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0407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的课程理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将整个教学活动封闭在课堂之中,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纵观新教材,无不直接显示出以生活逻辑为主,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的生活化。新教材这一特点呼唤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必须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去关注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笔者结合自身对新教材的使用,谈谈对构建生活化课堂的认识。
  
  一、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本依据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理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长期以来,思想品德的课程目标单一,仅指向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这种课程目标缺乏对生活和学生的正确认识,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情感、心理,或者说没有认识到学生是作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的主人而存在,甚至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针对旧课程的弊端,“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强音。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本策略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将生活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具体做法。
  1.再现生活,从生活中引出问题
  杜威曾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这里的“生活”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它是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感受到的生活,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构成学生自身的生命活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新课程在内容上已经向自然、生活、社会、人自身回归,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或氛围,营造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行为不同,结果不同”的内容时,我先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了很多图片,制成了“生活观察——千姿百态的行为”幻灯片,让学生在《雾里看花》的背景音乐声中,观察若干组他们比较熟悉的、自己生活周围的、一正一反的行为照片,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感悟。当学生看完以后,立即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通过学生对这些情景的体验和感悟,引导他们分析得出生活中有千姿百态的行为,有的行为带来赞誉、带来光荣,有的行为带来谴责、带来耻辱,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行为践行着不同的荣辱观,我们要践行正确的荣辱观,就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要思考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引出所要共同探究的话题“行为和结果的联系”。由他们的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引出共同探究的问题。
  2.思索生活,在活动中探究体验
  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显著之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而不是给他们现成的结论。探究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师就应努力还原社会生活中的情境,为学生“模拟”社会真实,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情境中围绕探究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深入探讨,一步步接近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学生亲临其境模拟解决现实问题,他们会随着问题的深入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置身其中,形成感情的共鸣,进而获得情感的升华。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要面向学生生活,创设多种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些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文明交往礼为先”这一内容时,虽然学生从小就接受文明礼貌的教育,但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不礼貌的现象却很多,如说话不文明、不知道尊重别人、对别人态度傲慢等,如果靠单纯的说教,学生肯定不喜欢听。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三幅漫画(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去探究、去体验。
  通过跟学生的谈话、交流,让学生认识到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我们怎样做到在交往中礼貌待人呢?让学生继续探究“应该怎么做才能广交朋友、受人欢迎”,请学生们出谋划策。引导学生针对日常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在交往中应该“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通过上述活动,不仅让学生懂得了文明交往的要求,也反思自己在交往中的做法。思想品德课就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不是代替,不是一种强制命令,而是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这样才能内化成学生内在的心理品质。那种脱离了生活单纯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记住不少道德知识,但做起来还是原地不动或不知所措。
  3.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践行准则
  从新课程的特点来看,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显著特点,学习是为了应用。从教学目的来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用学过的理论指导生活,同时回归生活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这对学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既检查了学生掌握的程度,又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其感情得到升华,知识得到应用。因此,当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掌握一定的道理后,就要回归生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到以知导行,以情促行,知行合一,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在学习“做人要自尊”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充分了解自尊的表现、感受自尊的意义、懂得怎样赢得自尊后,设计了一个生活剧场:“一个外国旅游团来我校参观,同学们以礼相待,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参观完毕后,一个外国游人掏手绢时把钱带出来并故意把钱丢在地上,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先4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把他们的做法表演出来。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赢得自尊要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并且敢于同侮辱自己人格、国格的行为作斗争。所以,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让学生表演,他们在看、演的过程中,达到了思想、情感的共鸣。学生精彩的表演,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赢得自尊就要维护人格,不损国格的认识,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并在生活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注意问题
  
  1.教师要备“生活”,即与时俱进,不断搜集信息,积淀生活素材
  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和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相比,教材内容中引用的案例、材料也难免会显得滞后。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积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新闻时事,尤其是学生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把一些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事件整合到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从而保证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同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赋予教学内容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师平时只有注重积累,在备课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不至于脱离生活让学生对课堂感到索然乏味。
  2.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设置有思维含量的探究性问题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设置与开展是新课程下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就无法体现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对话。但是,我们安排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探究、体验的时候应注意,安排的探究活动应适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有所取舍,选择重点,精心设计和创造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究、体验,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能停留在只重“挖坑”不重“挖井”的层面上。
  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问题太易,没有探究的欲望,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因此设计的探究性问题要难易适中,应当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之后,能回答上来。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同时,要“力戒”简单提问。
  3.贯彻“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三贴近”原则是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必须切实贯彻好的原则。只有切实贯彻这个原则,才能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在贯彻“三贴近”原则时,就要做到:情境的创设,要实现生活化;问题的提出,要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必要的知识提供和价值标准引导,要贯穿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和合作探究、教学互动的活动中;课堂练习,走进生活,要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判断、选择、提升价值标准。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鲜明的生活化特征,决定了生活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服务,以提升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教学,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魅力,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为提高学习主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后劲,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习惯入手,笔者进行了一次探索和实践。其方法和途径可以概括为:引导—关注—思考。其基本过程:引导是通过引导者(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激发思维主体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并引起关注(学会关心),同时结合实际进行理性思考获得结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习惯,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
任何改革都是在不断规范中完善和发展的。近几年来,我国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尚待进一步规范的问题。只有规范才能发展,才能为思品学科课程改革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使思品课改进一步扬帆远航。    一、规范的行为——课改扬帆远航的重要前提    思想产生行动,理论指导实践,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新的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理念见于文件、
【摘 要】 教师的语言交流是课堂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对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引导学生乐于利用学业求助这一有效的学习策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师的语言交流水平,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探究:一是言语交流技巧;二是态势语交流技巧。  【关键词】 教师语言 言语交流 态势语交流 学业求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一名教师教得好不好,对学生有没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一堂课仅仅四十分钟左右,在这短短的四十来分钟里,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越来越多历史教师思考和践行的课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首先应该开好头、做好序,让短短的几分钟导入语成为精彩教学的序幕。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旧带新导入。以旧带新即复习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课堂导入方式。它是利用知识
课堂提问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也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一节成功的课,可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平台,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方法,提高能力。课堂提问的成功,是引发学生有效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以学定问    学生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问的对象,离开了教育的对象,提问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一个好的提问,首先要源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教育家苏霍姆林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露,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维护、心理问题的矫正,需要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日本的一项调查也证实,教师患心理疾病的比例比一般人高。    一、教师心理问题成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发生
随着被喻为“教育的革命”的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新课程高考的实施,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把握新高考的命题趋向,并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就成为新形势下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现就找准历史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趋向的结合点进行有效学习的具体策略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权当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家。    一、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高考命题的特点    第一,从指导思想看,继续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教育应与时俱进,特别注重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教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
2009年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的第二年,对选修学科而言也是江苏高考招生方案大改革的重要一年。2009年的高考历史江苏卷在继承上择尽精华、推陈出新,发展上与时俱进、另辟蹊径。纵观全卷严谨大气,求真创新,形成了鲜明的苏派风格。但其难度陡然上升,给今后的历史高考教学带来新课题。    一、以稳为主,稳中有变,分步推进    2009年江苏卷题型稳中出新无大变,题量略微增多无大碍,试卷难度以偏难
央视有一则“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中学为此还发起了“为妈妈洗脚”的活动,并布置了以此为主题的作文。这件事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震撼呢?恐怕是因为它在揭示一个伟大主题的同时,也触及了天下所有为子女者的内心之痛,即对伟大母爱报答的忽略。  虽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感恩仍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笔者认为,当今的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然而其影响却不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