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物质条件,知识铺垫和方法指导。组织好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形成规律。能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关键字:学习氛围 交接区 情感氛圍
如何在物理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把物理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将知识与生活、生产结合的更紧密些?我们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新课程理念彻底转变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以及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贵在善于引导和启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少教一些,多给学生研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经典而巧妙的实验,教师可让学生从实验中寻找规律,也可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规律。例如:高中物理第一册《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设置简单情景,如: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质量,加速度,拉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它们成正比、成反比、不成比例等。然后指明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得出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研究F、m、a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用实验法先确定m,研究a与F的关系;再确定F,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得出三者的定量关系。由于教材(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不足(夹子很难同时夹住两细线;由于线的弹力,小车要反冲后才能停下,实验误差大),我们设计了用电脑辅助来探索a与F、m关系的实验,如附图。遮光片宽度L,通过光电门时间分别t1和t2,两只光电门间距为s。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产生一个脉冲,通过计时器中的三极管放大后,从计算机LPT口输入,调用计算机定时中断来计算时间,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加速度的值,结果显示在表格中,同时在坐标图上标上点,实验结束后,程序提供一个画直线模块,可用光标来控制直线的斜率。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寻找知识和方法的交接区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中新输入的信息定含有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合的”部分,即“交接区”,这是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调整、改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也是引起学生心理不平衡并产生学习趣,驱使其主动探索,形成新的见解和思想的动力。例如:高中物理第二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节与第一册《平抛运动》在知识与方法上都存在“交接区”。那么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复习平抛运动知识点和处理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感到困惑时,可“等一等”再疏导;当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出现意见分歧时,可“议一议”再统一;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可“导一导”再纠正。能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钻研、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在物理学中类似问题很多,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寻找与原有知识与方法上的“交接区”,然后指导学生科学探索,一般基础可以的学生可得到结论。这不仅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同时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在习题课和复习课教学中这点更为 突出。 例如:处理氢原子的玻尔模型与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动能、势能、运动周期问题时;处理所有能量转化与守恒类等问题时;这些在方法上都存在“交接区”,那么复习课要注重方法的归纳和前后的“顺应和同化”
三、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增加师生间亲和力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古语云:“石本无火,相击而出现灵火”。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点燃其心智之火。因此,和谐的情感氛围,能增加师生间亲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通过教师的教,结合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使学生的情感需要得以激发和满足,并借助于情感对认知的激活功能而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和调动,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生活的关注和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创设实验情境,通过设置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静电球壳实验中,通过对球壳内外表面取电的差异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表现情感,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例如在讲座光的反射定律时,通过“你象你妈妈,而不能说妈妈象你”的形象比喻,就可以克服“入射角等反射角”的错误说法,对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正确规律形成深刻的记忆。再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光亲切深沉,表现自然丰富,语言层次清析,使学生在一种亲切,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对学生任何参与都应有合理且激励性评价,绝不能有任何讽刺和挖苦。
总之,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实施课程教学策略的依据和指南针。每种教学策略的制定都应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培养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具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田良臣,刘电芝 试论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体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教育部,2003,(1)
关键字:学习氛围 交接区 情感氛圍
如何在物理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把物理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将知识与生活、生产结合的更紧密些?我们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下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新课程理念彻底转变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以及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贵在善于引导和启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少教一些,多给学生研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经典而巧妙的实验,教师可让学生从实验中寻找规律,也可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规律。例如:高中物理第一册《牛顿第二定律》,首先要设置简单情景,如: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质量,加速度,拉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它们成正比、成反比、不成比例等。然后指明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得出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研究F、m、a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用实验法先确定m,研究a与F的关系;再确定F,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得出三者的定量关系。由于教材(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不足(夹子很难同时夹住两细线;由于线的弹力,小车要反冲后才能停下,实验误差大),我们设计了用电脑辅助来探索a与F、m关系的实验,如附图。遮光片宽度L,通过光电门时间分别t1和t2,两只光电门间距为s。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产生一个脉冲,通过计时器中的三极管放大后,从计算机LPT口输入,调用计算机定时中断来计算时间,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加速度的值,结果显示在表格中,同时在坐标图上标上点,实验结束后,程序提供一个画直线模块,可用光标来控制直线的斜率。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寻找知识和方法的交接区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中新输入的信息定含有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合的”部分,即“交接区”,这是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调整、改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也是引起学生心理不平衡并产生学习趣,驱使其主动探索,形成新的见解和思想的动力。例如:高中物理第二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这节与第一册《平抛运动》在知识与方法上都存在“交接区”。那么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复习平抛运动知识点和处理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感到困惑时,可“等一等”再疏导;当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出现意见分歧时,可“议一议”再统一;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可“导一导”再纠正。能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钻研、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在物理学中类似问题很多,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寻找与原有知识与方法上的“交接区”,然后指导学生科学探索,一般基础可以的学生可得到结论。这不仅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同时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在习题课和复习课教学中这点更为 突出。 例如:处理氢原子的玻尔模型与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动能、势能、运动周期问题时;处理所有能量转化与守恒类等问题时;这些在方法上都存在“交接区”,那么复习课要注重方法的归纳和前后的“顺应和同化”
三、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增加师生间亲和力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古语云:“石本无火,相击而出现灵火”。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点燃其心智之火。因此,和谐的情感氛围,能增加师生间亲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是通过教师的教,结合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使学生的情感需要得以激发和满足,并借助于情感对认知的激活功能而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和调动,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生活的关注和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创设实验情境,通过设置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静电球壳实验中,通过对球壳内外表面取电的差异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表现情感,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例如在讲座光的反射定律时,通过“你象你妈妈,而不能说妈妈象你”的形象比喻,就可以克服“入射角等反射角”的错误说法,对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正确规律形成深刻的记忆。再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光亲切深沉,表现自然丰富,语言层次清析,使学生在一种亲切,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对学生任何参与都应有合理且激励性评价,绝不能有任何讽刺和挖苦。
总之,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实施课程教学策略的依据和指南针。每种教学策略的制定都应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培养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具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具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田良臣,刘电芝 试论学习策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体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教育部,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