔滨之夏,马家沟南端的“赛马俱乐部”热闹非凡,原来今天是规定的赛马日。只见在一块不大的赛马场上,几名骑手骑着几匹欧洲纯种马在跑道上飞奔,围观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狂呼。半小时后,赛马结束,看客们意犹未尽,要求再加赛一场 。
  这时,马场主莫得罗夫笑嘻嘻地走出来宣布:打遍欧亚无敌手的俄国大力士杰力柴夫随法国杂技团来哈,今天他将在赛马俱乐部为大家作首场表演。
  观众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纷纷涌向临时搭建的看台前。好家伙,这个俄国大力士身高一米九以上,体重二百多斤,浑身长满疙瘩肉,胸脯、小腿布满黄毛,一头卷发乱蓬蓬地散落头顶,两只蓝色的鹰眼闪着寒光。
  “啪啪”,两名手持碗口粗大棒的外国大汉开始轮流击打杰力柴夫的前胸、后背,观众开始发出一阵嘘唏之声。就在这时,就听“咔嚓”一声木棒断成两节……接着两名壮汉用粗大的铁链缠住杰力柴夫,只见他大吼一声,铁链被崩断数节,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面的节目是自由搏击,只见四名身体强壮的中国人围攻杰力柴夫。而杰力柴夫则轻松地用“直拳”、“摆拳”,几秒钟就将这些中国人打倒在地。那几名中国人立刻跪地扯出一条“东亚病夫”的横幅并求饶。杰力柴夫竟狂妄地将一名中国人踩在脚底下得意地向观众挥手致意,并报以飞吻。眼前这一幕可气坏了不少围观的中国人。一个黑脸汉子挤出人群指着杰力柴夫说道:“大力士,他们几个不配作中国人,我来和你较量!”在场的莫得罗夫一听是个即兴的好节目,立即将黑汉子的话翻译给杰力柴夫,杰力柴夫闻听点点头,表示同意比试。
  比武风波
  黑汉子见杰力柴夫点头,二话不说几步蹿上台去,立即使出少林连环拳中的“五步撩掌”、“击步穿掌”、“马步连环冲拳”猛攻杰力柴夫。眨眼间杰力柴夫的前胸便“嘭嘭”挨了黑汉子几拳,可他竟站在那里动也没动。黑汉子见状一愣,然后突变拳路照准他腋下猛击一记“探花手”。
  杰力柴夫被打疼了,他退了一步,活动了一下手臂。伸出右手一把抓住黑汉子打来的拳头用力一抡。黑汉子失控,一个趔趄险些跌倒。被激怒的杰力柴夫冲上来将他抱起像扔小鸡一样扔到了台下。黑汉子满脸羞愧,而场内的外国观众则发出一片欢呼声……
  傍晚,在松花江边工人居住区三十六棚的一间破旧屋子里,躺着受伤的黑汉子,工友们关心地围在他身旁。
  “吉师傅来了”。随着工友们的喊声,身穿工作服的吉万山匆匆走了进来。
  黑汉子一见吉万山,立刻挣扎着要坐起来,他眼中闪出了光。
  “你好好养伤,不要动。”吉万山扶住他,关切地说。
  “吉师傅,我没用。给中国人丢脸了。”他吃力地说,“俄国力士小瞧咱中国人,说咱们是病夫……”吉万山愤道,“我吉万山也是中国人,决不让洋人欺负!”
  几天后,杰力柴夫随法国杂技团在道外“新舞台”剧场(现省评剧团剧场)、道里光华马戏院(现儿童影院)进行两场表演。最后的压轴戏都是“自由搏击”,公开向哈尔滨武术界挑战。
  出于义愤,哈尔滨的一些武林人士先后登台比武。一日内,被杰力柴夫连伤11人。
  杰力柴夫连连获胜,更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他口出狂言:中国“东亚病夫”若能胜我,甘愿输三百银元。
  这时,有个久居哈尔滨的白俄告诉杰力柴夫,此地真正有两下子的是个叫吉万山的人。
  杰力柴夫立即派人四处寻找吉万山,一定要和他比个高低。
  吉万山也不躲闪,欣然来到了杰力柴夫下榻的马迭尔饭店。
  杰力柴夫说明了比武的意图。吉万山听了他的一番狂言,一股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像一团火燃遍全身,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好吧,既然大力士先生愿意比武,我接受挑战!”
  离开马迭尔饭店后,吉万山回到三十六棚,他跟工友们一讲,大家都齐声称赞。
  这时,厂内的一位职员也闻讯赶来,他建议说:“国人如今倍受欺凌。这次比武如能战胜可是振奋民族精神的好机会。”
  吉万山点头说:“那我就将此事广告天下!”哈尔滨夏天,各主要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一张醒目的告示:各位武林老师、各位先生,我吉万山决定今晚与俄国大力士杰力柴夫在亚细亚大舞台打擂比赛,深望给予支持……告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都为这个敢于同俄国人较量的中国武术家感到自豪。同时,也为他的安危担心。
  擂台大搏击
  比赛当晚,亚细亚大舞台内外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那些外国侨民多是来看热闹做消遣的,而中国群众,多是来为吉万山助威的。门票顿时由三角一张,涨到二元一张,最后花十元也买不到了!
  晚六时,比赛开始。这时舞台内的座席、走廊、台侧挤得满满登登。
  那个自称“打遍欧亚无敌手”的大力士杰力柴夫,独自走到擂台中央,自认为稳操胜券,得意洋洋,先做了一番力量表演,一则炫耀一下自己的本事,二是给对方在精神上先来个下马威。这时,吉万山一身青布衣裤,干净利索地跃到擂台上。只见他两眼炯炯有神,死死盯着不可一世的俄国大力士。吉万山知道杰力柴夫原是俄国拳击名家,十月革命后逃往法国。他随着法国杂技团,从欧洲经日本来到中国。先在上海、天津、沈阳等地表演,连赢三十几名中外武林高手,的确有些本领,万不可小觑。杰力柴夫练完之后还未等裁判发令,伸手就向吉万山打来。吉万山不熟悉擂台打法被杰力柴夫抢了先,一下被他抓住了双肩。全场顿时鸦雀无声,观众都为吉万山捏着一把汗。吉万山临危不乱,双臂从内一翻顺势抓住对方的双臂,用一记“力分华山”,用力一掰,挣脱了杰力柴夫的双手,站在一旁。
  杰力柴夫又一次扑来,这回吉万山摸清了他的路数。他发挥自己鹰爪功的威力,猛出“鹰爪”,双手像铁钳一样抓住杰力柴夫的双手,把他向前一拽,借着对方一趔趄的瞬间,左脚插进对方裆间,用一记“鬼推磨”,贴近对方身体,全身拼力一靠,只听“扑通”一声,杰力柴夫四足朝天,凭空跌在地上。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然而这个从未吃过败仗的大力士,从地上挣扎起来,恼羞成怒,两眼发红,恶狠狠地瞪着吉万山走过来,举手就想给吉万山一个耳光。说时迟、那时快,当他的手还没挨到吉万山的面部时,只见吉万山左手一挡,跟着一记“马步架打冲拳”,照准杰力柴夫的左肋就是一拳。只听怪叫一声,杰力柴夫连退三四步,险些跌倒。
  杰力柴夫大怒,吼了一声扑过来,一阵雨点般的西洋“组合拳”向吉万山袭来。吉万山冷静沉着,用虚招闪开,然后故意和他兜几个圈子,拖垮对方。杰力柴夫几击不中,又气又急,改用重拳猛攻吉万山。吉万山佯装胆怯,转身便跑。杰力柴夫大喜,一路追了过来。
  突然,吉万山一记“转身摆莲”,身体转身腾空猛踢一脚。杰力柴夫猝不及防,脸挨了重重的一脚,大叫一声仰面跌倒在地上,半天没站起来……这时,场内观众,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下子都站了起来。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
  第二天一大早,哈尔滨市的《小午报》、《滨江时报》因这则消息被人们抢购一空。当市民们以兴奋的心情读报时,这个自吹“打遍欧亚无敌手”的大力士杰力柴夫,却静悄悄地溜出了哈尔滨。
  然而,吉万山平静的生活从此被打破了。日伪当局见他武艺高强,便纷纷邀他出山。滨江警务厅邀他作警察的武术教官;“满洲国”军的将军们聘请他作军队的搏击指导。但是,富有民族自尊心的吉万山不为名利所动,婉辞了这些邀请,仍在铁道总厂内做工。
  不久,日本人全面接管了俄国人在哈尔滨的所有企业,吉万山离开了铁道工厂。
  吉万山从此没了音讯。但吉万山的爱国壮举却永远留在了哈尔滨人民的心中。□
其他文献
笔者二十年前就著文介绍中国武术中罕见门派“通背合一门”之概况,近年来笔者不再闻武术界事,惟独有关“通背合一门”的资料、讯息均悉心收集,惟恐漏失,但十九年只得一麟半爪,且只是介绍一些动作的东西。最近总算看到一篇大文、一本书。文章是发表于《精武》杂志2004年9期的《静海武林有奇葩,合一通背又一枝》(以下简称《静文》),作者燕野耕夫;书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通臂二十四势》(以下简称为《通书》),主编
期刊
赵道新先生,原名赵恩庆,1908年9月26日生于天津。自幼聪慧,幼时读过高小与甲商,精通修表、电报,好运动,凡举重、游泳无不习之,尤嗜武艺。其父赵荫堂亦喜好拳脚,于是领其拜在天津武术界总霸主张占魁(张兆东)先生门下学习形意八卦拳。  赵道新颖悟过人,仅习艺数月便击败了几名武林高手,轰动了天津武术界。张先生亦视其为武学奇才,遂将一身绝技倾囊相授,孜孜以教诲,并为其取名为“振邦”,寄予厚望。赵先生则深
期刊
心意六合拳,是古传内家拳。并以功法奇崛,简单实用,技击威力强大,劲力雄厚而著称。自河南洛阳人氏马学礼先师得其真传后,数百年来一直在回族中秘密流传,外人很难得见,从而形成河南一支。今就其桩功、大拧中节、鸡形步等功法谈一下体会,与同好切磋。  1、桩:自然站立,左脚前伸,脚跟着地,脚尖上跷。两腿下蹲,重心在右腿。左手五指自然分开,屈肘上抬于面部前方,掌心向内,指尖与鼻尖同高。右手下按于右腿外侧,掌心向
期刊
五行通背拳的特点是鞭劲,放长击远,故名通背。  北派通背拳传自于大祁派、小祁派,其近代有影响的人物为修剑痴先生。我的恩师葛太然的师傅韩鹏耀即修剑痴早期弟子之一,号称“四大天王”。  葛太然,大连人,身体魁梧,高1.83米,为人豪爽,10岁即随张云珊习武。后来张有机缘遇韩鹏耀,并请到家中,教五行通背,葛太然同时学习,韩鹏耀在张家住了十年之久,虽然经常去南方,但到大连必住张家,一切生活费用靠张、葛供给
期刊
搏击的本质是将自身劲力尽可能有效地作用到对手身上,使之失去战斗力。发力就是达到这种效果的最直接方法。  发力是在意识诱导、神经支配下依靠周身或局部骨节的支撑作用,肌肉于一瞬间突然收缩,产生向某一方向(或四面八方)的爆发性力量,是主动想象上的松紧导致肌肉的松紧,使精神极度兴奋,致使肌肉在一瞬间高度紧张的结果。  一、发力的分类  发力的分类有多种,我个人按发力的质量将之分为整体性、局部性两种发力。我
期刊
鞭,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武器,具有携带方便、杀伤力强等特点。所以,掌握几种实用鞭技,用于自卫健身,会有更好的效果。  用于攻击的鞭,可以是常用的九节、七节钢鞭、蛇形软鞭,也可以是铁链条,细钢丝绳,自行车链锁、皮带等。视个人喜好、现场环境选择。  鞭的携带方法  鞭的携带方法是首先要考虑的。当突遇敌情时,应能保证迅速出鞭。  一般钢节鞭,铁链条等分量较重的可围于腰际,外衣遮挡,不为他人所察。但应注意,
期刊
梅花桩拳是我国北方享有盛誉的拳种,属僧门道派(在家为僧门出门为道派),是昆仑派的一支,时人称:“东昆仑的八卦神掌,西昆仑的梅花神拳”。梅花拳第十六代传人张武臣说:“梅花门为道家武班正统,门人以替天行道为职志,富于民族正义,赤诚保家卫国,故昔人称为‘侠义道’。梅花门功夫博大精深,浩翰如海。它内外兼修,融合了中国武学精髓,乃我中华宝贵而完整的武学遗产。”  梅花拳历史悠久,隐秘深藏,至近代义和团运动这
期刊
六合拳是古老的拳种,在武林中享有盛名,深受群众喜爱,在河北沧州一带流传较广。  六合拳创于何时、何人创立,尚无考证。有关六合较早的论述见于明朝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就有六合枪之说,可佐证六合拳在四百年前就已开始流传。  六合拳传至沧州大约是在清朝道光年间(1810年~1820年),沧州人李冠铭学于泊头镇八里庄曹寿先师。在此之前,李冠铭曾向沧县大褚村回隐老师学习过弹腿的拳术及器械套路,因此对六合门
期刊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一些武林豪杰的轶事自幼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从小体弱多病,总想通过习武来增强体质。然而,由于条件所限,美梦总是难以成真。也时时幻想有哪位世外高人,能云游路过本地,收自己为徒,传授神功绝技。可也不知是自己福份薄,还是与高人无缘,一直到中学毕业,还没走进武门。随着年龄的增长,习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我得到家人同意,踏上了习武之路。  我选择了一家在全国有名气的武馆,开
期刊
通背拳 也称通臂拳,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背”。通背拳流传较广,流派较多,除“白猿通背”外,还有“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劈挂通背”、“两翼通臂”、“二十四式通臂”等等。较早流传于山西的“洪洞通背”,也属于通背拳系中的一个流派。  关于通背拳的起源,传说不一。有人说是战国时代孙膑所传,显然很牵强。近代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的通背拳,是清末浙江人祁信所传,亦称“老祁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