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而不虚,“虚往实归”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1988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言文教学中,因为许多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往往被许多教师忽略。实际上,虚词不虚,反复品味虚词,往往能品味到丰富的内涵,有种“虚往实归”之感。下面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谈谈课堂上虚词的品味。
   在教学中,增删虚词,比较效果,往往可以看到其中蕴涵的悠悠不尽之意。
   下面列举例子来说明。
   例一,“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这个句子去掉“矣”“若”“必”,这个句子意味就大大减弱。“国危矣”,加上“矣”字语气拖长,可以品味到佚之狐作为国家重臣,在面临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忧心如焚,忧心忡忡;而国危,给人的感觉就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若”字说明人选的问题,佚之狐已经深思熟虑;作者借助“必”字,侧面显现出烛之武在佚之狐心目中的地位,说明烛之武确实有才,也为下文烛之武的满腹牢骚和游说成功做了必要的铺垫。
   例二,“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改成“臣之壮,不如人;今老,无能为。”改完之后,让人觉得断然拒绝之感,烛之武就变成了一个不通时务的固执老头。加上这些字,朗读的时候自然语速缓慢,让人觉得这个三朝元老的弼马温满腹的辛酸,满肚子的牢骚,“也已”的连用,有壮年不再来的遗憾,也有故意为难郑伯的意味,为下面郑伯一游说就断然“许之”做了铺垫。
   例三,“秦伯说,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改成:“秦伯说,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还。”一字之差,效果大打折扣。一个“乃”字,让人看到秦伯从这场战争中获利后的心满意足,好像看到了秦伯笑容满面,吃饱喝足打着饱嗝,摸着肚子,意满志得的样子。
   例四,“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把“吾其还也”的“其”“也”字去掉,给人的感觉其中透着喜悦,好像高喊着“回家了”,加上这俩字,就变成了“我还是回去吧”。透着多少无奈,就像饥肠辘辘刚把肉叼在嘴里狐狸,转眼之间肉又丢了那样的不舍。
   小小的虚词,加上或者删掉,含义发生天壤之别。引导学生涵咏,学生定能品味到悠悠不尽之意,定能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琢磨消化,深深爱上这个底蕴深厚的民族。如此品味,自然虚词不再虚化,“虚往实归”矣。
其他文献
新版初中思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摆在广大思品教师面前的问题。   一、巧设问题,引入情境  
期刊
读了这十几年的书,虽然常自翊嗜书之徒,可读来读去,到底收获了些什么,却总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漏室,红盏,孤影,春雨,梧桐,芭蕉……   何等诗情画意!在这样的环境里,手捧书卷孜孜品味,是心灵最渴求的享受,更是种难能可贵的奢侈。然而在日益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周围更多的人却常常忽视了语言的这种诗意境界,仅仅把语言当作“人类交际的工具”,这就如同面对一桌丰盛的晚餐,只想到可以填饱肚子,却想不到对酸
期刊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里所说的“读”,即诵读,又称朗读、朗诵。古人学语文(过去不叫语文),把“读”书看得非常重要。   现代语文教育也重视阅读教学,它有三种重要手段:读、思、议。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可是,目前的语文学习,好多人将古人的经验之谈抛到了九霄云外。试想,现在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有多少时间在“读”书,
期刊
“在新课标下,教师是领路者。”如何做好这个“领路者”,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课堂的提问环节做好设计,引领学生们层层深入。   要让学生有一个完美地回答,那么老师就应该给出一个完美的提问。如果提出的问题问法不够严谨、准确,或者是过于随意,都会影响到学生思考的结果和答题的质量。同时,问题的提出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思维模式之上的,不能有太大幅度的跳跃甚至断层。在“提出问题——自主研究——合作
期刊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困惑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那么,教和学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组镜头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在唐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成为国人的骄傲,也成为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诗歌教学,既要讲求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诗歌教学,应从诗歌的特点出发,突出情感性和形象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诗歌教学艺术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诗必因情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
期刊
周记,因其内容自由、形式灵活、体裁不限、字数不限,相较于作文,更受学生欢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坚持让学生一周一记,内容可以涉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追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的境界,写出自己对人世万物的独特感受,由此再生发“同情”、“想象”和“彻悟”。    可是,如何驾驭周记,让周记灵动起来呢?   首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新本子,每个人将这个本子命名并在扉页上写下卷
期刊
作为教师,面对众多活泼可爱、个性不同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白璧无瑕,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是对他们指责苛求、弃之恨之呢?还是对他们精心呵护、赏之赞之呢?   前者,习惯于站在发现学生缺点的角度去看学生,因而在他的眼里:迟钝愚笨、顽皮捣蛋的学生太多了,家庭条件不好、受不良环境影响的学生太多了,遗传素质不佳、天生不是读书料的学生太多了。苦叹聪明伶俐、遵规守纪的学生太少了,寥苦晨星,凤毛麟角,苦叹学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次为E级,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前者《课程标准》强调了治本的要求,后者《考试大纲》明确了治标的意旨。   对于中考冲刺来说,怎样进行古代诗歌的阅读呢?首先,应明确古代诗词赏析要建立在阅读实践的基础之上,《语文课程标
期刊
北大钱理群教授曾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在阅读方面是有特殊功能和意义的,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关注和文化熏陶是影响终身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每一篇作品最后的完成者不是作者,而是读者。所以,“读”是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阅读活动其实就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所能达到的对作者与自我的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