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乡村微旅行,一头扎进果味的夏天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wen_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裹挟着零散的雨将乡野抚成浓绿。雨歇后,风儿轻轻,吹来了一个果味的夏天。夏天呐,藏不住了。苏州的这两个村庄,也藏不住了。既然藏不住了,那不如就一起,踏着清甜的风,踩着初夏的绿,一头扎进果味的夏天里去。
  大王带我来巡山 通安的这座山,藏的都是宝
  一千多亩云泉茶田,带来春天的第一缕曙光;杨梅、翠冠梨、蓝莓、水蜜桃争先恐后,从五月闹到九月;忽如一夜秋风来,风吹麦浪,万亩农田静谧安详;冬季来临,上演水稻收割大戏……通安镇旅游办工作人员邹萍向记者娓娓道来,她说自2017年底苏州市开展全域旅游以来,树山连同通安现代农业园,步入了乡村微旅行的队列,结合四季特色,开辟独具风格的农文旅路线。
  农事融合民俗文化 乡村微旅行深入人心
  去年植树节种植的10余亩5千多棵桑葚,今年三月迎来了丰收;去年底,新颢旅游和树山村委会从事农业旅游开发项目,启动树山蔬菜基地,供农家乐以及民宿住店客人采摘体验。
  邹萍说:“近年来,树山不止民宿和农家乐,新增了很多业态,苏州图书馆树山分管、 原木书坊、咖啡馆、小吃、陶艺手工工作室等陆续入驻,树山旅游联盟把不同业态的商家集中在一起,让彼此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客人打造丰富的旅行体验。以前来树山,走走木栈道,欣赏自然风光,如今有了更多的选择。”
  今年端午期间,亲子插秧、包粽子、缝钱包的体验活动给很多家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邹萍表示,城市里的孩子接触农事机会较少,将传统农事和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能给大家带来更生动的体验,例如通安镇过年有制作年糕的习俗,现在可以将收割水稻、舂米和制作年糕串联起来,增添乐趣。在树山景区游客中心,记者看到了九连环展厅,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特色一览无遗。
  据介绍,未来通安镇将针对农文旅规划,把西部的水稻种植区,同心的果园,通安现代农业园串联起来,并利用现有河道开辟水上项目,打造通安农文旅休闲区域。
  此时树山 不再是一亩三分地
  树人安心农场主、梨海棠农家乐老板陆娟婧是土生土长的树山人,见证了树山从无到有。她说:“2007年,这里看上去就是一个乡村,2009年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农家乐,都是本村年纪大的村民开的,消费群体以60后、70后为主,那时候大家来树山只是吃饭,顶多住一晚民宿,留不住人。”
  2012年,陆娟婧从父母手里接手了一片樱桃园,3天卖完了五六千斤,着实让她大吃一惊,她发现了树山已不再是原来的村庄。道路和房屋外立面的改造,让树山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入驻,整个树山的氛围显得年轻态。
  从起初自己种点樱桃、蓝莓小打小闹,到1200亩地规划了一年四季30几种水果,聘请浙江农科院专家进行土壤改良,培育有机产品,开辟亲子精细化采摘体验,陆娟婧尝到了越来越多的甜头。她开始在庄园里养鸡、养鱼,疫情期间,一个月卖了2500只鸡,冷链运输主动提供上门服务,树山其他业态的老板也纷纷推出农产品,已成功打响树山品牌。
  陆娟婧称,树山不再是从前的一亩三分地,年轻的从业者通过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宣传各自的品牌,从住宿、餐饮、采摘、下午茶等提供管家式服务,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下乡,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
  旅行小贴士
  上午:树山游客中心集合,发放活动物资,领取伴手礼;进入果园采摘(杨梅、翠冠梨)
  中午:树山农家乐鸡汤馄饨
  下午:手工刺绣体验或陶艺制作
  傍晚:树山温泉养生
  备注:自驾导航“树山游客中心”;公交:316路/319路/321路/338路/339路树山首末站;有轨电车2号线通安站、树山站。
  来吧!去冯梦龙村,寻觅太空南瓜
  仲夏六月,杨梅飘香,入口那满满一嘴酸甜的爆汁,是不少人记忆深处的“夏日初体验”,冯梦龙村的东魁杨梅,挂满枝头,只看一眼,便垂涎欲滴。每逢周末,这里大巴和私家车云集,好生热闹。
  据了解,冯梦龙村以生态农业为底色,以乡贤文化树特色,以“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黄埭镇以冯梦龙村为核心,打造全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的现实样板,绘就千年“银黄埭”的美丽新画卷。
  一米菜田,治愈整个夏季
  杨梅、蓝莓、梨、猕猴桃、黄桃、葡萄、冬枣……你能想到的水果,冯梦龙村建成林果、水稻、养殖三个“千亩基地”,能够满足四季水果需求,走进冯梦龙村林果基地,小心糖分过量预警。
  除了水果采摘,新建的冯梦龙农耕文化园,以“游冯梦龙村,走进冯梦龙世界”为主题,真实还原了冯梦龙文学作品中的农耕文化和乡村生活。
  一米菜田,种植着各类有机蔬菜,甚至还有从太空南瓜,插秧、收割水稻、舂米,蔬菜采摘,现场制作米糕、萝卜丝饼等苏式糕点。记者在农耕园还看到了24节气农耕廊以及牛拉水车,据介绍,这些区域的打造是为了让城市里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传统农耕文化,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大片向日葵花海,夏日的傍晚,微风习习,村庄、驳岸、农舍,一派静谧和谐的景象,一扫尘世间的浮躁。
  花50块,游览冯梦龙故乡
  冯梦龙村和传统农村不太一样,这里不仅是农产品采摘胜地,也是苏州新晋的文化名村,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事实上,冯梦龙村是明代杰出文学家、戏曲家和一代廉吏冯梦龙的故乡,也是冯梦龙廉政文化思想的发源地。
  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可以花费10元乘坐观光车,再花费40元请一位讲解员,带你参观冯梦龙故居、冯梦龙纪念馆、冯梦龙书院、卖油郎油坊等项目,零距离感受冯梦龙儿时的生活起居环境,瞻仰冯梦龙为民、为文、为官的廉政事迹,品读冯梦龙作品的藏书,在卖油郎油坊里,观看传统文化活态保护的古法菜籽油榨油演示。
  苏州犹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亮亮表示,冯梦龙村围绕高效、生态和文化的发展目标,打造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冯梦龙为官、为民、为文的主要事迹和作品典故,紧抓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机遇,唱响冯梦龙文化品牌,打造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它在给游客提供旅游休闲、文化体验的同时,还活化了冯梦龙笔下故事情境,传承冯梦龙清廉自守的精神,秀丽的乡村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相映生辉。   穿越百年,冯梦龙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村”,新时代的美丽乡村被赋予冯梦龙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旅行小贴士
  上午:参观冯梦龙故居、冯梦龙纪念馆、冯梦龙书院、卖油郎油坊(1.5个小时左右)
  下午:杨梅、蓝莓、翠冠梨、蔬菜采摘
  “咖啡香”遇见“稻花香”北太湖的这个村有点洋气
  北太湖,古运河,金望亭,稻花香。
  有人说,如果望亭只能有一种色彩,那最贴切的一定是金黄色,是春风里油菜花海的金黄;是秋收时稻波穗浪的金黄,是北太湖日落下漫天晚霞的金黄。
  沿着北太湖大道往前,一侧是近七公里的滨湖风光,另一侧是连绵的稻田与散落其间的村落,长洲苑湿地公园、稻香公园、油菜花海、顺堤河风情栈道等景点串联成一幅秀美的田园画。
  农村青年带来新动力 打造丰富的休闲旅游业态
  在北太湖迎湖村,稻花田绵延,在一排乡野农舍之间,藏着一家咖啡馆,取名“太湖边”。这栋由民居改造的三层小楼,由本土青年村民着手打造,如今已成为迎湖村的网红打卡点。当“咖啡香”遇见“稻花香”,迎湖村被贴上了洋气的标签。
  村里的年轻人正为家乡带来新动力,新农人朱赟德子承父业,积极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他的努力下,“金香溢”大米成了江苏省著名商标,稻田成了望亭的一道旅游风景线。
  林亚萍是扬州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的硕士,2008年毕业后,她到望亭镇新埂村蔬菜基地做了一名技术员,并于次年租下15亩土地创办“大学生创业园草莓基地”,如今,“林莓莓”牌草莓在苏州几乎家喻户晓,每年草莓季,总有人奔赴望亭,与“林莓莓”赴一场草莓之约。
  安静的乡村热闹起来,每到节假日,总有很多城里人赶来赏花、采摘、吃湖鲜。据了解,2017年起,每年春天,这里会举办“油菜花季”文化旅游活动,离油菜花海不远的地方有一处休闲农庄,占地约70亩,内设骑马、射箭、真人CS、垂钓等项目,丰富的休闲旅游业态吸引了越来越多客人到访。
  稻香小镇 夜间网红打卡点与消费新地标
  望亭镇立足“农文旅创” ,打造“一带两翼”的自然景观带 ,“一带”就是御亭路的绿化景观,“两翼”,就是在太湖边分为南翼和北翼,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带。
  南河港原先是迎湖村的一个自然村,后来被逐渐打造成為“食味南河港”——“稻香人家”农家乐主题街区。据了解,这条街上已开出农家乐14家,年营业额超3000万元,是迎湖村夜晚最热闹的地方。用餐时间随意走进一家店,生意都红火得令人赞叹,稻草扎肉、红烧老鹅、清水河虾、塘鲤鱼炖蛋等都是倍受欢迎的农家菜。
  除了农家乐,村里目前有6家民宿,今年4月,又一家高标准酒店开工,预计明年年底前建成。
  伴随着姑苏八点半夜经济行动,望亭镇打造出“稻香小夜曲”夜间经济品牌,“文化夜演”、“书画夜展”、“运河夜市”“手作夜学”等活动相继开展,将独特的人文非遗、历史民俗、自然资源与文旅经济相融合,围绕“食、购、娱、健、读、展、游”打造文旅夜间经济体系,营造“文化旅游、美学小镇”沉浸式夜间综合体验,形成“商业模式新、产品形态多、公共服务好”的夜间消费业态样本,将稻香小镇逐步打造成夜间网红打卡点与消费新地标。
  旅行小贴士
  第一天:中午:抵达望亭,入住特色民宿
  下午:长洲苑野餐漫步,北太湖落日
  晚上:望亭公园,夜色集市
  第二天:上午:果园采摘樱桃/桑葚
  中午:太湖边咖啡馆/渔家乐午餐
  下午:返程
其他文献
依稀记得上世纪90年代,十全街之夜的梦幻多彩。网师园专设夜游,夜色中的古典园林什么样?没见过。但引人遐想,想象中梦幻、迷离带着高级感。街上几家饭店有住外宾,附近的苏大大概有外国教授和留学生,衍生得附近一带的街上出现了各色酒吧和异国风味餐馆,连带服装小店都要套上外贸的光环。灯红酒绿、临河水岸的十全之夜,大概在苏州夜经济的历史中,可以记上一笔。“起步很早,基础、条件、资源、载体一个不差,底蕴自不消多言
期刊
本色东西桥市集  时间:7月3日-7月5日  主题:自然、本色、环保生活艺术市集  本色东西桥市集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市集,以自然、本色、环保为主题。是一场立足东方,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的为期三天的生活艺术市集。200多位生活美学家汇聚于此为传承与创新,自然与环保而发声,将造物,布艺,文创,器具,手作,设计,生活理念和传统文化带来这里,更有本色茶水铺,以茶养行,烹茶当下,如坐草木间,走入人文美
期刊
疫情之下,宅在家中的日子里,出趟门都得全副武装,过各种“关卡”,线上购物、手机点单就成了更加顺理成章的事,活跃于指尖上的网购、娱乐,再次爆发成巨大商機。  苏州1000多万常住人口,手机得有多少部呢?虽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每隔6分钟就看一次手机的现代人,指尖滑动间就是各种下单支付。互联网+5G裹挟下,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在变,夜经济不再仅仅局限于大排档、夜市、商场、酒吧一条街。美团、饿了么点份
期刊
自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一炮打响后,那些有个性有特色的私人博物馆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体现文化平等、多元和包容性的重要一环,小型及私人博物馆同样连接着不同的时空,它们以小圈层的形式与世界对话,感知生活。而私人博物馆的馆主们,更像是在书写自己的一份情感答卷,将毕生的爱好通过收藏和展览,表达得淋漓尽致。  曾有网友说,看过苏州博物馆这样的大馆,再到这些私人博物馆看看,真是两种感受。私人博物馆为观者带来了
期刊
“来到了一个区域,想看本书,不管是去诚品还是凤凰,还是钟书阁,都能找到你要的书,能够满足你的需求。长此以往,以后人们要买书,就会想到金鸡湖,这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带来的力量。”资深书店人贾岸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文化需要唤醒,一座城的人文素养更需要积淀,这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让苏州人真正从内心认识书店文化,把人文、艺术、创意融入到生活,提升城市的人文气质,留住书香,并非靠一两家巨型书店
期刊
烟火气之上,时尚和品位则是“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苏州称不上是一座时尚之都,但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时尚基因,也不乏创新创意的光芒,苏州在探索“夜经济”发展思路的时候,想要让大家避免夜生活“乏味”的观感,于是立足城市特色,树立自己的多元时尚IP。  一座城市自成IP  时代发展到当下,苏州“夜经济”发展,需要打造自己的城市“夜IP”,成为人们感知地方文化韵味、体验时尚“夜生活”的重要渠道。I
期刊
慢二手工皮具  用一只手工包,和你换一套陶具  慢二位于金门路的皮具店挂着一串风铃,那是她在京都旅行时,一家手工皮具店的老爷爷赠予的。正是那晚小店的微光,温暖了暂失方向的慢二,那一刻似乎突然澄明了,原来生活的美好即是給人温暖,她想换一种活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我当时就想有生之年一定要开一个店,晚上可以给路人留盏灯,里面有好东西可以分享,顺便可以养活自己。”回国后,她开始拜师学艺。某个秋日
期刊
始于专注,成于坚守,这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跟手工艺匠人一样,其实文化产业也需要工匠精神。在苏州文化产业中,不少文化匠人凭借多年的坚守脱颖而出。  上一期杂志,《坚守与担当,文化产业有你真好》中,我们报道了4位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本期杂志,让我们继续跟另外两位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聊聊,倾听他们创新创业背后的故事。  漆斌  人生不需要界限,不断突破才是真谛  “五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个很害羞的‘小孩儿’
期刊
夜晚开始了吗?  当夜幕降临,各种灯光一点点亮起,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交汇出好看的流转光影,人们向着家的方向步履匆匆。万家灯火下,整个城市呈现与白天完全不同的风情。  让我们再把镜頭转到另一场景。夜色似白昼,脚步也温柔。流光溢彩,优雅闲适的苏式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有人,才有城,才有生活。穿街角,过巷口,小摊前凑趣,与情侣比肩,看老人遛狗,听小贩吆喝,清欢甜蜜穿咙过喉,摄影师用镜头呈现着灯影下城市
期刊
提起刘树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提起“老树画画”,不少人就要点头称赞了。刘树勇因创作民国长衫形象的小画,配以那让人频频感同身受的短诗而名满天下。  在苏州,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如“老树画画”般的人。人称“妙多大师”,妙多犹如曾经风靡朋友圈一时的老树画画般的风格,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催人奋进的向上力量。  妙多是位地道的苏州人,在日常工作之余他坚持每日一画,已有1347天。每天早上上班路上,喝一碗妙多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