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主权?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希腊欠下数额巨大的外债时,该国人民却大力抗议,谴责对其国家自主权的“干涉”。诚然,为了换取欧洲可观的经济援助,希腊独立管理国家的能力将受到限制。但问题是,关于希腊主权严重受损的控诉是否真的合理?
  民族国家主权的理念植根于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它以各国内务不受外国力量的干涉作为国际关系中的指导原则。将这一逻辑推至极端,国家主权的实现需要把一个国家在国土上和关系上与其他国家分割开来。事实上,对国家主权的过分强调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毕竟,任何国际协议,不论是政治或经济上的,都需要一定的主权让渡。
  欧洲对于希腊的援助即为合作协议的一个例子,在这一协议下,各方在交涉的过程中须考虑到他方的利益。希腊求助于其欧盟同胞,而后者不得不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除1300亿欧元贷款外(这一数额超过希腊GDP的40%,且高于2010年的1100亿欧元贷款额),希腊债务被实施50%的“本金扣减”。此外,欧洲央行已放弃其持有的希腊债券的预期收益。
  不管这是否希腊问题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最佳解决方案,欧盟参加了这一政策的制定是合乎逻辑的。参与由国家组成的国际社区的集体生活,就意味着把别人放在考虑之中,并在必要时放弃部分自主权。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恰当地把这些例子描述为寻求全球影响力而实现团结和融合的案例。国家之间合作,是因为这样做是有利的,但与此同时,它们失去了控制某些内部事务的权力。它们从原来的单边决定,转变成合作决策。
  至于这是否对主权造成侵犯,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主权。国家主权的概念取决于其成员是如何定义它的,正如个人自由的概念一样。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其经典之作《论自由》中使用了“伤害原则”来表达他的观点——只有在为了保护他人免受伤害的情况下,个体的自由才应该受到限制。而讨论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怎样定义对他人的“伤害”。
  同样,关于何为国家主权的辩论,取决于我们认为什么是“国内”问题。着重点的不同,以及关注焦点的宽度,都会决定我们怎样看待主权——是把它首先放在“全球”(或者至少是“联邦”)的维度呢,还是首先放在“国家”的维度。
  歐盟似乎代表了这两种主权概念的折中。但是,纯粹的国内事务和需要国际社会集体行动的事务,这两者之间正变得越来越难以区分。
  全球化已使国家边界之间的渗透更为显著。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的政策,无论其是关于工作、环境、公共卫生、税收,还是其他数不胜数的问题,都可能对他国产生直接影响。在国与国的经济表现上,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例如,由于美国和欧盟的经济低迷,中国今年的GDP年均增长率将放缓两个百分点。
  同样,越来越多具有不同特点和历史轨迹的国家正以强劲的姿态涌现在国家舞台上——比如最近,巴西的GDP超过了英国。在当今这个时代,当现存的问题和威胁越来越多,而各国保证其公民安全的手段未能及时赶上时,这些新兴国家的涌现对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国与国之间存在复杂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减轻权力的滥用和维护全球的公共资产,我们需要一个由国家构成的组织,以及以负责任的对话为导向的治理结构。如果没有这样的结构,全球将面临一场激烈而无序的逆向竞争。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发展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冲突。
  对欧洲而言,合法性是必需的——让我们实际一点吧,只有欧洲人克服有关主权的某些过时的想法,合法性才会实现。可笑的是,当危机来袭,欧盟被指责缺乏一体性。现在,当它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时,却被谴责限制国家主权。
  必须让公民体会到,治理他们的机构是考虑他们利益的,同时会把他们纳入决策制定的过程。这一理念就要求建立一个依靠规则而非依靠权力的联盟。的确,欧盟没有马上找到关于某个问题的所有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前途。欧盟是一个崭新的、了不起的试验,与所有的试验一样,它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当使用一个更为“国家”的主权概念时,我们需要付出怎样的机会成本。
  事实上,相互依存的态势已经完善起来——以至于这一态势已经无法逆转。在当今世界上,拘泥于威斯特伐利亚式的狭窄的主权观,轻则为不合时宜,重则可能导向一场危险的赌博。在平淡无味的当下世界,主权的概念已然向前迈进了。
其他文献
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扪心自问,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我的写作配得上吗?  前不久,陕西省作协主办的老牌文学杂志《延河》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两篇博文:《延河》201O年第九期自由来稿截图(系一组“风姐”的诗歌),和《延河》编辑为凤姐写的2000余字文学评论。这次《延河》刊登凤姐的诗作,有人就猜测是不是要借凤姐来炒作自己,因为就在几个月前,《延河》杂志刚刚改版。对此,《延河》执行主编阎安认为并无炒作,“我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含义,首先是中外交往的海上运输通道,但决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海上通道建设。其核心,不在于作为物质载体的相对固定的有形通道,而在于其中包含的源远流长的精神和文化。此外,海上通道的内涵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不断填充时代内容,始终处在动态演化过程中。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同时又有浓厚时
“伊斯兰国”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也可能变成一桩交易。在前不久的联合国大会上,奥巴马把埃博拉疫情、俄罗斯威胁、“伊斯兰国”并称为三大主要威胁。这3个问题都令奥巴马很头疼,但现在他计划用其中的一个“问题”去解决另一个问题。  10月14日,在位于巴黎的美国大使馆,国务卿克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促膝长谈”3个多小时。克里称,他与拉夫罗夫会谈的内容广泛,包括朝鲜、阿富汗、叙利亚、埃博拉病毒蔓延等。不过
十八大报告指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报告还具体提到了执政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概而言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有必要进行调适,以更好的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任。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杨光斌。  《南风窗》:最近10年
去医院看病,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那些面无表情,冷语冰言的医生。遇到此类医生,大多数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心里是很难受的。有时常会突发奇想,怎么我们的院校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不会笑,不懂慈悲为怀的人呢?世界曾流传一句谚语:医师的笑脸是最好的良药。稍有社会阅历的人,大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上小学的孩子同样不喜欢那些一进课室就板起脸,表情像一把硬棕毛刷子那样的老师。遇到这些不苟言笑,话语呆板无趣,或开口伤人
下一个帝国  【美】《大西洋月刊》5月  穿越非洲,满眼所见,新的铁路已经铺就,新的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港口正在加深,商业合同正在签署。这种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是由中国人主导的服务于中国对原材料永不满足的需求。中国所做的一切,是改变了非洲的面貌,还是像西方一些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掠夺?  在非洲,著名的坦赞铁路是由中国在1970年代援建的,花费了5亿美元,在“文革”的背景下,这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花费。
包括每日提款额限制、不得在定期存款到期以前提款、定期存款到期强制续存等内容的全面资本管制;重组银行体系,第二大银行大众银行(Laiki)账户上有保险存款超过10万欧元部分可能直接没收25%~30%;对免于没收的其它银行存款将征收存款税……小小塞浦路斯的金融危机及其解决方案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人们由此窥见了欧元区和欧盟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依然居高不下,对欧洲经济走势的信心动摇,更看到了风行国际投资界的
反腐败最终指向的是政治生态的革新,需要党的自身建设来提升执政党的公信力。2014年8月底,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  在深化改革和强力反腐势必要借重权威的环境下,如何推进党内民主,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单一监督的边际递减效应  《南风窗》:你怎样看我们今天的政治生态?  王长江:所谓政治生态,实际上是政治
对于我的同事袁清华来说,一年几次购买种子是众多工作的重中之重。小毛驴市民农园是一个生态农业基地,以蔬菜种植为主,每年要为北京1000多个家庭配送蔬菜,袁清华需要购买的种子加起来近200种。袁清华是科班出身的新农夫,提到种子问题他连连摇头。对他来说,好的种子需要发芽率高,适应北京的气候,抗病虫害,最后长出来的蔬菜老百姓还爱吃。  听起来并不困难,但到选择的时候不得不极为慎重。首先是选择声誉较好的种子
必须保持民意的理性表达,防止打砸抢过激行为,也要警惕个别媒体从商业利益出发夸大其词、煽动舆论。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都是通过危机中的主动求变,逐步实现从边缘走向世界的中心。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和所处环境在过去10年中保持了稳定,因此总体上仍以延续性和稳健性为主。但在具体层面,中国外交在这10年遭遇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挑战,这些挑战冲击的不仅是中国外交的传统惯例,也包括中国外交过去30年的基本理念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