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面临着很多困境,其中审美文化概念的泛化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反对者声称审美文化的泛化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深度的削平和诗意的缺失,本文试图从文化的平民化有助于打破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之间的文化壁垒的角度思考这一泛化的必然性和进步的意义,并以一种辩证的视角提出泛化后可能会引起真正的理想化的观点。
  关键词:审美;泛化;辩证;理想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66-02
  
  审美文化的概念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下使用得很频繁,以至于我们甚至无法界定它的边界和范围。像众多的现代学科的概念一样,审美文化的概念也是一个舶来品。有学者考证,这一概念由18世纪末席勒处萌芽,至19世纪中叶斯宾塞那里明确提出,到现当代使用者渐渐多起来。通常,人们都是泛泛地使用这个词,或是指文学艺术,或是指审美活动,或是指艺术文化,甚至与审美修养、审美教育等概念混用,相当含混模糊[1]。但总的来说,在西方那里,审美文化有一种高雅文化或者是精英文化的意味。
  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概念就更见复杂了。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审美的泛化或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2]。
  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审美文化变成了一个缺乏共识却又在广泛使用的概念。原因当然很复杂,牵扯到多方面的因素,而现在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审美泛化本身,从某种意义来说,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当一种存在成为我们必须经常面对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对这一存在进行思考。
  众所周知,审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很难说清楚,尤其是对于一般民众。我们事实上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考或直觉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或者说我们几乎是在任意地使用这两个概念。而一种知识的力量或者说是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民众的普遍接受和理解。比如说中国传统的孝,没有多少人能在理论上理解它的意义,什么是孝?为什么要有孝?孝在历史中的演变是怎么样的?东西方对孝的理解有什么差异?封建时代为什么把孝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诸如此类的问题事实上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经验和接受。我们大都依靠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观来理解孝,孝存在于具体的事件中,大多数人可以很容易的举例来说明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虽然基于个人的认知世界和前理解的差异,但是各人对孝的理解有很大的交集。在这个时候,孝成为了一种文化。
  按照这一逻辑,我们不应该对当下文化一词的泛化感到惊奇,同样的逻辑也适合用来解释审美一词的泛化。从文化来说,文化一词的使用几乎无处不在,诸如饮食文化,筷子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甚至是性文化等等,我们很难找到某一种现象后面不可以加上文化一词,审美一词相对于文化一词对广大民众来说好像陌生了一些,但是美的使用同样是泛化到无处不在。我们感到担心的是在很多情况下,美与丑的界线正在淡化,或者说当丑不再是丑,不以为丑的时候,那么美就自然地淡出了我们的信念。
  审美文化把美学的视野扩大到文化的层面,从纯粹走向了现实存在,从象牙塔走向了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语境下,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技术和经济活动的派生物,是技术使广大民众能够接触到了新鲜的事物,是经济活动的刺激产生了新鲜事物,并且诱惑或强迫我们去关注新鲜事物。当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东方与西方等近乎二元对立的各种事物一下子倾泻在一堆的时候,混乱与迷惘就不可避免了。
  我们讲中国当下的语境,就不能不讲漫长的封建统治和三十年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经济发展的一骑绝尘就是当下大多数现象的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审美文化的泛化是一种不可绕过的历史进程,而且是一种对于过去历史的进步。我们单就文言文来说,不但我们今天的读者阅读起来不方便,就是文言文时代的普通民众对它也是望而却步。我们当下的不方便是因为时间的距离和白话文运动的结果,而文言文时代普通民众的望而却步是因为人为的因素。中国历史的共时和历时的割裂,文言文本身难辞其咎。我们现在的口号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国内学者提出要甄别出实现哪种复兴,也就是说要明确判断封建传统里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呢?以西方的理论还是现实的直觉?这就又衍生了一个问题:是以哪一种西方理论或是以哪一个阶层的直觉?我们现实的价值观的混乱和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导致了现象上的观察视角的多元化。从少数精英的小众探讨到广大民众的普遍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美文化的泛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它比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更有意义。如果广大民众可以积极地参与和实践某些事件,那么实践的结果就可能是一种新的传统文化,是人民创造了历史。
  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济的改革带来了我们观念上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我们的经济活动几乎和传统决裂的时候,我们的观念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与传统文化保持一致呢?我们的目标是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的四位一体的全面建设,我们说中国特色,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与中国相同,传统文化与当下在某种程度上的断裂,基于西方语境下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与其说我们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时代,不如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我们每一个具体的行为背后都有文化的潜在的支撑。审美文化,我认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理想性质的自由的和美的文化,但是他的存在却必须泛化在广大民众的日常观念里,即变成海德格尔所说的“常识”,它既是一个目的,又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我们无需确定它的起点和终点,但是我们必须找到它的方向。作为对过去的知识和文化的精英化、小众化的一种反驳,审美文化的泛化,或者说是审美文化的日常化就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这并不是为审美泛化的辩护,而是对审美泛化的一种认识。正如徐放鸣教授指出的那样,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审美领域的距离在缩小,界限在淡化,精英与大众在文化消费和审美选择上的共同点或近似点在增多,雅俗共赏在“平民化”的基点上成为可能[3]。
  我们当下语境的一个特殊性还在于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信息化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我们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处于一个无时无刻不在与外在环境进行着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时代。我们自己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发展,这种发展总是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发展存在着某种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的语境和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有着根本上的差异。我们不能否定西方的科学,甚至文化上的成就,资本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成为了一种常识,这种常识已经存在于广大民众的观念里。问题在于我们应该主动地选择其中的已经取得共识的精华,而不是被动地被枪炮逼迫着选择。就像在经济领域内,我们吸收资本主义的有益于生产力发展的经验一样,我们同样应该吸收资本主义文化领域内的知识成果。我们现在的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在照搬西方的知识体系,至少是在形式上照搬西方的模式。模仿只是手段,也许模仿可以解决一时只需,而创新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这里的创新我们可以理解为重新构建一种先进的民族的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是未来的传统文化。它既是过去传统的继承,又是未来的传统。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历史的发展有必然的规律性,也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存在普世价值,一个现实的任务是:我们必须在对传统、西方以及我们当下的现实三者之间的客观存在做出理性的思考。审美文化的泛化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是对先前的精英化、小众化的一种否定,这是审美文化自身的演化,或者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必然。我们一面参与着这个进程,一面必须以“他在”的边缘性的立场以理性审视着这个存在。西方的反理性,后现代主义等思潮是建立在西方的历史语境中,我们不应该跳过自己的历史现实而去盲目地跟风,我们应该意识到邯郸学步的风险。假定当下的审美泛化的正面意义以后,我们同样应该看见它的“反题”,也就是应该充分看见它的负面意义。我以为它的负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价值标准的混乱和理性思考的缺失。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甚至说一个人在处理不同的问题上都可以采取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而对待某一问题的态度通常依靠的是感性的理解而非理性的思考。我无意批判一个人思维方式的优劣,只是想指出广大民众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这种缺乏正是以前历史上的文化精英化的遗产。学界的一个观点认为即使在世界范围内来看,精神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刘德斌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推荐序中特别认同此书的一个历史主题,即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4]。原因之一在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较少的受到权威和前见的约束。从这个意义出发,我认为文化是在批判和反思中前进的,秩序总是出现在混乱之后,或者说在混乱中蕴含着秩序本身。审美文化需要在审美文化存在中抽象出审美正义,审美伦理,审美价值。尽管我们很难找到公认的精神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人类从未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如果我们不能在什么美的问题上取得共识,那么我们在什么是丑的问题上取得共识同样具有很好的意义。每一个肯定的命题本身就具有一个具有否定意味的命题,审美文化的泛化本身就蕴含着“非泛化”的前进路线。这种“非泛化”与先前的小众化之间的进步或升级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批判与反思,现在就是过去,同样的,现在也是未来。
  科学总是对现实的思考,每一个系统的理论总是以一个日常经验为出发点,然后它必须回到日常经验上才能为广大民众所了解,精神科学似乎更是如此。我们当下的现实在历史上找不到类似的经验,这就提供了构建新的文化传统的契机,我们现在对现实的思考在若干年后不就是一种传统吗?
  审美文化的泛化是对于审美文化精英化、理想化的一种自然地否定,泛化本身事实上已经是一种存在,而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下一个理想化的路线。处在当下特殊的语境下,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对当下的批判和反思,在大众广泛参与的背景下,面向未来,重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统。离开了大众的参与,审美文化只是学术上的名词,没有任何现实或文化上的意义;离开了批判和反思,审美文化会变成混乱的感性存在。面向未来,重构传统,我们需要反思,也需要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国玖.西方文化语境中“审美文化”概念[C]//徐放鸣,李丕显.文化关照与审美阐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63.
  [2]陶东风.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
  [3]徐放鸣.审美文化与形象诗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3.
  [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责任编辑/石 银)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就业难”和“用工荒”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我国的“就业难”和“用工荒”却呈现出了一种特殊性: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农民工。这说明了我国资本积累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数量的扩大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被中断,那么进一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就业难;用工荒;产业
期刊
摘 要:检察监督作为我国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职能,是实现我国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而司法独立是一项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宪政原则与司法原则,但司法独立的确立要以法院的理性化为前提,独立司法必须以制约与监督为要件。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对司法裁判所进行的法律监督亦即检察监督,不仅为司法公正增加了一重“保险”,而且促进了我国司法独立早日实现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检察监督与司法独立是对立
期刊
摘 要:行为人盗窃空白现金支票后,偷盖财务章和人名章并加以使用的行为定性,实践中存在一定争议,就此问题进行探索性的思考,并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支票;盗窃;票据诈骗  中图分类号:D91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20-02    一、基本案情  2003年10月26日,犯罪嫌疑人周
期刊
摘 要:从对爱迪生“天才”名言的翻译①,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重视灵感,中国人重视勤奋,这不仅与中日社会发展程度有关,更反映了中日两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导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比较分析了中日教育异同,并提出翻译应该与时俱进和大胆创新。  关键词:勤奋;灵感;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比照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
期刊
摘 要:亨廷顿认为,现代化会引起政治动荡和混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治制度的失衡,而政党则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在结合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分为革命战争时期和国家建设时期两个阶段,最后针对新时期的现代化发展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见解。  关键词:共产党;现代化;革命战争;国家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D
期刊
摘要:从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分析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的成因及宗教信仰对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完善高校助学体系及心理支持系统,以满足在校大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降低校园内弱势群体对宗教的依赖作用。  关键词:宗教信仰;心理需要;社会救助体系;心理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0-0038-02 
期刊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交换的极度便捷和高效,随之也带来网络服务商著作权间接侵权行为的普遍化,应证了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笔者分析了传统侵权法理论规制的缺陷,并运用风险社会的理论提出了对网络服务商间接侵权行为进行规制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风险社会;网络服务商;风险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118-
期刊
摘 要:团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生力军,以广东培正学院团建工作为例,论述基层团组织要适应改革发展的新情况和青年学生的新变化,依托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组织社团等建团,建设动态的活动团支部,实现民办高校基层团组织新模式,“多种模式,多重覆盖”。  关键词:团基层组织;新型团建工作;注册团支部;动态团支部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
期刊
摘 要: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方法,已经逐步在各级地方政府中进行实践探索和推进。北京市于2010年开展的首都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探索实践了社会组织参与服务购买的新模式。本文着眼于此次实践的积极意义和不足,提出在公共服务领域建立政社合作机制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政社合作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 要:微博作为自媒体,甫一亮相就以内容的微小性、传播的移动性、转发的便捷性以及交流结构的开放性等优势吸引粉丝热捧。广西新闻网敏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审时度势,以今年“两会一节”为契机,在丰富的全媒体直播经验基础上,联合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搜狐微博,首次推出微观“两会一节”大型直播互动平台系列活动,借携手微博之机,探索媒介融合新模式,寻求共赢。  关键词:微博;媒体融合;内容为王;传播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