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早在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确,我们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其生活化,促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意义。这些内容是他们当前想知道的东西和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应从生活的视角关注幼儿园的课程,使课程与生活巧妙结合,应时刻把教学与幼儿的生活融合,适应和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因此,我们从科学、游戏两大方面着手,让幼儿回归生活,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
关键词生活化 科学 游戏 观察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和视野。”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为了完美的生活。我们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其生活化,促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这些内容是他们当前想知道的和想解决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应是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为主要目的。因此,从生活的视角关注幼儿园课程,使课程与生活巧妙结合,应时刻把教学与幼儿的生活整合交融,适应和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其现实生活意义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实现教学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兼容性
受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往往依赖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
(一)通过观察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兴趣会自然地表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地捕捉幼儿的兴趣,随时扩展成科学教育的内容。如在一次中班“赶小猪”的体育游戏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圆柱体、圆锥体、三棱镜、球体等物体,让幼儿感知各种物体的特性,比较哪种物体滚起来又快又方便。最后得出球体滚起来又快又方便。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热烈地交流起有关球体的认知和体验,从足球、篮球一直讨论到气球、热气球。此时正值国庆节来临之际,街上到处挂着气球。于是,我们引导他们生成了“好玩的气球”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如:“怎样让气球鼓起来”“给气球扎口”“设计气球”“玩气球”等,探索气球的奥秘。
(二)通过就地取材,活用教育资源
刻意地准备一个活动的教学材料,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会让它失去应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果能发挥现有材料的作用,就会省时省力。如“物体怎样移动”一活动,一般我们会准备许多材料摆放在小朋友面前,让幼儿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动起来。在这次活动中,让每位幼儿在教室内找一样与他人不一样的东西,幼儿找到了门、窗、球、沙包、绳子、橱柜、积木……然后我让他们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动起来。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发现就丰富了,有的说一拉窗户就关起来了,有的说甩甩绳子就动了,有的说用了很大力推床,可床一动也不动……接着我让大家用大小不同的力试一试,又让大家想办法让床也动起来,孩子们想出了不同的结果,表述时也就自信而热烈。尤其对床,幼儿们想到只有几个人合起来用更大的力推才能让床动起来,这样一个活动体现了利用生活进行教学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展示科学
儿童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化的课程就是关注现实的课程,就是注重生动的生活情景的课程。它重视适合于幼儿的知识,但它更重视将知识还原到生活情景中,还原到综合性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相应能力。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了可见、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作为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尽可能让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使幼儿在学习时感到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让幼儿回归生活情景自主探究。如在“米“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提供了糯米和小石磨,让幼儿自己磨米粉,再自己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探究能力,也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米、米粉、点心之间的关系以及食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反映生活的整体,强调相互之间的整合
生活是一个整体,自然、社会总是以“整个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对幼儿的教育应该是整体性的教育,不宜过于分化。因此,要实现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就必须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使幼儿整体地、全面地感知生活。例如,在“中秋月圆”主题下的“月饼”活动中,我们先请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月饼,并向同伴介绍,互相感知、比较月饼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及制作材料等,然后将月饼分成两份、四份、八份,交换品尝……其中既有语言的交流,又有科学的观察与比较,数学的等分知识,还有同伴的交往等,内容是综合的,就如同日常的生活情景,自然而完整。幼儿就在这完整的生活情景中获得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我园的科学教育不仅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也是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生生的科学现象,而且也让幼儿回归生活,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
二、进行游戏化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孩子的生活活动是以游戏形式在不断的进行着,因此如能以轻松、生活化的游戏实施教学,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让游戏成为我们教学的灵魂,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对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由原来的被动的学习转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 从而有效提高我们教学效果。
(一)教学和游戏的巧妙结合,让生活融入其中
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教学活动已不再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而分组活动、个别活动、区域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活动组织形式。基于此,我们大胆设想,将生活、教学和游戏融合起来,从生活游戏延伸教学,从生活教学中产生游戏,让生活经验、教学内容为游戏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游戏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学的内容;我们为幼儿开设许多区角,而实践证明,幼儿从来不会考虑自己所进行活动是何种性质的,他们总是沉浸在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中,如“我长大”活动中,我们提供了报纸、水彩笔,建议孩子躺在报纸上,让同伴描画他的身体轮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轮廓后说:“我怎么没有眼睛呢?”于是,马上有孩子想到给轮廓添上五官。当发现位置不对时,一个孩子立即提议:“做个记号再画不会错了。”看着有趣的活动过程,我不仅感叹:孩子的活动怎能区分出是生活、学习还是游戏呢?
(二)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离不开生活
在主题活动“生活中的数字”中,我们生成了游戏活动“娃娃家”“乘汽车”“电影院”等游戏情景,让幼儿学习用数学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为“娃娃家”游戏设计门牌号码、楼层数、电话号码以及制作有数学的家用电器,为“乘汽车”设计车牌、站牌;为“电影院”游戏设计座位号、电影票等;我们还为这些游戏创设情景,幼儿在这些情景中面临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像如何找到自己的家,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的数字记时器,如何设计电影院的座位号并根据电影票找到座位,如何设计公交线和站牌,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幼儿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前期活动中的有关数字知识,实现从数学到生活的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从解决游戏、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提高了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的有机结合
源于对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如在小班“可爱的伞”主题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及其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伞和伞的图片、画册,把各种伞挂在活动室,把伞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四周,俨然一个伞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观察、讨论。利用这些小伞,我们还组织幼儿设想各种游戏,根据伞面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纹、有规律的图案,我们设计了“漂亮小伞排排队”的游戏,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序,通过操作寻找伞面花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投放三种伞面设计材料,即平面的、平面变立体的、立体的,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我们还建议让幼儿撑着自己设计的漂亮伞跳小伞舞,让幼儿按数量给“小动物”送小伞等等,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主题活动展开过程中,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生活、游戏和教学本来无明显的界限,是我们人为地加以区分的。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
关键词生活化 科学 游戏 观察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和视野。”生活即教育,教育是为了完美的生活。我们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其生活化,促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这些内容是他们当前想知道的和想解决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应是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为主要目的。因此,从生活的视角关注幼儿园课程,使课程与生活巧妙结合,应时刻把教学与幼儿的生活整合交融,适应和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其现实生活意义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实现教学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兼容性
受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往往依赖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条件。
(一)通过观察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兴趣会自然地表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地捕捉幼儿的兴趣,随时扩展成科学教育的内容。如在一次中班“赶小猪”的体育游戏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圆柱体、圆锥体、三棱镜、球体等物体,让幼儿感知各种物体的特性,比较哪种物体滚起来又快又方便。最后得出球体滚起来又快又方便。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热烈地交流起有关球体的认知和体验,从足球、篮球一直讨论到气球、热气球。此时正值国庆节来临之际,街上到处挂着气球。于是,我们引导他们生成了“好玩的气球”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如:“怎样让气球鼓起来”“给气球扎口”“设计气球”“玩气球”等,探索气球的奥秘。
(二)通过就地取材,活用教育资源
刻意地准备一个活动的教学材料,既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会让它失去应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果能发挥现有材料的作用,就会省时省力。如“物体怎样移动”一活动,一般我们会准备许多材料摆放在小朋友面前,让幼儿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动起来。在这次活动中,让每位幼儿在教室内找一样与他人不一样的东西,幼儿找到了门、窗、球、沙包、绳子、橱柜、积木……然后我让他们想办法让这些东西动起来。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发现就丰富了,有的说一拉窗户就关起来了,有的说甩甩绳子就动了,有的说用了很大力推床,可床一动也不动……接着我让大家用大小不同的力试一试,又让大家想办法让床也动起来,孩子们想出了不同的结果,表述时也就自信而热烈。尤其对床,幼儿们想到只有几个人合起来用更大的力推才能让床动起来,这样一个活动体现了利用生活进行教学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三)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展示科学
儿童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化的课程就是关注现实的课程,就是注重生动的生活情景的课程。它重视适合于幼儿的知识,但它更重视将知识还原到生活情景中,还原到综合性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相应能力。因此,我们为幼儿选择了可见、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作为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尽可能让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使幼儿在学习时感到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让幼儿回归生活情景自主探究。如在“米“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提供了糯米和小石磨,让幼儿自己磨米粉,再自己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探究能力,也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米、米粉、点心之间的关系以及食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反映生活的整体,强调相互之间的整合
生活是一个整体,自然、社会总是以“整个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对幼儿的教育应该是整体性的教育,不宜过于分化。因此,要实现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就必须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使幼儿整体地、全面地感知生活。例如,在“中秋月圆”主题下的“月饼”活动中,我们先请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月饼,并向同伴介绍,互相感知、比较月饼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及制作材料等,然后将月饼分成两份、四份、八份,交换品尝……其中既有语言的交流,又有科学的观察与比较,数学的等分知识,还有同伴的交往等,内容是综合的,就如同日常的生活情景,自然而完整。幼儿就在这完整的生活情景中获得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我园的科学教育不仅选择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而且也是通过幼儿的生活来进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生生的科学现象,而且也让幼儿回归生活,去感受周围的人、事、物及其关系。
二、进行游戏化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孩子的生活活动是以游戏形式在不断的进行着,因此如能以轻松、生活化的游戏实施教学,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让游戏成为我们教学的灵魂,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对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由原来的被动的学习转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 从而有效提高我们教学效果。
(一)教学和游戏的巧妙结合,让生活融入其中
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教学活动已不再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而分组活动、个别活动、区域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活动组织形式。基于此,我们大胆设想,将生活、教学和游戏融合起来,从生活游戏延伸教学,从生活教学中产生游戏,让生活经验、教学内容为游戏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游戏形式展示生活的、教学的内容;我们为幼儿开设许多区角,而实践证明,幼儿从来不会考虑自己所进行活动是何种性质的,他们总是沉浸在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中,如“我长大”活动中,我们提供了报纸、水彩笔,建议孩子躺在报纸上,让同伴描画他的身体轮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身体轮廓后说:“我怎么没有眼睛呢?”于是,马上有孩子想到给轮廓添上五官。当发现位置不对时,一个孩子立即提议:“做个记号再画不会错了。”看着有趣的活动过程,我不仅感叹:孩子的活动怎能区分出是生活、学习还是游戏呢?
(二)主题活动和游戏活动离不开生活
在主题活动“生活中的数字”中,我们生成了游戏活动“娃娃家”“乘汽车”“电影院”等游戏情景,让幼儿学习用数学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为“娃娃家”游戏设计门牌号码、楼层数、电话号码以及制作有数学的家用电器,为“乘汽车”设计车牌、站牌;为“电影院”游戏设计座位号、电影票等;我们还为这些游戏创设情景,幼儿在这些情景中面临许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像如何找到自己的家,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的数字记时器,如何设计电影院的座位号并根据电影票找到座位,如何设计公交线和站牌,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幼儿运用以往的生活经验,并结合前期活动中的有关数字知识,实现从数学到生活的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从解决游戏、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提高了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的有机结合
源于对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如在小班“可爱的伞”主题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及其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伞和伞的图片、画册,把各种伞挂在活动室,把伞的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四周,俨然一个伞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观察、讨论。利用这些小伞,我们还组织幼儿设想各种游戏,根据伞面鲜艳的色彩、美丽的花纹、有规律的图案,我们设计了“漂亮小伞排排队”的游戏,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序,通过操作寻找伞面花纹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投放三种伞面设计材料,即平面的、平面变立体的、立体的,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我们还建议让幼儿撑着自己设计的漂亮伞跳小伞舞,让幼儿按数量给“小动物”送小伞等等,使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主题活动展开过程中,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生活、游戏和教学本来无明显的界限,是我们人为地加以区分的。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了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