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画面,写景古诗的应然之举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国悠久灿烂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简洁的语言、悠远的意境,成为各个版本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统编本教材所选编的描写景色的古诗堪称上乘之作,不仅有着精妙的语言,还描摹出了优美的画面。因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感受诗句中描摹的画面之美。笔者以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这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远近对比,想象拉伸的画面之美
  古诗由于篇幅短,文字少,诗人创作时不仅要精选所要描写的事物,语言的斟酌与揣摩也尤为慎重,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也常常是有着强烈的纵深感和拉伸感。因此,教师不能将教学的视角停留在景物的相互组合中,而需要指导学生以立体化的方式想象画面。
  如《宿新市徐公店》的第一句话:“篱落疏疏一径深”,依照惯有的思维,主要是解决“篱落”“径”这两个实词是什么,“疏疏”“深”这两个形容词描写了怎样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常用的整合串联法,将诗句的意思以及所描写的画面凸显出来。但细细斟酌,学生的理解并不能真正客观地还原诗句所意欲呈现的画面。首先,从单纯的景物组合上来看,“篱笆”和“小路”是怎样组合的,诗中并没有直接写出,需要用想象激活并还原。其次,从诗人遴选素材的角度来看,新市徐公店周围可写的景物很多,诗人杨万里为什么就偏偏要选择“篱落”“径”这两个事物来写呢?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最终发现这句虽然只有寥寥7个字,却经历了从近到远的镜头转换,使得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为此,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感受了“深”字,不仅是小路绵长,更为重要的是伸向了深处,似乎看不到尽头。为了契合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运用渲染的语言进行引导:诗人杨万里来到了新市徐公店门前,他首先看到了
其他文献
对于文本解读,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绝不能将学生的感知定位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对其蕴藏着的意蕴以及表达形式、写作策略进行深入洞察。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向着“高阶思维”层面发展,真正为学生认知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整体感知内容,洞察谋篇布局的精妙  1.依托文题,以点带面  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最能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朗读是阅读教学常用的学习方式,主要通过读出声音来调动眼、耳、口、脑等多个器官的和谐合作,它可以促进识记生字、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体会含义、表情达意等学习目的的高效达成。如果把每一次朗读都比作一颗熠熠发光的珍珠,那么众多的珠子就会串联成一条美丽的珠链,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让他们在读中感知内容,在读中感悟主题,在读中培养语感
针对统编本教材,怎样才能实现精准理解和准确把握,如何才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展开科学的定位、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如何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等,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必然会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我结合统编本教材的使用,谈一谈自己对拼音教学的思考。  一、运用教材插图,让拼音知识学习更生动  统编本教材在拼音内容的编排方面,与课标的理念相吻合,更关注幼小衔接,而且在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精美的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于学生来说,习作重在激发兴趣,虽然第一学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写话”,但真正开始写整篇文章还是从三年级开始。比较统编本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无论是编排内容,还是习作指导,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笔者以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习作教学为例,通过与课标、学段、目标对话,有效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以便让学生真正赢在起步。  一、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还在于备课。教师吃透了《教师教学用书》,学习了名师的教学实录,还从网上下载了不少精典的教学设计,不是用心良苦了吗?问题就出在这里,《教师教学用书》也好,名师课堂实录也好,经典的教学设计也好,哪怕学得再像,仿得再真,那也只是他人的见解,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情。  所以,借鉴,永远只能是借鉴。没有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没有把握
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伪阅读”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表面看起来是在阅读,实际上并没有融入文本,没有与文本进行真正密切的对话,阅读效果甚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真”阅读呢?  一、在追问中真思考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由于学生的思维惯性或者懒惰心理,经常会出现被动应答或者表面应答的现
选入统编本教材的文章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与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面面俱到地讲解,就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找到恰当的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品味、感受,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从文眼处入手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文学作品中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常常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凝练成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这个词语或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诚然,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而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外的与语
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经典文本,这些文本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值得学生细细品析。于是,很多教师将较多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自主表达与交流,看似呈现出开放的课堂,但学生的动态生成缺乏统整,认知层次停滞不前。如何将经典文本中零散的信息进行统整,笔者结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依托主题,让零散信息不断聚合  小说的核心主旨是刻画人物形象,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作者为了展现人物特点而精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段,学生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拥有怎样的识字能力,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影响很大。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所以语文教学就应从语言的学习运用着手。我们只有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逐步落实语言运用,才会为以后的高年级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