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都较为偏重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通识教育知识和素养的培养。首先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了内涵研究,并对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析,提出将通识教育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时代提出的更高要求。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06-02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强调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是以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过度强调技能,片面追求实用型,通识教育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完善受到一定局限。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试着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关系辨析进行思考,提出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首次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在20世纪初提出,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其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他看来,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的、古典的、科学的、文学的教育,是学生进入任何一门专业学习前的一种教育准备,它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全面的、综合的了解。
目前,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众说纷纭,笔者较为认可清华大学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里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指“非专业性教育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它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教育;它也指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与自由教育同义。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等,总之,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就教育内容而言,它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其涉及的范围应该是宽广的、全面的。
(二)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诞生于中世纪博洛尼亚大学,是自由教育世俗化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知识专门化与学科分化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职业相结合的趋向在大学占主导地位。为满足市场需求,服务社会,大学纷纷增设职业性学科,传统的学科也被改造成应用性学科,专业教育与职业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那么,何为专业教育呢?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将专业教育解释为“为工作而接受的教育或训练”,在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在我国,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组织形式,即根据国家专业门类的划分为学生提供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特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立
就教育理念而言,通识教育脱胎于自由教育,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整体发展,培养的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具有正义感并能独立思考的人。而专业教育培养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技能技术型的实用型人才。
就教育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所强调的是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非功性的知识与能力,侧重将人格与智慧的塑造作为核心内容。专业教育传授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换句话说,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工具的人”,成为社会建设的螺丝钉,发挥个人的专业素质,融入社会大生产,个人压抑自我需求,牺牲部分的自我,推崇集体主义精神。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具有自我思考和辨识能力,能自我选择,自我成长,能体验幸福与美感,达到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拥有一技之长,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变革。通识教育关注人的自由精神的释放与主体精神的觉醒。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解决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有用”与“无用”之争,人才培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深化人们对教育的本质认识。
从人的发展来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解决的是“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是“人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能力中,为了获得生存能力,人们往往会接受专业化的教育,从事专业化的职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然而,要想成才,首先得“成为他自己”,然后才是他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位,谋求职业的动机不能高于学习者对学习本身渴望的满足。通识教育指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广博知识、批判意识的现代公民,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四、通识教育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的融入有利于体现大学精神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种理念,与通识教育所提倡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与此同时,文件中提出的“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高等职业教育过度强调技能,甚至成为职业训练场所,学生只熟悉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对自我与社会的探索失去兴趣,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合作时,通识教育便应运而生,这是大学精神对高职教育的一种召唤与回归。 (二)通识教育的融入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教育首先应该使人获得统一的世界观,对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必须持相互融通的观点,一个人不只是能更好地谋生,而且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工作流动性极强,大多数人都可以面临转岗、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等,因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某一专项技能,但是如何去适应职场的变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充足的发展后劲,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成为有着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这就必须融入通识教育,给学生施以人文教育,去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通识教育的融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高高在上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了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就业,它的最终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特色和质量为突破口,强调其鲜明的职业技能特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技能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素养,否则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是普通的劳动者和工匠,无法进行技术的提升和创新,也就无法进行自我职业能力的强化和跃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在专业教育之外辅以社科人文的精神熏陶,是时代对高级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五、结语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来不是互相对立、非此即彼的教育理念。在偏重专业教育的高职教育中,更需要通识教育的融入。这既是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也是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就业者全方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更好地与现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接,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对人才的综合需求,是每一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希望笔者的思考能为大家带来一点小小的启发。
参考文献
[1]A.S.Packard. 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Board of Trustees, 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on[J]. North American Review,1829(28):300.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17.
[3]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7.
[4]袁川.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兼谈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4(8):3.
[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4.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06-02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强调以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为主的专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是以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过度强调技能,片面追求实用型,通识教育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完善受到一定局限。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试着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关系辨析进行思考,提出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首次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在20世纪初提出,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其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他看来,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的、古典的、科学的、文学的教育,是学生进入任何一门专业学习前的一种教育准备,它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全面的、综合的了解。
目前,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众说纷纭,笔者较为认可清华大学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里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界定: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指“非专业性教育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它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教育;它也指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与自由教育同义。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等,总之,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就教育内容而言,它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其涉及的范围应该是宽广的、全面的。
(二)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诞生于中世纪博洛尼亚大学,是自由教育世俗化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知识专门化与学科分化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职业相结合的趋向在大学占主导地位。为满足市场需求,服务社会,大学纷纷增设职业性学科,传统的学科也被改造成应用性学科,专业教育与职业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那么,何为专业教育呢?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将专业教育解释为“为工作而接受的教育或训练”,在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在我国,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组织形式,即根据国家专业门类的划分为学生提供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特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立
就教育理念而言,通识教育脱胎于自由教育,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整体发展,培养的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具有正义感并能独立思考的人。而专业教育培养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所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技能技术型的实用型人才。
就教育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所强调的是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非功性的知识与能力,侧重将人格与智慧的塑造作为核心内容。专业教育传授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换句话说,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工具的人”,成为社会建设的螺丝钉,发挥个人的专业素质,融入社会大生产,个人压抑自我需求,牺牲部分的自我,推崇集体主义精神。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具有自我思考和辨识能力,能自我选择,自我成长,能体验幸福与美感,达到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共同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学生需要接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拥有一技之长,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变革。通识教育关注人的自由精神的释放与主体精神的觉醒。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解决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有用”与“无用”之争,人才培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深化人们对教育的本质认识。
从人的发展来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解决的是“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是“人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能力中,为了获得生存能力,人们往往会接受专业化的教育,从事专业化的职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然而,要想成才,首先得“成为他自己”,然后才是他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位,谋求职业的动机不能高于学习者对学习本身渴望的满足。通识教育指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广博知识、批判意识的现代公民,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四、通识教育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的融入有利于体现大学精神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种理念,与通识教育所提倡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与此同时,文件中提出的“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高等职业教育过度强调技能,甚至成为职业训练场所,学生只熟悉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对自我与社会的探索失去兴趣,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合作时,通识教育便应运而生,这是大学精神对高职教育的一种召唤与回归。 (二)通识教育的融入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教育首先应该使人获得统一的世界观,对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必须持相互融通的观点,一个人不只是能更好地谋生,而且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工作流动性极强,大多数人都可以面临转岗、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等,因此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某一专项技能,但是如何去适应职场的变化,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充足的发展后劲,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成为有着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这就必须融入通识教育,给学生施以人文教育,去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通识教育的融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早已从高高在上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了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就业,它的最终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特色和质量为突破口,强调其鲜明的职业技能特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技能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和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素养,否则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是普通的劳动者和工匠,无法进行技术的提升和创新,也就无法进行自我职业能力的强化和跃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将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教育,在专业教育之外辅以社科人文的精神熏陶,是时代对高级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五、结语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来不是互相对立、非此即彼的教育理念。在偏重专业教育的高职教育中,更需要通识教育的融入。这既是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也是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就业者全方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更好地与现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接,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对人才的综合需求,是每一位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希望笔者的思考能为大家带来一点小小的启发。
参考文献
[1]A.S.Packard. The Substance of Two Reports of the Faculty of Amherst College to Board of Trustees, with the Doings of the Board thereon[J]. North American Review,1829(28):300.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17.
[3]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7.
[4]袁川.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兼谈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4(8):3.
[3]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4.