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怯场,是“安全”在作怪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kaoyouyaozh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活泼开朗、落落大方,尤其是在一些公众场合,更期望孩子能表现得勇敢自信。然而很多孩子一到大场面,就“怯场”了。这时,大人越是催促,越是着急、说好话,孩子反而越不配合。
  事实上,孩子本没有“怯场”的意识,他们更多的是有“安全意识”,如果孩子原本具备的一些才能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那一定是他们感觉到了“不安全”。这种“不安全”包括心理不安全、能力不安全、身体不安全等。仔细分析,对孩子构成“安全威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对环境和人感到陌生
  
  3个月大的孩子,无论是面对父母,还是生人,从不“认生”,谁抱都行,而到了4、5个月,逐渐有了“自我意识”时,孩子就开始“认生”了。面对陌生人,他们会哭闹、拒绝别人抱,这时只有“妈妈”才能让孩子重新安静下来。为什么?因为妈妈让孩子感觉安全,孩子只有感觉自己“安全”的时候,才会表现得“一切正常”。越大的孩子越是如此。
  试想,孩子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那么多陌生的人,还要在他们面前表演,孩子能不“警觉”?能不“扭捏”?
  
  引导者态度强硬、不自然,令孩子产生防范心理
  
  有时,即使孩子对环境不陌生,但引导者在要求孩子做某项任务时,态度强硬、做作、不自然,孩子会本能生出一种防范心理。这时,他会对引导者的话语产生怀疑,进而分散了对“要做的事情”的关注。许多时候,“引导者”不是父母,就是老师。
  如果引导者能及时意识到,不强迫、不勉强孩子。给他一定的时间考虑,或许能使孩子卸下防范包袱,进而主动要求表现自己。只要日后多加锻炼,多鼓励多赞扬,持之以恒,由浅入深,孩子“怯场”就会得到改善。假如对着别人数落他或强迫他,会适得其反更让他记忆深刻,以后碰到类似的事就更害怕、更怯场了。
  
  身体不舒服,无心表演
  
  孩子“怯场”的原因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身体不舒服,无心表演。当孩子身体不适时,会表现得焦躁不安、容易哭闹、不听商量、做事不配合。孩子生病前的这些征兆往往容易被家长忽略。家长对孩子行为的错误解读,会进一步导致孩子的不配合。
  
  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怯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孩子对自己不自信,担心自己表现不好。“艺高人胆大”,艺不高,必胆小,这还是源于“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安全感”。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锻炼与陌生人打交道,比如和人打招呼、问路、去超市买东西。如果孩子一开始不敢独立去做,家长可先陪着孩子一起做,逐渐过渡到让孩子独立去做。锻炼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会胆大。
  怯场,其实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当孩子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缺乏安全时,会本能地“怯场”。这样的怯场会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理应得到家长的认同和理解。这时,家长万不可强迫孩子大方,而要尊重孩子、体谅孩子、理解孩子。当我们尊重了孩子,理解了孩子,孩子就会“转危为安”,进而主动要求表现自己。事实上,只要孩子感觉到了安全,就会有心理上、能力上、感情上的安全,孩子自会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其他文献
终于踏上了旅程,亲子同游,其乐融融,以下贴心小锦囊能让您和孩子玩得更加尽兴——    ◆出游前收拾好行李,孩子的衣物可以备多一套供随时更换,食物和水要准备充足,以免饿着、渴着孩子。  ◆旅途中难免行路较多,帮孩子挑选一双轻便舒适的鞋子,最好不要让他穿刚买的新鞋出游。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不要让孩子吃旅游点出售的不合格、过期食品和饮料,不喝生水、泉水、河水。  ◆旅游时户外活动较多,尤其是暑假盛
早期教育是当前最热门的一个教育话题,科学的早期教育确实能让孩子出类拔萃,优人一等。生活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各种“小神童”和“小天才”的案例。 正是因为早教有这样的“神奇功效”,让许多父母不再用一种理性、平和的态度看待孩子、认识教育——  ●吴女士最近正在发愁要不要把8个月大的儿子送进亲子班,去的话很难抽时间陪孩子,不去的话又很焦虑,因为身边亲友、同事、甚至邻居的孩子都在上,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每次给他洗澡时,我心里总忍不住想:“要是哪天我手脚不灵便了,儿子会不会为我洗澡呢?”有时还忍不住问:“儿子,以后爸爸老了,手脚不灵活了,自己洗不了澡怎么办啊?”儿子总脆生生地回答:“那就我给你洗呗!”听着儿子的话,心里虽不当真,却也乐呵呵的。  谁曾想,不到我年老手脚不灵便的时候,儿子就给我洗澡了。就在开学不久的一天早上,我骑自行车上班,一辆摩托车从后面赶超上来,把我撞翻在地。我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公德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孩子就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如何为孩子的人生涂抹上社会公德的色彩,需要父母独具匠心,妙笔生花。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公德标准。父母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的语气、待人的方式、做事的态度等等,都将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
那段时间我和老公闹离婚,我们反复商量着儿子跟谁,财产如何划分,将来的抚养费要怎么出。商量常常升级为争吵,我们都不肯让步。  儿子就是那时出的事儿。那天,他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动不动。我叫他吃饭,他不理我。我生气了,厉声说道:“你再不来吃我就把碗筷收了。”可儿子还是不动,我走过去问他:“儿子,你在干吗?”  “嘘!”儿子对我做了个禁声的手势,神神秘秘地说:“妈,我不吃饭,您给我两节电池就成了,我是机
克利夫·巴罗斯是比利·布雷汉姆牧师团的负责人。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很小的时候经常做错事。尽管克利夫严厉警告他们,如果下次再犯,就要接受惩罚。可两个小家伙依然重操故伎, 不思悔改。为此克利夫很恼火,孩子太小,不堪处罚,可倘若继续放任,让他们为所欲为,又对成长非常不利。克利夫思索片刻后,把两个孩子叫进自己的房间,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犯了错误就必须接受惩罚,你们年纪太小,爸爸决定替你们承受惩罚。”说完,
夏天的一个早晨,妻子带7岁的儿子去菜市场买菜。在一家菜摊称好2斤鸡蛋后,摊主算好了价钱,说一共20块零5角。妻子掏出20块钱,又故意摸了摸口袋说:“刚好没有零钱了,你这鸡蛋也不算便宜,就给20吧。”摊主只好答应。哪知,在一旁的儿子却说:“妈妈,我这有。”说完就掏出了5角递给了摊主。回家后,妻子气不打一处来,不停地责怪儿子是“败家子”。儿子却一脸的委屈,哭丧着脸要我给评个理。我虽心知自己要是遇到这种
前段时间出差回来时,正逢上老婆怒气冲冲地教训儿子。说话间,老婆递给我一本儿子的作业本,翻到最后一次作业时,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句话——“老师,作业太多,我没时间,这次只能做一半了!!!”为了宣泄自己强烈的感情,儿子还画了三个大大的感叹号。我不由一笑,心想:“这小子,还真越来越大胆了。”  之后,我一直在想对付儿子的办法,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的招儿来“惩罚”他。  午饭过后,儿子提出要我帮他理发,他
四条腿的动物  ●文/张金初    老师问:“婷婷,你知道的4条腿的动物有哪些吗?”  婷婷说:“狗,猫,牛。”  老师鼓励婷婷继续说下去:“还有呢?”  “还有两只鸡!”婷婷自信十足地回答。    戴眼镜  ●文/金楚楚    我正在看报纸,3岁的儿子问:“爸爸,你为什么要戴眼镜?”  我正想告诉他近视眼和眼镜的原理,没等我把话说出来,儿子忽然自己开窍了,恍然大悟道:“噢,我明白了,眼镜比眼睛大
彤彤两岁了,近两個月开始进入角色扮演狂热期,热衷玩各种各样“过家家”的游戏,在设定的情节下,小家伙演起戏来有板有眼,非常讲究真实。这让我抓到了一個教育的好机会。  角色反转,学会换位思考  彤彤的占有欲比较强,在樓下与小朋友玩时,常出现霸道、不肯分享等情况,虽然平时我也常提醒,但孩子不怎么接受,总是自动屏蔽我的话。  某天,我和彤彤玩游戏,规则是两個人抢一個玩具,抢赢的可以玩,输的只能请求。我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