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陈祖江先生,诚兴油行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旅港溜江同乡会永远名誉理事长、《溜江乡讯》总编辑、溜江学校海内外董事会名誉董事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宣传部委员、香港福建同乡会发展部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宣传部副主任、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理事、香港陈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香港福建体育会公关部副主任、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副秘书长、香港晋江社团总会副宣传主任、香港金井镇同乡联谊会副会长、香港深沪镇同乡总会顾问、香港福建中学校友会宣传出版部副部长。
祖国东南沿海围头湾的东北隅,绵延着数里的海岸线,隔着台湾海峡与宝岛隔海相望,便是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的著名侨乡——溜江村。这里,风景秀丽、海滩辽阔、礁石林立、树影婆娑;这里历史悠久、胜景众多、四通八达、人傑地灵;这里走出了上万的侨胞,负笈海外、开拓进取、立业異邦、载誉他乡。这里就是陈祖江先生在旅港已经一甲子的时间里,始终心心念念,牵掛於心头的故乡。
多年以来,陈祖江先生透过旅港溜江同乡会的平台,投身多项回报家乡的工作。其中最让他骄傲的,便是创办了刊物《溜江乡讯》,向溜江遊子传递家乡讯息,至今已近二十年。另外,他与乡贤们善用时兴通讯工具,积极开展捐资助学的工作,也进一步拉近了遊子与溜江的距离。持续的付出,是他不变的桑梓情怀,是一章朴实无华、真挚动人,饱含爱国、爱港、爱乡之情的颂词。
助学结硕果 着力兴旅遊
2012年,晋江新闻部门推出“晋江最美村居”的系列报道,其中曾说道:“科教文化是溜江的烙印,而村里的学校是烙印最显眼的地方。”如此令人引以为豪的殊荣,离不开陈祖江先生等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侨胞之贡献,正是他们从未间断的筹建,给师生设置奖学金、为学校购买教学设备、大力举行兴学工作,让当地教育事业锦上添花,成果丰硕。
陈祖江先生所在的旅港溜江同乡会,就有一份长长的账单,列出会员们积极助学的种种付出:学校老师的薪资待遇及补贴、每个学期颁发的奖学金、退休教职员的花销、学生比赛或活动的经费、添换教育设备的资金……一年下来,竟有数十万之多!用心之至,可见一斑。
随着通讯工具的发展,陈祖江先生运用现代科技,开拓了一条筹集资金的新途径:他与多位侨胞、校友组建了多个微信群,集结了愿为家乡教育慷慨解囊的热心人士。若需募集善款,大家只需在微信群中发红包、转账即可,免去了过往到银行转账的麻烦。收到款项後,陈祖江先生会安排義工进行统计,做好登记後,转给学校的负责人。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款项的用途。
得到众多侨胞的支持,溜江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办学成绩突出。今日,溜江小学成为金井镇规模较大的小学之一,並曾四次附设初中班。更在1996年成为文化部批準的全国13个农村儿童文化园试点之一的“溜江国家级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校园中,建有“溜江文化中心”,藏书数万册,是全省农村中比较完善的图书室。良好的教育资源,为莘莘学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一代接一代努力拼搏,力创佳绩。
此外,溜江还以优美的风景著称,有利於发展当地旅遊业。此地东临大海,沙滩平坦齐整,沙质细腻洁白,海岸线如画般优美。傍晚时分,坐在海堤上,吹着海风,远眺渔船,耳边涛声阵阵,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此外还有无尾塔、石佛仙洞、尊王公宫等晋江市三级保护文物以及溜澳大桥、节孝坊、留鄂公庙等遗址,可供喜欢人文风景的遊人观赏;自然方面,“西姑听潮”“孤女深潭”“印石临风”“金马登名”“灵鳌蹑首”等胜景,也显出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艺。陈祖江先生表示,当前他们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即开发当地的旅遊资源,打响当地知名度,尽可能让全国甚至是海外的遊客们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与当地部门积极配合发展旅遊。不久前,有乡贤邀请了全国的沖浪冠军到溜江,並举行一场三十多人的赛事。这是一次开发家乡旅遊资源的尝试。同时,我们希望乡亲们可以发展民宿,来弥补当地酒店缺乏的情况。”
陈祖江先生以低调务实的作风,默默回馈着家乡。他是一名傑出的乡贤,也是众多身在異乡、卻心繫故里的溜江遊子中的一员。正是无数的乡亲,用不同的方式,推动溜江的发展,这座临海的村镇因此变得越来越美,新生焕发。
认真办刊物 传递家乡情
溜江的文教是当地的特色,这里走出来的侨胞们,因此也受到了同样的熏陶,注重实际,又不忘文化修为。陈祖江先生认为,同乡会的工作,不仅是联络乡情,服务家乡,也应把家乡的音讯传递出去,以减轻遊子们的思乡之情。於是,1998年4月1日,他与旅港溜江同乡会的同仁们创办《溜江乡讯》,将之打造成联繫海内外乡贤的一座桥樑。书中关於家乡简讯、宗族文化、地方风俗、以及海外华侨带来的趣闻秩事,让刊物内容充实、趣味横生。同时,《溜江乡讯》也是福建省首家村级定期出版的刊物,可谓一次创举。每每回首往事,陈祖江先生对创办《溜江乡讯》一事仍感回味无穷,仍为之自豪。
当初,为了办好这份刊物,从未学过排版、设计的陈祖江先生,一咬牙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脑,並利用业餘时间,一点一点学会了编纂、设计、排版等等。他认真细緻地审阅,用心反复斟酌字眼,精益求精地打造栏目,将工作视为创作艺术品的过程。因此每一期《溜江乡讯》都成为了精品,在海内外乡亲中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被誉为“集体家书”“侨乡明珠”,並被福建省图书馆收藏。
种种讚誉和肯定,给陈祖江先生带来极大的鼓励,让他忘卻一人从事刊物的辛苦,更努力去打造《溜江乡讯》,更积极去傳递乡音乡情。《溜江乡讯》推出不久,陈祖江先生又制作了相关网站,以便刊物内容与网络同步。至今,即使没有收到刊物,同乡们也能从网上看到刊中内容,本着对家乡讯息的渴求,因此得以传播、扩散。
家乡,是遊子们牵掛的地方,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坚强後盾。身为众多溜江侨胞中的一员,陈祖江先生为家乡而自豪,在他闯荡香港的岁月中,以及今日联络海内外宗亲的工作中,家乡的情怀,一直鼓励着他,支持着他,让他身怀一份溜江人的自豪,放手奋斗,赢取未来,走向世界。
陈祖江先生,诚兴油行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旅港溜江同乡会永远名誉理事长、《溜江乡讯》总编辑、溜江学校海内外董事会名誉董事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宣传部委员、香港福建同乡会发展部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宣传部副主任、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理事、香港陈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香港福建体育会公关部副主任、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副秘书长、香港晋江社团总会副宣传主任、香港金井镇同乡联谊会副会长、香港深沪镇同乡总会顾问、香港福建中学校友会宣传出版部副部长。
祖国东南沿海围头湾的东北隅,绵延着数里的海岸线,隔着台湾海峡与宝岛隔海相望,便是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的著名侨乡——溜江村。这里,风景秀丽、海滩辽阔、礁石林立、树影婆娑;这里历史悠久、胜景众多、四通八达、人傑地灵;这里走出了上万的侨胞,负笈海外、开拓进取、立业異邦、载誉他乡。这里就是陈祖江先生在旅港已经一甲子的时间里,始终心心念念,牵掛於心头的故乡。
多年以来,陈祖江先生透过旅港溜江同乡会的平台,投身多项回报家乡的工作。其中最让他骄傲的,便是创办了刊物《溜江乡讯》,向溜江遊子传递家乡讯息,至今已近二十年。另外,他与乡贤们善用时兴通讯工具,积极开展捐资助学的工作,也进一步拉近了遊子与溜江的距离。持续的付出,是他不变的桑梓情怀,是一章朴实无华、真挚动人,饱含爱国、爱港、爱乡之情的颂词。
助学结硕果 着力兴旅遊
2012年,晋江新闻部门推出“晋江最美村居”的系列报道,其中曾说道:“科教文化是溜江的烙印,而村里的学校是烙印最显眼的地方。”如此令人引以为豪的殊荣,离不开陈祖江先生等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侨胞之贡献,正是他们从未间断的筹建,给师生设置奖学金、为学校购买教学设备、大力举行兴学工作,让当地教育事业锦上添花,成果丰硕。
陈祖江先生所在的旅港溜江同乡会,就有一份长长的账单,列出会员们积极助学的种种付出:学校老师的薪资待遇及补贴、每个学期颁发的奖学金、退休教职员的花销、学生比赛或活动的经费、添换教育设备的资金……一年下来,竟有数十万之多!用心之至,可见一斑。
随着通讯工具的发展,陈祖江先生运用现代科技,开拓了一条筹集资金的新途径:他与多位侨胞、校友组建了多个微信群,集结了愿为家乡教育慷慨解囊的热心人士。若需募集善款,大家只需在微信群中发红包、转账即可,免去了过往到银行转账的麻烦。收到款项後,陈祖江先生会安排義工进行统计,做好登记後,转给学校的负责人。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款项的用途。
得到众多侨胞的支持,溜江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办学成绩突出。今日,溜江小学成为金井镇规模较大的小学之一,並曾四次附设初中班。更在1996年成为文化部批準的全国13个农村儿童文化园试点之一的“溜江国家级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校园中,建有“溜江文化中心”,藏书数万册,是全省农村中比较完善的图书室。良好的教育资源,为莘莘学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一代接一代努力拼搏,力创佳绩。
此外,溜江还以优美的风景著称,有利於发展当地旅遊业。此地东临大海,沙滩平坦齐整,沙质细腻洁白,海岸线如画般优美。傍晚时分,坐在海堤上,吹着海风,远眺渔船,耳边涛声阵阵,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此外还有无尾塔、石佛仙洞、尊王公宫等晋江市三级保护文物以及溜澳大桥、节孝坊、留鄂公庙等遗址,可供喜欢人文风景的遊人观赏;自然方面,“西姑听潮”“孤女深潭”“印石临风”“金马登名”“灵鳌蹑首”等胜景,也显出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艺。陈祖江先生表示,当前他们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即开发当地的旅遊资源,打响当地知名度,尽可能让全国甚至是海外的遊客们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与当地部门积极配合发展旅遊。不久前,有乡贤邀请了全国的沖浪冠军到溜江,並举行一场三十多人的赛事。这是一次开发家乡旅遊资源的尝试。同时,我们希望乡亲们可以发展民宿,来弥补当地酒店缺乏的情况。”
陈祖江先生以低调务实的作风,默默回馈着家乡。他是一名傑出的乡贤,也是众多身在異乡、卻心繫故里的溜江遊子中的一员。正是无数的乡亲,用不同的方式,推动溜江的发展,这座临海的村镇因此变得越来越美,新生焕发。
认真办刊物 传递家乡情
溜江的文教是当地的特色,这里走出来的侨胞们,因此也受到了同样的熏陶,注重实际,又不忘文化修为。陈祖江先生认为,同乡会的工作,不仅是联络乡情,服务家乡,也应把家乡的音讯传递出去,以减轻遊子们的思乡之情。於是,1998年4月1日,他与旅港溜江同乡会的同仁们创办《溜江乡讯》,将之打造成联繫海内外乡贤的一座桥樑。书中关於家乡简讯、宗族文化、地方风俗、以及海外华侨带来的趣闻秩事,让刊物内容充实、趣味横生。同时,《溜江乡讯》也是福建省首家村级定期出版的刊物,可谓一次创举。每每回首往事,陈祖江先生对创办《溜江乡讯》一事仍感回味无穷,仍为之自豪。
当初,为了办好这份刊物,从未学过排版、设计的陈祖江先生,一咬牙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脑,並利用业餘时间,一点一点学会了编纂、设计、排版等等。他认真细緻地审阅,用心反复斟酌字眼,精益求精地打造栏目,将工作视为创作艺术品的过程。因此每一期《溜江乡讯》都成为了精品,在海内外乡亲中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被誉为“集体家书”“侨乡明珠”,並被福建省图书馆收藏。
种种讚誉和肯定,给陈祖江先生带来极大的鼓励,让他忘卻一人从事刊物的辛苦,更努力去打造《溜江乡讯》,更积极去傳递乡音乡情。《溜江乡讯》推出不久,陈祖江先生又制作了相关网站,以便刊物内容与网络同步。至今,即使没有收到刊物,同乡们也能从网上看到刊中内容,本着对家乡讯息的渴求,因此得以传播、扩散。
家乡,是遊子们牵掛的地方,也是他们走向世界的坚强後盾。身为众多溜江侨胞中的一员,陈祖江先生为家乡而自豪,在他闯荡香港的岁月中,以及今日联络海内外宗亲的工作中,家乡的情怀,一直鼓励着他,支持着他,让他身怀一份溜江人的自豪,放手奋斗,赢取未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