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崔卫峰《王弼本〈道德经〉十八章“伪”意辨析》有感

来源 :兰台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y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崔卫峰先生在其《王弼本〈道德经〉十八章“伪”意辨析》一文中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伪”字的含义,并且认为“绝学无忧”句应该置于第十九章末。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并且对于“绝学无忧”的位置,目前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许抗生、彭浩、高定彝、尹振环、郭沂、陈锡勇、严灵峰等先生都有自己的观点)。文章列举了这四种观点,并根据世传、帛书、郭店简本等《老子》一一进行了分析,认为“绝学无忧”置于第二十章首较为合理。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绝学无忧 郭店竹简
  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04-16
  在道家经典《老子》一书中历来有许多存在争议的地方,例如第十八章“大道废,有大伪”中“伪”字的含义,“绝学无忧”一句位于何章等等。关于这两个问题,崔卫峰先生发表于《兰台世界》2016年第8期的《王弼本〈道德经〉十八章“伪”意辨析》一文均有涉及,笔者有幸拜读一番,产生点想法想与崔先生讨论,还望未有冒犯、不吝赐教。
  一、有关崔先生文中几个问题的商讨
  1.十分赞同“伪”解释为“人为”。崔先生在文中主要讨论了关于“伪”字的解释,并且明确表示赞同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将其解释为“人为”,论据充分,笔者也深表赞同,并且笔者想给崔先生增添两个论据。
  第一,苏辙《老子解》中,苏辙对“伪”字的解释也近似“人为”。苏辙对“智慧出,有大伪”这一句作的注为:“世不知道之足以统御万物也,而以智慧加之,于是民始以伪报之矣。”[1]17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是“世人不知道道已经足以统御万物了,而用以智慧,于是百姓开始用人为来统御万物”。如果将“伪”解释为“虚伪”则可以解释为“于是百姓开始用虚伪來回报它”,似乎也可以解释通,但联系上下文,正是因为“世不知道之足以统御万物也”才“以智慧加之”,“以智慧加之”后自然是来统御万物了,所以百姓开始“人为”地来统御万物,而不能解释为“虚伪”。
  第二,许抗生先生在《初读郭店竹简〈老子〉》一文中谈到他对“绝伪弃虑”一句的解释。郭店简本《老子》甲组中有“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的文句,许先生对“绝伪弃虑”的解释为:“《尚书·太甲下》‘弗虑胡获,弗为胡成’。虑指思考、谋划,为指人为,伪即是指人为。老子主张无知、无为,所以提出‘绝伪弃虑’的思想。”[2]102这里的“伪”未必是“智慧出,有大伪”的“伪”,但如若是此“伪”,那么在《道德经》中可以解释为“人为”的“伪”字就不止“有大伪”一处了。从而给“伪”字解释为“人为”作了佐证。
  2.与崔先生对陈鼓应先生删除“智慧出,有大伪”的态度一致。在对陈鼓应先生删除“智慧出,有大伪”这一句的态度上我与崔先生完全一致,不能因为郭店简本年代早一点就认为其真实可靠而将此句轻易删掉。对于史料的出现我们需要反复求证以证其真实性,并且即使确定年代久远也要保持冷静,毕竟我们并不知道真实的《老子》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存疑,但是直接将其删去似乎有失严谨。陈锡勇先生也认为“智慧出,有大伪”应该保留,郭店简本没有,当属抄漏了,同时他还提到廖名春先生从用韵考虑也认为此句非有不可[3]273-274。
  3.对“绝学无忧”位置的不同看法。在阅读崔先生的文章,读到关于“绝学无忧”应置于第十九章末还是第二十章首的讨论时,笔者有了一点不同看法。崔先生文中提到,“值得注意的是,陈鼓应先生对郭店简本更符合《老子》的判断,还直接影响了他对其他一些章节的分析判断。例如他将‘绝学无忧’置于‘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一章的句首就是依据郭店简本”。然查陈先生书中对“绝学无忧”作的注(即“按:‘绝学无忧’,郭店简本接‘为学日益’章,但与通行本同,置于‘唯之与阿’句前”[4]150-151),我们可以看到陈先生并不是完全依据郭店简本作的判断,同样有参考通行本。如若不然,按照郭店简本“绝学无忧”应在“为学日益”章之后,陈先生也应该将其移至同一位置,但是陈先生并未这样做。
  崔先生说,“‘绝圣弃智’一章是非常理性、冷静的判断,把‘绝学无忧’放在该章的句尾是比较合适的,可以使该章成为内容层层递进、逻辑结构严谨完整的三言;而‘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一章则主要是带有丰富情感的感叹”,主张把“绝学无忧”置于第十九章末。笔者并不以为是,并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展开了后面的分析,如有不足,还望各位方家指正。
  二、关于“绝学无忧”位置的四种观点
  关于“绝学无忧”一句的位置,历来的说法应该是两种,即第十九章末或第二十章首。但当郭店简本发现以后,又产生了两种观点,即第四十八章末与自成一章。现将此三章王弼本的主要内容列诸于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5]45,十九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5]46-48,二十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5]127-128,四十八章
  1.“绝学无忧”应置于第十九章末。世传王弼本和河上公本《老子》均将“绝学无忧”置于第二十章首,但是这种划分源于何很难知道,古人行文是没有句读的,王弼与河上公为《老子》作注而相应划分章节。“绝学无忧”上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下接“唯之与阿,相去几何”,许多学者认为“绝学无忧”置于第二十章不太合适,“绝学无忧”与第二十章所说内容相去甚远而与第十九章内容更为相符,故而有了一种新的观点,即认为“绝学无忧”应在第十九章末。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大致有归有光、姚鼐、易顺鼎、马旭伦、蒋锡昌、高亨、严灵峰、秦维聪、崔卫峰等。
  姚鼐在《老子章义》中说道:“使素朴无以巧利为,使绝学无以圣智仁义为,而民寡欲而无忧矣。末句不用韵,古人文字在其意不拘耳,不可以是别出之也,或当为无忧绝学。”[6]   马旭伦在《老子校诂》中说:“绝学无忧一句,当在上章。”[7]221
  蒋锡昌在《老子校诂》中说:“此句自文谊求之,应属上章,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一段文字之总结也。”[8]122
  高亨在《老子正诂》中云:“此句应属本章(指第十九章)。请列三证。‘绝学无忧’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句法相同,若置在下章为一孤立无依之句,其证一也。……于韵不谐,其证二也……则文意远不相关,其证三也。”[9]81
  严灵峰在《老子达解》校议中说:“按:二十章起句:‘绝学无忧’,疑当在此章‘少私寡欲’之下。”[10]91
  2.“绝学无忧”应置于第二十章首。认为“绝学无忧”应置于第二十章句首的人自然很多了,因为世传的无论是王弼本还是河上公本《老子》,此句均在第二十章句首。
  魏源在其《老子本义》中说:“上章言治国之道,惟绝圣智巧利则无弊,所以言无为之用。此章言修己之道,惟绝世俗末学则无忧,所以明无欲之体也。唯之与阿至荒兮未央七句,言世人为学多优之事也;众人熙熙至我独若遗八句,言己之无所欲於外也;我愚人之心至玩似鄙十句,言己之不求知於内也;末句正与首句相应。盖所绝者世俗之学,而所贵者食母之学也。……德者万物之母,道又德之母。众人逐物役智以资其视听思虑,则养其子而已。我独遗而去之,味道德以自养,然则绝忧畏之学者,正所以贵食母之学也。……食母见礼记内则篇,即乳母也。贵食母者,即婴儿未咳之义也。”[11]15-16
  许抗生在《初读郭店竹简〈老子〉》中说:“其实这四个字正是这一章的总括语。为什么人们有唯与阿(即是与非)、善与恶的区别纷争呢?这些就都是在‘为学日益’中造成的,所以只有絕弃这样的学习,回到文明未开的社会,人们处于无有是非、无有善恶之分的时代,这样也就没有什么纷争忧患了。所以这一章的开头就用了‘绝学无忧’四个字,以概括这一章的基本思想。”[2]98
  王蒙在《老子的帮助》中说道:“他是这样开始此章的,只有四个字:‘绝学无忧’。……我接触过的多数版本以此四字作为此章的开始。也有的将之置于上一章之结束。解释则无大异,认为老子说的是不要去学那些世俗末学,抛弃圣知礼法的学问,也就没有忧愁、忧虑了。我宁愿选择其篇首位置,似更有冲击力和概括力。……然谁又能保证,老子在此书中用一个字只有一个含义呢?绝是断绝,是放弃,是停止,又是绝对,是高级的形容词、副词。中华文明,何等绝妙,汉字构成,何等绝妙!绝是最坏的话,如绝户、坏事做绝;绝又是最高最善的绝顶,巅峰!”[12]83-84
  彭浩说:“‘绝学无忧’句今本归入第二十章,其下接文句同简本。……其文意连贯、一致,并无不可解之处。”[13]82
  3.“绝学无忧”应位于第四十八章末。认为“绝学无忧”应置于第四十八章末的这种观点产生于郭店楚简《老子》出现后。因为在郭店楚简《老子》乙编中,“绝学无忧”一句位于“为学者日益”章(即通行本第四十八章)后,而不是以前大家所熟知的“绝圣弃智”章(即通行本第十九章)后,其上接“无为而无不为”,下接“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对于这种观点,纵使以前许多人对“绝学无忧”这一句的位置产生怀疑并且与第四十八章产生联想,但终究碍于史料未能将之直接置于第四十八章中。直至郭店楚简的发现,才给了我们新的证据,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可能,也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新的观点。
  高定彝说:“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为此句应属于哪章提供了依据,简本‘绝学无忧’四字放在‘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之后,然后下接‘唯与呵,相去几何?’可见‘绝学无忧’……应该放在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之后。”[14]148-149
  郭沂在其文章中说道:“原来,在简本中,‘绝学无忧’处于相当于今本四十八章上段的‘学者日益’(今本作‘为学者日益’)一段和相当于今本二十章上段的‘唯之与阿’一段之间,这就完全排除了将其归入相当于今本十九章的‘绝智弃辩’(今本作‘绝圣弃智’)一章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绝学无忧’本来为‘为学者日益’章(今本四十八章)的末句。”[2]127
  陈锡勇在其《郭店楚简老子论证》一书中说道:“‘绝学无忧’句当在本章(指通行本第四十八章),本章简文下接第二十章。第二十章言‘本质’与‘现象’,是不当有‘绝学无忧’句也。……‘绝学’乃指‘为学者’当绝其为学而返乎为道,老子所谓‘多闻数窮,不若守中’也。”[3]222-223
  4.“绝学无忧”应自成一章。尹振环先生说:“此句(指‘绝学无忧’句)前有一小点。但是第一,它与下章分章点大小相同。第二,在简本此章与上章紧接着,一如父子夫妇。在今本则是远邻,一居南,上章居四十八章,此章居十九章;在帛书因篇次颠倒,一居南(十六章),一居北(八十九章)。这一点也可证明,他们并非一章。第三,它虽然是上章的延续和必然结论,但从引文上看‘无为则无不为’已是一个停顿。因此,‘绝学无忧’句,是有意独立成章的。《论语》之‘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中庸》之‘道之其不行也夫’等等,皆为一句一章。此为一章,想必无疑吧?”[15]280-281尹先生的看法,可以作为一种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并无可靠的依据。《老子》一书中从未有单句成章的例子,并且按整本书的体例来看也不当有单句成章,而《论语》、《中庸》均为儒家作品且晚于老子很多年,拿来作《老子》行文的佐证似有不妥。
  三、把“绝学无忧”置于第二十章首更为合理
  纵观上述四种观点,各有各的理论依据,各自也都言之有理。但是“绝学无忧”一句的真实位置只有一个,我们不可能以四个位置相加而不去寻求真相。虽然老子作《道德经》距今已久并且世传版本及注解也不甚相同,但追其根源也就为一。那么“绝学无忧”究竟在何位置,以现有史料看来,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找出一个更为合理、可能更加接近《老子》原本的最佳答案。   1.“绝学无忧”不应置于第十九章末。由上述各家对此句应置于第十九章末理由的阐释,我们不难看出大都是因为“绝学无忧”若置于“唯之与阿”章似乎显得格格不入,太过孤立。这些学者的看法也不无道理,但是仔细分析第十九章、二十章内容就会发现,其实置于二十章首也未尝不可。并且随着郭店简本的发现,“绝学无忧”置于第十九章末的机会更加渺茫。
  (1)第十九章言治国,第二十章言修己。
  魏源在其《老子本义》中的论述是很有道理的,第十九章“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三“绝”均接以“民”,显然是言治国之道。而第二十章“唯与阿”、“善与恶”、“众人”、“俗人”、“我”等一系列话语,无不是在说修己之道。德者万物之母,道又德之母。众人逐物役智以资其视听思虑,则养其子而已。我独遗而去之,味道德以自养,然则绝忧畏之学者,正所以贵食母之学也。[11]15-16“道”即“食母之学”,即“自然”,即“无为”;“绝学”之“学”即“其子”,即“世俗之学”,即“人为之学”。只有“绝学”故能“无忧”而为“道”。但此“绝学”之“绝”字含义正如王蒙先生所說“然谁又能保证,老子在此书中用一个字只有一个含义呢”。
  第十九章末,“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一句,若将“绝学无忧”置于其后即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看上去好像并无大碍,还挺通顺,但实际相去甚远。“不言守素,而言见素;不言返朴,而言抱朴;不言无私,而言少私;不言无欲,而言少欲。”[10]90故将“绝学无忧”置于句末,实难解释,“绝”与“无”和“见”与“抱”、“少”与“寡”根本无法对等并列而言,无论将“绝”解释成什么,与前面的字义都不一致。然则即使“绝学无忧”置于第十九章,笔者以为老子也不会将其置于章末,而应与“绝圣弃智”等一样而为“四绝”,但这样一来,就不再是“绝学无忧”了,而应是“绝学弃□”。所以,就此而言,“绝学无忧”不应置于第十九章末。
  (2)通行本与郭店简本相比而言,“绝学无忧”不应在第十九章。
  郭店简本《老子》乙编简三、四有言“(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此即通行本第四十八章,紧接其后的就是“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章。这里与通行本“绝学无忧”句所处位置一致,均在“唯之与阿”句上,不管其究竟属于哪一章,至少可以看到通行本与郭店简本两相印证,“绝学无忧”不应在第十九章末。
  2.“绝学无忧”置于第四十八章末证据不足。“绝学无忧”一句应置于第四十八章的观点主要是来源于郭店简本,正是因为郭店简本中“绝学无忧”处于“为学者日益”章与“唯之与阿”章之间,于是有学者提出“绝学无忧”应置于“为学者日益”章末。虽然郭店简本给我们带来了大量史料与惊喜,但是我们也应该保持冷静,怀疑其是否真实或是符合原本。所谓孤证不立,正是这个道理。
  (1)郭店简本大约是战国中期楚国的简本。老子大概生活在春秋末期,《老子》一书成书时间大概也是春秋末期,故而郭店简本离原本的时间非常近,其可靠性与史料价值也就迅速增大。但是楚国在先秦时期虽曾称霸一时,而大都为中原诸国所鄙夷,被视为蛮夷之邦。所以说楚国的文化底蕴不深,大概也正是因为此,楚国、楚人或许有了一种习惯,大量誊抄中原经典古籍来充实其文化。郭店简本大约是楚人在战国中后期抄写的,来源无疑是中原各国的文本,当时各国文字不一、语言不一、文化也不同,无论是口传、手抄或是有其他方法,都有误记、漏记的可能。
  (2)陈锡勇先生将“为学者日益”章与“绝学无忧”相联系,并说“‘绝学无忧’相对于‘为学者日益’而言”[3]222。这种理解有一定道理,王弼注“绝学无忧”也引用“为学者日益”这段话来解释。笔者不以为是,“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为学者日益”并不是指为学的人越来越多,同样“为道者日损”也不是指为道的人越来越少。这里的“日益”应当是指“人为日益”,即人为越来越多了;而“日损”亦指“人为日损”,即人为越来越少了。正是这样“人为越来越少,少之又少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而并不是像大家理解的那样“为学者日益”,故要“绝学无忧”。
  (3)在郭店简本《老子》乙编中,“绝学无忧”与“少私寡欲”之间有一短横,而与“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之间却无任何标识。裘锡圭先生归纳郭店楚简《老子》使用的标点符号有三种,并将其依次称之为“小横”、“墨块”和“钩”。并分析认为“钩”是表示一个大段落,甚至一篇的终结;“墨块”大都是抄写时所写,是表示一章的结束,但有时也表示一句的结束;“小横”大多数是阅读时所加的,多数加在句末,有时也加在两章之间。从这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绝学无忧”与“少私寡欲”之间的短横不是没有含义的,很可能这就是两章之间的分隔符号。[16]30-31按裘先生所说,“墨块”大都是抄写时所加,“小横”大多数是阅读时所加,笔者有个大胆的推测,即当时抄写书籍工作量十分庞大,抄写人本身不仅要抄,还要断句,这就可能会有遗漏,所以有专人负责复查或者是校正抄写好的书籍,对其未标明之处予以标明,以便他人读之。故而这里的“墨块”、“小横”均可表示章节或句子间的分隔是极为正确的。那么就此来看,为什么短横不在“绝学无忧”与“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之间,而是在“绝学无忧”与“少私寡欲”之间,这就很明确了,“绝学无忧”不是与“少私寡欲”为一章,而是与“唯之与阿,相去几何”为一章,即当为王弼本第二十章首。尹振环先生也曾说道:“此句(指‘绝学无忧’句)前有一小点。但是第一,它与下章分章点大小相同。”
  因此,将“绝学无忧”置于第四十八章末,证据缺乏,不宜采取此种做法。
  四、结语
  通过对通行本第十九章与第二十章内容的分析,以及简本《老子》中标点符号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到“绝学无忧”无论是置于第十九章末还是第四十八章末,都略显不适,故将其置于第二十章首最为合适。帛书《老子》并不太能看出“绝学无忧”的具体位置,但是简本《老子》中标点符号“小横”的出现,似乎很有力地划明“绝学无忧”位于“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章的界限,而断绝了其他观点。第二十章最后一句“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正与首句“绝学无忧”相对。“食母”即为道,“我独异于人”正是因为我“贵食母”,而不是像别人一样“贵学”;如何做到“贵食母”,即“贵道”,那就需要“绝学”。老子所绝之学为“人为之学”,老子反对“人为”,崇尚“自然”,只有绝弃“人为”才能回到“自然”,也就能做到“贵道”、“为道”。第二十章老子旨在教世人如何修己,只有“绝学”故能“无忧”而为“道”。
  从《老子》一书产生,到我们今天所看的以王弼、河上公等注为代表的许多版本以及考古发现的帛书《老子》和简本《老子》,由于时空变幻、世事变迁,我们看不到原本《老子》究竟是什么样子了。对于《老子》的许多问题,我们只能慢慢体会与研究,希望通过不断的发现来还原真实的《老子》、寻求老子的智慧,但是这个难度很大,耗时不知,我们还须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苏辙.老子解[M].商务印书馆,1939.
  [2]《中国哲学》编辑部,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中国哲学(第20辑)郭店楚简研究[M].辽宁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陈锡勇.郭店楚简老子论证[M].里仁书局,2005.
  [4]老子著,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姚鼐.老子章义[M].同治年间刻本.
  [7]马叙伦.老子校诂[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蒋锡昌.老子校诂[M].商务印书馆,1937.
  [9]董治安.高亨著作集林(第5卷)老子正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严灵峰.老子达解[M].华正书局有限公司,2008.
  [11]魏源.老子本义[M].上海:世界书局,1935.
  [12]王蒙.老子的帮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3]彭浩.郭店楚简《老子》校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14]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5]尹振环.楚简老子辨析 楚简与帛书《老子》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6]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郭店楚简”专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作者简介:白豪,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其他文献
数字资源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极其重要的部分,是构建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的必备环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不断提高数字资源的应用效果,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应用合作。合理建设、应用数字资源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基础,其应用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研究现状  笔者参考安徽省数字推广工程,《图书馆数字资源统计标准和应用指南》中关于资源应用的方面设计问卷,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针对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我国高教领域的重大改革正逐步推进——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中绝大多数主要由
期刊
摘 要本文就“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对精准扶贫的理解,扶贫对象档案建设的内容以及扶贫对象档案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精准扶贫 扶贫对象 档案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75.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04-19 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有14个片区,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以湖南为例,湖南目前还有8000多个贫困村、51个貧困县,有贫困人口596万[1],大
期刊
《召诰》记述的是周成王令召公择建东都,以及召公带领各邦国诸侯拜见周成王论及夏殷两朝的历史教训和周王朝应如何治政的内容。文章篇幅不长,却反映了召公的政治伦理思想。诚如王国维指出的:“此篇乃召公之言,而史佚书之以诰天下。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胥在于此。”[1]46不仅如此,召公政治伦理思想与儒家思想也有承继关系:“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2]174、“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都说
期刊
栏目:日本移民与九一八事变 主持人:高 建  2017年1月国家教育部发出中小学教材统一使用“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通知以来,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本组的3篇论文旨在从“十四年抗战”的角度,分别从近代  以来日本移民和日军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及“九一八”当夜中国守军的抵抗等,探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通过移民进行侵略扩张及进行各种准备的“组织预谋性”,以及九一八事变当夜沈阳、长春两地中国守军在没有明
期刊
摘 要引荐分析法(Citation Recommendation Analysis,CRA),是周春雷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小同行评议”引文分析法。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档案学领域2006—2015年CSSCI期刊、核心期刊30985篇文章为统计源,借助h指数筛选出高影响力作者,通过分析高影响力作者的施引列表,寻找出他们认可的同行:有影响力的学科专家、值得关注的作者、业界学术新秀和对外交流的核心作者,
期刊
摘 要  基于对双“悦”服务分析,对“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出新思路:开展线上线下立体服务;坚持社会化合作,创新性拓展“图书馆+书店+互联网公司+邮政物流”服务模式;对馆藏仓储进行动态智能化管理;从而将公共图书馆实体文化场所影响力向网络虚拟空间延伸,推动全城全民阅读推广目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阅读推广路径 创新服务 “悦读”服务  中圖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收
期刊
摘 要商鞅变法后的秦社会强调以法立国,打破了西周以来的礼制传统,对婚姻问题进行了许多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严厉打击重婚、逃婚与奸乱等违法行为,规范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些措施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政府与法律成为处理婚姻问题的关键因素。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秦社会 婚姻 法律 
期刊
近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省档案局联合出台了《江西省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办法》。《办法》对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职责、归档范围和管理期限、分类编号、移交、保管利用、鉴定销毁、奖惩办法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要求。《办法》规定,凡属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归档范围的档案必须按规定向同级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工作人员调动、离退休时,应将所属归档范围的
期刊
摘 要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地方。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对已经收集整理完备的特色文化馆藏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使各种特色文化资源为人所知,增进人们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全方位、多层次认识,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关键词地方高校图书馆 特色馆藏 资源推广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05-19  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