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众合唱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通过社区人员合唱的方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容,则可以让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以促进社区人员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本文首先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了社区合唱的重要性,结合现阶段影响社区合唱作品整体性色调的主要因素,最终提出了优化社区合唱整体性的可行性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合唱 重要性 整体性 影响因素 措施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003-0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逐步增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国公民价值观念的树立、价值取向的引导和价值准则的规范做出了概括。社区作为社会居民的集合体,亟待进行先进的社区精神的重塑,来提高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社区认同感。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它已经成为社会群体认可、推崇的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合唱融为一体,可以有效提升社区人员的精神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国家精神文明的发展推动,可以让人们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与国家的价值观一同进步。因此,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社区合唱整体非常重要,以此作为促进社区人员积极参与的重要支撑和阶梯。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重要性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精神支撑
  社区合唱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尤其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和公民自治。我國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国家治理体制的构建,以便于构建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社区的构建将特定空间的人群“圈”到了一起,形成了社区联合体,更是精神共同体,而且是超越个人的互助合作、平等友爱的统一精神关系体。这对于当今社会人员之间强大的疏离感、被动交流的现状的改变十分重要。社区虽小,但是可以从一方面反映整个社会的某些问题,社区合唱能够在一定程度给予社会治理以精神支撑,赋予社区以精神和灵魂,提高社会文明度。
  (二)核心价值观是社区精神重构的决定性因素
  社区合唱密切了社区群体之间的联系,巧妙地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社区合唱对于社区精神的重塑意义重大。核心价值观给社区这一精神共同体的重构提供了指导和准则,社区居民一起生活的前提就是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城镇化发展给社会和社区带来了诸多的影响,甚至严重制约了人类对传统社会的归属感,社区居民之间缺乏沟通、互助、尊重、理解和宽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得社区凝聚力较差。另外,政府对社区的“包办”使得社区居民自我治理能力降低,传统精神的匮乏使得社区居民成为“散沙”,社区整体性名存实亡,甚至有些学者认为社区空间已经逐步在消失。在核心价值观下的社区合唱,虽然没有给社区直接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但是从社区精神和价值方面来讲,体现了社区价值和情感包容,促进了社区治理,增加了居民与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的粘性,使得差异明显的居民能够同呼吸共命运,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
  二、影响合唱作品整体性色调的主要因素
  (一)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合唱经历了不同风格的演变,在特定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理念。比如著名的巴洛克时期,可以说是奢华、注重装饰的合唱表现特征的年代特写。主调与复调之间联系紧密,过渡顺畅,没有过多的跌宕起伏。但是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浪漫主义合唱风格,则更多的展现出人类追求自由,解放思想之情,主复调对比明显,变化多样。
  (二)民族音乐审美
  音乐的创作和流传就有一定的民族性,通过合唱表现出来的民族音乐需要较强的审美感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而且民族传统与文化的差异明显,特点和风格迥异,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虽然大多是来源于日常劳作和生活,但是展现形式和韵律却大相径庭,合唱时的整体性色调也会不尽相同。比如彝族歌曲大多较为活泼,适合舞蹈搭配,而蒙族的代表歌曲曲调或浓郁婉转,或回荡畅然。
  (三)歌词内容与音乐形象
  现代合唱作品大多都有丰富的歌词和深刻的内涵,以更为直观的表达其特定的情感和音乐形象。比如音乐声调的走势、和声部分的韵律、音乐对比度等,都对色调整体性影响较大。比如赞颂祖国大好河山、工农群众取得辉煌成就的歌曲《祖国颂》,就具有给听众以心灵的激荡和震撼,激发受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归属感。再如,在描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时,音乐力度应该较强,音色应有较强的质感,歌唱者还应当注重咬字、口型和面部表情及形态动作等,以与听众产生心灵的共鸣,提高音乐作品的整体感染力。
  (四)作品的实际诠释
  在音乐作品演唱时,呼吸、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咬字吐字等都会对合唱整体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如果呼吸状态不对,合唱团凝聚力就会差,合唱团的“气息”不稳,且容易出现走音问题。如果把握不准音乐的节奏和合唱速度、合唱力度过大或过小,就可能造成音准问题,使得合唱团和声难以驾驭。另外,如果咬字吐字不尊重规律或者受限于规律,都是不可取的,都会给整个合唱带来瑕疵。
  三、优化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整体性的措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区群体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各界公认并推崇的理念,社区精神区别于社会群体意识,社区精神是对社会集体意识的强化,有助于个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和支持感,充实个人的精神层面,另外,优秀的群体意识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但是社区群体庞大,个人之见差异明显,因此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循序渐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转化。第一,社区的党员干部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好“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主动宣传、弘扬、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创新社区合唱活动组织形式。第二,要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在建立群体意识时要注重社会、生活和群众实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常态化,并融入到日常思想素质教育中。在重大的党庆节日或者传统节日,积极组织新颖的爱国教育活动。第三,应当在社区选择多个区域,建立价值观宣传阵地,比如以合唱团为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的阵地,并充分发挥社区内部企业或者个人的作用,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并帮助社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营造先进的群体价值观。   (二)强化和提升现代公民的参与意识
  社会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而且很多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参与积极性低,甚至是漠视,法制观念亟待提升。社区合唱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可、接受并注重参与其中,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社区精神产生的重要助推剂。社区居民数量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区要加强自治,通过合唱等集聚方式,为群众交流和参与提供平台,逐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居民在参与合唱时,能够加强彼此的认知与情感互动,还要确保参与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了解和认识,构建诚信、活力、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和社区人群共同体。首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深入挖掘社区大众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通过逐步丰富的活动形式调动人们的参与感,并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帮助社区人“赶时髦”,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强化居民对合唱活动的参与意识,提升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其次,社区合唱整体性的提升还需要必要的法制作保障,不断提升居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常识,依法处理社区居民之间的争议,调解居民之间的矛盾,引导政府科学参与活动,遇到问题努力协商,将不和谐因素降到最低。
  (三)善于挖掘整合传统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资源是重建社区精神的有效素材,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有助于社会居民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推崇,并以此为准则,进行精神创新,深化和升华爱国主义,挖掘、汲取,进而践行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使其成为促进社区精神构建的养分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形成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良性循环。“远亲不如近邻”,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邻里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和谐,和和睦睦、团圆美满、关键时刻拉一把的团结互助、友爱谦恭、平等合作的社区氛围是各界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要提高社区合唱的整体性,就要善于挖掘整合传统的文化资源,并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炼、融合和创新,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食粮,建立健全时代化的社区自治规章,并在实践中合理调整,促进社区合唱整体性的发挥,提高社区自治的效度。比如在社区合唱时通过形象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的播放,给社区合唱注入新的精神文化精髓,增强社会居民对社区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和谐美好、积极互助的社区气氛的建立。
  四、结语
  社区精神是新时代所需要的重要精神内涵,社区合唱则更加是该时代精神的反应方式,是重要的时代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对社区合唱整体性予以关注,让社区人员积极加入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新理念,才能够真正让社区合唱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才能够让其影响力得以拓展。相关人员要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区合唱整体性进行整合,让合唱深入社区、深入人心,让合唱带动社区人员精神风貌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新.群众合唱艺术的特征探析[J].大众文艺,2013,(10):28-29.
  [2]袁永胜,苏龙.转型期社区物业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探讨——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4):115-118.
  [3]魏連和.社区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发展探讨[J].党史博采(理论),2015,(02):31+35.
  [4]王书臣.浅谈社区经济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农场经济管理,2013,(12):43-45.
  [5]刘敏.大力发展社区文化 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群文天地,2012,(18):20+22.
  [6]常开起.“合乐”而为——论襄阳市区民众合唱普及与提高[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12):69-72.
  [7]谭李陈.谈群众性合唱的排练[J].歌海,2011,(02):48-50.
其他文献
摘要: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化转变为经济的增长,音乐人才也不理例外。为了培养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音乐专业学生,学校应该挖掘更深层的人才培养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的问题以及相对措施。  关键词:音乐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市场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加综合性、应用性的人才,将科技和文
【正】 川沙县张江乡新盛大队团总支从八一年底起,自筹资金办起了独立经营的机电修理服务部。三年多来,他们为大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为团组织活动筹集经费,收入
【正】 徐海林最近撰文说:上海南洋电机厂在实行经济责任制中,采取了一项措施,就是把车间里过剩的工人裁减下来,列为编外人员,总计有120多人。现已有48人被分到新组成的综合
【正】 据徐汇区团委反映,目前全区参加“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青年约有一万零三百人,占全区青年职工的百分之二十。在参加读书活动的团员青年中,青工系统约占有百分之六十,
【正】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罗马尼亚青年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该中心科学委员会副主席马赫莱尔·费雷德和与该中心合作的罗《青年火花报》编辑米哈依·米尔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高校声乐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声乐教学;必要性;运用途径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教学中得
【摘要】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音乐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重要性,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希望能推进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研究---以湘西南某高校为例;邵阳
摘要:在人类文明不断深化、精神追求更为卓越的今天,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要让世人接受,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的历史底蕴,还要能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学堂乐歌就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甚至也可以这么说,学堂乐歌是我国古代传统音乐与近代音乐之间的”分水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和作用。在学堂乐歌的创作上,李叔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李叔同,就没有今天的学堂乐歌。他独特的艺术审美和音乐艺术创作
摘要:音乐是一种时空严谨的架构,时间犹如一个横向的轴线,空间犹如一个纵向的轴线。是由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等组合而成。高中音乐欣赏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分析来充分挖掘音乐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时间意向探究、音乐空间意向探究、音乐时空交融意向探究。  关键词:时空 音乐要素 高中音乐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的搭配,所表现的时间
摘要:广西壮族传统民歌是壮族历来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民歌本身就蕴涵着壮族人民的心理认知特性。而且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与积累,这种群体心理特质已经完全融入到歌曲之中。这就给我们研究壮族族群的心理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原料。尤其是民歌的曲调结构深刻地反映出壮族人民在事物认识、理解甚至表达方面的心理模式。同时,这些民歌曲调反过来对壮族族群的心理构建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壮族 民歌 曲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