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长寿养生经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ongx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生于战乱,一生戎马,颠沛流离,却享有885岁高寿,是历代诗人中的寿星。陆游创作的诗歌,今存9000多首。所以,他不仅是一位诗歌大家,还是一位养生家,其长寿养生经,值得人们学习借鉴。
  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
  陆游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读书。读书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快乐与慰藉,自己藏书也就很多。他的住屋有“书巢”之称,还要向友人借书。70岁以后仍“蝇头细字夜抄书”,他觉得这样身安心泰,还“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老人动脑动笔,心有所乐,神有所藏,自然延年益寿,陆游称之为“却老方”。他80岁后每年还能作诗400余首,这“老”真被他“却”了。
  素食养生
  陆游的长寿与他的饮食密不可分。他早年出仕做官,对外应酬,过的是酒肉生活,大鱼大肉自然不在话下。但晚年回到乡村后,一方面是生活没那么好,不能常常吃肉,另一方面则是他自觉吃起素来。陆游在81岁时曾写过一首诗,诗句有云:“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有豪奢。”意思是说他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吃肉了,所以盛肉吃肉的餐具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奢侈。相比与肉食,他更喜欢山野蔬菜等素食,因为素食可使人体魄、精神均处于最佳状态。
  陆游一生喜欢吃粥,他还专写了《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老年人吃粥容易消化、吸收,对胃肠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陆游还认为体弱多病的人食山药能增强体质,有利健康。有诗云:“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山药)。”这是因为山药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它含有的黏液蛋白,能预防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过早发生。
  有规律的生活
  陆游的长寿得益于长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提倡饭后散步,还提倡饭后按摩腹部。在他的养生诗里,有一首《自诒》,是这样说的:“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高枕时时闻解箨,卷帘片片数飞花。饭余解带摩便腹,自取风炉煮晚茶。”从诗里可以看出,陆游没事就摸自己的肚皮,摩腹是他的养生妙法。现代医学看来,摩腹能刺激肝脾之精气,促使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陆游在养生方面深受道家传统影响,时常静坐。他在《宿华严寺》诗中写道:“夜宿华严寺,人扶到上方。唤僧同看画,避佛旋移床。小雨不成雪,烈风还作霜。钟残灯渐暗,跌坐默焚香。”所谓跌坐,就是打坐。为了静坐修身,陆游还在家里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子,其《夏日》诗云:“新辟虚堂痛扫除,萧然终日屏童奴。此间恐是维摩室,除去腾床一物无。”这是他专门为打坐而辟的房子,里面除了一张打坐的床外,什么也没有。打坐的目的,就是在于锻炼他内心心志的安静。
  陆游深得洗足养生之法,他坚持在临睡之时用热水洗脚。他曾写过一首关于睡前洗脚的诗,诗云:“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他在82岁那年,对家人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却;秋天洗脚,肺润肠濡 ;冬天洗脚,丹田温灼。”陆游将“洗足上床”当作人生一大快事,并非言过其实。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使双足温暖,气血通畅,舒经活络。为了健康,应精心呵护双脚。
  陆游的长寿养生经里,梳头是一大绝技。他每天早上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梳头,他曾作诗:“觉来忽觉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在客稀门闭没啥事时,他也拿起梳子梳头:“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由于长期坚持梳头,到晚年他依然“两目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常梳头,能产生多种疗效,达到强健全身、防治多种疾病的目的。
  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陆游还有乐观豁达的胸怀。尽管他一生曲折坎坷,多不得志,被免职、罢官,甚至遭诬陷,可他的态度却是:“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什么荣辱、贫富,什么诽谤、赞誉,在他看来都无足挂齿。他力主戒怒善忍,认为怒非常伤身,晚年自号“龟堂”,意即自己要时时忍住愤怒,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正是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成就了一位大诗人,成就了一位寿星。
  陆游是古代养生的集大成者,由于他对养生活动常年不懈的坚持,他84高龄时,还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结实,有时还能上山砍柴。陆游的长寿养生经,给了现代人最好的启迪:养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付诸实践,并持之以恒。
其他文献
郭关,生于湖南桂东,画家,古琴家,道教全真龙门派道士。作品涉及绘画、音乐、书法、诗文、斫琴、装置、行为等领域;曾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皈依弟子;晓音律,好古琴,南宋琴家郭楚望后裔,幼随祖父习琴,后师承于中国琴会会长龚一先生、受教于成公亮、李祥霆等,喜操《幽兰》《广陵散》打谱作曲上百首;曾龙虎山修道,通斋醮科仪、符箓禁咒;曾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
期刊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  的根底全在道教。”与佛教不同,道教是在我国传统的宗教和传统的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其思想渊源主要源于先秦的鬼神崇拜、神仙信仰和两汉的黄老学说。经2000多年历史变迁,目前中国道教主要分全真道和正一道两个派别。全真道讲究内修,不追求长生不老,而是追求精神的超越,主要从事炼养和清修,和老子《道德经》思想一致,同时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要求道众同样重视学习《心经》和《孝经》。全
期刊
引子  重阳子,中国道教全真一脉的鼻祖。  历代受封,道德传世。金庸小说中称其为重阳真人,世人称人名讳是谓无礼,故而简约其名姓,将字号冠以姓氏,称之为王重阳。  文学创作总是带着太多的虚虚实实,好像是寻仙觅道之事,太过不可捉摸、不可说。吾辈今日试观王重阳,其自远古劫来,神隐于故事,悠远于尘世,纷纷纭纭,不扰纤尘。虽然他因戏说被众人知,言语之中谈吐名字亦是庄重。  不得不说金庸前辈的文学作品的文学感
期刊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的这首咏鹅诗家喻户晓,但就我知道的,有人把“曲项向天歌”背成“曲颈向天歌”。到底哪个对呢?其实,知道颈项的区别,答案一目了然:脖子前面是颈,后面是项。向后弯脖子是曲项,向前弯脖子是曲颈。向天歌是嘴向上、向后弯脖子,当然就是“曲项向天歌”了。  古人活得精细,现代人活得比较粗糙,前后不分,阴阳不分,子午不分。比如说“午”指中午时分,子时指半夜,但
期刊
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赵盾在去首阳山打猎时,发现一个大汉晕倒在路边,于是忙令随从将他救起。那人说道:“我已经好多天没吃东西了,能给我一些吃的吗?”赵盾忙让随从拿来食物,但他只吃了一半就把剩下的包了起来。赵盾心中正奇怪,那人解释道:“我在外当奴仆多年,不知道老娘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我想把这些吃的给娘带回去。”赵盾为他的孝心所感动,让他把食物吃光,并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肉。临别,还给了他一百枚钱让他找
期刊
背景资料:在北宋如云的战将中,曹彬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他不仅文武全才,功勋卓著,且宅心仁厚,善行天下。《宋史》评价他:“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  《宋史》记载,公元964年冬,曹彬受命讨蜀,为防士兵奸淫掳掠,他下令每攻下一城,便将四散奔逃的妇女儿童聚于一所,然后明令部下这些都是进贡给皇上的,不容有半点闪失,违令者军法从事。等战事结束,他便派手下亲兵访察他们的亲属,然后将其安
期刊
三  在考场上一举高中,辄意味着“鱼跃龙门”,真正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剧变,“原版”的范进生活在明代,但作者吴敬梓描述的其实是清代士子们的普遍状态,那个时代的范进们中举之后不久,立刻财源广进:“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又过了两三个月,范进家居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原来的破落房子也不够住
期刊
编者按:《红楼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诗词曲赋绘画建筑饮食中医服饰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无所不包,令人迷醉其中,同时也是一曲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荣华散尽无处话凄凉的人生哀歌。  作者站在高处,冷眼看着红尘中这一处诗礼簪缨之族一天天的没落,隐约地提点:贾府最终会到忽喇喇大厦倾的地步,大观园中的女儿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悲惨结局,曲终人散是必然的归宿。正如作者所言,曹公一支如椽妙笔,写尽一场场繁华热闹,
期刊
四大国粹中“中医药”是最切近生活,也是最实用的,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保驾护航。古语云“良药苦口利于身”,传统中药给人的印象是苦涩、难以下咽;并且“是药三分毒,需中病即止”。却有这么一位半瓶子先生把中药做成了随时随地可以吃的可口零食。  刘敬军,自号半瓶子先生,就学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于某三甲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后辞职跟随古中医派名家孔乐凯先生做道地药材产地调研工作。于08年开始研究道地药材无硫加
期刊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腠理”一词,在《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一段中,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后来扁鹊又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教科书解释说,“腠理”是皮肤纹理,让人感觉“腠”就是表皮的意思。后来上大学学习《内经》,接触了更多的相关词汇,发现那种解释不太确切,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  “腠”发音同“凑”,含义也相近,有时也通假互用。“凑”的本义是水流汇聚的意思,引申为聚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