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感恩之心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entha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在世上,应该学会感恩。学会了感恩,才会体会到幸福,才会体会到快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懂得感恩和节俭,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是一种善良的美德,也是一个做人的基本条件。知足的人都懂得感恩,能对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表示谢意的人,他的人生必定是丰富而富足的。
   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唤起人们自身的美好“善根”。“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一种认识, 感恩是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知恩、报恩。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的自我意识。这些孩子,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却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却不知“要我什么”的可怕思维,不知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现代教育强调让学生“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学生自由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记教育的本质,容易使学生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学生在大把大把地浪费粮食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的价格,却不知道父母的疾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多么的悲哀啊,难道还能够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吗?
   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作为“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必须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亡羊补牢”,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感恩”传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人胸怀,有“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经典哲理,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人们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社会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根源。
   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务远,要从小事做起。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教师擦黑板,教育学生对师长有礼貌,教育学生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等。从这些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让学生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学生;让学生感谢教师,因为他们给了学生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感谢那些关心和帮助了自己的人,因为他们给了学生温暖。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感恩,来自于心理的满足,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使人少些抱怨,少些仇恨,少些对抗,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人有积极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态,能够善待他人的误解与错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一切挫折和不幸,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思想上的是是非非,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感激。感恩,善待了自己,也快乐了自己。
   人,离不开群体,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和平与快乐。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的美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让感恩教育成为学生重要的必修课。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在唐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成为国人的骄傲,也成为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诗歌教学,既要讲求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诗歌教学,应从诗歌的特点出发,突出情感性和形象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诗歌教学艺术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诗必因情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
期刊
周记,因其内容自由、形式灵活、体裁不限、字数不限,相较于作文,更受学生欢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坚持让学生一周一记,内容可以涉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追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的境界,写出自己对人世万物的独特感受,由此再生发“同情”、“想象”和“彻悟”。    可是,如何驾驭周记,让周记灵动起来呢?   首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新本子,每个人将这个本子命名并在扉页上写下卷
期刊
作为教师,面对众多活泼可爱、个性不同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白璧无瑕,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是对他们指责苛求、弃之恨之呢?还是对他们精心呵护、赏之赞之呢?   前者,习惯于站在发现学生缺点的角度去看学生,因而在他的眼里:迟钝愚笨、顽皮捣蛋的学生太多了,家庭条件不好、受不良环境影响的学生太多了,遗传素质不佳、天生不是读书料的学生太多了。苦叹聪明伶俐、遵规守纪的学生太少了,寥苦晨星,凤毛麟角,苦叹学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次为E级,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前者《课程标准》强调了治本的要求,后者《考试大纲》明确了治标的意旨。   对于中考冲刺来说,怎样进行古代诗歌的阅读呢?首先,应明确古代诗词赏析要建立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之上,《语文课程标
期刊
北大钱理群教授曾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在阅读方面是有特殊功能和意义的,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关注和文化熏陶是影响终身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每一篇作品最后的完成者不是作者,而是读者。所以,“读”是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阅读活动其实就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所能达到的对作者与自我的双
期刊
在文言文教学中,因为许多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往往被许多教师忽略。实际上,虚词不虚,反复品味虚词,往往能品味到丰富的内涵,有种“虚往实归”之感。下面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谈谈课堂上虚词的品味。   在教学中,增删虚词,比较效果,往往可以看到其中蕴涵的悠悠不尽之意。   下面列举例子来说明。   例一,“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这个句子去掉“矣”“若”“必”,这个句子意味就大大减
期刊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点。久之,学生就会养成懒惰的不良习惯,大大降低了作文的兴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语法和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当然,学生评作文、改作文的能力并不是说有就有,需要一个培养、训
期刊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实词的意义比较具体,在句中充当主要成分;虚词的意义比较抽象,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具体的意思。虚词与实词相比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非常高,用法灵活多变,这就增加了学生得分的难度。   针对这种现状,尝试立足于苏教版必修教材一的文言文教学,探讨“而”字用法的六种推断法。姑且将它们命名为“六艺”,此“六艺”非彼“六艺”,它是指“句意分析法”、“原文推断法”
期刊
基础年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所以才会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教师的教育以及所传授的知识比较淡漠,把抄作业看做一种常态,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攻心为上,不间断地给他们“洗脑”。但情感教育必须避免单纯的政治说教,语文课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借助文本中的一些有内涵的文章,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对学生施以思想影响。实践证明,这种润物
期刊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未来的社会中,良好的个人素质将对一个人的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健康的人格正是良好的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语文课因为其“文以载道”的特性,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应该让语文课堂绽放人格的魅力。   一、以时代背景和人物为钥匙,打开人格教育的窗口    在讲授课文时,利用对写作背景和主要人物的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