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隐形逃课”现象成因的质性研究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隐性逃课的原因,为防止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问题提供依据。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金华某职高院校9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学习压力、课程知识的实用性等因素是影响学生是否进行隐性逃课的主要原因,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隐性逃课问题。
  关键词:隐性逃课 高职学生 质性研究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有课”,可见,高校学生的逃课行为已成为了公开化、正常化的一种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逃课行为的发生,不仅妨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知识获得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逃课问题,已成为了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大伤口,对中国的教育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逃课又可分为“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两种类型。“显性逃课”即学生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因非正当理由而旷课的行为,它是校规严令禁止的一种行为,显性逃课一旦达到一定数量,逃课学生就要接受记过、开除等严厉处分,一般情况下只有极少数学生会选择“以身试法”。而“隐性逃课”相对于“显性逃课”来说,是一种不明显的逃课行为,学生们按时出勤,上课,坐在教室里,似乎都在认真听课,但却是“形在而神不在”,心思早已和课堂学习的内容分道扬镳,无视教师与课堂的存在,无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只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隐性逃课现象的存在,使教师上课成为了一个人尴尬的表演、自嗨,严重影响了教师备课、授课的态度与心情,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果,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 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隐性逃课”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学者周琦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指出“大学生隐性逃课是正当目标无法用正当手段实现时的一种合理的异化”,学生们隐性逃课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自学的收获超过了上课的收获,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带给自己思维上的启迪。作者指出,市场取向中的理性与功利性是导致大学生选择“隐性逃课”的原因,而这种选择将不利于中国未来的大学教育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周琦的论断,为后续我国学界关于“隐性逃课”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1 隐性逃课研究现状
  1.从实证调研的角度出发,探寻隐性逃课出现的原因。学者范丹微、秦亚芹、胡笑雨以衡水学院200份学生调研问卷为依据,指出仅有10%的被调研学生未出现隐性逃课的经历,而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对人生缺乏长远的规划,对自我缺乏合理控制能力等原因成为隐性逃课的内在原因;教师素质低、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机制死板等原因则成为了学生隐性逃课的外因。李艳则对H大学的5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指出大学生讨厌规律与束缚,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升学压力,瞬间就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与心理寄托,从而导致了学习松懈的情况出现,而外界的游戏诱惑、就业竞争压力则使得大学生变得不爱上课、迷茫、困惑,不愿面对现实,只想混混日子。晏希、胡洋等学者则分别从艺术类大学生与体育教学专业学生为切入点,进行了隐性逃课原因的挖掘分析,发现课堂内容缺乏新意,课堂管理缺乏技巧、授课态度敷衍等,是造成隐性逃课的原因。
  2.从交叉学课的角度切入,分析隐性逃课的原因及对策。郭一凡从社会学越轨理论切入,认为将隐性逃课视为一种越轨行为,忽视了“隐性”中暗含的守序成分,也忽视了隐性逃课中的积极性成分,作者认为,隐性逃课是师生在制度底线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妥协和默契,是“师生合谋共跳假面舞”提出当前社会发展,大学无用论和新人危机改变了学生和家长群体对于高等教育价值的认识,他们认为读大学只为一纸文凭,而非习得知识或技能,学校作为“发证机关”的意义得以保留,提出要解决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三方合力,同时还要重塑社会对大学的普遍认知,方能标本兼治,打造金课。蔡莺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分析,得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等原因会引起隐性逃课,而教师需“全方位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来使学生‘悦纳课堂’。赵浩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从众心理也会引发学生的隐性逃课问题,提升教学技能,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或可解决隐性逃课问题。谢巧生将心理学的压力理论运用到研究中,得出适度的学习压力,能纠正大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邹洪杰则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探讨隐性逃课,当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成为高校学生的“必需品”时,高校教师需要利用“接地气”的方式传递知识,提高新媒体应用技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
  2.2 反思
  纵观国内关于高校隐性逃课的研究,笔者发现了以下几点不足。
  1.应对隐性逃课的对策空泛,缺乏实际操作性。目前针对隐性逃课的对策研究,多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切入,指出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授课水平与技巧;而学生则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上课的专注度,提出的应对措施,相对空泛,缺乏落地操作性。
  2.隱性逃课主体特征分析欠缺。隐性逃课的主体人群可区分为大学生,高职学生、中职学生等,针对不同学生有其不同的特征,现有的文章,较少涉及到不同群体间的区别,而不同群体间的不同特点,将影响到解决隐性逃课的可操作性方法的制定。
  3 研究界定
  3.1 概念界定
  本研究,将隐性逃课定义为一种“来上课,但不听课”的现象。
  3.2 研究对象界定
  1.高职学生。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来区分,可将高职学生分为: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及成人业余高职生。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聚焦于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班学生。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高校应届毕业班三个班级中的9名同学进行访谈,选取标准以班级中的学生累计成绩排名为依据,依次选取各班班级成绩水平偏上,中等及偏下的学生各一名,进行访谈。受访学生的一般资料,见表1。
  2.高职学生的特点。(1)文化课基础薄弱。高职学生高考分数普遍偏低,因此,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而文化知识的薄弱导致学生虽有心想学,却常常会听不懂,陷入“听不懂—不想听—更不懂”的恶性循环中,影响学习积极性。(2)学习动力薄弱。高职学生在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比较过程中,往往内心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与大学生存在差距,就算拿到文凭,也不具有职业竞争力,因而感觉生活迷茫,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安心学习。(3)渴望享乐,个性明显。高职学生自我意识极强,不喜欢束缚,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管,行为上更推崇“潇洒”、率性而为。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使得产生隐性逃课的原因亦具有特殊性,故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展开针对性地研究,得出可行的应对之策。
  3.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制定访谈提纲,根据预访谈结果对提纲进行调整,与访谈对象约定访谈时间,在学校教室中,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9名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访谈开始前由笔者介绍访谈目的并承诺保密原则,每个访谈的时长在20-40分钟,访谈过程中,做好实地笔记记录,并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
  访谈结束后,利用访谈笔记及录音材料,整理访谈资料,对所有访谈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进行整合归纳,形成研究结论。
  4 访谈结果
  依据访谈结果,被调研的高职学生中针对隐性逃课,普遍存在以下几点现状:
  4.1 隐性逃课的频率。依据不同年段分析隐性逃课频次,9名访谈对象,均表示,在低年级阶段,隐性逃课的频率明显少于高年级阶段。出现隐性逃课频率随着年纪阶段加深,不断增加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学业压力的降低。访谈者Y5表示:“刚刚进学校的时候,上课都是很认真的,特别是数学课,就怕自己考试会通不过,但是等期末考试,发现考试内容都会说重点,基本都能通过,之后慢慢就越来越不想认真听课了,觉得没意思。”其二,学习知识与实用性的理解偏差。访谈者Y1表示:“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基本上课也做自己的事,原因是我觉得学的东西,根本用不到,我们是大专生,本来就该学一些更具有实践性、经验性的活动,现在学的东西,我觉得基本用不到我之后的工作中,比如PS课程,我觉得虽然学了,但是都很皮毛……觉得根本比不过别人,应付应付考试就行,但听课的兴趣就没了。”
  依据课程内容分析隐性逃课频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隐性逃课频次较高,专业必修课的逃课率相对较低。访谈者Y9:“其实课程的内容很少影响我们(听或者不听),如果有趣、实用一点的课,就多听一点,但是基本就看要不要考试,考证,如果要考证,就会让自己一定要听一点。”
  4.2 隐性逃课的原因。在访谈过程中,反映出两类隐性逃课的原因,分别是实用性及“宽出”的毕业机制。所有访谈者都提到了自身选择隐性逃课,是因为课程的实用性不高,但当笔者继续询问他们,认为什么是“有用的”“打游戏、看手机是否就比学习有用”等问题时,访谈者出现了回避问题的情况,企图营造自身选择隐性逃课,不是因为自身不想学习,而是觉得学了也没用的情景。Y5:“我已经在外面实习了,觉得上课学的知识真的用不到实践中,觉得虽然专业课很多知识学过,但觉得学得太浅了,不应该浅尝辄止,应该让我们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方向,然后让我们深入去学习。比如电商平台的实操,完全可以分初阶、中阶、高阶的方法来授课,我们可以把一门知识深化掌握,才能有点竞争力。”Y2,Y5,Y6:“我们读书就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考试前看看重点内容,就足够了。”
  4.3 隐性逃课时会选择做什么。9位访谈者在隐性逃课时选择了轻声聊天、手机看视频、手机打游戏、手机聊天、手机刷双微等方式替代听课,没有一人选择看书或其他学习相关的资料。可见隐性逃课已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解决隐性逃课问题迫在眉睫。
  4.4 增加课题趣味性,是否能解决隐性逃课问题。笔者询问如果增加课程中的视频安排、故事分析、趣事讲解,是否能增加他们听课的兴趣。9位访谈者均表示视频,故事只能吸引一时的注意力,很难将他们真正从手机或闲聊的世界中拉回课堂中。Y1:“老师,其实有趣的视频,故事真的没用,我觉得就算你请到李诞(著名脱口秀演员)来给我们上课,我们也还是不听的。”Y8:“我也会听一会,但是也不影响我们打游戏,反正就是一心二用呗,主要是觉得学得没意思,现在学习就为了考试、考证用。”Y2:“课堂有不有趣,对我影响不大,我觉得如果这门课需要考证,或者期末考试挂科的概率比较大,会影响我拿到毕业证,我就会认真学。”
  5 原因初探
  5.1 高校“严进宽出”的管理机制。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管理机制,使得期末考试阶段成为学习压力的聚焦点,而平时的学习生活却出现懈怠情况。在访谈过程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考试和能否获得毕业证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这门课学习的态度。若改革现有的高职院校考核机制,将考核成绩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重视课堂测试、随堂作业、课堂展示,同时减少划重点,期末突击的普遍操作方式,把好每门课的考核关。
  5.2 课程设置实用性有待增强。9位被访学生均反映课堂的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情况,想学的内容,学不专,必修的内容又太“学术”,导致自身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高职院校在未来的课程开设中,可增加课程与实际生活、社会工作需求的关联度,甚至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授课,提升知识的实际运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真实价值,让课程的设置,真正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就业、生活,解决学生内心觉得“所学无用”的厌学情绪。
  5.3 学生层面,学习动机不足。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抱着“混”文凭的心态开展学习生活。学校期末会划重点,每个班级要求考核通过率等的设置,让学生们觉得不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习,就能获得一纸文凭,学习只要蒙混过关,不需要认真付出的心态也在学生心中进一步滋长。而高职学生,在当前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学历弱势的情况,致使他们更要求学习知识的实用性与实效性,若能通过考证、严肃考核机制等方式,来增加其毕业证书的含金量,提升其就业、创业的能力,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隐性逃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丽华,吴森林.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江西:老区建设,2018(12):52-54.
  [2] 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上海:当代青年研究,2001(3):15-17.
  [3] 范丹微,秦亚芹,胡笑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调查分析—以衡水学院为例[J].重庆:知识经济,2015(11):178.
  [4] 李艳.大学生逃课问题:现状与缘由—基于H大学的实证调查[J].齐齐哈尔:理論观察,2010(3):98-100.
  [5] 郭一凡.在越轨行为之外: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新疆: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54-60.
  [6] 邹洪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以隐性逃课现象为例[J].北京:高教学刊,2016(22):121-122.
  [7] 李丽.对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再认识[J].湖北: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9):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学生智能的差异会对知识理解、知识接受以及学习成绩等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思路,对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教学目标,并训练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智能,以此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
期刊
摘 要:2020年全年,中国地质大学的国际学生一部分留在校园,另一部分回国后滞留在本国。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管理模式面临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考验。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应对挑战,大胆改革,探索出适应学生跨时空学习需要的教学模式,启用国家级汉语水平考试平台,提高教务管理实效,并谋划未来的改进思路,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际学生;教学模式;教务管理;改进设想
期刊
摘 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德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德育理论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文章首先阐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然后以具体社会实践活动案例为对象,阐述社会实践活动与德育渗透的相关性,之后分析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   关键词:社会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以新型现代计算机工程科学理论形式首次出现。对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理论基础加以研究,可以准确阐释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以及相关理论本质上的问题,主要目的是将现代人工设备以及智能机器进行综合开发,为现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目前所涉及的内容繁多,以相关电子工业应用工程技术和相关电子工业电气工程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处理相关技术领域为主,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期刊
摘 要:整本书阅读可让学生扩大阅读空间,提升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目前,整本书阅读存在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较弱、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不足、素材选择不科学等问题。为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认真分析整本书阅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生为本,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素材;明确整本书阅读目的,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率;优化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延伸活动,强化学生的
期刊
摘 要: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可在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但目前,科学课程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存在教师不重视实验环节、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探究观念;构建开放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进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积极性评价,构建和谐的师
期刊
摘 要:党建思政工作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可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新形势下,企业要意识到党建思政工作的重要性,正视以往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得失,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运用策略。  关键词:企业 党建 思想政治工作 运用  1 引言  党建思政工作对企业的政治性领导是一项经常性
期刊
摘 要:英语是国际间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农村学校,英语教学存在学生缺乏英语学习信心、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重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英语对话技巧、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以高效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新时期大学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要想很好的传承红色基因,就必须讲好“红色故事”。而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好可以通过课程实践——口才训练,即朗读、朗诵、演讲的方式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讲好红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红色故事的精神鼓舞并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真正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耶夫.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以顺应论中的交际语境关系顺应维度为理论依据,以经济学人新闻标题汉译为研究对象,探究英语新闻标题汉译过程中的选择与顺应问题。结果表明,新闻标题的翻译对新闻的译介传播非常重要,译者应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多方面考虑,做出正确的翻译选择。  关键词:顺应论 交际语境关系顺应 《经济学人》 标题翻译  1 引言  现今,新闻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了解其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