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2:30的时候,老爸给我打电话,说的无非是天气热了要注意防暑之类的日常。我刚洗完澡,正打算去洗衣服,于是聊了几分钟后就和老爸说我要去洗衣服了,打算挂掉电话,这时,只听电话那头老妈突然愠怒道:“都這么晚了还洗什么衣服?”我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这么晚洗衣服怎么了?我就是要这么晚洗衣服!”说完我突然愣住了,其实我能觉察到,她想表达的是:这么晚该休息了,衣服还是明天再洗吧?对老妈来说,这是一种担心的情绪,但用她惯用的指责型问句说出来,我条件反射般的表达来自于这样的感受:有人在攻击我,赶紧反击。
  这不是第一次了。我打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语言环境中,我妈喜欢用反问、责备、嘲笑等类型的句子来沟通;我爸说起话来也挺狠的,基本不考虑这话说出来是否会像利刃般伤害到家人。我和伴侣一起生活的前几年,伴侣也时常觉得我总是在指责、挑剔他,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并无恶意,只是用了不好的表达方式而已。但就是这不好的表达方式,一直在伤害家人间的亲密关系,以至于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


  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好好说话、认真沟通。
  去年去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咨询师给我推荐了一本名为《非暴力沟通》的书,我买回来仔细研读了一番,发现原来现实生活中的好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好好沟通造成的。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我的伴侣有一个我很不喜欢的生活习惯——下班回来脱掉袜子扔在客厅或玄关的某个角落。我看到臭袜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指责:“你怎么又把袜子扔在客厅,你这个人怎么每次都这么邋遢!”他通常会眉头紧皱着狡辩道:“我这一天真的好累,你能不能不要张口闭口就指责我,我等一下就把袜子放洗衣池里还不行吗?”
  接下去的内容不用我说就能知道,无非是一方继续指责,另一方更加委屈。我的初衷真的是指责他吗?好像并不是,我只是希望我能生活在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中,并且希望他能和我一起维护。
  我的需求是他把脱下来的袜子放在洗衣池里,所以我该直接对他说:“不干净的袜子放在客厅会影响客厅的空气,把脏袜子放进洗衣池里可以吗?”这样说完以后,他还会笑着对我撒娇:“好的,好的,我马上就去放。”多说几次以后,他很自然就养成了习惯,之后再也不用我反复提醒了。
  还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去年某月,我的伴侣在公司升了职级,公积金的缴费基数也提了一档,重要的是公积金余额突破了六位数。收到短信通知的时候,他马上就截图发给我,我瞅了一眼回他:“才六位数,这能干吗?都不够首付,继续努力吧!”他估摸着有点儿失落,想和我分享喜悦但没成功,转头又把信息发给了小妹。
  晚上他回家以后,我拿他手机找资料,看到了他和小妹在微信上的对话,小妹得知消息以后,满心欢喜地恭喜他,看得出来,比她自己得了钱还高兴。
  这个时候的我说不内疚是假的。每次有想要分享的好事,他总是第一个想到我,但我也常是泼他冷水的那个人。虽然小时候父母对待我的方式影响了我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但这并不能作为我泼冷水的借口。
  换位思考一下,若是我开开心心地和他说我升职加薪了,他却冷谈地回复我:“这才涨几个钱,你就高兴成这样?”我的内心必定是失落的。
  这件事发生以后,我变得有点儿不一样了,就算是很小的事,他和我分享的时候,我都尽量去感受他想要表达的情绪,喜悦、悲伤,或是压力、疲惫,我会试着换位思考。慢慢地,我竟然也变得温柔起来。


  说话之前过脑子对很多人来说好像是挺难的事。争吵和愤怒的时候,大脑前额叶控制理性的部分仿佛罢工了,只想一股脑儿把各种伤人的、攻击性的话全部扔刀子似的甩出去,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自尊。但过了那个劲儿,又因为恶语伤人而懊恼不已,事后悔改也无法改变伤害已然造成的事实。
  好好说话,不带羞耻地表达自己的爱和需求,其实是一个慢慢练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心理学说的“坦率的谈话”。
  《社会性动物》第八章“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提到:“所谓坦率的谈话(straight talk),是指一个人在不指责、挖苦的情况下,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和担忧。我们将会看到,坦率谈话之所以非常有效,主要是因为它能使对方无任何戒心地听进去。”
  坦率的谈话看起来简单又有效,为什么我们不常用呢?除了原生家庭行为习惯的影响,还有就是它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人们在竞争的社会里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大多数人已学会通过使自己无懈可击来保护自己。这样,当我们受到伤害时,我们就竭力不表现出来。而且,我们也学会要么躲开那些伤害我们的人,要么带着愤怒或讥讽来痛斥他一番。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样做往往导致防御性的反应,导致迎头反击,于是争执逐步升级。”
  能够好好说话,对自己和家庭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所谓关系其实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他人,反过来你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和自己温柔地对话,正视自己的需求,也这样对待家人,好的关系就能流动起来,相处起来自然就更加舒服安心。
  愿你爱自己,也爱家人。
其他文献
一  1983年,我14岁。那一年的除夕是2月12日。早在几天前,父亲就跟母亲说,今年春节,他打算向领导申请值班,从除夕到初三。母亲坚决不同意,说:“家家户户都在家团圆过年,你却要在最关键的4天值班,不行!”  父亲附在母亲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仿佛往蜡像上吹了口热风,母亲刚刚还愤怒不满的表情,瞬间变得柔和了,还高兴地点头表示认同。这是我记忆中唯一的父亲用言语说服母亲的场景,说服速度之快,母亲的配
期刊
一  这一年我做过最值得的事情,就是去见了两个人。  一次是暑假和朋友羽衡旅游时,行至山东境内,我随口提起两年多没见的济南好友橙子,羽衡便提议不如顺道去看看对方。我的第一反应是算了吧,虽说橙子是我最为珍视的异地友人,但总觉得临时起意的造访是一种打扰,万一他并不乐意被我占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呢?但羽衡说:“别想那么多,人都是见一面少一面的。”  说见就见,我立刻将原定的行程延长了两日。在微信上跟橙子说了
期刊
城市的孤独,需要便利店来治愈。  時针指向半夜12点,商铺歇业,电车停运。唯有窗明几净的便利店,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犹如灯塔般指引着夜归的人们,也暗示着这座城市仍在正常运作。  据统计,在日本每20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有时相隔不到100米就有两三家。在全家、罗森和7-11中,我最喜欢7-11,大概是因为曾经在这里打过近3年工。在这里打工的大多是学生,还有周围的家庭主妇。刚到日本时,我的日
期刊
一  28岁以前,我都是耻于提及自己家乡的。  家乡在这两年才从“县”变成了“区”,仿佛等待了有10年,人们才风光满满地给自己贴上“南京人”的标签——骨子里还是有些不认可。  作为不知名的小县城,溧水自得其乐地存在了千百年。就像《桃花源记》里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我小时候的生活大抵如此。我们在城镇的中心读书,周末便去乡野间
期刊
什么是家的模样?关于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家是一个人的游乐园,家是几口人的柴米油盐;家是一张柔软、慵懒的沙发;家是责任,是孤独,是烦闷,也是一杯暖茶,一顿饺子,一盏灯火;家是有时远离但终将回去的地方。  柴岚绮的家是由一顿顿饭、一盏盏灯缀成的。做给女儿吃的一桌子硬菜,刚进父母家就端上桌的饺子,新家里亮起的暖黄色灯光,病床上相互依偎的父母,这些片段犹如一个个蒙太奇镜头,连缀起来就成了家的最
期刊
一  40岁后,我发现,我变得越来越恋家了。其实,所谓的恋家,就是恋独居在家乡小城的老母亲。  从20岁离开家乡去北京,一晃20多年过去了。2020年疫情期间,是我近些年第一次长时间和母亲待在一起。  那段时间,母亲心情欢畅。她长胖了,气色也好了。之前的岁月里,她一直是一个人住在家乡小城的老房子里,过着仿佛天黑得总是很慢的孤独生活。  也是在那段时间,我突然深深地发现,母亲是真的老了。她的白发越来
期刊
我有段时间借调到其他单位,去上班时要过蘑菇桥(因桥上有蘑菇形凉亭而得名)。桥下是藉河,河水不大,河道倒是很宽。当时,正是立冬前后,一大早,落了寒霜,桥上木板、河道、草地上,白白一大层,如轻纱一般,抑或像撒了盐。我哈着气,搓着手,弓腰过桥,有些冻耳朵,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冷而咸的。稍后,日出东方,晨曦橘黄,照在霜花上,侧看,竟反射出色彩缤纷的光泽,红、黄、蓝、紫、绿,真是好看。  可惜,太阳再一升高,温
期刊
手机先生很累  在喜欢玩游戏的人手里  他高烧、口渴  却不能喝一滴水  黑屏不是手机先生的风格  亮度才是他的风度  请及时熄屏吧  手机先生也需要自己的梦  自由呼吸,以夜为舟  滑向下一个崭新的清晨  手机先生其实喜欢沉默和安静  但他也能忍耐電话中发怒的咆哮  那些喧嚣的音乐、刺耳的噪音  他说不清楚是不是自己发出了这些声音  充电宝、自拍杆、智能手环、蓝牙音箱  在周边,手机先生拥有众多
期刊
遇见希望  苏敏离家的那日,六点,天已透亮。  她按往常的节奏给全家人准备了早餐,是饺子,其中也有对自己的祝福以及仪式感,“出门的饺子,接风的面”。  她把车从地库开出来,在后视镜中看到女儿的身影,一阵不舍,但她没回头。如她决定的离家之路,往前走,不去想对不对,只想自己快不快乐。  苏敏从郑州出发时56岁,她皮肤略黑,眼睛不大,头发紧紧绑在脑后,如她之前紧绷的人生。  七年前,她考取驾照;两年前,
期刊
奇妙物种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  云南日报传媒集团、云南网 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类型:科普  2021年10月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人类福祉。认识、了解和我们生活在同一家园的物种,是一件有意义也极有趣的事。  来自中国摄影家协会、云南摄影家协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近40位生态摄影师、学者深入云南这片古老的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