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移的转折点:传播学史上被“受众民族志”遮蔽的“双重转向”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来,以戴维·莫利的研究为代表的“受众民族志”被视为大众传播研究“诠释主义转向”或“民族志转向”的转折点,而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哈洛伦等的《游行示威与传播:一项个案研究》、坎特的《好莱坞电视制作人:他的工作与受众》、沃思等的《透过纳瓦霍人之眼:一次电影传播与人类学领域的探索》以及勒尔的家庭电视受众研究等在时间上均早于莫利的研究,并符合成为转折点的其他要件。这四项研究被忽略的原因主要在于莫利的研究更符合当时学术政治的需要,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此次转向仅被视为方法论层面的转向,而遮蔽了研究对象层面的媒介生产研究转向。哈洛伦领衔完成的《游行示威与传播:一项个案研究》才是此次“双重转向”真正的转折点,传播学史应当给予更为合理的评价。对“双重转向”的重新认识有助于厘清诠释主义范式在当下传播学学术地图中的位置,并促进对如何让被“5W”模型割裂的传播学在传播要素高度融合的今天走向“综合性研究”的思考。
其他文献
论文借助“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全文检索数据库(1830-1930)”,探究近代中文报刊“祖国”话语的流变及政治力量或思潮对其意义的争夺。研究发现,“祖国”在1902年时急遽地政治化,其“祖先居住之地”或“起源之地”的传统意涵,骤然变成富有情感色彩的国家认同话语。随后,各种政治力量与思潮围绕“祖国”展开辩论:首先是1903年起革命派和立宪派争论“祖国”的边界是否包含满清政府;民国后,“世界主义”将“祖国”看作一种狭隘的情感,用以批判“国家主义”;192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祖国”成为动员工人抵抗资本
科恩和霍尔等人关于道德恐慌和媒体的研究代表了这一领域的两个经典范式。霍尔等人的研究借鉴了科恩对道德恐慌的内涵、过程和特征的研究成果。但相对于科恩的建构主义越轨社会学模式的去政治化倾向,霍尔等人通过葛兰西转向把对道德恐慌的分析从相对微观的互动机制研究引向了更为宏观的文化政治批判,试图通过对道德恐慌形成机制的社会分析进一步追问这一现象的观念和政治社会根源,及其在特定历史情势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功能。厘清道德恐慌的概念内涵和经典范式之间的关系,对本土社会科学研究避免概念误用,更好地考察中国语境下的道德恐慌与媒体问
从帕特南和林南那里开始,关于互联网使用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究竟是侵蚀还是促进,就一直存在争论。随着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不断增大,这一问题的显著度及重要性越来越高。近20年来,我国研究者们先后对不同对象、不同网络传播渠道、不同互联网使用方式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做了大量检验,但结论仍莫衷一是。论文采用元分析方法,在既有的127个独立研究中,筛选出52个符合研究要求的对象,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总样本量为23202个。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经验中的互联网使用和社会资本具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2
在短视频平台上从事创意劳动成为当今中国越发常见的新现象。然而关于短视频创意劳动者的人群构成和劳动状况、关于这种新型劳动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对社会的宏观影响,目前还鲜见相关的大规模实证研究。研究者针对国内最大短视频平台之一抖音APP上121234名拥有万名粉丝以上的创作者开展问卷调查,最终取得2375份有效样本,了解其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方式、收入状况和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变化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首先,短视频创意劳动可以为劳动者带来切实的收入,却不够令人满足。其次,劳动者之所以选择
对于施拉姆与中国传播学的关系,学界一直以来讨论得多,深入研究得少。施拉姆与中国传播研究的关系还有一些未解之谜。相应地,几十年来施拉姆的形象也经历了较大变迁,从奠基人、启蒙者,变成了冷战专家、传播学学科化的始作俑者,甚至被一些人清除出传播学历史,这都说明了对他的身份及贡献充满争议。如何评价施拉姆,如何评估施拉姆对中国传播学的贡献,仍然值得讨论。我们应该将施拉姆的行为及中国传播学的引进放到全球冷战及美国战后推崇现代化的知识潮流的大背景下具体分析,看到冷战背景下中国与美国在“现代化”观念上达成的共识对中国传播学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英、美和我国都正面临新闻聚合版权纠纷的司法治理问题。通过比较,我国司法在处理新闻聚合版权纠纷上面对的独特问题是原告的诉请并不明确,从而导致法院确立审理范围的随意性。我国司法在处理新闻聚合版权纠纷上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判断标准的机械移植以及新闻聚合服务商“应知”认定的变动不羁。该文认为,在原告诉请上可以让其提起直接侵权之诉和间接侵权之诉,明确诉请目标;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判断标准应坚持“服务器标准”“用户感知标准”和举证证明责任分配联动使用;在新闻聚合服务商“应知”的认定上坚
期刊
从《时局全图》开始,清末报刊漫画运用地图、千里镜的符码,建构读者对自我国家现状的认知,通过“瓜分”“病夫”的视觉隐喻,塑造民众的民族国家观念以及对民族危机的想象。民初报刊漫画家形成了创作的“真相观”,用漫画作为照见社会现实的“灯和镜”,在一种“去蔽”的视觉机制下,呈现反照凋敝政局和落后国民性的“镜中像”,启发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在中国从封建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清末民初报刊漫画以视觉修辞启蒙话语建构读者特别是底层民众的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主体意识,实现了图像的“高调启蒙”,构成了中国视觉现代性
当下的新闻传播生态,尤其是对比“新冠肺炎”期间与17年前的“非典”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019年底至2020年2月,我国“新冠肺炎”事件传播中20个新闻热点事件大多由自媒体推动进入公众视野,而专业媒体仍是后续报道的中坚力量。多元主体介入新闻场域后,新闻边界日益模糊,新闻成为多元主体协作竞争的产物,新闻内容泛化,事实与意见的界限模糊,新闻的对话性与个人视角增强,传统新闻基模面临社交媒体新叙事的颠覆。
目前“信息茧房”学术场域表现出“算法偏倚”与“理论偏倚”两种倾向。前者指将“信息茧房”与算法推荐紧密关联,后者指将其视为理论而非假设。基于对“信息茧房”学术史的考察和学术场域内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时采用的是技术批判视角,算法为其批判的重点,因此“算法偏倚”具有合理性。另外,“信息茧房”效应以假说形式提出,且以验证“信息茧房”存在性为第一落点的已有研究在概念理解、操作性定义、推导逻辑、数据采集等方面多有缺陷,因此“理论偏倚”值得商榷。尊重“信息茧房”效应假说本意,并推动信息过滤技术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