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 期待未来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灯塔。如今的中国正在全速航行,我们需要一个指引、一个方向、一种给予信心的力量。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需要精神的丰足,只是在如此急剧变化的年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的指南。
  关键词校园 文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一个国家的灯塔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灯塔。如今的中国正在全速航行,我们需要一个指引、一个方向、一种给予信心的力量。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需要精神的丰足,只是在如此急剧变化的年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的指南。
  学院自2000年以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一直面临着转型等有关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实现从学历教育为主向培训教育、科研咨询为主的转型过程中,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各方面建设得到了逐步加强。
  倘若往日已逝,来日可追,我们应该更关注另一个现在时的问题:学院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人为它描绘出清晰的愿景。有时我们会把这难堪的局面归结为历史债务。曾有很长时间,我们的国家既阻隔了西方文化,又破坏了自我传统。也有很长时间,文化被当作政治诉求的附属品而日渐萎缩。至于最近一些年,好像又成了文化空档期:如今都忙着赚钱,哪顾得上什么文化?
  更本质的原因是我们乃国家的一员、人类的一员,我们本能地需要文化,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信念和价值观,以免自己深陷尘嚣之中、随波逐流而内心惶恐。国家需要思想,学院的发展更需要思想,否则在命运的紧要关头,常识就不能与愚昧对抗,理性就不能与盲目制衡。
  文化不是经济的花瓶,而是精神的根本。在中国,千年之前的人们会在那些优美醇厚的文章中得到精神的慰籍,关照人生中的至善至美,而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得到相应的体验。倘若人们的精神生活趋于荒芜,小至社群、大至国家,就会被仅仅当作逐利的舞台,人群中的正直与温柔也就将荡然无存。
  我们应该有自信心,重回文化的精神高地,确认一种制度体系,使精神的东西成为习惯,让普通人选择有教养的生活方式,比如诚实正直,而不会利益受损;鼓励那些最具才华的人去点亮精神灯塔上的火光;真正尊重文明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们“我手写我心”……
  在国家进步、学院发展背景下的校园文化,该有怎样的广度和深度?不是我们在问历史,而是历史在问我们。
  
  2 内容:人的主题和文的自觉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学院定位于实施党校教育、培训教育、远程教育、合作教育和科研与政策咨询的发展思路上。学院的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教职员工及学生、学员为主体,以课堂、课外、科研咨询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校风,最富表现的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在于一种被认可的办学理念,它是通过长期积淀、传承及升华而成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师生内心建立起一种自我教育、持久作用的环境,它具有动力价值。在这其中,人,即教职员工、学生、学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九尺高台,起于累土。要提升学院的品位,必须在“人”字上做足文章。唯有诚实的尊重、诚实的包容,使人有一种深沉的文化承担和高远的人生思考,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深厚的爱国意识,开放的宽容胸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使每一个人都具有聆听的价值。具体说来,一方面,教职员工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技能、宽阔的学术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立的研究能力,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教育为信仰,营造一个会“育人”的场所、一所会“化人”的学校,点亮每个人心底那盏人性之灯。另一方面,燃烧学生、学员心中的激情之火,让他们心系国家、关注社会、热心公益、紧跟时代,对事物有更深刻而整体的思考,不管前途坦荡还是险恶,总会信心十足地迎面而上,正如卢梭所说:“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无论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还是在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都能够生存。”
  作为一个社会人,当看见别人奔波忙碌时,心有所感;当看见别人衣衫褴褛时,心有所悲;当看见世间万物和谐时,心有所悟。这样的善良无需理由,这样的无私源自真诚。有了这样的生命之爱,会让人想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那么,风暴之夜我是否能安眠?
  作为一所有着交通运输文化背景的学院,在校园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将带有浓厚的“交通色彩”,这也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尤其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学院培训、科研的职能愈加明显,一方面培训教学模式转型,由素质培训向素质与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加强对交通运输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部党组、交通运输发展决策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下,理论与经济兼通,思想与实行并重,我们当以思想自由之人格、学术独立之追求、放眼世界之豪情,去奠定学院和个人发展的通途。
  
  3 步骤:最强干的人才实施最有效的研究
  
  校园文化的技术路线的核心是借鉴。无论是国内、国外的名校,还是交通运输系统内的学校,或者系统内的外单位,都普遍认为文化是一个行业或一个组织的灵魂,其作为一个内在的约束是对法律法规等外在约束的重要补充,是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文化涉及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局部、每一个角落,需要对变革中的现实细致观察、对普通生活深切了解,从而进行全局性的把握。一句话,剑桥离我们虽然很远,但剑桥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实施上述技术路线的是研究者。他们应对学院有充分的了解并由衷地热爱,要有“为现在的发展尽力,为未来的发展负责”的意识,要在历史的观照、现实的考量、理论的剖析、实践的碰撞中承载责任、传播文化,以充沛的精力、满腔的热忱以及对人的尊重而努力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要引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广泛参考他人的研究,并给出较为详细的解释。与“校园文化”相关的书籍、文章往往比较分散,缺乏公共阅读的提炼与集中,有很多资料甚至难以查找,况且很多研究文章多是“报告式”、“导游式”的泛泛而论,不大容易引起阅读的兴趣和重视,常容易一掠而过,由此一些值得关注的东西就会从手边遗漏,而经过研究者细致的积累、挖掘,使原先那些或僻壤而居、或零乱分散、或无用而弃的材料,就会得以集体登场,意义也就豁然敞亮了。既要有实地调研的支撑,又要有丰富材料的分析,特别要在关键问题、审美特制等方面努力探寻,使校园文化具有灵魂整体性。
  由于研究是以丰富材料的收集为基础、为引导进行的,所以它是开放性的、启发性的可再写的历史,而不是单一观点统治的封闭性的、霸权性的不可再写的历史,因此,具备了更为多样理论准备的后来者,完全可以在此丰富而广阔的历史基础之上,更为深入地进入到“校园文化”的深层,取发幽探微。
  所以,研究者要向人们展示学院特有的校园文化,还要表现出一种严肃的逻辑和丰富的感知相结合的学术风格,即我们的处境是什么?我们经历过的东西表达了没有?表达了多少?我们的未来又是如何?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看到了研究者认真的思考,也看到了思考背后的感情。
  现代管理中,焦点是做人的工作。政治的力量在于文化,文化的力量在于人心,人心的培育才是政治最高的艺术。领导者应把精力放在解决人们的相对不满上。作为学院,要保护学术自由,提供职业安全,吸引优秀人才,培育组织文化,使人们发生自然、惬意的人际交流,找到“现代”生活中久违的、合乎人性的社群关系,使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钦佩、一种温暖人心的慈祥、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一份日已久违的感动。
  
  4 理论:做思考的实践者和实践的思考者
  
  现代社会推崇“公共知识人”。所谓“公共知识人”,首先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她)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她)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她)仍然没有具备成为“公共知识人”的充足条件,因为“公共知识人”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必须是超越于个人私利之上的,即关心人类、参于社会、投身文化。
  我们想,培养“公共知识人”应该是教育的目的。这和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既是对外在世界实践性的自由把握,又是对人道、人性和人格完成的关怀。它既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同时又已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而成为心灵的实现和人生的自由,其中积淀、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上的超智慧、超道德的理想体。达到它,便可以藐视权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做人。这就是人生。孟子还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使个体人格的道德自身作为内在理性的凝聚,从而显出一种感性的生命力量。
  庄子说:“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还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晴天而莫之夭阏者”,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自由和欢乐。庄子用自由的飞翔和飞翔的自由来比喻精神的快乐和心灵的解释,生动而深刻。生动是他以突出的具体形象展示了这种自由,深刻是他以对自由飞翔所可能达到的高度的快乐感受,来作为这种精神自由的内容。
  至于“归耕田园”的陶潜,更是这种情怀的杰出代表。他认为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屈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他把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了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展示的是真实、平凡的美,只有通过高度自觉的主观品格才可能达到。
  沿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我们回到现实中。古语云: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凡事在对立面的映衬下,往往会显得更加突出。“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院应以此为鉴,纯洁职业心态,顺应时代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因为学校毕竟是推动“教育”这驾马车前行的真正的“御者”,其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契合程度直接决定校园文化的实践深度:人文关怀和自我批判,也就是知识分子的内在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编.科学·人文·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凤义.转轨度:新概念、新视角.读书,2009(3).
  [4] 郭军.一个废墟上的栖居者的思考.读书,2009(3).
其他文献
摘要以十七大召开为契机和指导原则,结合在学生党支部两年多的工作经验,本文从支部思想建设、发展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关于学生党支部发展建设的研想,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支部建设,让学生党支部在大学中更能发挥它的效用,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 思想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期刊
摘要自2007年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以来,给贫困生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国家助学金资助覆盖面的扩大,一些消极影响逐渐显现。对于国家助学金这一项温暖工程如何保障其初衷的实现,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每位学生工作者认真思考。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家助学金评定和发放过程中逐步显现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助学金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完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系统开展高校非专业素质实训教育谈一些认识。包括把握特点,重点抓好非专业素质教育基础项目实训;加强引导,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训练;注重实效,核心在于处理好实训与测评的关系。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 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中,开展实践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一般而言,实践实训都是结合专业学习开展的,通过验证、分析、模拟等实践,让学生进一步牢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主要反映在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活动上。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形势已把高等教育选择的主导权赋予了高等教育的广大“消费者”,然而他们在选择接受某种形式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时往往呈现出“羊群效应”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当今高等教育陷入公平困境的潜在社会规则。本文在尝试解释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告诉人们应该注意潜在社会因素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选择 羊群效应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近几十年以来,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成果中,孙绵涛教授的《教育管理学》可谓其中的精品。书中探讨的内容基本覆盖了教育管理学的重要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评述即透射出对该书的赏析。因此,文中,笔者将首先审视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学现状。其次,从教育管理学学科组成要素、教育管理学的价值论与整合论、教育管理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教育管理学批判反思的后现代思维等维度分别对该书进行评析。最后,对全书进行总体评价。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对当今社会两种对立观点的描述出发,着重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实现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和谐的路径。高等教育政策要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和平衡,主要方法是以正确的手段提高效率,以多样的措施保证公平,达到两者的和谐。  关键词高等教育 政策 公平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上面临着两难抉择: 是依据公平性原则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基础教育中 “厚基础”的提法提出质疑和反思,剖析了 “基础”的内涵,提出教育应该回归本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基础 知识本原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历数我国教育史中的教育大家,前有孔、孟、荀、老、庄,后有陶行知、晏阳初、梁启超等人,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教育思想仍
期刊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课程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着重探究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及其方法,旨在使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培养出厚理论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目前职业中学“招生难”仍然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如何消除和克服招生困难现状产生的不良思想隐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崇拜者与领路人,就成为教学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职业中学 招生难 职校老师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目前职业中学“招生难”仍然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招回学生,学校不
期刊
摘要寝室文化是一种新兴的群体性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的一个亚文化,被誉为大学的“第三课堂”。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于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寝室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作用,拓宽了育人渠道。本文从认识寝室文化入手,探讨在加强寝室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中的举措与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积极探索构建舒适、高雅、温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