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中阐释多元性探微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翻译中,一诗多译的现象经常出现。本文以阐释学为视野,以同一首诗歌的不同译文为实例,结合文本含义与文本意义、作者本意与文本本意的关系阐发了一诗多译的缘由——诗歌翻译中的阐释多元性。
  关键词:诗歌翻译;阐释学;文本含义;文本意义;作者本意;文本本意;阐释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2-0088-6
  Abstract: In translating poems, it is very common for different people to hav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ame poem.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ound upon factors underlying th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extual meaning and the textual significance of a poem;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uthor’s intention and the textual intention of a poem; aiming to explain the key element in translating poems—multiple-interpretations.
  Key words: translating poems, Hermeneutics, textual meaning, textual significance, author’s intention, textual intention, multi-interpretation
  
  1. 引言
  
  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中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它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强烈的情感。诗歌语言精练、形象,通过典型的动作或特殊的事物,三言两语就能创造一种意境,而诗人之意往往不在言内,而重在言外之意味。翻译诗歌这种文本,既要求译者对原作有深刻的理解,又要求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文本中的不确定性加以具体化。如果说理解是对原作的接受,那么具体化就是对原作的一种阐发。从这个意义上讲,译者首先是原作的接受者即读者,然后才是原作的阐释者即再创作者。这就为阐释学 (Hermeneutics)引入诗歌翻译提供了契机。
  
  2. 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Hermeneutics)的基本意义是‘阐释的科学或理论’(the science or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在词源上,Hermeneutics源自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使者赫耳墨斯Hermes的名字。他主管商业、交通、畜牧、演说等,在为众神传递消息时常有意无意加上自己的阐释。因而在希腊文中,动词‘阐释’为hermeneuo,与其相对应的拉丁语动词interpretali,以及现代英语动词interpret都同时具有‘阐释’、‘解释’、‘翻译’的含义”。(蔡雪梅,1997:12)传统的阐释学,从古希腊的“阐释学”、中世纪的“阐释学”与“文献学”,直到德国近代的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和狄泰尔(Dilthey)的哲学阐释学,“都贯穿着一个明显的客观主义精神,从而强调接收者应该努力把握‘文本’的原意,把握创作该文本的作者的‘本意’,这一精神与传统的翻译要领也是一致的”。(谢天振,2000:53)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现代阐释学的代表海德格尔(Heidegger)和他的学生伽达默尔(G. Gadmer)一反传统阐释学的理论,宣称作者的“本意”是不存在的,所以译者对它的寻求也是徒劳无功的。他们认为,作者创造出一件作品(文本)后,这件作品(文本)就脱离了作者而成为一个自足的存在。所以,阐释者无需去和作者认同,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所关注的问题上。但是美国当代阐释理论家赫施(Hirsch)认为,能决定文本含义的只有创作该作品的作者。因为一件文本只能复现某个陈述者或作者的言语,译者应该尊重原意,将它看作最好的意义,即最合理的阐释标准。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追求作者的本意,并把它视为译作的根本,这个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原本无可置疑的事实却由于现代阐释学理论的某些观念而受到冲击甚至产生动摇。赫施从客观的高度和立场对这些观念进行了批判,重建作者原意说,坚持追寻文本客观存在的含义。他认为,作者原意通过不断地阐释、发掘,是可以客观获得的。关键是要对主客体间的差异加以正确的把握。他并不完全同意伽达默尔的观点:阐释是阐释者对文本含义的一种填充,他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模式进入文本,阐释是文本的特殊视界与阐释者的特殊视界合并为一个更高层次、更普遍视界的“视界融合”。他认为伽达默尔过分强调阐释者的“填充意义”,而忽略作者原意的倾向,从而导致了作者的作品在后世的被阐释中渐渐淹没了作者的本意,使作品成为随意阐释的相对意义的产物。
  阐释不一定要经过翻译,但是翻译一定要经过阐释。因为翻译是译者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对原作的再表达,而“阐释学将理解作为最基本的目标和任务,强调文本的自律性和开放性,重视理解过程中言语的多义性、创造性、自我联系性以及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注重理解的历史性、创造性、主体性”。(蔡雪梅,1997:13)传统的阐释学过分强调作者本意,认为作者本意是翻译中至高无上的唯一中心;而现代阐释学却从传统阐释学的这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了作者本意的存在,认为翻译应以文本所关注的问题为唯一中心;当代阐释学理论家赫施综合传统阐释学与现代阐释学的观点,认为翻译是译者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
  
  3. 诗歌文本中阐释的多元性
  
  3.1 文本含义VS文本意义
  诗歌文本能够容纳多种思想组合,其创造想象空间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由此营造多维的内涵层面,这必将导致诗歌翻译中的阐释多元性。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的翻译。前面两句有人译成:
  After dressing my hair,
  Alone I climb the stair,
  On the railings I lean,
  To view the river scene.
  这里为了增加诗意,把“楼”译成“stair”而把“望江”与“楼”分开,说是登楼倚栏来观江景,这是对“望江楼”的一种新的理解。诗中最难翻译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一句,因为“脉脉”、“悠悠”这两组迭词意思比较模糊,不容易把握。虽然“脉脉”常常和“含情”连用,但是“悠悠”既可以指时间的“悠久”,又可以指空间的“悠长”,还可以指人的“悠闲”等等。以下是这一句的六种译文:
  1) The slanting sun
  Reddens the waters many a miles;
   (John Turner译)
  2) Calmly shone the setting sun and the
  water ceaselessly flew on.
   (Chu Dagao译)
  3) She stares and stares at the slanting sunshine,
  The water flowing far away.
   (Burton Watson译)
  4) The slanting sunrays cast a lingering glow;
  The broad river in its continuous flow;
   (Xu Zhongjie译)
  5) O how tender the sun’s parting look,
   How melancholy the stream’s languid flow!
   (Weng Xianliang译)
  6) The slanting sun sheds sympathetic ray;
  The carefree river carries it away.
   (Xu Yuanchong译)
  第一种译文:斜阳把万里绿水都染红了。把“脉脉”具体化为“染红”,把“悠悠”具体化为“万里”,描绘出了长江落日的景象,但没有译出诗中人的感情。
  第二种译文:落日静静地照着,江水不断地流着。用“静静”来译“脉脉”,好像带有感情色彩了,其实是“道是有情却无情”。用“不断”来译“悠悠”,可能不但表时间的“悠久”,而且表空间的“悠长”比“万里”进了一步,但还是没有进入诗中人的内心世界。
  第三种译文:直说诗中人凝视着、凝视着西斜的阳光,不断流向远方的江水。似乎进入了内心世界,但原文是借景写情,借物写人,译文却直写其人,直抒其情,化委婉为直率,风格有所不同。
  第四种译文:夕阳投下依依不舍的光辉,宽阔的河在不断地流着。用“依依不舍”来译“脉脉”,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了相同的感情;可惜“悠悠”的译法却不能与“脉脉”相提并论。
  第五种译文:太阳离别的目光多么温柔,没精打采的流水多么忧郁!这样就把一种“思也悠悠,恨也悠悠”的心情也表达出来了。
  第六种译文更进一步,说斜阳撒下了温情脉脉的光辉,无忧无虑的江水却把相思之情带走,并且一去不复返了。
  这六种译文的差异说明了诗歌翻译中阐释的多元性,也道出了理解的不同,阐释必将不同。伽达墨尔认为,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的主体——人(具体的接受者、读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也都是历史存在的,因此也就都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由这种理解的历史性,他进而得出“文本作者的本意是不存在的,它在历史长河中已演变成了一系列他者,因而理解根本无法复制文本作者的原意”的结论。(谢天振:2000,60)而赫施则认为,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始终处于历史性的演变之中,这不是指“文本作者的原初含义发生了变化,而是文本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文本含义始终未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含义的意义’”。(谢天振:2000,57)赫施所说的含义(meaning)是指作者的原意,或者等同于文本的字面意思,即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作者有一系列符号表达的意思。而“意义”(significance)则是指作者字面不变的确切意思与其它阐释意义的叠加,是指含义与人之间的联系,或者一种印象、一种意境、一种在任何想象中的东西。“意义”随时代历史、批评世界观和主观条件甚至是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含义”这个“原意”则是不变的。(王岳川,1998:140)诗歌文本的重要特点在于,从它可以分析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意义,而其中只有作者的原意才能统领这些意义。
  对于诗歌翻译而言,赫施的观点具有积极的意义。他看到了文本含义的确定性,并由此提出文本含义的可复制性。“含义”存在于作者用一系列符号所要表达的事物中,因此“含义”也就能被符号所复现。“含义”的可复制,不仅使阐释成为可能,也使得翻译成为可能。杜甫的诗句“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正是这样在英语世界里被人们有所异地具体化,产生了多种译本。这里试举两例:
  1) The myriad chrysanthemums have bloomed twice.
   Days to come—tears.
   The solitary tittle boat is moored,
   But my heart is in the old-time garden.
   (Amy Lowell 译)
  2) The sight of chrysanthemums again loosens the tears of past memories,
  To a lonely detained boat I vainly attack my hope of going home.
   (William Hung 译)
  第一种译文:“从菊已经开放了两次,未来的日子将伴随着泪水;孤独的小船已经系住,但我的心仍在昔日的庭园”。而第二种译文却译成:“因为看见了重新开放的菊花,才引得我泪流满面,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中;我把归家的希望徒然地寄托在那已经系住的孤舟上。”这反映了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和阐释,表达的内容出入很大。这样看来,似乎诗歌文本的本意不可捉摸,难于翻译。其实不然,赫施指出,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含义不确定、不可复制,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人们把含义体验的不可复制误以为含义本身的不可复制;二是把确切理解的不可能误以为理解的不可能。赫施认为,人们能理解文本并不等于说,人们能获得对文本的确切理解,认识与确定性不是一回事,把认识与确定性等同是错误的。
  所谓对“含义体验的不可复制”可以看作是原作者在创作文本时特定的心理感受,比如杜甫写作上述诗句时的特殊心情,理所当然“不可复制”。但是这两句诗的本身的含义已经客观存在,应该是人们可以复制的。作为英译文的两个阐释者能否对隐藏在诗句后面的可以意会,但难以言传的作者本意做出确切的理解与阐释:诗中的“开”是指“花开还是泪流开,系住的是孤舟还是诗人的心?‘他日’指过去,还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这一天可能像他在异乡看到菊花绽开的两个秋天一样悲哀?‘泪’是他的眼泪,还是花上的露珠?这些‘泪’是在过去的他日落下的还是在未来的他日落下的?或者他现在是在为他日的哀愁而流泪?他的希望全系在这里的舟上还是在想象中回到故乡,看到了在故园中开放的菊花?”(张隆溪:1982: 225-227)凡此种种,简直数不胜数。“确切理解的不可能”由此可以窥见一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理解的不可能,译者们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追求最能确切地传达原来的信息的译文。Graham(1982)为我们提供上述杜诗的第三种译文:
  The clustered chrysanthemums have opened twice in tears of other days,
  The forlorn boat, once and for all, tether by homeward thoughts.
  Graham的译文比起前面两种,在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上又前进了一步。他把“他日泪”译成“tears of the other day”,而不是“tears of another day”。因为后一种译文会造成不正确的含混,暗示着或者过去的某一天,像William Hung的译文“tears of past memories”,或者今天,像Amy Lowell的译文“Days to come—tears”;而这一天应该是在过去或未来。文本含义的确定性与可复制性,使阐释与翻译成为可能,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使诗歌翻译表现出阐释的多元性。
  
  3.2 作者本意VS文本本意
  上述三个译者对相同的诗句,却有着不同的翻译,这是因为相对于前一个译者来说,后一个以这是在一个全新的视野中去理解同一诗歌文本。译者对诗歌文本所作的新的理解虽然可以改变文本的意义,但没有改变文本的含义。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使得作者所写出来的东西未必就是他所要表达的东西。文本的含义与作者的意图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并非就是一回事,作者想要表达某种意义即作者本意,而文本却体现了另一种含义,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下面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不同英译: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Souvenirs
  You ask when I’m coming: alas not just yet...
  How the rain filled the pools on that night when we met!
  Ah, when shall we ever snuff candles again,
  And recall the glad hours of that evening of rain?
   (Herbert A. Giles译)
  A Note on a Raining Night to a Friend in the North
  You ask me when I am coming. I do not know.
  I dream of your mountains and autumn pools brimming all night with the rain.
  Oh, when shall we be trimming wicks again, together in your western window?
  When shall I be hearing your voice again, all night in the rain?
   (Witter Bynner译)
  Written on a Rainy Night to My Wife in the North
  You ask me when can I come back but I don’t know,
  The pools in western hills with autumn rain o’verflow.
  When by our window can we trim the wicks again
  And talk about bthis endless, dreary night of rain?
   (Xu Yuanchong译)
  此诗原标题为“夜雨寄内”,在古汉语中,“内”指“妻子”,但有人考证,发现此诗作于诗人妻子王氏死后。所以有些人把这首诗理解为赠北方的友人。从标题翻译来看,许渊冲认为是写给妻子的,宾纳(Bynner)却认为是写给友人的,而瞿尔斯(Giles)采取了回避的译法,将标题笼统地译为“souveniers”。
  诗的前两句大意是:你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可是我的归期还难以确定;巴山的秋夜下着大雨,池塘里的水也涨满了。对于第一句的翻译,三位译者中有两位译者的译文大致相同,只有瞿尔斯用了省略号。翻译第二句的时候,瞿尔斯的译文是:我们相聚的那晚,雨水充满了水池;宾纳的译文是:我梦你那大山和秋池整夜涨满了雨水;许渊冲把“巴山”译为“西山”,其译文是:西山的水池满溢秋雨。诗的后两句大意是: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相聚,坐在西窗下,深夜谈心,一边剪去那结起的烛花,追忆那雨夜的幸福时光。宾纳的译文为:啊,我们何时能在你西窗下再一次共剪烛芯?我何时能在通宵下雨的时候再一次听到你的话语?许渊冲的译文是:我们何时又能在我们的窗下共剪烛芯,共叙这漫长而阴郁的雨夜?由于作者本意与文本本意并非就是一回事,翻译所生成的意义往往超出文本本意。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容易理解不同的译者在翻译同一首诗歌时会因此产生不同的译文。
  上述唐诗的不同英译,同时也表明了诗歌翻译中的不确定性和具体化现象的存在。诗歌文本自身包孕着各种不确定性,其决定性因素、成分并未都已经实现,其中有些是潜在的。这是因为作者的内在言说即作者本意,被赋予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时,内在的言说和表达即文本本意,往往产生冲突,产生以言表意未能尽意,以言载道未能尽道之感,意与言的一对一关系被割裂了,形成一言多意或意一言多的表意图式。(祝朝伟:2002:382)不同的译者对同一诗歌文本出现阐释的多元正是言说与意义“一与多”的关系的体现。我们再来看李商隐的另外一首诗《锦瑟》的不同英译。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The Sad Zither
  Why should the sad zither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r rise!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
   (Xu Yuanchong译)
  Jeweled Zither
  Vain are the jeweled zither’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op, bears thought of vanished things.
  The sage of his loved butterflies day-dreaming;
  The king that sighed his soul into a bird
  Tears that pearls, in ocean moonlight streaming
  Jade mists the sun distils from Sapphire Sward.
  Why need their memory to recall today?—
  A day was theirs, which is now passed away.
  (John A. Turner译)
  这首诗短短八句,中间四句却都用了典故。借助这种修辞手段,诗人向我们传递的意义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文本的局限。虽然这些典故已经注明:当时把这些句子和意象如何联结,使这些典故、意象和各不相同的文本因素联结成为一个理解和意义的整体。中国的阐释者对锦瑟的理解,大都从猜测作者本意与整首诗的文本本意开始。诗的含义是诗人意欲表现的东西,作者本意即先于文本本意的“作者之志”应成为一切阐释的目标。中国的阐释者于是不遗余力、竭尽所能,以期透过文本的框架解读隐藏在诗人语言符号和典故后面的诗人之“志”。这里介绍“悼亡说”与“自伤平生说”两种。
  中国很多阐释者尤其是清代的阐释者,大多认为李商隐的锦瑟是为了悼念其亡故的妻子王氏所作。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钱良择、朱彝尊等。“钱良择在《唐诗审体》中说:‘此悼亡之诗也’。并引李商隐的《房中曲》为证:‘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认为这是用李商隐自己的诗注释自己的诗,说锦瑟是亡者平时所御之物,因而诗人睹物思人、托物起兴。”朱彝尊的阐释更有说服力,“此悼亡之诗。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之字,意其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尤言埋香瘗玉也。”(祝朝伟:2002: 376-377)他将诗的所有细节与意象归入悼亡“意旨”,所有言说浑然一体。现代翻译家许渊冲赞成悼亡说,上述其译诗中“sad zither”,“dim morning”,“amorous heart”,“cuckoo’s cry”,“tears in mermaid’s eyes”以及“such feeling”等意象的复制深深地表达出诗人对爱人的伤怀和悼念。
  尽管朱彝尊的阐释合情合理,但是其他阐释者仍然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异议。“由于在宋刻本李商隐诗集里,锦瑟作为第一首收入,何焯认为这是李商隐‘自题其集以开卷’。有自伤生平之意。按照何焯的说法,‘庄生句言付这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也,沧海、蓝田言埋蕴而不得自见,月照、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首联以‘锦瑟’起兴,是虚写。‘思华年’三字统摄全篇。是本诗基本主题思想的概括。中四句是纯系自伤生平之词。‘庄生’,诗人自谓;‘迷蝴蝶’,喻入道仙游。‘望帝’句谓我满腹忧愤,唯有假诗篇以自传。‘春心’喻迟暮之感,‘沧海’句取沧海遗珠之意,意思是说蓝田的美玉,每临暖日而生烟。‘珠’、‘玉’,诗人自喻美才;‘泪’、‘烟’,抒写沉沦不遇之痛。而尾联说此种之遭受,何待今天回忆,就在当时也能够令人惆怅伤感的啊,以此突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寂寞。”(祝朝伟:2002: 378)上述John A. Turner于1976年翻译的《锦瑟》,是自伤平生说的最好例证。译诗中“vain”,“bear thought of ”,“vanished things”,“day-dreaming”,“sigh his soul into a bird”,“jade mists”,“recall”,“a day was theirs”与“passed away”等的使用,展示出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感伤与惆怅。
  朱、何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诗人的内心做出了不同的理解。在朱看来,诗中的主体是诗人英年早逝的妻子,而何认为主体就是诗人自己。蓝田美玉在两人的阐释中同样被埋葬,朱那里埋葬的是诗人的亡妻,何那里埋葬的是诗人自己的如玉才华。文本本意与作者本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阐释者对同一诗歌文本理解的不同,而理解的不同导致了阐释的不同,诗歌翻译的不同又契合了前两者的不同。
  
  4. 结语
  
  不同的阐释者由于所处时代各不相同,他们为了使对诗歌的理解与阐释更具有说服力,尽可能对诗人的历史环境和诗人创作诗歌灵感的种种可能做出推测,然而由于他们自身作为理解者,他们的视野先设与文本的历史存在必然使阐释的结果不同。因为有了阐释的多元,诗歌的翻译出现了一诗多译。因为阐释不一定要经过翻译,但是翻译一定要经过阐释,翻译是建立在译者理解原作基础上对诗歌的再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阐释的多元性是阐释的历史性的体现。不同的阐释者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对同一诗歌文本出现阐释的多元,与文本含义和文本意义、作者本意和文本意义之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为它是言说与意义一与多关系的辩证体现。
  
  参考文献
  Graham, A. C. 中国诗的翻译[A]. 张隆溪. 比较文学译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19-239.
  Hirsch, E. D. 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7.
  Palmer, R. E.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M].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9.
  蔡雪梅. 翻译的阐释学思考[J]. 攀枝花大学学报,1997(2):12-17.
  王文斌. 从两首唐诗的不同译文看文学翻译的未定性与具体化[J]. 中国翻译,2001(2):52-54.
  王岳川. 论赫希解释学的有效性理论[J]. 广东社会科学,1998 (5):139-144.
  谢天振. 作者本意与本文本意[J]. 外国语,2003(3):53-60.
  许渊冲. 译诗六论[J]. 中国翻译,1991(5):2-10.
  祝朝伟. 翻译与阐释多元[A]. 张柏然、许钧.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71-386.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部分信息来说,比如学校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人
摘要: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前景广阔。但是,利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并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听说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听促说,提高学生的话语交际能力。要实现有效交际,语言使用者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语言能力、信息运载能力和语篇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我们的听说教学和教学改革中却被忽略了。要改变这种局面,听说课必须结合话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话语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摘 要:“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要在教育中发挥这一效应,首先教师要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学习观,并在课堂气氛的营造、自身课堂角色以及对学生正确期望值的保证等方面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自信心和积极主动性以推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教师角色;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4-0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乔治·爱略特由于受到费尔巴哈、孔德等人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其小说创作中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艾略特在其经典之作《米德尔马契》中通过对四位
文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其次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即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货币风险和市场风险;最后针对各类风险因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开展实践育人工作。但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保障机制;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校长应该担当好以下三个重要角色:学校改革发展的设计师、学校全局工作的总指挥、全体师生的领跑人。
作为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既要当好演员,更要当好导演,既要具有一定知识的积淀,更要具备臻于完美的教学艺术底蕴,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学生的呼声。
尿潴留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膀胱尿液过度充盈的一种病症,属中医“癃闭”范畴。尿潴留是肛肠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还影响其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