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真题】
题目:以“尝试”为话题,选择一件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写下来。
要求:以讲述故事为主,内容要具体,感受要真实。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考题解读】
这是一道需要记事的话题作文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应该选择在学习、生活中经历过的尝试,应该是平时较少经历的事情。尝试,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管怎样,只要写出尝试中的发现、感悟、收获都可以。
要想使文章出彩,一要选材新颖,靓丽抢眼;二要故事具体,生动感人。怎样把故事写具体?我们可以学着运用事物分解法,也就是把一个事物的整体(如一件事,一个场面,一个物体、人物的行动等)按一定的顺序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去写。
【指点迷津】
一、按动作分解
这种写法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一些小动作,再对每个小动作做出细致描写,使这个行为过程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但生动具体,而且有条有理。
请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①我学着炒菜,终于做好了糖醋白菜。
②我先把锅放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我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起来。等菜慢慢由白变黄,我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几下,再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几下,糖醋白菜就出锅了。
这两段文字,表达效果大不一样:第①段只是概括地写出了“我”学炒糖醋白菜这一件事,根本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第②段则运用分解法,把“炒菜”的过程分解成“放”“倒”“扔”“倒”“抄”
“翻”“倒”“撒”“翻”“撒”等13个小动作,一一展现。经过这样的分解,文章有血有肉,内容更加丰满,让读者如临其境,使人印象深刻。
二、按场面分解
如一位同学描写建筑工地的劳动情景:“冰未消,雪未融,建筑工地却沸腾了!运送水泥的载重汽车上,两名工人正抬着一包水泥往车下工人肩上放,车下七八个工人循环往返搬运,每人头上都冒着热气;另一侧,一堆小碎石平铺在水泥地上,两名工人各拿一个喷头对着碎石冲洗,水花四溅,宛如颗颗晶莹的珍珠;另有几名运送黄沙的工人奔走如飞,正推着满载黄沙的斗车向搅拌机奔来;配好料的搅拌机隆隆响,不大一会儿,混凝土便搅拌均匀。”文段将劳动场面分解为“搬运水泥热火朝天”“冲洗石子水花四溅”“运送黄沙奔走如飞”“搅拌混凝土机声隆隆”来写,全面而又生动地展现了劳动场面。
三、按内容分解
如同学们常写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福利院里的活动情景分解成“打扫卫生”“帮老人梳头剪指甲”“表演节目”……这就是运用了“按内容分解”的方法。
四、按时间分解
如一位同学在《周日》中写道:“周日上午,我来到图书馆,先读了一些有关勇敢的名言,又看了一本介绍科普知识的书。快到中午,我离开书店,在街边的报亭里买了一份当天的报纸,了解了有关新闻。中午,我在津津小吃店里吃炒年糕,恰巧遇上了中队长,他告诉我,下午将组织一部分同学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下午,我随同学们上街扫大道、擦护栏、撕小广告……天快黑了,我才快步回家。”这段叙述,就把一天的活动分解成了“上午”“快到中午”“中午”“下午”“天快黑”等几个时间段。
五、按地点分解
如一位同学写《读书的“尴尬”》,就是把事件按“走进一家书店”和“走在回家的路上”分解成两大部分来写。还有游记之类的,把一次游览分解成景点A、景点B、景点C,也是这种写法。
六、按人物分解
如某同学写在公园和妈妈走丢了,就把找妈妈的过程按人物出场分解成三部分:1.小伙子要带她去找,她怕上当,推辞了;2.老奶奶同情她,可只能陪她在出口必经地等妈妈;3.民警带她到广播室,妈妈听到广播找来了。再如把图书馆里看书的情景分解为“工人”“干部”“学生”“老人”……也是按人物分解。
七、综合分解
前面讲的,都属于单项分解。实际上,一篇文章往往会将多种分解方法交叉着运用,也就是综合分解法。如一位同学写《都是足球惹的祸》,先运用按时间分解法,把“祸事”分解成“那一次”“没过多久”两大部分,然后运用动作分解法,把足球比赛分解为“拍”“走”“站”“旋转”“栽跟头”等小动作。通过几次分解,写出的文章生动细腻,有血有肉。
【考场佳作】
尝试卖报
湖北省荆门市五里中心小学六(3)班 赵杨明
我报名参加卖报实践活动,爸爸非常支持,星期六清早,爸爸带我去青少年宫。组织活动的阿姨给了我一条印着“我是小小报童”的绶带和一顶太阳帽。我领了25份报纸,和爸爸一起到了象山大道的十字路口,接下来我就准备开张了。
以前我没卖过报纸,所以我有点紧张。爸爸鼓励我勇敢点,他在远处给我加油、拍照。我一只胳膊揽着报纸,手里拿着一份,不慌不忙地走到一位等红灯的阿姨面前,小声地说:“阿姨,买一份报纸吧!”阿姨问我多少钱一份,我严肃地说:“一元一份,绝不贪财。”她笑了一下,买了一份,过了马路,停下来津津有味地看着。爸爸在远处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继续努力。大约卖到十几份的时候,我问一位叔叔要不要报纸,他没说话。当我正要转身时,他突然拿出10元钱给我。我刚把一份报纸递给他,准备找钱给他,他却骑车走了。我叫喊着追上去,却没追上。我把这件事告诉爸爸,爸爸说这位叔叔是他的同事,给的钱是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该找的钱他会和叔叔处理的。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人买报纸,我有点灰心丧气了。爸爸示意我继续坚持。我拿着报纸一个人一个人地问,口渴了都没时间去喝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报纸终于卖完了。爸爸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最后,我们归还了帽子和绶带,阿姨夸我能干,还给了我一份小奖品。
今天尝试卖报,让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这次活动真有意义!
点评:小作者按时间把作文分解成卖报前、卖报时、卖报后三部分来写,很有条理。小作者由开始卖报的紧张,到卖完报纸的成就感,心理描写非常真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追着找钱给顾客,表现出不贪财的美德。结尾升华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题目:以“尝试”为话题,选择一件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写下来。
要求:以讲述故事为主,内容要具体,感受要真实。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考题解读】
这是一道需要记事的话题作文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应该选择在学习、生活中经历过的尝试,应该是平时较少经历的事情。尝试,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管怎样,只要写出尝试中的发现、感悟、收获都可以。
要想使文章出彩,一要选材新颖,靓丽抢眼;二要故事具体,生动感人。怎样把故事写具体?我们可以学着运用事物分解法,也就是把一个事物的整体(如一件事,一个场面,一个物体、人物的行动等)按一定的顺序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去写。
【指点迷津】
一、按动作分解
这种写法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一些小动作,再对每个小动作做出细致描写,使这个行为过程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但生动具体,而且有条有理。
请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①我学着炒菜,终于做好了糖醋白菜。
②我先把锅放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我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腾起一股香味,又把菜倒进锅里,抄起锅铲,不停地翻动起来。等菜慢慢由白变黄,我再倒入酱油、醋,撒上盐,接着用铲子翻动几下,再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端下来,翻炒几下,糖醋白菜就出锅了。
这两段文字,表达效果大不一样:第①段只是概括地写出了“我”学炒糖醋白菜这一件事,根本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第②段则运用分解法,把“炒菜”的过程分解成“放”“倒”“扔”“倒”“抄”
“翻”“倒”“撒”“翻”“撒”等13个小动作,一一展现。经过这样的分解,文章有血有肉,内容更加丰满,让读者如临其境,使人印象深刻。
二、按场面分解
如一位同学描写建筑工地的劳动情景:“冰未消,雪未融,建筑工地却沸腾了!运送水泥的载重汽车上,两名工人正抬着一包水泥往车下工人肩上放,车下七八个工人循环往返搬运,每人头上都冒着热气;另一侧,一堆小碎石平铺在水泥地上,两名工人各拿一个喷头对着碎石冲洗,水花四溅,宛如颗颗晶莹的珍珠;另有几名运送黄沙的工人奔走如飞,正推着满载黄沙的斗车向搅拌机奔来;配好料的搅拌机隆隆响,不大一会儿,混凝土便搅拌均匀。”文段将劳动场面分解为“搬运水泥热火朝天”“冲洗石子水花四溅”“运送黄沙奔走如飞”“搅拌混凝土机声隆隆”来写,全面而又生动地展现了劳动场面。
三、按内容分解
如同学们常写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福利院里的活动情景分解成“打扫卫生”“帮老人梳头剪指甲”“表演节目”……这就是运用了“按内容分解”的方法。
四、按时间分解
如一位同学在《周日》中写道:“周日上午,我来到图书馆,先读了一些有关勇敢的名言,又看了一本介绍科普知识的书。快到中午,我离开书店,在街边的报亭里买了一份当天的报纸,了解了有关新闻。中午,我在津津小吃店里吃炒年糕,恰巧遇上了中队长,他告诉我,下午将组织一部分同学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下午,我随同学们上街扫大道、擦护栏、撕小广告……天快黑了,我才快步回家。”这段叙述,就把一天的活动分解成了“上午”“快到中午”“中午”“下午”“天快黑”等几个时间段。
五、按地点分解
如一位同学写《读书的“尴尬”》,就是把事件按“走进一家书店”和“走在回家的路上”分解成两大部分来写。还有游记之类的,把一次游览分解成景点A、景点B、景点C,也是这种写法。
六、按人物分解
如某同学写在公园和妈妈走丢了,就把找妈妈的过程按人物出场分解成三部分:1.小伙子要带她去找,她怕上当,推辞了;2.老奶奶同情她,可只能陪她在出口必经地等妈妈;3.民警带她到广播室,妈妈听到广播找来了。再如把图书馆里看书的情景分解为“工人”“干部”“学生”“老人”……也是按人物分解。
七、综合分解
前面讲的,都属于单项分解。实际上,一篇文章往往会将多种分解方法交叉着运用,也就是综合分解法。如一位同学写《都是足球惹的祸》,先运用按时间分解法,把“祸事”分解成“那一次”“没过多久”两大部分,然后运用动作分解法,把足球比赛分解为“拍”“走”“站”“旋转”“栽跟头”等小动作。通过几次分解,写出的文章生动细腻,有血有肉。
【考场佳作】
尝试卖报
湖北省荆门市五里中心小学六(3)班 赵杨明
我报名参加卖报实践活动,爸爸非常支持,星期六清早,爸爸带我去青少年宫。组织活动的阿姨给了我一条印着“我是小小报童”的绶带和一顶太阳帽。我领了25份报纸,和爸爸一起到了象山大道的十字路口,接下来我就准备开张了。
以前我没卖过报纸,所以我有点紧张。爸爸鼓励我勇敢点,他在远处给我加油、拍照。我一只胳膊揽着报纸,手里拿着一份,不慌不忙地走到一位等红灯的阿姨面前,小声地说:“阿姨,买一份报纸吧!”阿姨问我多少钱一份,我严肃地说:“一元一份,绝不贪财。”她笑了一下,买了一份,过了马路,停下来津津有味地看着。爸爸在远处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继续努力。大约卖到十几份的时候,我问一位叔叔要不要报纸,他没说话。当我正要转身时,他突然拿出10元钱给我。我刚把一份报纸递给他,准备找钱给他,他却骑车走了。我叫喊着追上去,却没追上。我把这件事告诉爸爸,爸爸说这位叔叔是他的同事,给的钱是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该找的钱他会和叔叔处理的。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人买报纸,我有点灰心丧气了。爸爸示意我继续坚持。我拿着报纸一个人一个人地问,口渴了都没时间去喝水。功夫不负有心人,报纸终于卖完了。爸爸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最后,我们归还了帽子和绶带,阿姨夸我能干,还给了我一份小奖品。
今天尝试卖报,让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道理。这次活动真有意义!
点评:小作者按时间把作文分解成卖报前、卖报时、卖报后三部分来写,很有条理。小作者由开始卖报的紧张,到卖完报纸的成就感,心理描写非常真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追着找钱给顾客,表现出不贪财的美德。结尾升华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