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中的完美融合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在艺术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艺术表现形式变得多样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很多艺术奇观,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电影、动画、游戏等娱乐领域,人们关注的运动领域也逐渐开始引进新的技术。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中,科技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得到了世界观众的认可。本文以索契冬奥会为例,来介绍技术与艺术融合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官变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53-2
  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中,舞台灯光、舞美机械、多媒体数字技术等与艺术演出的完美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依托新的技术手段融合艺术形式的方式,让观众在享受到震撼视觉奇观的同时,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文化艺术气息,其文化符号也在无形中得到很好的传达。
  一、影像技术将电影语言融入文艺汇演制造时空交错感
  从1948年BBC花1000英镑购买转播权开始,电视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机在家中观看到奥运会的盛况,电视转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现场感十足的奥运会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使无法亲眼目睹运动赛事的不在场群体也成为这场盛会的观众。随着电影和电视技术的发展,奥运会的开幕设计开始将场内的活动与场外影像结合起来,运动会开幕式不再单纯地作为传统舞台形式存在,在表演中融入了电影元素,同时在电视节目制作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电影剪辑带来的超越现场的视觉魅力。
  索契冬奥会中开场用单词介绍俄罗斯的过去与现在,就采用了视频短片的形式,采用3D技术、视频剪辑技术等,通过小女孩柳波芙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历史上的辉煌。影片结束镜头中出现小女孩的脸部特写,通过镜头语言实现影片和现场的完美链接,同时将观众视线从虚拟的影视空间带入真实的舞台空间,实现了空间的交错展示。
  在整个开幕式过程中,多处采用了影片讲述和舞台表演结合的方式。火炬传递短片和俄罗斯发展时空之旅短片,分别出现在运动员入场仪式前和俄罗斯发展文艺汇演前面部分,这些影片在开幕式各部分之间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类似于舞台表演中的旁白,在舞台展示前交代了表演故事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在线性叙事中起到了文字描述的作用。同时,影片扩展了整个舞台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借助影像之手使舞台的时间维度从开幕式当下延伸到俄罗斯的发展之初,使舞台的空间维度从运动场扩展到俄罗斯火炬传递的各个角落。通过影片和表演的结合,使观众思维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中转化,带给观众一种如同电影般的时空交错感。
  影像艺术和舞台艺术作为两种不同的时空综合艺术形式,在组合中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经验跨度上的全新体验。艺术在时空维度上的延展,模糊了艺术之间的界限,拉近了科学与艺术间的关系,技术与艺术间的融合使艺术程式不断发展变化,开掘人类全新的审美体验。
  二、投影灯光技术将光影艺术融入舞台实现虚拟沉浸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中绚丽夺目的光影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索契冬奥会也延续了这种高科技照明技术和艺术融合的方式来呈现壮丽梦幻的场景。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其投影技术较北京奥运会有了很大的提升,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减少了LED的使用,这个举措不但减少了成本,同时通过投影技术使舞台呈现出梦幻的光影艺术效果,在形似大贝壳的菲什特体育场的主体育场地中央,通过使用安装在体育场上方的多台投影机,呈现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动态画面。
  灯光技术和投影技术结合在文艺汇演中,通过演员表演的“实”和数字投影的“虚”,把写实和写虚都变成了蒙太奇游戏,不断地变化时间和空间顺序,在虚拟沉浸中带给观众视觉的想象性拓展。在俄罗斯的整个发展史表演中始终采用表演和虚拟影像结合的方式展示,在三套马车启蒙时期和彼得大帝征战时期两部分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地面冰层融化、充气巨鲸破冰来到圣巴索大教堂,灯光投影完美结合,营造了如同电影般浪漫梦幻的画面,表演突破了虚拟现实的“仿真”,采用虚拟非现实的“拟像”,完成了一场创作性极强的综合艺术作品;彼得大帝征战部分使用拼贴的现代艺术风格,将具象的真人表演与抽象的黑白版画立体空间和二维地图的平面空间相结合,表演者不再是表演唯一的主体,灯光影像也不只是陪衬作用,在整个表演中,表演和舞台环境都成了主题表现的主要元素,甚至影像承担了主要的叙事部分。表演中采用投影的手段将碎片化的个体元素融为整体,并且使影像始终贯穿在整个故事中。在灯光艺术的烘衬下,这些精良设计的虚假的影像给观众一种具体的想象,仿佛置身于虚拟的真实世界中。
  投影和灯光都意在为演出营造环境和气氛,塑造不同的表演情景,在开幕式表演中将比喻、拟人、象征等叙事技巧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视觉化,使观众产生主客体间的“移情”,从而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沉浸式的虚拟体验。
  三、机械技术将符号附加到装置艺术完成视觉传达
  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最具特色的就是其机械装置艺术的运用,虽然希腊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中机械装置都有应用,但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性上与索契奥运会相比都是远远不及的,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中机械装置艺术从造型、节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加之与灯光、舞美和演员表演完美融合,使观众如置身博物馆中般欣赏一件独具特色的动态艺术作品。
  机械装置艺术是利用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的机械技术与复合材料结合的形式以演绎出新的展示个性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为目的的艺术形态。索契冬奥会的开幕五环、三套马、运动项目展示多处都用到了装置艺术,机械与灯光、雕塑的完美结合使奥运会主题“俄罗斯梦想”得到很好的诠释。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俄罗斯的文化符号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好的传达。俄罗斯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俄罗斯精神等都通过动态化、立体化的机械装置媒介得到了更丰富、更直观的表达。在冬奥会五环展示阶段,五朵具有俄罗斯象征意义的雪绒花从周围慢慢聚拢到舞台中央,摆在五个环所在的位置,然后慢慢绽放成互相交错的银白色五环。机械雪绒花绽放以动画的方式实现形变,使展示充满动态美感,很好地传达了奥运会在索契上方绽放的美好寓意,同时营造了冬季运动会梦幻绚丽的效果。
  新科技使多种不同的信息媒介得以整合,机械装置艺术不单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介相结合,而且通过融合雕塑、灯光等艺术形式使整个演出在色彩、节奏、造型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实现信息的视觉传达。
  四、结语
  索契奥运会开幕式依托技术的支持,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段,解决了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中表演空间巨大、观众视点难以集中的问题,通过影像、灯光、装置等手段将艺术语言融入表演中,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索契奥运会开幕式带来的视觉奇观只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历程中的一个个案,当然也显示出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改良空间。科技艺术结合在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应用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和应用技巧的娴熟,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作者简介:
  杜丽敏,女,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方向2012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40多年前,图形化操作推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加速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的步伐。UI(用户界面)作为数字时代人与机器互动的桥梁,深刻地影响着数字时代人机交互发展的进程。尤其在201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os7操作系统后,以“直观”“简约”著称的扁平化设计风格更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UI设计及其风格演变的关注。在1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代,在设计风格多元化的语境下,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经历了人们一次次思潮的兴
期刊
摘要:器物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不同的阶层对于器物功能的取向不同,上流社会对于器物的功能侧重于其象征性,通过器物的建构和传达出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识别用于对不同阶级的人们进行区分。本文论述了古代的器物(鼎、虎符、玉玺)和现在的奢侈品不同的视觉文化产品的存在外表,分析了上层阶级这一群体是如何利用器物去建构和传达其独特的文化识别特征的。  关键词:器物功能;视觉创造;身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中女性通常以花瓶式的陪衬,作为男性的附属出现,而《秋喜》中女性别具一格,成为社会的符号,既是男性追求的目标,又是整个影片的核心。本文从女性符号的互动讨论了语言结构的意义、认知结构的倾向、知性结构的循环,同时根据形式内质的表达形式对影片的象征界及想象界进行分析,归纳其文化符号的指向性。  关键词:女性符号;形式;内质;再现  中国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
期刊
摘要:威尔第是19世纪的歌剧作曲家,创作出了家喻户晓的歌剧《茶花女》《弄臣》《阿依达》等。关于威尔第歌剧的研究和歌剧中咏叹调的研究是多不胜数的,但是在艺术歌曲方面却是少之又少的。因此,本人参考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贾涛译的《威尔第艺术歌曲选》其中的《六首浪漫曲》(1838)进行研究。从和声和诗词的关系来阐述本文的论点。  关键词:威尔第;艺术歌曲;《六首浪漫曲》;诗词;和声  中国分类号:J643.
期刊
摘要:威尔第是19世纪的歌剧作曲家,创作出了家喻户晓的歌剧《茶花女》、《弄臣》、《阿依达》等。关于威尔第歌剧的研究和歌剧中咏叹调的研究是多不胜数的,但是在艺术歌曲方面是少之又少的。因此,本人参考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贾涛译的《威尔第艺术歌曲选》其中的《六首浪漫曲》(1838)进行研究。从和声和诗词的关系来阐述本文的论点。  关键词:威尔第;艺术歌曲;《六首浪漫曲》;诗词;和声  中国分类号:J643
期刊
摘要: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建树,就必须掌握好有关音乐美学的知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音乐美学对音乐学习及具体的音乐实践有着强大的影响与指导作用,就声乐学习而言,对于歌唱的发声训练、语言、技巧以及气息的运用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因此,重视音乐理论特别是音乐美学在音乐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学者;声乐学者;重要意义  中国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
期刊
自从全球化引导下的“地球村”诞生后,音乐界也逐渐打破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神话,创造了流行与古典并驾齐驱统治乐坛的奇迹。风笛与钢琴一起欢歌、西塔尔与小提琴一起吟咏、爵士乐和交响乐一起歌唱,民族与世界、东方与西方、流行与古典就此渐渐模糊了界限。这确实是一场前无仅有的世界音乐盛宴,尤其是原本泾渭分明的东西方音乐,在这样的潮流中不断合作并趋于融合,面对这样的音乐“地球村”现象,我们又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去
期刊
琵琶是“民乐之王”,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文曲,顾名思义,以抒情写景为主,曲调委婉、缠绵、悠扬动听。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的琵琶大套文曲,是琵琶文曲中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它原是五首独立的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李芳园将这五首小曲巧妙地结合而成一曲,分别更名为:《宫苑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最后整曲命名为《塞上曲》。“
期刊
摘要:睢宁“落子舞”起源于睢宁民间,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舞蹈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古老的舞种如何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笔者就该舞种的历史、起源、发展与创新作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落子舞;历史及现状;保护与创新  中国分类号:J7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94-2  “变幻无人遐,每步皆风景。”古人用来形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并由此影响到中国人的审美倾向。地道的紫砂壶讲究的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壶中的圆与方,圆方互济,其实是儒道互补,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关键词:紫砂壶;圆;方  中国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25-1  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思想的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