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朗读发扬光大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feng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积极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主體的方法,本文根据一些语文教师的实践,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朗读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自主参与
  
  Carried forward to reading
  Wang Zhenyu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ers guide the use of new teaching id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for students to become the main method of learning,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actice of a number of language teacher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some experience.
  【Key words】language teaching; read; own participation
  
  在我国,朗读的学习方法历史悠久、代代沿习,过去把学生叫做“读书郎”,把上学叫做“读书” ,不言而喻,学校里肯定是书声琅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的就是以朗读为本的道理。可时过境迁,到了现在,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这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曾一度被抛弃了,语文课堂上只见老师的喋喋不休,不见学生的琅琅书声,学生朗读的权利被剥夺,语文综合素养很难提高。因此,作为听说读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学生的朗读绝不能被忽视,更不能被废黜,朗读这一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应该被发扬光大。
  “书声琅琅”是一堂语文课的重要特征,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非常重的,语文课堂应该提倡朗读,可以说,理解文章靠朗读,鉴赏文章靠朗读,评价文章靠朗读,积累背诵也靠朗读。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文章,只有让学生去朗读,去领会,去涵咏,才能尽得其妙。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校广大语文教师在注重创新的同时,大力弘扬以朗读为主的教学传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我校组织了青年教师赛教活动,薛老师的朗读教学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她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自己没讲多少,一节课带领学生朗读了八九遍。通过朗读,学生视之于眼,诵之于口,闻之于耳,形成于脑,整个过程,调动了诸多因素,对课文的体会、理解、记忆都很有帮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在朗读中掌握了课文,在朗读中竟然背过了课文。以往课文背诵是难点,学生一个学期,甚至到高考时都背不过,现在一节课学生就背的滚瓜烂熟,朗读既提高了课堂得的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薛老师不是这样,而是对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处理,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作品,从词句分析讲到文章结构,从艺术特点讲到主题思想,不让学生自己通过诵读去领会,就如同面对一片新绿不让游客去领略,其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多种多样,不拘形式的朗读在我们学校蔚然兴起。有的老师利用课前三分钟的预备时间,组织学生朗读课本上的必背篇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天天有明确的朗读任务,这样把繁重的背诵分解到平时,很好的解决了名言名句名篇的积累问题;有的高三老师在上练习课时,让学生朗读昨天课堂上校正过的高考模拟试题一卷上的语音题、字形题,并要求看清正确的读音和正确的字形慢读,加强记忆,很好的解决部分学生基础差的问题;有的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通过读感知理解课文,进行信息筛选,很好的解决部分学生不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问题……“一枝独秀不是春,万枝千红春满园。”现在我们整个校园的语文课堂时不时都能听到琅琅书声,语文课再也不是催眠曲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的多了,主动参与的多了,积极思维的多了。从几次的检测来看,学生学习成绩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成效显著。
  看来多读少讲,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会朗读的方法,鼓励创新,激发个性,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样学生雀跃,家长满意,老师高兴。
  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加强朗读训练,将朗读这一传统的方法发扬光大,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从而有效的进行学习。
  收稿日期:2009-07-11
其他文献
【摘要】要真正走进学困生心灵,必须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学生。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该生实际的学习计划。教师要时刻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功中培养自信,自信心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的心目中要有学困生,但我们绝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学困生,特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SC1)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并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汉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
期刊
【摘要】在作文批改中,让学生自己互改互评作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信,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相处、相互尊重理解,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自主探究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作文批改;互改互评;自主;合作    Talk abou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peer assessment among students in comp
期刊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 革现实的实践活动。  1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 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 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  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期刊
【摘要】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心理愉悦则是产生兴趣的基点和土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来安排各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兴趣的推动下,充分利用课堂上下的时间,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并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关键词】兴趣;愉快教学    Interest-happy teaching  Xuan Hongxia   【Abstract】Inter
期刊
【摘要】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语文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佯才能更好地把创
期刊
【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把三层的学生加以不同方式的引导,使其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让学生能长久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既培养了尖子生,也促进了后进生,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综合语言技能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听说读写; 能力; 培养;教学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of students heard the
期刊
【摘要】解决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少)多少”的问题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作为教师要善于探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这类问题。“数字代换法”、“换位思考,变换说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方法;代换;变换; 解决问题    Resolve to strive for “a few more than a few (small) number of” methods of pr
期刊
【摘要】现代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应将学法指导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关键词】学习方法;能力培养;掌握技巧    Biological Learning Methods  Sun Ying   【Abstract】The focus on modern teaching students a variety of capacities, Learning Methods shoul
期刊
【摘要】通过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教学,说明不给学生“解题公式”是完全可以教好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会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关键词】如何;教学;掌握;解答应用题    How to teach for more than a few (small) number of the application of title  Liu Hanxiang  【Abstr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