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寻求文言文教学的本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经典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语文学习中越发重要。随着文言文进入小学课堂,教师若不能准确把握学情,在小学的课堂冠以传统初高中的教学方法和超过学生水平的内容,让学生不能踮踮脚摘到果子,他们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对文言文会产生畏惧心理,如何让小学生产生兴趣,就应该探求文言文最本初的状态——读,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以王崧舟老师的《天籁》为例,寻求文言文教学的本源。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小学;天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经典的文言文,古诗词以其精简的语言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经历了几千年的淘洗与传承,如今已成为渗进我们民族血脉的重要一部分。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这种简练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内含的篇章对于小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小学生接触学习文言文是开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钥匙。
  文言文的魅力就在于他就像一位耄耋老人,虽饱经风霜但不失傲骨,他就像一位智者,在和你传诵历史的智慧,谈尽天下的悲欢离合,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文言文作为一种书面语言,与我们现如今使用的白话文在词语意义,遣词造句,语法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可能因为文言文晦涩难懂,远离生活而失去兴趣。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学情和天性,不能越级,穿小学的鞋走中学的路,将文章难懂字词理清对文章进行串讲,就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对此类文体产生畏惧的心理,我们应该意识到小学生的古文学习不同于专业的古典文学学习,没有那么多专业性的知识要求,小学生处于一个知识启蒙的阶段,他们能够对字词句正确的认识,朗读,对文章的形象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是小学阶段的任务。王崧舟老师授课的《天籁》就是完全体现这一任务的经典课例。
  众所周知,庄子的思想深邃,写作风格奇特,想象丰富,恣意狂澜挥洒灵性,又是先秦诸子中思辨水平尤为突出的哲人,这样远离学生的生活,思想境界如此高深的作家所做的文章如何让小学生理解,如何激发出学生思想的火花,王老师的课就是一个很好的
  典范。
  一、“孩子们,跟着我”诵读经典
  拿到文本之后王老师并没有做太多的导入,没有去讲解《天籁》课文背后的一系列文学知识,让学生了解《齐物论》,了解庄子,而是什么都不解释,不给学生留下高深而不可攀的印象,直接带领学生开始朗读,矫正学生的读音,再朗读,读准字音,让学生切实的感受文本,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几千年前一个个跟着老师傅一遍遍摇头晃脑读书的私塾,想起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很自然的贴近了文本,贴近了古文,边读边批注,熟悉文本,跟读,同桌互读,自己有感情朗读,琅琅的读书声在课堂中一点点氤氲开来,一轮结束下一轮又接上,不断地转换形式,那一声声、一句句清脆的读书声何尝不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听者,这就是天籁啊。
  二、创设情景,感悟文本
  理清文章字音问题之后,王老师统领全文,让学生理出行文顺序,学生自信十足,准确无误的说出地籁、天籁、人籁,当站在一个高度上对行文顺序有所把握之后,王老师开始四两拨千斤的进入文本细节解读,他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去寻找哪一种声音描写的最详细,让学生自己说出先由地籁发声地籁,风致地籁而使大地发声,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孔窍也随之怒吼起来。那么这些孔窍怒吼是什么样子呢?一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自然可以从文中注意到“众窍”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学生自然能够把握住这些句子的特别之处,从而洞察庄子善比喻利排比的写作风格,再次一遍遍地读,尽情地读,在王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下,学生将排比的句子读得越来越有味道,学生的读和“地籁”的发声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师生应和,其乐融融,意蕴深长。看着一只只举起的小手,望着一个个摇晃的脑袋,和散发着灵气的眼睛以及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是骄傲和自豪的,孩子们已经走进文本,去享受语文。
  三、联系实际,再探天籁
  何为天籁?何为地籁?何为人籁?因着风与众窍而发声为地籁,因着比竹而发声为人籁,唯天籁,虽万般不同,但是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王老师让学生想何为天籁,学生奇思妙想,有说虫子的叫声,有小鸟拍翅膀的声音,有雪花飘落的声音,有花开的声音……答案真是异彩纷呈,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也达到了极高的层次。最后,王老师让学生讨论庄子最喜欢哪种声音,学生答案不尽相同,有天籁,因为标题就是天籁,有地籁,因为地籁最详细……王老师没有否定哪种答案,因为不止他相信,其他听课的人都相信,每个学生都和庄子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他们每个人心中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吧。
  《天籁》选自庄子的《齐物论》,在这本著作中“齐物”和“齐论”是庄子最主要的两个哲学思想,第一部分形象生动的描写了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并且指出这些声音都出自自己的内心。从王老师的这堂课上,我们看到他回归了文言文教学最本质的状态——读,在读中理通字词,清楚行文结构,在读中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感受到原本远离他们,晦涩文字中隐藏的美。王老师一堂课下来没有提到任何文学知识,没有讲解任何语法结构,没有逐字逐句的翻译,但是却开启了学生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好的老师就是可以通过一篇篇范文给学生播下一粒粒兴趣的种子,让他们带着这些种子去阅读经典,传承经典。
  参考文献
  [1]熊良春.例谈古典诗词的教学手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6)
  [2]泰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灵达,女,1992年生,山西省大同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0~3岁婴幼儿阶段是人大脑发育、语言习得、智力发展、个性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今后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大脑细胞用进废退,早期教养的缺失,终身难以补偿。愈来愈多的发达国家认识到,为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必须从0岁开始关注婴幼儿的成长和教养。早期教养与科学育儿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
嗨!我是陈婉儿。同学们都叫我“豌豆”,原因是我的名字里有个同音字“婉”,他们就顺其自然地叫开了,后来连我家里人也跟着叫。我真怀疑他们是否还记得我的真名。  其实叫“豌豆”也不错。我也喜欢吃豌豆。豌豆是攀藤植物,叶子青翠,攀着竹子篱笆长,在菜地里成排成行。我的学校旁边就是一大片菜地。长豌豆的菜地尤其好看,一行绿色的风景线。  我的个子不高,有一头非常漂亮、浓黑的长发,一个红红的、小小的樱桃小嘴,可骂
【摘要】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沟通能力,吸收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文学素养之外,还需要适时地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本文以《伤仲永》为例,在课程中尝试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渗透,力求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了解身边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感,让他们明是非、知善恶。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散文教学的关键,然后分析解读和鉴赏不同类型的散文技巧,最后对散文教学的尝试实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散文;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散文是“自述”性的,这是有别于小说的“旁述”和戏剧的“代述”的,散文阅读就是与作者
你是否还记得一个名字,一个名叫纳兰容若的名字?  他的一生,仿佛不是凡人的一生,他的离愁与失意之峰太过高耸,我们都不敢直视,更不可能仰望到他的尽头。这简短的一生,却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他用短短几年,演绎了一段生离死别。而那么多的故事在他的生命中出现,那该是多少人不能承受的痛楚,却被千古传颂的纳兰一一经历。  青梅竹马对他的一生苦守,娇弱爱妻对他的体贴关心,一代名妓与他的生死相随,千古帝王对他的特别赏
能源之晶  廖婷婷    “在冰山之角,雪峰之巅,有一块能源水晶,你一定要找到它,这样,人类就有救了……”这是能量女神在吐出她的真元以供人类生存的能源时,对我说的话。  我是能量女神身边的一只青鸟,千百万年来,我见证了地球成长的分分秒秒、见证了能量女神经历的分分秒秒。近年来。由于科技技术的发迭,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能量女神越来越虚弱,就在她决定牺牲自己来补充地球能源的时候。我看到她如雪
【摘要】“移用”与“拈连”是用法相近的修辞手法,其相同点在于将用于甲事物的词用在本不适用的乙事物身上。不同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甲事物是否需要出现,二是所用词的词性,三是所起到的作用。抓住以上三点,能避免概念混淆。  【关键词】移用;拈连;辨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写作”栏目,刊登了王丰、陈广萍两位老师的大作《灿烂也可飘落,笑容也能泛黄——中学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速度”时代,成年人为生活奔波忙碌;中小学生则疲于应付功课学业。生存竞争的压力中,多的是匆匆的脚步,人们已然没有时间慢慢品味文化经典与文学名篇,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追求,正应了马克·吐温颇具调侃意味的话:“所谓名著,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都没有读的东西。”然而作为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更需要广泛而富有成效的课外阅读,于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康乃馨的小女孩,她的父亲很早就死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有一天,康乃馨生了重病,村里的医生都束手无策,无法救她。母亲听说山里有个巫婆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她便决定去试试运气。  母亲找到巫婆,巫婆却说要救康乃馨可以,不过,巫婆必须带走康乃馨母亲一样最珍贵的东西。为了治康乃馨的病,母亲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巫婆。  巫婆熬了一锅药,要母亲带回去给康乃馨喝,并且说第二天天一亮就到她家去拿
邵成智在《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7期《控制论视域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一文指出,教师和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关系控制力,它的作用形式虽是双向的,但始终要由教师来主导和掌控。教师的教育控制力是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但控制的本质是对关系的控制而非对人身的控制,亦即教师不是要控制学生本身,而是要控制师生关系以及处于关系中的学生的越轨行为。  但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要警惕自身控制力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