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淡淡不总是真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然后知困”,在七年的教学生活中,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作文教学。如何教学生写好作文是我一直探索的难题。本文拟将从如何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谈几点思考。
  一、千篇一律的平淡作文
  每次批改学生的作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班同学写的作文都很相似,很少有能让老师感到耳目一新、眼睛为之一亮的习作出现。出现这种状况有以下几点原因。
  1.选材平淡
  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作基石,才能创作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可为什么学生的作文选材却惊人的雷同。例如:有一次学生学完七年级上册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以后,我让学生以半命题作文“第一次”写一篇文章,结果作文批改完以后,大部分的学生写得都是“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等。其中有一位平时成绩总是第一的同学写的是“第一次流泪”,文章写的很有真情实感,但在内容安排上有所欠缺。对他进行辅导时,他说了一句令我既感到吃惊又觉得不意外的话,“老师,作文是我照作文选上的仿写的”,我心里一惊,难道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吗?
  2.立意平淡
  作文必须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的体验,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但学生们写的作文,却大多数是为了写文章而造的假情。对于同样的事物或事情,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感受。但不正常的是,往往学生的感受体验都惊人的相似。例如,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为了让老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我让他们写了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改完文章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文章里都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一个老爷爷跌倒在路边,然后我把他(她)扶起,送她回家”。在以后的作文批改中,这种千篇一律的文章总是接连不断的出现,无论老师总样指导,这种现象总是没有改进。
  3.构思平淡
  通过几年的作文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文章结构基本上都是“三段论”,即“开篇点明题旨——中间具体叙事——篇末议论抒情”,有创新之意的作文少,能呈现自身个性的作文更是少之又少。
  二、个性化作文的出路
  1.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
  丰富和拓宽学生的习作题材是写好作文的一个前提。学生的生活其实并不枯燥,但缺少的是对生活过程的观察,感受,体验,思考,而它们一旦被激发,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果学生的生活体验积淀多了,心里的东西也就多了,就会有不吐不快的强烈欲望,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绝对不会平淡。比如,在一次期中考试中,作文的题目是“我们班的”(题目上写本班同学的名字)。这样的作文题目切合学生实际,所以他们内心的写作需求被激发了出来,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内容非常充实。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还自觉不自觉地运应了一些修辞手法,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之所以害怕写作,多数是因为题目不切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增加阅读量,丰富情感
  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贫乏。广泛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中很多情感学生是从未体验过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体验,情感培养之外,必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们的情感,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兴趣小组,创办文学期刊,鼓励学生发表文章,交流阅读的情感体验。虽然语文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但现代学生的文学基本素养是必须具备的。有了这一基本素养,就可能会写出异彩纷呈的个性作文。
  3.把作文当作学生生活的形式
  只要是生活的,便是作文的。作为生活方式的作文是一个自我疏导,自我解剖,自我升华的过程,不是为了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而是出于一种内在的需要,所以平常在练习写作文时完全可以让学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自由的写作。就像平时写日记那样,这样长期坚持练习,学生在习作课上就不会出现“横眉冷对作文本,俯首干咬钢笔头”的困境。叶圣陶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这样学生写作文时就不怕没有内容可写,并且学生已有了要作文的强烈欲望。
  总之,只有让学生摆脱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丰富生活的经验,积累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表达真实的情感,全面发展,学生的写作灵性才会得到充分地发掘,从而写出各具特色的个性化作文。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班主任,当你发现你的学生的心理存在偏差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笔者就碰上了这样一件事。    一、表现出来的问题    那是高一新生军训的第二天早上,笔者坐在一旁看学生们练走步。突然,队列里一片骚动,一名学生冲了出来,别的同学都捂着鼻子在小声地议论,教官则显得茫然和无措。笔者迅速跑了过去,教官对笔者说:“张老师,快去看看!”“老师,快去洗手间!”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笔者径直跑向二楼,冲进了最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班主任在初一阶段时,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班主任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对班主任的了解,他们对班主任逐渐有了一定的看法,对班主任也不再那么崇拜了。随之表现在班务工作上是松松垮垮,班级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其后果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反之,有些班主任的班务工作呈阶梯状的发展。学生对班主任的人格、素养、工作能力逐渐了解,逐
期刊
尊重学生,让学生做主,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关心学生之关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从心里接纳你,喜欢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收获的又何止是和谐,又岂止是课堂的精彩?    金字塔的建造者是自由人    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惟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早在1560年,瑞士钟表匠塔·布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及国际旅游业的竞争加剧,对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对旅游管理人才市场需求现状的剖析,提出了从开放的实践教学机制、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创新的科研氛围、多层面的合作机制、政府引导和社会需求等六个方面构建适合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构建    高素质旅游人才是衡量国家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中国从世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但是根据专家近十多年来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呈下降趋势。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因此,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学习进步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学校结合办学特点,对高一新生进行了一年的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行动研究,摸索探究
期刊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职高语文教学。加强职高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我校选择“设境激趣——互动演练——拓展实践”教学模式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口语交际的教学改革。  一、设境激趣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做到口语交际训练经常化,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高他们对生活感知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
期刊
一、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善于补充材料。例如讲“地震”时,可让学生自学课文有关内容,教师除了讲述近年来我国四川、台湾等地频繁发生地震外,还应适时补充一些应急避震救助常识:(1)高楼避震: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2)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营救
期刊
摘 要:《渔父》写的是屈原和渔父的一次思想交锋,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矛盾及抉择。作者采用“分身立言”的手法虚构了一位与屈原对话的人物,其实是屈原跟自己心灵的对话。由《楚辞·渔父》中的“渔父”作为艺术原型,由屈原和渔父两者综合而成的新“渔父”实际是一个象征和寓意,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渔父;酿变;文化符号    一  根据司马迁和王逸的说法,《渔父》这篇文章约写于楚顷襄王执政时
期刊
一、培养学生几何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师生间互动下的自主讨论和交流,是双方精神的相互碰撞,是认识界的真正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认识偏见得到纠正,并产生新的知识建构。(二)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不同程度的学生合作学习能够取长补短,开拓自我的思维,加强对问题的理解。(三)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二、几何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从学生找两个三角形的对应关系的模糊理解看提高数学
期刊
目前,环境污染已经由局部地区污染问题发展成全球性的重要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地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美术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其中的人和事作为创作对象,甚至物质材料的运用也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